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试卷

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鹿城盛开三角梅

杜卫东

①走出海南三亚凤凰机场,我们齐整地把几个行李箱放在路边。

②一辆广汽埃安 V 像一条银鱼,“哧溜”,从车流中驶来。车窗摇下,一个平头发型的青年核实了我和妻子身份后,跳下车,身轻如燕。我感慨:“你真厉害,一眼就能认出要接的客人?”他笑了,说:“‘候鸟族’有特点啊,辨识度高。”说着,提起路旁的行李,一件件放进后备箱,动作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③小伙子人不错,一般的网约车司机不会抢着帮乘客搬行李。他若不上手,这几个大行李箱还真够我们忙一阵子的。

④车驶入主路,路两旁如画一般的风景,在车窗外渐次展开。

⑤突然,手机响了,小伙子摁下接听键,听着电话里的内容,他很愕然,蹙起眉头,说:“不应该呀,一般是我们等客人,怎么能让客人等我们?”来电的是他以前载过的一名客人,要去机场,预约了车但没到,怕耽误行程,情急中想起他。可惜他分身无术,便安慰对方再耐心等会儿。挂断电话,只见他摇摇头,神色有点焦虑,嘀咕了一句:“再不到,真可能会误机。”过了一会,他手机又响了,摁下接听键,“没耽误您用车就好。”他眉眼开展,如释重负。原来这位客人的网约车已停在小区拐弯处,只是客人没看见,虚惊一场。感觉得出,小伙子的急切和高兴都发自内心,自然而然,没有一丝刻意。其实,这件事和他一点儿关系都没有。看向窗外,路边的三角梅正热烈地盛开着,是那么鲜艳、动人。

⑥妻子夸赞小伙子:“你真是个热心肠!”

⑦小伙子有点腼腆地说:“服务行业嘛,就是要为客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红灯亮了,小伙子踩下刹车,扭过头,笑着说:“很多人问我干这行累不累,累呀。不过,累点没什么。我才三十出头,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本书,也就才翻了一少半,远没到精彩的部分呢!”

⑧正聊着,妻子突然提出一个问题:“这条路你好像很熟,一直没看你用导航。”

⑨小伙子莞尔一笑,说:“太熟了,前两年,我还是你们这个小区的租户呢。”

⑩妻子像是一下子想起了什么,有些激动:“啊,我是不是见过你呀?好像有点面熟。”

⑪小伙子回过头来,高深莫测地眨眨眼,说:“嗯,有可能。”

⑫“对了!前两年,你是不是一到周六下午,就在小区门口挂一块‘免费理发’‘高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的纸牌?”妻子问。

⑬小伙子点点头,没有否认。

⑭妻子更激动了,双眸有了神采,继续问道:“听邻居说,八十岁以上的独居老人,你还留下电话, 免费提供买菜、就医服务?”

⑮小伙子微微一笑,语气平和地说:“我是共产党员,又是一名退役军人,群众需要的时候,肯定要冲在前面。”“不过,”他下意识摇摇头,吐出一口气,说,“也有人质疑我,说我肯定有个人企图,不然,怎么会干得这么起劲?我听了,一笑了之。我问心无愧,对得起曾经穿过的军装。”说这话时,小伙子挺直身板,嘴角上扬,表情中有一种明显的不屑。

⑯车行平稳。路旁盛开的三角梅像一簇簇燃烧的火苗,在车窗外一闪而过。小伙子告诉我们,三亚又叫鹿城,三角梅是三亚的市花,只要有适宜的阳光,无论在哪个角落,它都可以一年四季把城市点缀得生机盎然。

⑰已是傍晚时分,夕阳渐渐落下,天被涂上一层金黄,远处的海面上波光粼粼,几艘游轮正在入港。有余晖照进车厢,洒在他身上,侧面看上去,有一种庄重的美。

⑱我想,城市也是有魂的。城市的魂,呈现在一座城市的日常表情中。而这日常表情,由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构成。这是一座爱意流淌的城,它不光有动人的传说,有盛开的三角梅,还有像青年一样善良而质朴的人。

