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全效学习】中考学练测语文项目化学习任务群二专题9非文学类文本阅读——新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梦天舱燃烧科学柜首次“点火”成功

本报北京3月2日电 记者齐芳 2日从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获悉,空间站梦天实验舱正按计划开展舱外载荷保温、高精度时频柜和超冷原子柜真空保持、有效载荷在轨测试等50余项任务。其中,2月16日,梦天舱燃烧科学柜成功实施首次在轨点火实验———此次点火实验采用甲烷作为燃料,先后两次点火共持续约30秒,高速相机下上传的实验画面清晰展现了甲烷预混火焰(内圆锥状火焰)受扩散火焰包围的形貌。

燃烧柜科学实验系统主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郑某介绍,实验前,在地面科研人员的协同下,航天员将点火头安装在气体实验插件中,并将气体实验插件安装至燃烧科学实验柜的燃烧室中。之后燃烧科学实验柜自动完成燃烧环境气体配置、燃料气体喷出、点火头加热点火、参数采集与光学诊断、循环过滤及排废气等系列动作。“此次点火成功,验证了空间站燃烧科学实验系统功能的完备性以及整体实验流程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为后续空间科学燃烧实验项目打下良好基础。”

燃烧科学实验责任科学家、清华大学副教授刘某介绍,这种火焰结构具有典型的甲烷预混火焰特征,由于不受浮力的影响,外部的扩散火焰与地面相同实验结果相比更为短而圆。 “微重力提供了地面无法模拟的条件,能够排除浮力对流,抑制颗粒或液滴沉降,微重力燃烧实验能为燃烧理论和模型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据悉,微重力燃烧科学规划了包含79项实验目标在内的10个研究计划,预计将在2023年底之前完成40次以上的在轨燃烧实验,包括近极限火焰动力学、火焰合成纳米材料、火焰碳烟生成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相关的科学实验,揭示流体与反应动力学在理想流场条件的交互作用结果,为我国微重力燃烧领域取得第一批空间站实验数据,服务于地面和空天燃烧应用装置和材料合成相关的理论发展。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空间应用系统梦天实验舱总体主任设计师贺某介绍,随天舟六号任务,空间应用系统还将上行微重力流体与燃烧、空间材料、空间辐射生物学等领域方向的实验项目,将在梦天舱内科学实验柜和舱外暴露平台持续开展相关实验。

(选自《光明日报》2023.03.03,有改动)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空间站梦天实验舱正按计划开展舱外载荷保温、高精度时频柜等50余项任务,其中包括首次在轨点火实验内的各项任务均已成功实施。 B、燃烧科学实验柜可以自动完成燃烧环境气体配置、燃料气体喷出、点火头安装及加热点火、参数采集与光学诊断、循环过滤及排废气等系列动作。 C、只要能够排除浮力对流,抑制颗粒或液滴沉降,就能实现微重力的环境效果。 D、微重力燃烧科学规划中的 10个研究计划,可以为我国微重力燃烧领域取得第一批空间站实验数据,服务于地面和空天燃烧应用装置和材料合成相关的理论发展。
(2)、相较于地面同工况燃烧的甲烷,空间站上燃烧的甲烷具有怎样的特点? 致使其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文中的第四段为何要详细说明“微重力燃烧科学”的相关实验规划? 此段可否删去? 请说说你的看法。
举一反三
阅读

鼓 神

王 雁

那一年冬天,我流落到陕西省略阳县。这里地处秦岭腹地,山高坡陡民穷,是李白为之嗟吁的蜀道第一关。我流连在这里,贩点山货,甚是凄惶可怜,甚至到了春节年关还不敢做归乡的打算。

春节的气氛越来越浓,鼓锣声从街巷小院传来,听得人心烦意乱。我裹掖着衣服离开县城,走向一个熟悉的小山村。这里也在操练鼓锣做春节上街游行的准备。既然躲不掉就留下来听听吧。于是我混在一帮老头、婆姨、姑娘、小孩子中间,看着坝中十来个中青年汉子把鼓锣敲得震天响。

