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杭州市采荷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探学者魅力】

任务三:

百年巨匠·竺可帧

都说100个人眼中有100个哈姆雷特。透过竺可桢留下的诸多文字,人们又能看出怎样一个竺可桢?

竺可桢的远见是为许多领域内学者称道的。

近几年雾霾天气多发,人们知道了PM10、PM 2.5的存在,在竺可桢1936年的日记里,虽没有这样精确的专用名词,却有关于空气中尘埃数增加造成污染的记录:“作近三年来南京之微尘数,知各月均有增加,1935年倍于1934年,而1934年又倍于1933年,但此项增加只限于空气最下一层。”

让王作跃佩服的是竺可桢的国际视野。“竺可桢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要研究南北极,他早就意识到全球气候是一个整体,中国的气候会受到全球气候尤其是两极气候的影响,这种观点在当时即使放在全球范围内,也是比较新的。”王作跃说,当时大部分科学家都专注于自己的领域,或者更专注国内的发展,竺可桢的眼光则非常开阔。“这也是为什么1952年周恩来总理刚开始考察原子弹研制的问题,就派人去问他的意见,这很有代表性,竺可桢当时就讲得非常有道理,他的建议后来也被原子弹工程印证是很有远见的。”

许多人初识竺可桢的学术思想,是初中课本那篇《向沙漠进军》开始。“这篇课文就是着眼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他是大师,就是有这种视野、这种气派也有这种能耐。”何亚平说。留美回国后,竺可桢就非常重视搞清楚中国的“家底”,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有有些什么资源,各地气候,各地的气象气候条件如何,动植物在哪些地方适合种养……解放前这些资料基本上是空白的。“建国后,竺老就倡导建立了自然资源考察委员会,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的摸底排查。他的目标很清楚,搞清资源更重要的是为了可持续地发展,竺老实际上是中国关于可持续发展最早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这些为学者频频竖起拇指的专业眼光,都源于朱可真的一生勤学。何亚平说,看朱老的日记就能发现,只要有空闲,他多数时间都在看书。“我印象里,他的读书笔记在日记里占了近三分之一的比重,他读书读得非常细,会做摘录,甚至发议论,同意也好,值得商榷也罢,他会表达自己的独立思考。还有一点因为与他研究气象物候的专业兴趣有关,他无论到哪儿都会去找当地的地方志,对各地的历史人文风俗都有比较好的了解,积累了非常丰厚的知识蕴藏。”

一位有意思的老先生

学术里的竺可桢严谨勤勉,生活里的竺可桢却不是呆板无趣的。

他的生活丰富多彩,有着他自己的规律——每天起床后,观测天气,记录气温、风向、阴晴云雨,然后做早操或打太极拳。“他爱读书,包括小说名著;喜欢观看电影、戏剧及参加音乐演唱会,又每每在日记中予以评论,有时又从一个地理学家的角度挑剔其中有违科学规律之处。他喜欢从事体育运动,喜欢观赏体育比赛,对比赛情形及优胜者都记入日记。爱游公园,喜爱养花、摄影,也爱看相关的摄影展览。”说起竺可桢的喜好,李玉海可以列举无数,与这些爱好相关的记录见缝插针地出现在竺可桢的日记里。

看起来特别清瘦的竺可桢实则非常重视体育运动,“他希望体育运动能普遍,还鼓励浙大的教师、学生也多运动,养成习惯。”体育运动对于竺可桢的意义不仅在于强身健体,对他来说,自制力、自信力、忍耐心,同情心、互助心这些品质都可以在运动中得到加强。他又非常重视体育道德。“他曾在日记里写过他心目中一个运动会的成功‘更尤视乎参加人数之多寡,秩序之良否’”,李玉海说。

“求是”是竺可桢为浙江大学订立的校训,源自他的母校哈佛大学的校训“求真”。而竺可桢的一生,几乎是把这两个字做到了极致。王作跃的老师许良英先生非常具有批判性思维,爱挑刺,很少对任何人有溢美之词。“但是他评价竺可桢‘很难得’。”王作跃说,“难得”是许先生评价他人的最高级别,20世纪80年代许先生曾与人合作写了一个竺可桢的小传,专门推崇竺可桢“求是”的精神。

“‘只问是非,不计利害’就是他对‘求是’最精辟的一种解读。”何亚平说,竺可桢认为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人情社会,是非是让位于利害的,甚至有些人只计利害,不管是非。“他坚持了他理解的‘求是’,这对塑造中华民族新时代的品格很有参考价值。”

