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2024年秋季二年级上册语文7.妈妈睡了同步练习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妈妈的头发

   柔和的灯光下,妈妈正在给我讲生动有趣的童话。望着妈妈美丽的脸庞,一不小心我看到了妈妈头上的白发。

    一根、两根、三根……我却怎么也数不清。

    妈妈微笑着说:“白发的存在是因为你的长大。”

    哦,我明白了,是我的长大才使妈妈有了白发,那根根白发凝聚着妈妈对我的爱。

(1)、短文共有个自然段,第自然段写“我”发现妈妈头上有白发。
(2)、妈妈的头发发生了什么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头发变多了。 B、头发染色了。 C、有了白发。
(3)、“白发的存在是因为你的长大。”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妈妈年纪大了。 B、妈妈太累了。 C、妈妈为“我”付出了很多。
(4)、从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看出妈妈
(5)、生活中,你从哪里感受到妈妈对你的爱?请简单写一写。
举一反三
课内外对比阅读。

(一)桥(节选)

谈歌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二)守桥(节选)

葛俊康

学校坐落在山脚下,从学校大门出来走一百多米就有一条小河,小河上的一座石桥年久失修,局部已经开始垮塌,住在石桥旁边的老葛每天都要到石桥上走走,看看,修一修,补一补。这天早晨,天刚亮。老葛一来到桥头,心里咯噔一下,他惊呆了。由于前几天连续的暴雨,山洪暴发了。只见那汹涌的洪水,怒吼着从山上冲下来,挟带着大量的泥沙、石块、树枝,咆哮如雷地奔腾着,冲到桥洞口,顺着桥洞,冲出去,往下游狂奔。

这时,一棵大桃树,如一只下山的猛虎,从上游冲了下来,冲到桥洞口,横在那里,不走了。洪水轰轰隆隆地响着。大树拦在那里,不一会儿上面就挂满了各种漂浮物。老葛站在桥头,感到石桥仿佛在抖动,在呻吟。老葛的心也紧跟着抖动了一下。

老葛赶紧冲到桥洞口,用手不停地拉扯着大桃树。大桃树卡在那里,死死的,动都不动。洪水咆哮着,不停地狂涌着往桥上扑。树上的漂浮物越聚越多,越堆越厚。老葛的心慌了。

洪水越来越大,眼看就要漫到桥面上了。老葛望着汹涌而来的洪水和惊马般横冲直撞的树枝、竹木、乱草,他的心更慌了。再不想方法,这桥肯定是不保了。桥垮了,孩子们上学咋办?老葛扒掉上衣,脱掉长裤,裸着身子站在桥上,用手撕扯着挂在大树上的一些树枝、乱草。

. ....

洪水退后,老葛拿出家中的积蓄帮忙把桥加固好,他的心终于踏实了。当学校的校长过来时,老葛只说了一句:“我想给孩子们再上一堂课。”原来老葛是一位退休教师。

(选自《广西文学》,有删改)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阳光下的藤椅

易铭达

    “吱咯,吱咯”,一阵熟悉的响声飘入耳中,我知道姥爷一定又躺在藤椅上欣赏那些花了。

    八十出头的姥爷身材枯瘦枯瘦的腰板却还挺得直。头发已经花白了山中老藤似的皱纹爬满了脸颊 , 姥爷常常感叹:“岁月不留人哪!”

    我一直有点畏惧姥爷。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弄折了他的花,姥爷大发雷霆,竟然当着爸爸的面,拿扫帚打了我一顿。后来,姥爷提起这事儿,那时,他也是坐在藤椅上,眯着双眼,轻轻说道:“这些花可都是有感情的,它们陪我好多年了。现在我没事的时候,给它们浇点水,翻翻土,看它们有没有开花,我的心情就很好了。”姥爷似乎在自言自语,可他平静的口吻和阳光下安详的面容,着实让我愧疚了好一阵呢!

