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阅读下文,完成学习任务。

材料一: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核心数据

说明:①调查对象为18岁以下的小学、初中、高中、职高、中专、技校在校学生。根据教育部《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以上在校生共1.99亿。

材料二: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学习和娱乐情况

《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未成年网民利用互联网复习学过知识的比例最高,为46.5%;利用互联网在线答疑、背单词、学习课外知识、做作业的比例均在35%至40%之间。

《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有54.1%的未成年网民表示经常在网上看短视频,77.5%的家长表示会担心孩子看短视频的时间过长,沉迷网络,受到不良诱导。

材料三:专家建议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建议,未来可加大优质教育内容供给,进一步做好供给方式的精细化管理,为学生提供优质学习方案。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认为,要强化家长互联网使用能力的培训,通过社区培训、家长学校等形式,让家长具备正确管理未成年人上网的技能。

材料四:____过去几年,我国未成年人网络娱乐行为管理体系日趋完善,对不良用网行为的监管日趋严格。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是我国首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对网络沉迷防治作出了具体规定。

随着《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落地施行,各地各部门纷纷进社区、进校园普及相关知识。北京市海淀区市民活动中心工作人员面向居民开展普法教育,提醒家长强化监护人网络素养教育责任;天津市南开区、河北区等网信部门联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将法治宣讲平台由“线下”搬至“线上”……各地各具特色的宣传活动,为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健康成长提供有益引导。

(以上材料摘编自2024年5月28日《人民日报》,《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1)、关于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从材料一的数据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请写出两点。
(2)、材料三中院长的建议是对记者采访的回答。请结合调查情况,推测记者的提问。 

记者提问:

院长回答:未来可加大优质教育内容供给,进一步做好供给方式的精细化管理,为学生提供优质学习方案。

(3)、请为材料四添加一个标题。
(4)、班级对同学们互联网使用情况开展问卷调查。请你根据上面四组材料,参照下面示例,设计问卷中的一个问题,问题的选项不少于3项。

示例:你通过哪些途径了解与未成年人上网相关的法律法规?(可多选)

□法治宣讲进校园 □学校主题教育        □网络素养“线上”课堂

□社区普法宣传        □家长的教育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梦天舱燃烧科学柜首次“点火”成功

本报北京3月2日电 记者齐芳 2日从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获悉,空间站梦天实验舱正按计划开展舱外载荷保温、高精度时频柜和超冷原子柜真空保持、有效载荷在轨测试等50余项任务。其中,2月16日,梦天舱燃烧科学柜成功实施首次在轨点火实验———此次点火实验采用甲烷作为燃料,先后两次点火共持续约30秒,高速相机下上传的实验画面清晰展现了甲烷预混火焰(内圆锥状火焰)受扩散火焰包围的形貌。

燃烧柜科学实验系统主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郑某介绍,实验前,在地面科研人员的协同下,航天员将点火头安装在气体实验插件中,并将气体实验插件安装至燃烧科学实验柜的燃烧室中。之后燃烧科学实验柜自动完成燃烧环境气体配置、燃料气体喷出、点火头加热点火、参数采集与光学诊断、循环过滤及排废气等系列动作。“此次点火成功,验证了空间站燃烧科学实验系统功能的完备性以及整体实验流程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为后续空间科学燃烧实验项目打下良好基础。”

燃烧科学实验责任科学家、清华大学副教授刘某介绍,这种火焰结构具有典型的甲烷预混火焰特征,由于不受浮力的影响,外部的扩散火焰与地面相同实验结果相比更为短而圆。 “微重力提供了地面无法模拟的条件,能够排除浮力对流,抑制颗粒或液滴沉降,微重力燃烧实验能为燃烧理论和模型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据悉,微重力燃烧科学规划了包含79项实验目标在内的10个研究计划,预计将在2023年底之前完成40次以上的在轨燃烧实验,包括近极限火焰动力学、火焰合成纳米材料、火焰碳烟生成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相关的科学实验,揭示流体与反应动力学在理想流场条件的交互作用结果,为我国微重力燃烧领域取得第一批空间站实验数据,服务于地面和空天燃烧应用装置和材料合成相关的理论发展。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空间应用系统梦天实验舱总体主任设计师贺某介绍,随天舟六号任务,空间应用系统还将上行微重力流体与燃烧、空间材料、空间辐射生物学等领域方向的实验项目,将在梦天舱内科学实验柜和舱外暴露平台持续开展相关实验。