为了完成这种品格砥砺,竺可桢常常在日记里自省,因此他的日记给许多人的感觉都是没有傲气,只有谦卑。

(选自纪录片《百年巨匠·科技篇》文字稿,有删节)

【注释】①文章中提到的王作跃、何亚平、李玉海均为纪录片拍摄受访者。

(1)、文字稿缺少部分小标题,请仿照第二部分的标题,为第一、第三部分各起一个小标题。
(2)、文章在画线处引用了竺可桢的日记,小组同学发现,这种引用情况,在《美丽的颜色》中也有,请你参考下面的示例,结合上文内容分析画线句的作用。

引句摘录

引句分析

总结作用

后来她写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而且几乎没有人帮助我们把这件既重要而又困难的工作做好。……我可以毫不夸大地说,现在这个时期是我丈夫和我的共同生活中的英勇时期。”    ——《美丽的颜色》

示例:这段对居里夫人原话的引用,使我们清晰地了解到居里夫妇进行实验的环境艰苦简陋,同时也表现出居里夫人克服困难的自豪与对科学事业的热爱。

在传记中引用传主原话,可以使传记更加

“作近三年来南京之微尘数,知各月均有增加,1935年倍于1934年,而1934年又倍于1933年。但此项增加只限于空气最下一层。”——《百年巨匠·竺可桢》

(3)、有组员指出,在第二部分中,有关竺可桢喜欢读书、看电影的内容比较简略,喜欢体育运动的内容比较详细。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和本学期学过的传记知识 , 代制片组解释原因。
(4)、小组打算在全班看完纪录片后,发放资料加深大家感悟,你认为资料一和二哪个更合适?结合文章和资料内容,说明理由。
 资料一:3月14日星期日遵义晨雨,下午阴
           下午约同事眷属在寓茶点,到二十余(人),……余来此已四载余,自甘八年春迄今度 过五个春天,但始终未见院中樱桃、梨等开花,今年樱已开花,而桃与梨则尚早。又结婚 已三载,亦未有一次周年纪念在家,今年是第一次。
选自《竺可桢日记》
 资料二:
       1937年8月,日寇进攻上海,逼近杭州.浙大被迫举校搬迁。迁校途中,竺可桢提 出了“大学教育与内地开发相结合”的办学思想,沿途不忘造福乡里。在湄潭时,看到当 地气候土壤很适合茶树,竺可桢就请浙大的茶叶专家教老百姓种茶和炒茶的技术,大大提 高了茶叶质量。他又让土木系师生考察并设计解决方案,由县政府组织施工,在赣江边建 造长堤,制服了水患。
选自《浙江日报·最美奋斗者|竺可桢:老校长的求是一生》
举一反三
现代文阅读I

冰雪精灵——雾凇

张敏

①如果说冰雪是冬天的信使,那么雾凇一定是信使的精灵。

②“寒江晓雾,正冰天、树树凇花云叠。昨夜飞琼千万缕,谁剪条条晴雪?冰羽晶莹,霓裳窈窕,欲舞高寒阙。烟波照影,翩翩思与谁约?”

③从古至今,赞美雾凇的诗词太多了,但好像千言万语都无法描述那种通透灵动的美。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天地间的造化,是可遇不可求的上天的赠予。

④雾凇非冰非雪,是冬季低温环境中,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凝华或者是无数0℃以下的过冷震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黏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冰晶沉积物。

⑤形成雾凇的气象条件非常苛刻,要求冬季寒冷漫长,而且空气中水汽充足。其次,雾凇的形成要求天晴少云,静风或是风速很小。冬季,空中的云像是大地的一床“被子”,夜间有云时,削弱了向外的长波辐射,使地面气温降低较慢,昼夜温差相对较小,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就不会凝结。苦是掀掉了这床“被子”执量就重多地散发出去,使得地面温度隆低,为水汽的凝结提供了必要条件。大风是雾凇形成过程中的天敌,它总能把形成过程中结构松散的冰晶吹散,即使簇拥在一起的震凇也会被吹得无影无踪,微风或静风条件为水汽凝华成震凇提供保障。