⑲他们用心守护着这座城市,也守护着心中的美好与未来。

(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3月22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通过“我”和妻子的视角,展现了青年的为人处世,更加客观真实。 B、第②段中“身轻如燕”,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写出青年身手敏捷。 C、⑮段中,小伙子表情中的“不屑”,表达小伙子对“某些人”的不屑一顾。 D、文章通过主人公与司机的交流,表达了人与人的情感和经历是相互影响的。
(2)、文章划线处运用了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读完文章后,你认为文中的小伙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请你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4)、你作为校刊主编,你会将本文推荐到哪个校刊栏目中?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由。
A、美德之光 B、学习之星 C、敬业楷模
举一反三
阅读《让他们永远定格在美丽中》,完成文后小题。
让他们永远定格在美丽中
①诗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无私是谓语,奉献是宾语。”我说,教师的生命其实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开着是风景,碾碎是良药!
  ②危难之时见真情,关键时刻真英雄。刚刚过去的汶川大地震,我们看到很多老师放弃了转瞬即逝的逃生机会,用他们的沉着、冷静、机智,甚至鲜血和生命,维护师尊,铸就师魂,为不少孩子赢得了生存的希望和机会,奏响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生命颂歌,让我们再一次读懂了“师德”二字的博大与崇高!
  ③我们怎能忘记在什邡龙居小学的废墟中,一位年轻女教师的身体断成两截,脸部血肉模糊,可她的双手仍紧紧拥着两个学生!人们怎么掰,也无法掰开她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这位老师名叫向倩,去年大学毕业,到什邡龙居小学当英语老师。地震发生时,她正在疏散学生离开教室。看到有两个学生手足无措,她大步跑过去,一手搂住一个,朝门外冲。教室突然垮塌,她和几名学生被埋在废墟中……
  ④我们怎能忘记在汶川县映秀镇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救援的群众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住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两个孩子还活着,而“雄鹰”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29岁的教师张米亚,在关键时刻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
  ⑤我们怎能忘记在绵阳市平武县南坝小学废墟下,一位死去多时的女老师爬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参与搜救的解放军战士说:“看得出她是要把这些孩子们带出即将倒塌的教学楼,她用自己的肩膀为孩子们挡住了坠落的横梁。”48岁的代课老师杜正香,在生死攸关的一刹那,用自己的无私无畏向世人展示着她对学生最深挚的爱。
  ⑥我们又怎能忘记德阳市东汽中学遇难教师谭千秋“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获救了,他却不幸遇难;什邡市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一年级女教师袁文婷,为了拯救学生,青春定格在了26岁……
