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真题圈】成都市小学调考真题三步练语文三上 1.第一单元真题达标测试卷

课外短文阅读。

孔雀舞(节选)

傣族小姑娘喊凤,养了两只小孔雀。小孔雀的脖子又细又长,蓝绿蓝绿的绒毛,真可爱。小孔雀慢慢地长大,越来越美丽了。小孔雀喜欢跳舞,动作优美。喊凤跟着学,还唱着好听的歌:孔雀呀,孔雀,你像金子一样闪亮……

喊凤七岁了,要到小学读书了。两只小孔雀咬住她的筒裙,不让她走。喊凤说:“听话,我要去读书了。我学会识字,学会算术,就来教你们。”喊凤来到学校,老师问她:“会不会数数? 会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喊凤只会数数,不会写名字。她怕老师不发给她新课本,忙说:“我会跳孔雀舞!”“真的?”老师摸摸喊凤的辫子,微笑着说,“跳一个看看!”

喊凤提起裙边,扬起手臂,唱着歌,轻快地跳了起来,就像一只小孔雀在溪边觅食、饮水、洗澡、开屏呢! 不知怎的,两只小孔雀听到了喊凤的歌声,鸣叫着也跑来了。它们亮开美丽的屏扇,在喊凤身边旋转,鸣叫。大家都拍起手来。

喊凤领到新课本,带着两只小孔雀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1)、语文要素用波浪线画出你认为有新鲜感的词语(至少3个),并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2)、短文写了喊凤的哪些事情? 选一选。(填序号)

①领到新课本  ②养小孔雀  ③跳孔雀舞  ④学跳孔雀舞  ⑤要到小学读书

(3)、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把喊凤比作,形象地写出了喊凤的样子。
(4)、读了短文,你认为喊凤的学校是一所怎样的小学?
举一反三
童年

曹文轩

    我的童年有着特别美好而温暖的 记忆。

    我有一位慈祥的老祖母,她有一头漂亮的银发,常拄着拐棍,倚在门口向人们极善良地微笑着。她称呼我为“大孙子”。后来我远行上大学了,她便日夜将我思念。她一辈子未走出方圆三里的地方,所以根本不知道三里外还有一个宽广无垠的大世界。她认为,这个世界除了她看见的那块地方外,大概还有一处,而凡出门的人都一律是到那一处去的。因此,她守在大路口,等待从那地方归来的人。一日,她终于等到一位军人,于是便向人家打听:“你见到我大孙子了吗?”

    母亲对我的爱是本能的,绝对的。她似乎没有任何食欲,我从来也没有见过她对哪一种食品有特别的欲望,她总是默默地先紧着孩子们享用,剩下的,她随便吃一点。父亲的文化纯粹是自学的,谈不上系统,但他又几乎是一个哲人。一次,我跑到八里外的一个地方看电影,深夜归来,已饿得不成样子了,但又懒得生火烧饭去。父亲便坐起身,披件衣服对我说:“如果想吃,就生火去做,哪怕柴草在三里外堆着,也应去抱回来。”就在那天晚上,他奠定了我一生积极的生活态度。还有那片独一无二的土地,也给了我无限的情趣和恩泽。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水乡。我是在“吱吱呀呀”的摇橹声中,在渔人“劈劈啪啪”的跺板催促鱼鹰入水声中,在老式水车的“泼刺泼刺”的水声中长大的。我的灵魂永远不会干燥,因为当我睁开眼睛时,一眼瞧见的就是一片大水。在我的脑海里所记存着的故事,其中大半与水相关。

    苦难给了我透彻的人生经验,并给我的性格注进了坚韧。祖母、父亲和母亲给我仁爱之心,使我从不知道何谓仇恨。那片土地给了我灵气、题材、主题和故事。开门可见的水,湿润了我的笔,使我能永远亲昵一种清新的风格。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主角

[美国]安·古德里斯

 ①学校准备排练一部短话剧。告示一贴出,妹妹便很急切地去报名当演员。

 ②确定角色那天,妹妹回家后一脸冰霜,嘴唇紧闭。“你被选上了吗?”我们小心翼翼地问她。“是。”她丢给我们一个字。“那你为什么不开心?”我壮着胆子问。“因为我的角色!他们让我扮演狗!"说完,妹妹转身奔上楼,剩下我们一脸沉默。

 ③妹妹有幸扮演“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我们不知该恭喜她,还是安慰她。饭后,爸爸和妹妹谈话,妹妹沉思许久。总之,妹妹没有退出,她积极参加每次的排练。妹妹还告诉我们,她的动物角色名叫“豆豆”。我注意到,每次排练归来,妹妹眼里都闪着兴奋的光芒。

 ④演出那天,我翻开节目单,找到妹妹的名字“珍妮——豆豆(狗)”。偷偷环视四周,整个礼堂都坐满了人,其中有很多熟人和朋友,我赶紧往椅子里缩了缩。有一个演狗的妹妹,毕竟不是很有面子的事。幸好,灯光转暗,演出开始了。