    姥爷不是很爱说话,闲暇的时候,除了摆弄那些花,就是戴上那副老花镜,翻翻破旧的《辞海》。小时候,我有不知道的词呀,典故呀,人物呀,只要跟姥爷说一声,他就会戴上他的老花镜,翻开厚重的《辞海》,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那时,在我的眼里,姥爷仿佛就是一本厚厚的《辞海》,无所不知。

    当然,尤其让我对姥爷心生敬畏的是姥爷的一身正气。姥爷以前是财务科的科长,这是多么令人眼红的位置啊!可是姥爷一直两袖清风,只管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的老实,成为同事私下的笑料。可姥爷很坦然,常常说:“为人不做亏心事。什么叫‘心底无私天地宽'呀,就像我这样的。”姥爷说完,还重重地拍拍胸脯。

    我一天天地长大姥爷却在一天天地老去可我对姥爷的畏惧依然存在。我想,这不是别的,正是被他内在的威严所折服、正气所感染的缘故吧!然而不管怎样,他终究是那个坐在藤椅上的慈祥老人,是疼爱我的姥爷。

    午后的阳光温柔地洒在藤椅上,那些花儿在空气中摇曳,我看到姥爷脸上浮现着满足的笑意。这个画面在我的记忆中定格。

 (选自《尖子生作文》,有删改)

课外阅读。

鲁迅的艺术人生

少年时期

(1881.9—1898.5)

鲁迅自幼热爱美术,7岁时进私塾读书,就极喜欢看带有插图的书,且经常加以描绘。保姆长妈妈见他如此痴迷,在告假探亲期间,买了套《山海经》给他,使得鲁迅喜出望外,爱不释手,更是激发了他对绘画的兴趣。

求学时期

(1898.5—1909.6)

鲁迅于1898年4月入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期间,鲁迅曾篆刻“戎马书生”“文章误我”“戛剑生”三枚印章。1902 年赴日本学医,鲁迅课余喜读哲学与文艺之书。

文坛先声时期

(1809.6—1924.9)

1909年8月,鲁迅从日本归国,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教书。在此期间,他设计的第一个美术作品是他的头像——猫头鹰,因为鲁迅刚回国的时候,不修边幅,又表情严肃,所以有人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猫头鹰”。民间不喜欢猫头鹰,觉得不吉祥,鲁迅倒是欣然地领了这个外号。他就想说一些让大家并不开心的事,好让一些人知道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

1912年至 1917 年,鲁迅大量抄古碑,辑录金石碑帖。这期间他设计了北大的校徽, “北大”两字做成了一具形象的脊梁骨,希望北大学生成为国家民族复兴的脊梁。

1918年,他出版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1923年,小说《呐喊》出版,同年自主设计小说封面。《呐喊》封面简洁有力、静穆庄重、意味深长、匠心独具,是中国书籍装帧设计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

民主斗士时期

(1926.8—1936.10)

在这 10年里,鲁迅在从事文学创作的同时,不遗余力地为中国现代版画事业倾注心血,他收集版画原作,组织研习社、开展版画展览、开办科普讲座。到1936年10月鲁迅逝世前夕,现代版画运动形成了全国性的规模,后来更是形成了抗战版画大潮。 因此鲁迅被版画界视为“新兴版画之父”。

抗日英雄赵一曼

九一八事变不久,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赵一曼舍子从戎,奔赴东北。她组织了一系列宣传抗日的活动,而后带领一支游击队驰聘于白山黑水之间,其“红枪白马”的英姿令日寇闻风丧胆。

一次激战中,赵一曼受伤被俘。负责审讯她的日本军官大野,为了获取所需情报,一边以药物治疗以维持赵一的生命,一边软硬兼施,使用非人的酷刑和“心理战术”进行逼供。但无论是肉体上的摧残还是精神上的折磨,赵一曼崇高的革命气节和无畏的民族气概始终让日寇一无所获。

在无声的教育和感召下,董警官和韩护士暗中帮助赵一曼越狱,但在半路上地不幸再次被捕。穷凶极恶的日寇最后对赵一曼动用了电刑,企图通过破坏神经系统达到让地开口的目的。残忍的电刑下,赵一曼终于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呼喊,因为她的幻觉中,出现了她至爱的儿子、人民和祖国……

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对地执行死刑。在赴刑场的列车上,赵一曼提笔给儿子写下了遗书:

我的亲爱的可怜的宁儿,妈妈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什么是牺牲?就是在今天以前,你一直在妈妈的怀抱里;画在今天以后,妈妈却只能留在你的记忆里了。

我亲爱的儿子,妈妈对得起你,因为妈妈是慷慨赴死的;我苦命的儿子,妈妈又对不起你,因为你还要艰难地活着。赶快长大成人吧,我的宁儿。长大成人之后,你要自豪地告诉所有的人,你的母亲叫赵一曼。

1936年8月2日,带着对儿子的无限深情,赵一曼从容就义,年仅31岁。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