  ⑦“师德表天地,素心育英才”,这些可亲可敬的师者虽然离我们远去了,可是他们却铸造了不朽的师魂。君不见,在地震的废墟上,已悄然立起了无数丰碑,这些丰碑上,镌刻着一个又一个英雄的名字,也留下了这些普通教师们一段段壮怀激烈的故事。他们保护学生的每一种“姿势”,都将永远定格,镌刻在被救学生的脑海里,镌刻在亿万人民的心中。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问题。
                                                                                                    乌篷摇梦到春江
         ①四年前,在青海戈壁滩竟日奔波时,被辉煌如火的大沙漠灼花了眼睛的我,曾经大发奇想:假如让富春江泻到这儿来,那该多好!
         ②那时,我并没见过富春江,却千百次做过有关她的梦。郁达夫“屋住兰江梦亦香”的诗文和叶浅予墨韵淋漓的画卷,早把我对富春江的梦幻濡染得又浓又甜,那绿沉沉的甜梦中,总是悠荡着乡思绵绵的乌篷船。
         ③我终于圆了梦。回归浙江仅两年,我已两次遂了与她亲近的心愿。一是去岁金秋,一在今年暮春,两次均作陪客,陪文朋艺友遨游。一棹轻波碧水路,兴致格外高昂,只觉得不枉我作悬肠念的富春江,比梦中更俏更娇美。
        ④两次遨游,都是旱路走,水路归。这行程颇使人得其佳妙:因为,当你迂回山间行行复行行不胜引颈张耳之苦时,突然,一条银练素带在前方闪闪烁烁起来,你兀的眼前一亮,倍觉这碧波粼粼一江水的鲜活可爱;待盼到归程荡舟起桨开始真正的春江游时,这漾波漫流的大水,更令你陶然如醉,神魂飞扬,彼时,你纵有千种愁思万般忧,也将全部消溶在这一江碧玉里。
        ⑤我始想,富春江的俏,恐怕全在于江流的曲折多姿。从她与新安江、兰江的汇合处下行,越见委婉袅娜;行过淹没在水中的乌石滩,行至流急涡回的七里泷,(A)富春江裙裾一闪,又闪出个江中之江葫芦湾。葫芦湾委实别致有趣,湾形毕肖一只毛茸茸嫩生生的青葫芦,壁立湾畔的奇岩崛石,似乎触手可及,掩映在老树青藤中的村居农舍,更添无限野趣。小船悄悄儿荡进湾来,船上人无不惊殊,若再到那流泻百尺飞珠迸玉的葫芦瀑下溅一溅,定会溅得你满身惬意。
         ⑥我还想,富春江的娇,也在于她的色泽,无怪她有第二漓江之称。那江水,真是澄于湖海碧于天,活脱脱是天神地母拣尽翡翠绿玉铺就的。行在江上望两岸,只见千嶂染翠,峰峰岭岭尽都浓浓淡淡的绿进去;立在船头看江心,只觉水底天上的云絮,一朵朵一团团,俱是深深浅浅的绿出来,真难说是山染绿了江,还是江浸绿了山,无怪朋友们相视叹曰:(B)喔,一到富春江,眼瞳都是绿的
        ⑦我再想,富春江的美,更在于她无与伦比的静。由于电站的建成,益发使江水浪敛波平,所以,她虽还是千重涧水汇清流,但那汇和流,仿佛都是在水底暗处悄悄儿进行的,几十里水面竟没弄出丁点儿惊涛骇浪,“临流鼓棹,帆飞若驰”的光景已不复见,那或顺流或逆水的千舟百舸,亦如动画一般悠悠来去,舒泰、自在极了。“鸥鸟亦知人意静,故来相近不相亲。”在轰轰闹闹的现代生活中,烦躁了城市的嚣音后,人们自然格外钟爱富春江这千金难买的幽静。
        ⑧奇山异水的富春江,钟灵毓秀,风物独绝,而七里泷碑文荟萃的严子陵钓鱼台,尤能展现她扬古启今的魅力。
        ⑨我又想,古往今来的人对严子陵如此仰慕,大概并不在乎已成百丈悬崖的钓台当年是否真能垂钓,而是敬崇这位先贤不慕富贵不媚皇亲的傲世风骨。试想,几请不出山宁作垂钓翁的归隐客,倘使活至今日,恐怕更要与阿谀奉承趋炎附势开后门发横财之类歪风邪道绝缘;而这位敢把脚搁在刘秀肚子上午睡的严光先生和喝了高粱酒“见了皇帝不磕头”的山东好汉们的神魂,又是何等的相通相似!
         ⑩哦,钓台不仅是一处风景点,更是历史老人垂落在江边的一只巨手,千年百载,以其特殊的臂力,撩拨着人们心头的重重波澜
        ⑪丰哉,富春江,乌篷摇梦梦越酣,惟愿年年得相见。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打不碎的韧性陶瓷