敲打锣鼓的汉子们敦实威风,这些平时在山中辛苦刨食的人此时一个个精神抖擞,红光满面,〔A〕卖着狂傲,逞着威风,显得不可一世。这气氛使我这个异乡人感到更加的凄惶悲凉,孤独孑孑。我准备悄悄地离开。正在这时,敲打大鼓的壮汉把双槌一收,抹一下额上的汗水,用眼光把人群扫了一遍,最后目光定在我身边的一个瘦老头身上,说:“张伯,你来玩一把。”“别,别⋯⋯”这个叫张伯的老头既瘦弱又邋遢,穿着一件破旧的黑布棉袄,双手操在袖筒中甚是羞惑地直往后退。我感到他也是像我一样的怕过年的落魄人。但姑娘媳妇们却揪住他往前推搡,说:“鼓神,来一个!”打鼓的汉子一脸虔诚地把有如婴儿手臂粗的双槌直往他面前送,那些打小鼓、腰鼓、铜锣、铜钹的后生们也满脸

殷殷地望着他。

我真不相信这样的蔫老头能敲击出什么花样来。我等着往下看。他感到再也推辞不掉了。布满皱纹和胡茬的脸上突然焕发出一股豪气,只见他把棉袄脱下来扔到一旁,走到大鼓前。就在他将双槌握在手中的时候,一个我不敢相信的奇迹出现了。一个在黄土中长大的像黄土一般平凡的汉子忽然间像天神似的顶天立地般站在了大家面前。他的眼睛充满光辉,脸上透出神圣,手臂像钢棍一样坚强起来,在轻轻地敲打了鼓沿几下后,双臂猛一挥,一声石破天惊的巨响倏地刺进了我的耳膜和心脏,接着小鼓铜锣一起轰鸣,一股原始混沌的神秘冲动和古老意念的混乱音符猛地从地底蹿出来,通过双脚直抵我的心中,使我有了一种脱胎换骨般的剧痛的快感。

我像被魔语诅咒了似的,双目紧盯着他,〔B〕只见他急敲慢敲,重敲轻敲,时而敲打鼓沿,时而肘杵鼓面,时而跃腾猛捶,时而贴鼓轻抚,柔时如丝绸无骨,坚时像枪击钢板,乱时如乌云压顶,齐时如布兵排阵;铁马金戈乱箭飞,细雨轻风荷塘清,劈山开路是男儿,再闻堂前纺织声……

就在敲击出的声声鼓鸣中,我似乎听到了天庭的意志,大地的精神,男人的粗犷,女人的娇娉,还有生命——婴儿落地开始的生命,老人撒手西去的生命⋯⋯这些奇妙的幻象在锣鼓声交织而成的音韵的罗网中不断地冲突,纠缠,呼啸,狂乱⋯⋯它们似在演绎着生命,似在点拨着生命,似在操纵着人类奔向精神将要达及的终点……

我站在这群肃立的山民之间,观看眼前出现的不可思议的奇迹。大鼓在响,小鼓在响,铜锣铜钹铿铿锵锵,而指挥这支创造奇迹的鼓队的老人,他已不再是一个蔫耷汉,而是一个飘逸的精灵! 一串神秘的符号! 一团无形的罡声! 皇天在上,后土在下,人在其中。而他,这个人群中的英杰此时就代表着人类在立地顶天! 我惊愕了,世上竟有着这样的声音。我醒悟了,生命中原本就没有卑微和可怜。我从人群中慢慢地退了出来,充满敬意地望着他们。我想我该回家过年了。

(选自《中国现代新人文散文》,有改动)

阅读回答各小题。

【材料一】

①直播带货,是通过互联网平台,使用直播技术进行商品线上展示、咨询答疑、导购销售的新型营销方式,具体形式有店铺开设直播间,或职业主播集合推介。

②直播带货互动性强,亲和力强。消费者可以像在实际卖场一样,跟卖家交流和讨价还价;另一方面,直播带货往往能做到全网最低价,它绕过了经销商等传统中间渠道,实现了商品和消费者直接对接。

③直播带货在给消费者带来良好消费体验、促进商品销售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产品质量缺陷、维权难等。调查显示,有37.3%的消费者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消费问题,仅有13.6%的问题得到解决。

【材料二】

①直播带货从2016年出现后,一直流行。从消费者角度看,是什么样的心理促使这一营销方式的热门?

