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容易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凛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豹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如下图
材料三: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
材料四: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之势写照。”
(跨越历史时空)
(实证历史事实)
(滋育家国情怀)
《汉书》载:“留骞十余岁,与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司马迁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材料:贞观初年(627年),高僧玄奘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求取佛经。他遍访天竺名寺,并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并主持译经工作。
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二: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尽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于是上从其计,亦如己愿。
——《史记·平津候列传》
材料 “大一统”理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天下一统,即国家领土的完整。第二、政治一统,即天下统一于一个国家、一个君王。第三、思想一统,有共同的核心价值。第四、民族一统,华夏族与周边民族融为一体。
——摘编自何星亮《“大一统”理念与中国少数民族》
秦、汉、明、清是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四个朝代中任选一个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行文流畅)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