(选自《光明日报》2023.03.03,有改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日本核污染水强排入海贻害无穷

新华社东京 8 月 24 日电 8 月 24 日, 日本东北太平洋沿岸,东京电力公司开 启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的正式排海。此后的数十年间,福岛核电站产生的污 染水将持续排入大海。日本强排核污染水入海,已经造成和将要带来的后果怎么强 调都不为过。

此举将对海洋环境带来的长期影响后果难测。福岛第一核电站迄今储存的核污 染水多达 134 万吨,东电制定的 2023 年度排放“指标 ”为 3.12 万吨,但毫无疑问 以后会大幅增加排放量。同时,因用水冷却熔毁堆芯以及雨水和地下水等流过,每 天继续产生大量高浓度核污染水。日媒援引专家的话评估,今后漫长期间,核污染 水将源源不断产生并排入大海。且不说用来“处理 ”核污染水的系统寿命如何、可 靠与否,仅积年累月排放的氚等核素总量就非常惊人,其对环境和生物的长期影响 无从准确评估,不确定性就是最大的风险之一。

①____。 日本向来标榜“ 国际法治 ”,尤其 热衷于将“海洋法治 ”挂在嘴边,但其强行排海之举明显不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 约》《伦敦倾废公约》等相关规定。2020 年,联合国人权高专办一份特别报告指 出,福岛核污染水入海将影响生计和健康,涉及人权问题,但日方置若罔闻。 日方 无视“ 国际法治 ”尊严,违背国际道义责任和国际法义务,是在赤裸裸地挑战“ 国 际法治 ”。

②____。对于受到核污染水排海直接或间接 影响的福岛渔民等国内民众,日本政府准备了数百亿日元的基金用于补偿,但受影 响的远不止日本民众,对太平洋沿岸邻国、太平洋岛国等各国民众都会带来损失。 半个多世纪前,美国在太平洋的马绍尔群岛进行几十次核试验,造成的严重后果至 今犹在,众多岛国民众背井离乡。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对以海洋为生的人们势必带 来打击。

③____。福岛核污染水处理,既是科学问题,也是态度问题。但日本处心积虑拉国际原子能机构为其核污染水排海行为站台,压 制和过滤反对排海的科学界和环保界声音,利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评估报告打压异 议,态度蛮横,既污名了“科学 ”精神,又损害了本该秉公直言的国际机构声誉。

此举还充分暴露美西方及其媒体的“双重标准 ”。美西方国家和大多数媒体对 日本强排核污染水不仅不批评质疑,还默认纵容乃至站台背书。这固然与那些国家 距离日本地理位置远、切身利害少有关,但更重要的恐怕还是源于根深蒂固的“双 重标准 ”。正如日本有识之士提出的灵魂拷问:换作是非西方盟友排放核污染水, 日本会怎么反应?美西方会怎么反应?答案不言自明,“标准 ”肯定换了。因为日 本是盟友、是西方阵营,美西方对日本排海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实际 上充当了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帮凶 ”。

然而,无论日本政府如何煞费苦心洗白核污染水排海,历史终将对此恶劣行径 记下重重一笔。

——选自新华网,有删改

现代文阅读

永远盛开在罗布泊的“马兰花”

李清华 高腾

①地处罗布泊大漠深处的新疆马兰,屹立着一座用天山花岗岩砌成的革命烈士纪念碑。这里安葬着林俊德等为我国核试验事业牺牲奉献的开创者们。

②林俊德生前系中国人民解放军63650 部队研究员,是我国核试验爆炸力学领军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他长期隐姓埋名、潜心铸造大国重器,扎根新疆罗布泊戈壁大漠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

③“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 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林俊德去世后,被中央军委授予“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称号,是全军挂像英模。

④林俊德,1938年出生,福建永春人。1955年,17岁的他考入浙江大学机械系。由于家境贫穷,大学全是靠党和政府助学金读完的。为此,林俊德常对儿女们说,我能有今天,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培养。做人,一定要懂得感恩,要赤诚报国。

⑤1960年,从浙江大学毕业的林俊德参军人伍,从此隐姓埋名,成为新中国核试验科研队伍中的一员。

⑥1964年10月16日15时,罗布泊一声巨响,蘑菇云腾空而起。林俊德研制的“林氏”压力自记仪,在我国第一颗核爆试验中首战立功。自此,作为功勋装备,它应用于各种高尖端武器试验之中,出现在试验场的各个角落。