②实用型消费心理。直播购物,不仅可以节约选货的时间成本,还可以以更低的价格买到更优质的商品。

③社会交往型消费心理。有的消费者直播购物,不仅是为了实用,也是为了社交,为了分享。

④粉丝型消费心理。价格、实用性等商品属性不是这类消费的主要目标,很多消费者是因为追星而成为直播电商平台用户,进而成为消费者。粉丝购物,在外人看来无实用性,但粉丝认为“喜欢就值得买”。

⑤场景型消费心理。观看同红直播带货,可以看做是在虚拟网络空间的一次“逛街”,用户进入“逛街”场景之中,即使不买什么,同样可以感觉到“虚拟逛街”的乐趣。

⑥情感型消费心理。是基于特定情感而产生的购物行为,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些平台帮助各地农产品销售,网民纷纷支持。

【材料三】网友声音

@倾心:今晚,我也在罗永浩首次直播带货中“剁手”了,就因为喜欢他幽默诙谐并且具有高度理想主义的气质。

@小北:湖北地方官员直播带货也许普通话不够好,表达没那么花哨,但他们为了抗击疫情,诚意动人,必须要买。点赞!

@孟爱神:“右脚鞋头歪成这样,是怎么过的检测?还是平台根本就没有检测?联系半天不回复,就是这样糊弄人?”

【材料四】

①2021年3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出台《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直播服务提供者必须将网络交易活动的直播视频自直播结束之日起至少保存3年,应当以显著方式展示商品或者服务及其实际经营主体、售后服务等信息,或者上述信息的链接标识。

②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认为,依据现有法律,直播带货纠纷,首先是找商家沟通,解决不了,可以寻求平台协助解决,平台还不能解决,就向消协或者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如果投诉还不能解决,就申请仲裁,或者到法院起诉。

【材料五】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人口普查的前世今生
王思彤

    ①2020 年是人口普查年,从 1953 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到现在,将近 70 年了,人口普查开展了 7 次,全国总人口也从 6 亿人增加到 14 亿人,翻了一倍还多。其间发生了很多历史性事件,值得回顾一下。

    ②事实上,人口调查统计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古埃及、巴比伦有世界上最早的人口数字,我国传说中的虞舜时期也有人口数字。《史记》有云:“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进入封建社会,很多国家仍然有人口调查,但目的主要是为了征兵征税。

    ③目前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人口普查,是美国 1790 年的人口普查,此后,绝大多数国家都开展过人口普查。据 1982 年出版的《人口普查浅说》一书介绍,现代化的人口普查大体分为三个时期:一是 1790—1870 年,先后有 63 个国家和地区搞过人口普查,涉及全球五分之一人口;二是 1871—1950 年,人口普查发展很快,到 19 世纪末又有 47 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人口普查,但是没有中国;三是 1951 年到现在,通称战后人口普查,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技术陆续得到应用。

    ④我国 1953 年开展的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当时不叫普查,而称为全国人口调查。1953 年 4 月 3 日,政务院发出《为准备普选进行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的指示》。可见当时的人口调查登记主要是为公民选举服务的,因为选民登记必须以人口登记为依。调查登记以 1953 年 6 月 30 日 24 时为标准时间,要求所有调查登记工作于 9 月底前完成。中央由内务部会同有关部门成立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办公室,所需各项调查经费列入各级选举预算,由国库报销。国家统计局 1954 年 11 月 1 日发布的《关于全国人口调查结果的公报》显示:全国人口总数为 6.01938035 亿人。

    ⑤1964 年 2 月 1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行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指示》,决定在 1964 年 6 月底进行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仍以 6 月 30 日 24 时为全国普查登记标准时间。普查目的不再是为了普选,而是为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和长远规划提供依据,这实际上默认了 1953 年的人口调查是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1964 年 5 月 29 日,中共中央批转《中央人口普查办公室关于纠正多报人口现象的报告》,把保证人口普查数据质量摆到了重要位置。

     ⑥文革十年,人口普查中断,1980 年 6 月 2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国务院第三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关于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安排意见的报告》,决定 1982 年 7 月 1 日进行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的标准时间改为 7 月 1 日零时。这次普查我国首次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了数据处理。

    ⑦1986 年 8 月出台的《国务院对今后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安排意见的批复》确定了人口普查周期,原则同意今后每 10 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即在年号末位逢零年份进行普查),两次普查中间进行一次 1%人口抽样调查。

    ⑧1990 年进行的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标准时间仍为 7 月 1 日零时,数据处理工作由国家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为主来完成。1989 年 12 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出席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会议并作动员讲话。1990 年 7 月 1 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普通公民身份参加了人口普查登记。国家统计局 1990 年 10 月 30 日发布的《关于 1990 年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的公报(第一号)》显示:全国总人口为 1160017381 人。

