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同和乡曹家田村小学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试卷

课外阅读我能行。

开心的“六一儿童节”

盼啊、盼啊!我终于盼到了“六一儿童节”。这天,我早早地来到了学校。

刚到教室,只听见教室传来一阵阵欢笑声,同学们正在穿表演服装,准备表演节目呢。这时校园的大喇叭广播了少先队大队部的通知:“今天上午九点,在学校礼堂召开庆祝儿童节大会,请全体师生准时参加会议。”

庆祝大会准时开始了,我们观看了许多精彩节目,有唱歌、跳舞、武术等。

今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我过得很开心,很有意义。

(1)、短文共个自然段。
(2)、过“六一儿童节”,“我”的心情是怎样的?用短文中的一个词回答。
(3)、在短文中找出“我”观看了哪些节目。
(4)、阅读短文,完成连线。
回忆时间
 
地点
 
参加人
 
通知人
 
事情
 
全体师生今天上午九点庆祝儿童节大会学校礼堂少先队大队部
举一反三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风   筝

贾平凹

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在芦塘里拔几根细苇,再找来几张纸,我们便做起风筝来。做一个蝴蝶样的吧。我们精心做 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作“幸福鸟”, 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我们去放风筝。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 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 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 里拼命地奔跑。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

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风筝

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 地飞走了。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 上,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巨大的木轮,不停地转着,将水扬起来,半圈儿水 在闪着白光。那是我们村的水磨坊。

“那儿找过了吗?”“没找过,说不定‘幸福鸟’就落在那儿呢。”大家说。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 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有删改)

建设中的中国空间站

①空间站又称太空站、航天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空间站体积比较大,结构复杂,在轨道飞行时间较长,有多种功能,能开展的太空科研项目也多而广。

②中国空间站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中的一个空间站系统。根据我国空间站建造规划,不久的未来,将建成以核心舱为控制中心,问天、梦天实验舱为主要实验平台,常年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③2021年5月18日,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在轨测试验证,进入交会对接轨道,等待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的到访。5月 29日晚,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之后,进行中国空间站首次出舱活动。9月20日,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进驻天和核心舱,中国空间站开启有人长期驻留时代。12 月 9日下午3点40分,“天宫课堂”正式开讲,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上进行全球直播,为全世界网友授课。

④2022年,飞船、舱段的发射将按计划实行。此后,各个舱段将在轨道上“搭积木”,组建中国空间站。到2024年国际空间站退役时,中国可能成为全球唯一拥有空间站的国家。届时,中国空间站将为全球科学家提供科学研究和实验机会。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说 茶

我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的国家。大约在4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把茶作为日常饮料了。

我国种茶的历史悠久,茶叶的种类也多。从制作方法来看,茶可分为绿茶、红茶、花茶、白茶、乌龙茶和紧压茶6大类。其中绿茶品种最多,产量最高,占茶叶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著名的“西湖龙井”、“太湖碧螺春”、“庐山云雾”等是绿茶中的珍品。

饮茶的好处真多  盛夏  喝上一杯凉茶  解渴消暑  吃了饭以后  喝杯热茶可以帮助消化  看书倦了  呷(xiā)  几口清茶  不仅清醒头脑而且保护视力

饮茶不但有实用价值,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我国久有品茶的传统,品茶讲究茶叶的色、香、味。要是你想品尝“西湖龙井”,请在一只透明的玻璃杯或白色瓷杯里,放入少许茶叶,然后用杭州虎跑泉水冲泡。品茶的时候,别急于喝。先观茶姿,清水绿叶;再闻茶香,清香飘逸;而后尝味,回味甘甜。这样细细品尝,乐趣无穷。

饮茶还能增进人们的友谊。客人来了,敬上一杯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当年,周恩来总理曾经五次到杭州“西湖龙井”产地梅家坞,与国际友人(    )品茶,(    )亲切交谈。

品茶讲究茶具。茶具有各种质地,其中以宜兴的紫砂茶具、景德镇的瓷茶具最受茶客的喜爱,茶具的造型十分优美,有方形、圆形和扁平形,有南瓜形、梅竹形和各种动物形的。能工巧匠给茶具刻上精美的花鸟山水、飞禽走兽,这样的茶具就成了一件值得观赏的艺术

品。饮茶用这样的茶具,不是更有趣味么!