       ①陶瓷,是用物理化学方法制造出来的最早的人造材料。一万多年以前,它的诞生使人类由旧石器时代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然而,陶瓷的脆性一直是它的致命弱点,如果能够克服这个弱点,再加上它原有的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等非常有价值的性能,那么陶瓷材料的前途将远远超过现代的优质合金。

       ②可喜的是,经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终于找到了克服陶瓷脆性的“药方”。

       ③首先,从改善内部结构着手。研究表明,在陶瓷的原料中添加少量的氧化钇、氧化镁、氧化钙等粉末,经高温炼制成氧化锆陶瓷后,其中的氧化锆便生成两种晶体:立方晶体和四方晶体。当陶瓷受到外力作用时 , 四方晶体便变成一种单斜晶体,体积迅速“膨胀”。由于晶体的体积急速增大,进而可阻止陶瓷中原先存在的细微裂纹的扩展,陶瓷就不会破裂了。有人在氧化铝坯料中加入二氧化锆,当加入量为基体体积的15%时,陶瓷的硬度可以提高3倍,有人称之为“陶瓷钢”。

       ④其次,将纤维均匀地分布于陶瓷的原料中,以提高陶瓷的强度和韧性,其原理与我们在石灰中加入纸筋相类似。这是因为,将纤维加入陶瓷原料中,具有以下三大作用:纤维不易拉断,在工作时可承担大部分外加负荷,减轻陶瓷的负担,使裂纹不易产生;纤维与陶瓷体结合在一起后,具有很大的摩擦力,于是,陶瓷的韧性可以大大增加;即使陶瓷出现了细微裂纹,纤维也能将它们紧紧拉住,使裂纹不至于进一步扩展开来。

       ⑤第三,还在改善陶瓷表面状态方面下功夫。一般来说,陶瓷的断裂大都从表面开始,因此,改善陶瓷表面状态就犹如为防止陶瓷的破损设下了一道屏障。具体方法为:通过化学和机械抛光技术消除陶瓷的表面缺陷;对氮化硅、碳化硅等非氧化物,只要通过控制表面氧化技术,就可消除表面缺陷或使裂纹尖端变钝;通过热处理也可达到表面强化或增韧的目的。

       ⑥经过特殊加工的陶瓷,再也不是那种碰不得、摔不起的“瓷娃娃”了,即使把它丢在水泥地上也毫无损伤。这种打不碎的陶瓷,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一些高科技领域,如用来制造汽车、飞机、快艇的发动机和其他重要零部件。这类陶瓷材料无疑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

    ①穿过乌镇西栅景区往西北方向行走,经过一个民宿群,便见成片簇新的青瓦飞檐迎面而立,错落的粉墙蔓延开来,瓦檐跌宕起伏如波浪层层铺开,这便是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

    ②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会展中心需要具备举办国际会议的各项功能,所以体量庞大,很容易与乌镇的整体环境相冲突,产生压迫感和突兀感。

    ③为了让这个庞然大物真正“藏”进江南小镇,设计师决定用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的瓦片和披檐,替换原有的玻璃墙面,让整幢建筑恢复与人亲近的尺度和质感,在视觉上融入环境。江南的小青瓦是朴素、文雅、平民化的文化元素,外立面上采用260万片江南小青瓦,成为会展中心最先入人眼帘的景致。

    ④外围原本平直的墙面,被改成长短不一的片墙,形成一个个高矮不一、前后错落的小空间,营造出江南园林的古典景致,让眼前这座大型建筑,看起来像一个土生土长的江南民居集群,而非凭空安置于此的“外来客”。

    ⑤设计师又对会展中心“精diāo细zhuó”:在各个入口处和片墙外栽竹、植树,遍植芦苇、睡莲、芦竹等江南植物。通过打造充满野趣的田园风光,让建筑自然融入乌镇的大环境中,承接古镇文脉,展现水乡的宁静优美。

    ⑥乌镇邂逅互联网,最具民族特色的千年古镇,借着互联网走向了国际化和现代化;造这座代表性的建筑,同样要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找到联通世界的“入口”。

    ⑦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乌镇有四通八达的水道、80多座石桥,这与互联网“互联互通”的理念完全吻合。这一意象,被借用到会展中心——三座建筑沿南、东、北三个方向,围绕中心的池塘而建。接待中心是乌镇的客厅,也是连接世界的‘入口’。通过接待中心连接两翼的展览中心和会议中心。会议中心是核心建筑,主会场以“乌镇”为名,可容纳3000人。另外还有18个会议室,名称也极具乌镇气质:枕水、雨读、慈云、垄行……

    ⑧设计师认为,虽然整个建筑体量相当于北京的人民大会堂,但要体现互联网的特点和精神,不该是单一的空间,而应该是像互联网那样呈高度分散的结构。所以,这里密集设计了很多小空间、小场所,每处能容纳几个人到几十人,像极了乌镇的小亭子、小围廊。

⑨如果远眺就会发现,会展中心像被一簇簇丝线笼罩着。走近看,5.1万根不锈钢索形成了垂挂帘幕,又以三层、五层重叠的方式交织成网状,这恰好成为设计师们用来寓意“互联网”的绝好载体。

    ⑩夜幕降临,恬静的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亮起了暖黄色的灯光,似在宣告:这是千年古镇之夜,也是互联网的时代之光!