⑦ ____他担当10多项国防科研尖端课题研究,一年几乎有300多天都在大漠戈壁、试验场区度过。

⑧ 2012年5月4日,林俊德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

⑨ 面对猝不及防的重大变故,林俊德首先想到的是已到关键时刻的国防重大科研项目还未完成。

⑩ 在医院的最后时光里,他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尽快把思考很久、趋于完善的学术思想和技术思路留给后人。

⑪ 5月30日下午5时30分,林俊德要求把办公桌椅搬进病房。这一次,他继续吸着氧气,按着鼠标,强撑着工作到当晚9时45分。

⑫ 5月31日,从早上7时44分到9时55分,林俊德先后9次下床工作。这时他腹胀如鼓,呼吸困难,手颤得握不住鼠标,也渐渐看不清。

⑬ 在笔记本电脑上,林俊德先后整理科研资料1.5G; 3次用加密电话打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 当他感到稍微有点儿精力时,又为一名博士生的毕业论文写下300余字的评语和6条建议;在病房两次召集课题组成员交代后续实验任务。

⑭ 5月31日20时15分,当这个国防科技战士的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候,在场的和早已守候在病房门口的所有医护人员,再也控制不住奔涌的感情,一个个掩面而泣……

⑮ 在生命最后时刻,林俊德只留下一句话:“死后把我埋在马兰。”

⑯“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姓埋名人。”这是马兰基地官兵对林俊德的评价。

(新华每日电讯2021年6月8日,有删改)

小容在深入探索个人与古人对人生风浪的感悟后,转而聚焦于时事热点,恍如晨曦初照,顿悟到国家历经沧桑巨变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正是那波澜壮阔历史长河中不可或缺的风浪篇章,闪耀着独特的光彩。

【材料一•晨曦见】
下面是一份话题热搜和官方微博发布的内容

【热点素材】“city不city”爆火
【热点概述】日前,一位外国博主在游览长城时拍摄短视频中的一句“city不city”(可以理解为洋不洋气),让这句中英文混搭词成为网络热词。随着“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持续深入落地,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开始在短视频、社交平台上分享他们来华旅游的点点滴滴,“ChinaTravel(中国旅行)”相关话题开始爆火。

 

知识卡片:中国144小时过境免签,是中国政府为了便利外国人出入境、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而实施的一项政策。2024年7月15日起,国家移民管理局已在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秦皇岛、辽宁沈阳、大连、上海、江苏南京、连云港、浙江杭州、宁波、温州、舟山、河南郑州、广东广州、深圳、揭阳、山东青岛、重庆、四川成都、陕西西安、福建厦门、湖北武汉、云南昆明、丽江、西双版纳等地的37个口岸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材料二•沧桑变】

“中国行”火出新高度,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走进胡同,登上长城,感受这个东方古国的历史底蕴和现代风采。背后折射出中国这个泱泱大国历经风雨洗礼后的沧桑巨变与辉煌成就。小容在整理资料时,发掘了一系列展现我国巨大变迁的生动漫画,并精心策划了一场引人入胜的漫画展览。

【材料三•风浪现】

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有助于在文化交流中消除误解和偏见。通过文化交流,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消除误解和偏见,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同时,随着外国游客的增多,旅游业和相关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不仅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同时,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游客的兴趣偏好,中国旅游部门推出定制化旅游线路,如针对欧洲游客偏好的丝绸之路文化之旅,以及北美市场喜爱的熊猫基地探访等,这些精准定位的策略大大提高了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其次,外国游客的消费行为和文化需求也促进了当地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政策的实施让小容深切体会到我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与国家实力的强劲展现,让我们满怀自豪与骄傲地沐浴在新时代的阳光下。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小容与伙伴们携手并进,展开了更为深刻而细致的思考与探索。以下是他们的思考。

思考:随着“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实施,我们如何平衡国际化与文化保护的关系?
探究:这既是对外开放的重要一步,也是对国家文化自信与国际影响力的考验。在享受国际化带来的便利与机遇的同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保护的重要性。一方面,应建立健全的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加强对历史遗迹、传统文化、社会习俗等的保护与传承,确保它们在国际化进程中不被侵蚀或同化。另一方面,通过教育和宣传,提升国民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让每个人都成为文化保护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此外,我们还应鼓励在国际化交流中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引外国游客,同时引导他们在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文化交流,共同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