    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恰逢千禧年,普查标准时间调整为 2000 年 11 月 1 日零时,原始数据录入工作全部采用了光电自动录入方式。2010 年开展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首次将我国境内的境外人员作为普查对象(即我国境内的自然人),首次聘请文艺工作者担任宣传大使。

    ⑩回首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令人感慨。当今中国已经以全球经济总量第二的姿态昂首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我们相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一定会续写辉煌。

(选自《统计与咨询》2020 年第 4 期“统计人语”,有删改)

【链接一】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节选)

    ①人口总量,全国人口共 141178 万人,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下同)的 133972 万人相比,增加 7206 万人,增长 5.38%,年平均增长率为 0.53%,比 2000 年到 2010 年的年平均增长率 0.57%下降 0.04 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 10 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②性别构成。男性人口为 72334 万人,占 51.24%;女性人口为 68844 万人,占 48.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 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 105.07,与 2010 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为 111.3,较 2010 年下降 6.8.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③年龄构成。0—14 岁人口为 25338 万人,占 17.95%;15—59 岁人口为 89438 万人,占 63.35%;60 岁及以上人口为 26402 万人,占 18.70%(其中,65 岁及以上人口为 19064 万人,占 13.50%)。与 2010 年相比,0—14 岁、15—59 岁、60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 1.35 个百分点,下降 6.79 个百分点、上升 5.44 个百分点。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不均衡发展的压力。(节选自中国新闻网)

【链接二】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 901991162 人,占63.89%(2020 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 45.4%);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 509787562 人,占36.11%。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 236415856 人,乡村人口减少 164361984 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 14.21 个百分点。(节选自《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七号)》)

【链接三】

2020 年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标识解读“中国人口普查—2020”标志,以汉字书法“人”字(书画风格的“人”字抽象化为万里长城图形)及英文字母“C”为主要图形元素,以国旗颜色为主要色素。(编者按:第一到五次普查,没有人口普查标识,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国家首次发布了人口普查标识,第七次人口普查继续沿用这个标识。)(节选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①广东是全国最早成立党组织的地方之一。1921年7月,党的一大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当时全国共有50多名党员,5人来自广东。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1928年6月,广东党员人数53000多人,占全国党员人数40%。广东党组织率领南粤英雄儿女,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披荆斩棘,流血牺牲,做出自己的贡献。

②7月12日上午,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少先队广东省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广东广播电视台现代教育频道童年童悦电视艺术团承办的广东省首届“红心向党,革命故事会”在广州起义纪念馆正式启动。此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屡续红色血脉”为主题,结合“喜迎二十大,争做好队员”实践活动,号召全省青少年通讨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引导青少年走进广东的革命旧址和革命博物馆、纪念馆,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热情。

材料二:星海音乐学院借助前辈创作的优秀红色民歌、歌剧以及本校原创的红色作品,将之融入教师教案或讲义,有效将红色文化教育贯穿课堂教学之中。例如在民族声乐系的教学中,过去的课堂侧重教学生怎么唱好一个个音,现在除了要教授歌唱技巧,更要将红色作品的创作年代、背景故事、精神内涵纳入授课范围,让学子们全面且深入地理解、传承红色精神。创作参演红色文化作品是当代新一代青年学子弘扬、传承红色精神和红色传统的具体表现。广州体育学院武术表演专业7名同学利用课余以及暑假期间,奔赴北京表演红色话剧《深海》,将共产党人追求理想的初心、坚定不移的信仰融入青年学生的思政教育,赢得社会广泛好评。广州美术学院在春湾镇中心小学的美育团队以美育活动的方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当地的小学生唱革命歌曲、画革命画作,开展了《我印象最深的春湾》《红星闪闪》《一起画红船》等课堂教学,不断加深少年儿童对民族文化、国家观念和主流价值的认同。

材料三:某学校“红色资源”推广形式倾向调查表

方式

实地考察

课堂教学

观看红色电影、听红歌

举办活动

其他

占比

51.85%

25.25%

14.75%

6.15%

2%

材料四:①红色资源的重要意义和珍贵价值,就在于其承载着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并在当下持续发挥精神引领的作用。爱国是人世间最自然最朴素,也是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

②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讲,我们就是通过弘扬红色传统、接受红色洗礼,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爱国主义实践行动,引导青少年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认识到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③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棋布,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中,红色血脉代代相传。我们一定要利用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如今,我们早已远离战火纷飞的险境,但一定不能让广大青少年忘记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路,忘记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最后要到哪里去。唯有如此,我们的红色江山才会永不变色。