看 戏

①时间是晚上八点。太阳虽然早已经落下,但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静静的。树叶也是静静的。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

②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相反,人非常满。每个角落里都是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还有近郊来的农民———从前面一排向后面一望,这简直像一个人海。他们所散发出来的热力和空中的暑气凝结在一起,罩在这个人海上面,像一层烟雾。烟雾不散。海屏住了呼吸。

③舞台上的幕布分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乐的拍子,以庄重而有节奏的步法走到灯光前面来了。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服装和头饰上,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海市蜃楼。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有大众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个人打算。但主导这一切的却是一片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热情。这种热情集中地、具体地在穆桂英身上表现出来。

④当女主角穆桂英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出场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动荡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迅即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辽远而又切近,柔和而又铿锵。戏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优雅的“水袖”中,从她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阵热烈的掌声。

⑤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他们看得入了神。他们的感情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感情融在了一起。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潮在涨。没有谁能控制住它。这个一度平静下来的人海忽然又动荡起来了。戏就在这时候要到达顶点。我们的女主角在这时候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他们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立起来,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面前。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剧场成了一个庞大的舞台。

⑥我们这位艺术家是谁呢?他就是梅兰芳同志。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涯过去了,六十六岁的高龄,仍然能创造出这样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表现出这样充沛的青春活力,这不能不说是奇迹。这奇迹的产生是必然的,因为我们拥有这样热情的观众和这样热情的艺术家。

(有删改)

父亲的作品

①读初中一年级时,老师告诉父亲:“你儿子很厌烦写作文,现在成绩很差啊!”那晚,父亲在床上辗转反侧 , 没有睡好。

②第二天,父亲从文具店买回来几沓白纸,用刀细心地把白纸裁成小作文本那么大的纸片,接着用线把这些纸片订成一个个小本,再把这些小本分成两摞,然后对我说:“儿子,这两摞本子,一摞是我的,一摞给你,每一摞纸都有1825张。从今天开始,我要跟你比赛。”

③“比赛?”我有些吃惊,“您跟我比什么?”

④“跟你比写作文。”父亲郑重其事地说。

⑤“啊?您——跟我比写作文?”我心想:父亲只读到小学二年级,认识的字都没我多,怎么能跟我比写作文呢?我疑惑不解地问道:“您是在跟我开玩笑吧?”可父亲却一本正经地回答:“不是开玩笑。我说的是真的。我俩每天写一篇作文,一共写五年——这1825张纸够写五年,谁坚持不下来,谁就输了。”比就比吧,反正父亲那点文化基础我是知道的。于是,我信心十足地点点头。

从那天起,父亲每晚就弓着背,伏在桌前,额头上淌着汗,一字一句费劲地在白纸上写起来,不时还要翻翻字典我呢,则坐在他对面,憋着一股劲,一丝不苟地写作文。他每写满一张纸,我也坚持写满一张纸。每完成一篇作文,我都会喜出望外。

⑦每次我觉得疲劳的时候,就抬头看一看父亲,心想:____

⑧寒来暑往,当我读到高三的时候,已经写了不少有影响的小说并在刊物上发表,还被破格收为省作协会员,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少年作家。

⑨时隔不久,一位记者特意到我家里来采访,夸我是一个真正有潜力的作家。我说:“真正的作家不是我,应该是我父亲!我呢——就是我父亲的作品。”

课外阅读。

做毽子(节选)

汪曾祺

我们小时候踢的毽子都是自己做的。选两个小铜钱,大小厚薄相同,轻重合适,叠在一起,用布缝实,这便是毽子托。在毽托的一面,缝一截鹅毛管,在鹅毛管中插入鸡毛,便是一只毽子。鹅毛管如果不易得,就把鸡毛直接缝在毽托上,把鸡毛根部用线缠缚结实,使之向上直挺,这和插在鹅毛管中相比,踢起来尤为得劲儿。

鸡毛须是公鸡毛,用母鸡毛做的毽子,必被人笑话,只有刚学踢毽子的小毛孩子才这么干。鸡毛要“活”的,即从活公鸡的身上拔下来的。这样的鸡毛,用手摩挲几下,往墙上一贴,可以粘住不掉。

死鸡毛就粘不住。后来我才明白,大概活鸡毛经过摩挲会产生静电。活鸡毛做毽子,毛茎柔软而有弹性,踢起来飘逸潇洒。死鸡毛做的毽子踢起来就发死,发僵。毽子上的鸡毛讲究要“金绒帚子白绒哨子”,即从五彩大公鸡身上拔下来的,毛的末端乌黑闪金光,下面的绒毛雪白。次一等的是芦鸡毛。赭(zhě)石的、土黄的,就更差了。我们那里养公鸡的人家很多。入了冬,正是公鸡肥壮,羽毛丰满的时候,孩子们早就“瞄”上谁家的鸡了,有时是明着跟人家要,有时趁没人看见,摁住一只公鸡,噌噌拔了两把毛就跑。大多数孩子的书包里都有一两只足以自豪的毽子。踢毽子是乐事,做毽子也是乐事。一只上好的毽子摆在桌子上看着,也是挺美的。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