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2024年秋季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是中国人

生命历程中,总有一个故事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些话语让我们心潮澎湃,总有一种声音让我们奋然前行。

偶然读到吉鸿昌的传记,不禁心潮翻滚,感慨万千。赤心爱国的吉鸿昌在美国时,有人告诉他,只要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以受到礼遇。

吉鸿昌怒不可遏,说:“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此,他特意做了一枚木胸卡,上面用中文写着:“我是中国人!”而且随时随处佩戴,直面那些看不起中国的人。

“我是中国人!”令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我是中国人!”这是铿锵作响的五个字,更是慷慨激昂的宣言;是民族责任心的表白,更是民族自尊的呐喊!能够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不卑不亢地喊出来,便是英雄。

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孙中山喊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戚继光矢志抗倭,谭嗣同以身殉国,邓世昌为国捐躯,钱学森毅然回国……国家陷于危难之际,国人便奔走呼号,慷慨赴难。每当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华儿女便重整山河,解民倒悬。这不正体现了一脉相承、世代相表的爱国之情吗?这不正是民族责任心吗?多少爱国者以自己的行动在中国历史上矗立起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让我们大声地喊出来:“我是中国人!”

(1)、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形容待人态度得体,分寸恰当。

(2)、读短文第3自然段,你从吉鸿昌的行为中体会到(    )(多选)
A、吉鸿昌的拳拳爱国心。 B、吉鸿昌面对不公平对待时不卑不亢。 C、吉鸿昌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D、吉鸿昌敢于向看不起中国的人挑战。
(3)、短文第4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请你给它换个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4)、请你再举出一个历史上关于爱国的事例:
(5)、爱国,不是一句口号,它应该体现在生活中。那么,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该怎样做来体现自己的爱国之心呢?
举一反三
阅读理解

动物的“三十六计”之“围魏救赵”

杨世诚

①在自然界,动物为了赢得生存,繁衍种族,时刻都在进行着激烈而复杂的竞争。竞争虽然有和平式的,但更多的是战争式的。在战争中,动物不仅勇猛顽强,还会使用各种计谋。如果细心观察,静心品味,其中的一些计谋真像来自我国古代兵书《三十六计》里的内容。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动物的 “围魏救赵”。

②在田间的青枝绿叶上,经常能见到七星瓢虫的“倩影”。

③下颚须是七星瓢虫的主要触觉和嗅觉器官。七星瓢虫经常在生有蚜(yá)虫的植物上活动,当下颚须触到蚜虫时,便迅速用上颚咬住,吞食蚜虫。如果下颚须没有触到蚜虫,即使蚜虫就在眼前,七星瓢虫似乎也不能发现。

④七星瓢虫是消灭农业害虫的“骁兵强将”,但有时也会大败而归。这一回,七星瓢虫就出师不利。正当其“纵队”爬上棉株准备消灭蚜虫的时候,突然半路杀出一群“程咬金”——蚂蚁蜂拥而至,它们摆动着细长的触角,拦住七星瓢虫的去路,并动手动脚,甚至啃咬七星瓢虫。七星瓢虫寡不敌众,只好退却。实际上,蚂蚁主动攻击七星瓢虫,既非见义勇为之举,又无拦路抢劫之疑,而是隐藏在蚂蚁和蚜虫之间的特殊关系导致了这场虫间混战。

⑤蚜虫喜欢吸食植物汁液,并从中摄取需要的氨基酸。但植物汁液中的氨基酸含量低,糖分含量高,所以蚜虫只好将过量的糖分排出体外。这些甜蜜的“排泄”,就成了蚂蚁最喜欢的琼浆玉露。蚂蚁也不白吃,它们会尽可能保护柔弱的蚜虫免受瓢虫等天敌的侵害。在蚂蚁的照顾下,蚜虫种群往往能 快速发展壮大。

⑥蚜虫有许多天敌,七星瓢虫就是其中之一。当发现危险时,蚜虫的腹部末端会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即报警信息素。蚂蚁收到蚜虫的报警信息后,自然会挺身而出,为朋友,更为了自己。

⑦正是有了这种唇齿相依的利益关系,瓢虫虽强,但难达目的;蚜虫虽弱,但种族昌盛,这或许就是自然界生态平衡的奥妙之处吧。

(文章有删改)

文学性文本阅读。

光明顶上

①凌晨四点,我们打着手电登上黄山光明顶,但显然还有不少人比我们起得更早,拍摄用的三脚架都已经架好。山顶上劲风呼啸、寒气袭人,虽是六月天气,但很多人穿着抓绒外套仍瑟瑟发抖。

②忽然,我们听到了山道上粗重的喘气声。一位身材矮小的中年农妇,穿着洗得变了形的短袖T恤,光脚穿着一双二十世纪的球鞋爬了上来。她驮着一个巨大的背包,汗水浸透了头发,顺着眉毛流下来,辣红了眼睛。上到山顶,她一言不发,找一块山石一坐,将背包拉开,所有的人都循香而去。

③原来这农妇煮了一大包的玉米来卖。玉米十块钱一根,收钱时农妇不厌其烦地叮嘱每个人:“玉米芯子别乱丢,等会儿丢到我这个袋子里,我退你一块钱。”

④我和旅伴也买了玉米吃。玉米极好,可以把人的嘴唇粘起来。见大家吃得香,农妇得意地说,她买了品种最好的玉米种子,为预防与邻居家的玉米授粉串种,十年前她在两家的玉米田间种了两排桑树做间隔,从此她家的玉米再也没有退化过。

⑤她在黄山上卖了多少年玉米?二十五年!她说,头天晚上看天气预报,只要第二天不阴不雨,晚上十二点半她就起床煮玉米,凌晨一点半将滚烫的玉米背到山顶上来卖。

⑥玉米已经卖完,说话间已经有人来送还玉米芯子了。农妇果不食言,打开被汗水浸透的腰包,掏出硬币逐一退给人家。有人好奇这玉米芯子能有什么用,农妇说早先晒干了还能引火做饭,现在家家都用沼气了,背回去也没有用。旅伴嗔(chēn)怪她自找麻烦,农妇正色说:“我是少挣点儿钱多费点儿事,但这样一来,光明顶就干净了。”

⑦收完所有的玉米芯子,远处也透出了光亮,约二十分钟后,太阳终于臣服于推动它的力量,向上跳了跳,离开了云霞的包围。山顶上响起一片欢呼声,我这时才发现,背玉米来卖的农妇竟没有忙着下山,她立于人群中,面朝东方,脸上的表情与在此第一次看到日出的人一模一样。

⑧下山途中我又遇见了她。农妇说:“你们运气真好,下了十天雨,今早才放晴,不然也看不到日出;我的运气也不差,现煮的七十根玉米,收回了六十八根玉米芯子。”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