(选自《浙江日报》,有改动)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蒋方舟

    我妈对我的失望应该是从我一出生就开始的,我出生之前,她给我选定的诨号是“蒋美丽”,这既寄寓了她对我的隐隐期望,更因为她想被叫做“美丽的妈妈”。结果,我一出生,她就失望地给我改了名,知道我不洁白美丽,就只能鼓励我自强不息。

    而一直到现在,她对我的长相还不太习惯。我曾一个人在外地读高三,我妈一个月来看我一次。站在学校门口等我放学的时候,她总是把我想象得巨美、巨脱俗。而一看到我真人出现,远远地觉得诧异,大声哀嚎道:“你怎么长得这么矮?”“你眼睛怎么这么小?”“你脸上长得那些乱七八糟是什么啊!”感觉很像相亲见面时,才发现对象和介绍的完全不符,大呼上当受骗。只有我妈,能十米之外就判断我多久没洗澡,能一眼就识破,我不是蒋美丽。

    我不曾讳言自己开始写作是受了我妈的诱骗。她在我七岁的时候骗我:“每个中国小学生在小学毕业之前都必须写一本书,否则就会被警察叔叔抓走……”于是就有了以后的故事。我刚刚成名的时候,听到很多对她义愤填膺、掷地有声的诘问:“想成名想疯了……把自己的女儿往火坑里推……”我妈则对我说:“我不想你的一生像我一样,碌碌无为,一事无成。”

    我妈不喜欢我对她的人生透露出一点点的欣赏和羡慕。她生活在一个人力三轮两个小时就能穿越的中小城市,教书的学校离家不到二百米,她觉得这样的人生我应该深恶痛疾,巴不得我在桌子上恶狠狠地用木刀刻上:“我永远也不要过这样的生活!”因此,她总是把自己形容得很惨,家里吃了羊肉火锅从来不告诉我。今年冬天很冷,我深夜在寝室给我妈打电话,说自己冷得人格分裂。她为我哀嚎了一阵,就自己泡了一个热水澡,热了一杯黄酒,打开空调,把电热毯开到高档,然后在日记里写道:“这打死也不能跟蒋方舟说,她回来要杀我……”我妈对我的期望,就是我走得越远越好。

    的确,我和我妈有相同的星座,相同的懒散和缺乏斗志,连喜欢男生的类型都越来越像,要慢慢地滑向她的生活似乎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所以我妈抵死也要把我拖进一个新的世界。

    在我还没有男朋友的年岁里,我妈就临时扮演着男朋友的角色,逢年过节还要嘘寒问暖情话伺候。而我就像个爱吃醋的女朋友,总怀疑她心中还有个梦中完美情人叫蒋美丽,害怕她真的生出并培养出个蒋美丽来。

    我的谎言,我故作的乖巧懂事,我对外人们施用迷三倒五催眠大法,我妈是唯一一个破解的人。在我妈夸完我矮胖之后,我总是夸她风韵犹存。有一次开家长会,我们俩在台下道貌岸然地坐着,我给她传纸条“你是全场最漂亮的妈!”她羞涩地写道:“哪有,倒数第二排那个戴帽子的妈妈长得比我漂亮些。”我看了一下,那个妈妈的确年轻时尚,非我妈所能及,想了一下写道:“那个肯定是二妈。”过了好久,我妈才回:“你骗人你骗人,你好假,你好虚伪,我再也不要相信你啦……

    我一点也不顾及在我妈面前露出我小恶魔的一面,因为最后的结果总是她自己生闷气生到内伤。这就是我和我妈的不同,她只是识破我,我却能看破她。

    不知道我妈同不同意,我一直觉得自己在她那里是没有致命软肋的,而我妈则对我命门大开,我知道最令她恐惧和懊恼的是什么。而我欺负她的最损的一招,就是向她高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你费尽心思不想让我变成你,可我为什么还是变成你了呢?”这是不久前,我对我妈说的一句话,这就是我妈对我最大的恐惧吧——变成她。我妈听了,愣了好一会儿,就哭了。我也哭了——我和我妈一辈子也无法摆脱对方,这是无可奈何的悲凉,还是理所当然的幸福?

【注】①蒋方舟:中国青年作家,1989年出生,曾获中国少年作家杯一等奖,后任《新周刊》杂志副主编。②诨号:别人根据当事人某些特点给的称谓,多具幽默、讽刺色彩。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