 ⑤先出场的是“父亲”,接着“母亲”“女儿”和“儿子”先后出场。在一家人的谈话声中,妹妹穿着一套黄色的、毛茸茸的狗道具服,手脚并用地爬进了场。但这不是简单地爬,“豆豆”摇头摆尾地跑进客厅,她先在地毯上伸个懒腰,然后才在沙发旁安顿下来, 开始呼呼大睡。这一系列动作惟妙惟肖,很多观众也注意到了,四周传来轻轻的笑声。【批注1:通过“摇头摆尾”“仲个懒腰”“呼呼大睡”等一系列动作,写出了妹妹表演的____】

 ⑥接下来,剧中的父亲开始给全家讲故事。他刚说到“夜晚,安静极了,就连老鼠……”,“豆豆”突然从睡梦中惊醒,机警地四下张望,仿佛在说:“老鼠哪儿有老鼠神情和我家的小狗一模一样,非常逼真。妹妹一定费尽了心思。很明显,这时候的观众已不再注意主角们的对白,几百双眼睛全盯着妹妹。她幽默精湛的表演使得台下的笑声此起彼伏,走下舞台的妹妹一脸自豪。【批注2:____(仿照批注1写)】

    ⑦后来,妹妹说让她改变态度的是爸爸的一句话:“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条狗,也会成为主角。”

(选自《阅读》,有删改)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傲骨红梅

佚 名

①1949年的11月14日,重庆已然入冬,寒风的料峭让渣滓洞监狱更加阴森,特务叫嚷着跑向女牢房:“赶紧收拾东西,准备转移!”昏暗的牢房里,一个遍体鳞伤的瘦小女子,转头看着门卫,她知道,她最后的时刻到了。她叫江竹筠,或者我们应该称呼她“江姐”。

②1948年,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江姐与丈夫彭咏梧坚守着危机四伏的潜伏工作。然而,因为叛徒的告密,丈夫彭咏梧牺牲了。江姐将不满两岁的儿子安置在战友家中,只身前往重庆继续斗争。临别前,她抱着幼子放声大哭,但是,她知道自己必须离开。

③1948年6月14日,同样是因为叛徒告密,江姐被捕入狱。为了获取组织的名单,在漫长的500多天里,特务们对她用遍了所有的刑具。她一次次昂首挺胸地走进审讯室,又一次次血肉模糊地被抬出来。虽然饱受酷刑,她依旧骨硬如钢铁。就这样,江姐用坚强让300多位难友在狱中燃起了继续斗争的火焰。

④此刻,江姐从破旧的枕下拿出珍藏的照片,吻了吻儿子稚嫩的脸,把它放在最贴近心脏的地方,昂首跨出牢门。她不忘回头微笑着同难友们挥手,告别。

⑤刑场上,江姐迎风挺立着,她知道,脚下的这片土地也即将迎来解放。随着一声声枪响,荒野里,绽开了一片火红的梅花。花开的瞬间,她仿佛看见了久违的丈夫迎面走来,她骄傲地对丈夫说:“我们的理想已经实现了。我们现在的苦难一定会化成后代的幸福。他们会替我们享受美好,守护和平,就像我和你,守护着共同的信仰。”

(选自《闪亮的坐标》,有删改)

阅读理解

①有一次,我跟小同伴们追着玩儿。许多孩子在我后面穷追不舍,我没命地狂奔,一不小心掉进了一个未加盖的粪坑。 幸好这粪坑刚清理不久,我才幸免于难,但下半身已是臭气熏天了。妈妈用一块肥皂给我洗了整整八次才罢手。按农家的习俗,孩子掉到粪池里得除灾驱邪,办法是吃“百家饭”。

②孩子们被大人发动起来,分头到村子里挨家挨户讨煮百家饭的粮食。 乡亲们知道是讨百家饭,不管家境如何,多少都要给一点儿,什么白米、红米、赤豆、绿豆、糯米、蚕豆……反正只要是粮食,什么都行。 乞讨的人家越多越好,不到一百家或超出一百家都没关系。

③大人们动手在我家门口的空地上搭起了一个露天的大锅台。等孩子们全回来了,就把所有乞讨来的粮食淘洗干净,放在大锅里,切上肉丁、火腿丝,还放上盐。 配料讲究,目的是让大家把饭全吃光。 孩子们像过节一样高兴,早就拿着碗筷,猴急地等在锅旁了。 大人们鼓励孩子们用筷子敲饭碗,使劲地敲,好吓跑妖魔鬼怪。

④锅里不时透出一股扑鼻的香味。 大家好不容易才盼到饭熟。 大锅盖一开,那真叫好看:绿豆是绿莹莹的,赤豆是赤红色的,白米是白白胖胖的,红米是红彤彤的……因为有肉丁、火腿丝,饭是油光光、香喷喷的,引得人直流口水。 来吃百家饭的人是越多越好,一律围着锅台站在露天里。人人都放开肚皮吃,直到吃得锅底朝天。

⑤奶奶和妈妈见饭被吃光了,脸上闪现出喜悦的红光,大概是庆幸我消灾消难了。尽管我只遇到一次吃百家饭的情况,留给我的记忆却相当深刻。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