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小白鸥-情境卷】语文五上14套大卷“最美家乡推荐官” 期末综合能力提优卷(一)

现代文阅读

【文本一】五泄是浙江省绍兴市诸暨(jì)市的景区。在距市区向西30公里的群山之中。所谓“泄”,即 瀑布之意。瀑从五泄山巅的崇崖峻壁间飞流而下,折为五级,即五级瀑布:第一泄——月笼轻纱;第二泄——双龙争壑;第三泄——千姿百态;第四泄——烈马奔腾;第五泄——蛟龙出海,总称“五泄溪”。溪两岸有“72峰,36洞,25崖”,得崖壑飞瀑之胜。五泄景区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主要由五泄湖、桃源、东源和西源峡谷等景区组成。五泄风光以青山挺秀、飞泉成泄而著称。

【文本二】听闻过五泄,也读过不少写五泄的文章,但走近它还是头一次。

远远地就听见了水声,隐隐约约,时续时断,仿佛春雷在天边滚动,那是五泄的呼唤。山道一个转弯,瀑布赫然出现在视野中。那是一道耀眼的白光,优雅地颤动在山谷中。一步步走近它,那优雅的白光逐渐变得激烈粗放,水声也一步步在扩大,由飘忽的沉吟扩大成激昂的呐喊,水势如一条巨龙突 然从山中窜出,称得上雄浑阔大。

这壮观的一幕,其实只是五泄的一部分。此刻展现在我眼前的,是第五泄,而另外四泄,则深藏在云山雾中,不登高临远,便不能睹其全貌。

【文本三】五泄“村村抱团,以点串线”探共富新路

以五泄镇为试点,建设占地200多亩生态休闲三乡农创园,每年带来50万元经营性收入。

线

“现在的五泄,已经串起了一条完整的游线。”从新建的游客服务中心出发,途经十四都村、西皇村,终至红枫岭村,全程7公里的线路上,设置了“树女学堂”“西皇驿站”“网红露营基地”等补给点,几乎每处都能让游客兴致勃勃。就这样整合优势,以“线”串“点”,把分散的乡村资源串成线、集成群、连成片。在这一形势下举办了荷花文化旅游节,短短一天,直接收入便达20万元,十四都村老街上的西施团圆饼店成了“网红”,当天卖出了3000余个团圆饼,这还只是收入的一部分,通过线上直播,有时候一个小时就能卖1000多个团圆饼。

跨村抱团的五泄社区文体中心,发展赛事、物管、住宿、农特产品销售等多项业务。以每年承办35场赛事测算,预计可带来600余万元收入,依托各项赛事带来的人流量,周边村民已新建起5家民宿、8家农家乐,6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加150万元以上。

(1)、下列是奇奇对以上文本的理解,请你判断正误。

①泄是瀑布之意,瀑布从山巅飞下折为五级,即五级瀑布,总称“五泄溪”   

②五泄风光因青山挺秀、飞泉成泄而闻名。                               

③【文本二】中作者在第四泄见到了山中雄浑阔大的瀑布壮观的一面。        

(2)、请你阅读文本并完善下面的五泄景区介绍一览表。
五泄景区介绍一览表
名称五泄释义瀑布
地理位置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向西30公里的群山之中级别
五级瀑布构成

第一泄——月笼轻纱;第二泄——

第三泄———;第四泄——烈马奔腾;

第五泄———,总称“五泄溪”。

主要景观和景区

景观:72峰,36洞,25崖;

景区:五泄湖、桃源、东源 和西源峡谷等。

(3)、【文本一】中的加点词语“主要”可以删去吗?请说明理由。
(4)、阅读【文本三】,从“点—线—面”的数字看五泄旅游业的变化,请你补全下列变化。

变化从“每年50万”—“短短一天20万”——— “每年预计可带来600余万元收入”“收入增加 150万元以上”可见(从收入变化角度总结)。

变化二:从“200多亩”— “3000余个”“有时候一个小时就能卖1000多个”———“35场赛事”“5家 民宿、8家农家乐”可见(从经营范围角度总结)。

举一反三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环保减塑,低碳生活

[材料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趋向高消耗、高排放,加速了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是满足人们对优美环境需要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城市健康发展的前提。这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应该积极践行。

第一,穿衣方面的低碳行动。可将不需要的衣服送人,或通过旧物回收软件捐赠。适量购衣,尽量选择棉、麻等环保面料。服装在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中,会消耗大量能源,产生废气、废水等污染物。在满足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每人每年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减少碳排放约6千克。

第二,饮食方面的低碳行动。减少选购过度包装的食物,减少生活垃圾;日常践行光盘行动,每节约1千克粮食,可减少碳排放0.94千克。

第三,居家方面的低碳行动。室内种植绿植,净化空气。采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提供照明和供暖。采购节能家电,使用节能灯。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不使用塑料袋,改用菜篮子或环保布袋。每少用100个塑料袋,可减少碳排放0.01千克。

第四,出行方面的低碳行动。短距离(10千米内)出行:采用骑行、步行、公共交通等方式,实现近零碳排放。中距离(10至50千米)出行:搭乘地铁、公交车或新能源车。长距离(50千米以上)出行:乘坐城际列车、轻轨、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

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和不断推进。今天你减碳了吗?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那就请从自己做起吧!