④青少年最富有朝气,也最富有梦想,而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因而通过利用好红色资源培养青少年爱国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进而激发其爱党爱国的热情、坚定跟党走的信心,才能确保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才能确保中国共产党开创的革命事业不断前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韭菜

李方

①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固原是没有郊区的。换句话说,我是否认固原为一座城市的。事实上,历朝历代,朝廷一直是将固原作为必争之地、军事重镇来对待的,因而深沟高垒,青砖筑墙。东南西北共十二道城门,城楼巍峨,居高临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城池。城壕之外,是为乡村。现在,当然称为郊区更为确切一些。但城壕填平,市区不断扩展,已没有明显的城乡界限了。

②老赵是东岳山脚底下东红村的人,却在固原城内上学,也曾工作过不长不短的时间,一直在城乡之间往来奔波,很难说他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

③老赵在武庙小学读书时,外城、内城还都保存着,连城门楼子都在。

④东岳山距固原城一公里。参加工作的老赵,每日涉清水河,入城东安边、保宁二道城门来单位上班。夕阳西下,暮霭缭绕之时,他再穿城东二门出城,过清水河,便是一派田园风光。

⑤老赵喜欢清水河曲里拐弯的河滩上的那些柳树,也喜欢河岸两边的畦畦菜地、块块麦田。来来去去,事不紧急时,老赵还要揉揉麦穗数数麦粒估摸一下单产,或者一手抚摸着柳树苍老粗糙的黑皮,一手夹着香烟,一棵一棵地摸过去,直到吸完一支烟,在柳树底下站一站,赞叹一声,才走。

⑥早晨,霞光万丈,鸡鸣狗吠,老赵站在城门外,看血一样的震光铺洒在砖包城墙上,有一种意气勃发之感,很浓烈。到单位闲着无事,与同事下棋。同事悔棋一步,导致老赵惨败。老赵用棋盘棋子给同事头上“筑”起了几个大包后,径直出城,回到东岳山下,再没有去过单位,从此丢了工作。

⑦东岳山上有庙,晨钟暮鼓,老赵听得一清二楚。

⑧老赵回到生产队后,队长让他看守葵花,公社社长掰了一个葵花头边走边吃,老赵跟在屁股后头给社长讲道理。讲到半路,社长看他认了真,也就动了气,甩给他五毛钱算是补生产队的损失。五毛钱,不算少,可以买十个鸡蛋。老赵拿去给生产队的会计让记载到副业收入里。

⑨土地承包到户的时候,城东清水河两岸的东红村,已经成为城郊蔬菜基地了。清水河里早已没了清水,只有铁合金厂、淀粉厂、皮毛加工厂等各种厂里的废水和城市下水管道里涌出来的脏水了。水呈红褐色,泛泡沫,散恶臭。河滩上的柳树或枯死,或被明砍、盗伐。除北海子那段尚存一片外,其余皆无,唯露一河滩鸡蛋大的石头被太阳暴晒。

⑩但那仍是土地啊!分土地,一家一户都有几分河滩地。

⑪老赵将自家可以种菜的土地与各家各户的河滩地兑换了。一句话,凡属于东红村的河滩地全归在了老赵的名下。

⑫岁月如刀,刀刀催人老。

⑬老赵每年春秋两季就带着老婆植树,后来河滩里的柳树已经初具规模,可以称之为林了。

⑭两儿一女三个孩子都参加了工作,在固原城里住着,但老赵就是不去,也不让老婆去。老赵临死前一年,在自己栽植的柳树林对面的河滩为自己掘了一方基穴,在穴顶上种了半分地的韭菜。老赵给老伴儿说:“韭菜这个东西好,割了又长,一茬一茬不落空。我死后,没人割了,它长老了自然会开花——这不就相当于年年有人给我在坟上戴孝吗?好得很。我死后给娃娃们说,不许哭,不发丧,不祭奠,把我放进墓穴里去,用砖封口,用水泥抹平就行了。”

⑮老赵死后,老婆孩子们照办。然后,老婆子继续植树,孩子们照常上班,东红村里的人很久以后才知道老赵已经入土为安了。大家都跑去看那片韭菜,真的长出来了,花全开了,白灿灿一片,像是跪倒在地的一大片戴着白孝帽的人。

(选自《百花园》2021年第12期,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