(根据相关资料改编)

[材料二]塑料污染不可忽视

塑料污染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根据调查研究,每年有超过1400万吨的塑料进入并破坏水生生态系统。预计到2040年,每年进入水生生态系统的塑料垃圾数量将增加近两倍,达到每年2300~3700万吨。

同时,塑料污染会危害人类健康。例如,在饮用水中发现的微塑料颗粒造成的累积效应,可能会对人类健康造成长远影响。科学家对8个国家进行过抽样调查,在人类粪便里发现了9种微塑料颗粒,主要是PP(聚丙烯)和PET(聚对苯二甲酸乙醇酯)塑料。因肠道无法分解,这些微塑料颗粒越聚越多,在肠道内堆积,严重的会引发肠梗阻,需要做手术才能取出来,否则可能危及生命。塑料还有一个危害——放毒。塑料含有一定的有毒成分,在人体内会不断释放一些毒素,威胁人体健康。人体本身有强大的排毒、解毒功能,可是塑料的毒素一旦超量,将对肝脏造成负担,长此以往有可能让肝功能受损,减弱对毒素的处理,严重的会引发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塑料污染还会影响经济。一是渔业损失,塑料污染物影响了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导致渔业资源减少和质量下降;二是旅游损失,塑料污染物影响了海岸线和海水的美观、清洁,导致旅游业收入下降和投诉增加;三是增加清理成本,塑料污染物需要定期清理和处理,导致政府和社会承担巨大的经费和人力成本……根据以上情况估计,全球每年因为海洋塑料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400亿美元。

(根据相关资料改编)

[材料三]树木是城市景观和生态建设的重要资源,在改善和维护生态方面作用尤为巨大。城市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而榆树、银杏、刺槐等树种恰好能吸附二氧化硫、二氧化氯等有害气体。此外,松树、樟树等树木的叶子可分泌杀菌素,能杀死空气中的细菌、害虫及病原菌。植物的树干和枝叶还是天然的降噪利器,声波由空气介质透射到树叶上,造成树叶的微颤,使声音减弱变小。同时,树木的枝叶表面有许多气孔和粗糙的绒毛,可以吸收大量的声波。有科学实验证明,10米宽的林带能使噪声减弱30%。

(根据相关资料改编)

跨越时空,重温经典。

材料一:

牛郎织女(节选)

ㅤㅤ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 , 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

【注释】①机杼(zhù):指织布机。②劳役:劳作。③织纴(rèn):指织作布帛之事。

材料二:

《乞巧》赏析

ㅤㅤ《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
ㅤㅤ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愈加体现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悦之情。

材料三:

七夕诗选

ㅤㅤ《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ㅤㅤ《鹊桥仙》[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阅读天地二

材料一: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接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节选自《桂花雨》)

材料二:临近中秋节,故乡的采菱女便开始采“头朝菱”了。穿着各色衣裙的采菱女有的划一叶扁舟,有的荡一只水盆,穿行在绿色的“水巷”里。她们一只手掀起水淋淋的菱盘,另一只手的两个手指轻轻一掐,一只小小的菱角就采撷下来了。刚出水的菱角,鲜嫩、清甜,剥一只丢进嘴里□脆生生□甜津津的胜似苹果□柑橘。站在岸边的孩子们早已等不及了,走向凉冽冽的水里。采菱女见状,忙把“船”靠过去,抓一把菱角塞进孩子们的衣袋,孩子们这才欢天喜地地返回岸上。

每当这个季节,故乡的每一扇窗户里,都会飘着扑鼻的菱香,芬芳浓郁,和着夜雾,弥漫整个村庄。家家灶上煮着菱,大人小孩剥着菱。第二天一早,故乡的街头,推推担担,那一堆堆溢着清香的菱角,就一个劲儿诱惑你了。

而今剥着菱角,我又徜样在故乡的“水墨画”中了:我看到了池塘轻易散不开的浓雾……

(节选自《水墨菱塘》)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