⑥雾凇形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过冷雾滴碰到冷的地面物体后迅速冻结成粒状的小冰块,叫粒状雾凇(也叫硬凇),它的结构较紧密;另一种是由雾滴蒸发时产生的水汽凝华而形成的晶状雾凇(也叫软凇),结构较松散,稍有震动就会脱落。

⑦由于雾凇中雾滴与雾滴之间空隙很多,它不仅看起来轻盈洁白,附着在树木上,宛如琼树银花,清秀雅致,也具有很多内在的优秀品质。人们在观当玉树琼花般的吉林雾凇时,都会感到空气格外清新舒爽、滋润肺腑,这是因为雾凇蓬松的结构能够吸附空气中大量的污染颗粒,是空气的天然“净化器”。

⑧雾凇是天然的“负氧离子生产器”,在有雾凇时,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增多。据测,吉林松花江畔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每立方米可达数千个,比没有雾凇时的负氧离子数量多5倍以上。

⑨此外,雾凇还是环境的天然“消音器”。雾凇由于具有浓厚、结构疏松和空隙度高的特点。对音波反射率很低,能吸收和容纳大量音波。在形成雾凇的成排密集的树林里,人们能感到幽静就是这个道理。

⑩“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雾凇是大自然不可多得的馈赠,就像人生一样,只有做好充分准备,觅得良机,才会成就一场繁华。

(选自《气象知识》,有删改)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最近,ChatGPT火爆全球,接连登上热搜。书院沙龙策划团队打算在校刊上开设“ChatGPT 来了,你准备好了吗?”版块,和同学们共同探讨科技文明,请你协助他们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

据介绍,ChatGPT是由美国人工智能实验室OpenAI开发的一种人工智能技术驱动自然语言处理工具。OpenAI利用大量文本数据对它进行训练,让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生成内容并进行对话,真正像人类一样互动交流。ChatGPT不单是聊天机器人,还能协助人类完成一系列任务。它从过去大家比较关注的推理、判断(如人脸识别、无人驾驶)已经进阶到可以完成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论文等任务。ChatGPT从2022年11月底一经推出,就迅速在社交媒体上走红,短短5天,注册用户数就超过100万;至2023年1月份,ChatGPT的月活用户已突破1亿,是史上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级应用程序。 目前,ChatGPT已在45个国家开通。

【材料二】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和服务的方式通常是通过搜索来实现的。在搜索之后,人们还需要对搜索出来的信息进行筛选,而ChatGPT的出现首先颠覆了传统引擎搜索方式,它能够根据搜索者的真实需要来生成独一无二的为搜索者准备的答案。 而 ChatGPT一旦大规模部署,就能让用户以最低的成本来享受更高效的、与以往的互联网模式完全不同的获取信息和服务的方式;更重要的是,ChatGPT 所呈现出来的人工智能进化已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它不仅支持连续多轮对话,还具有质疑问题、承认错误、听取意见并优化答案的功能,这些功能特征都极大地提升了对话交互模式下的用户体验。 简单举个例子,只要用户提问准确,ChatGPT会在几秒钟内给予建议;如果不满意,再提问,又会生成新的答案。这是因为 ChatGPT有3000亿单词的语料库预训练,有1750亿参数的数据模型,这使得ChatGPT能够根据给它的提示,形成语言生成、上下文学习、常识和逻辑推理等多方面的能力。

【材料三】

到目前为止,AI和人在创意写作领域上最大的区别是copywriter 和writer的区别。 AI最擅长的仍然是“照章办事”,本质上还突破不了“创造力”这一关,ChatGPT也不例外。 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的“ChatGPT文学作品研讨会”上,ChatGPT按要求模仿朱自清创作的散文《父亲的背影》却是讲大道理,表现不尽人意。也许,机器人在收集大数据时喝了太多的“心灵鸡汤”,生成了僵硬的固定模板,难以产生有血有肉的文章。 同时,ChatGPT 作为 AI 很难有类似于人类的个性情感。中国科幻作家代表人物江波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ChatGPT写出来的东西始终和人创作出的独特风格有差别,个体的写作,重要的是独特的创意和个性情感,它可以为个人提供许多灵感和参考,但主要的创作工作还是由人自己来完成,所以可能将来的做法是‘人机共创’,而不是人工智能取代人类作家。”

在涉及专业、冷门的知识领域,ChatGPT 因缺乏足够的数据来深度学习还会“胡说一番”。从B站一位历史区 up 主询问 ChatGPT 几个问题后得到的答案显示,ChatGPT会混淆春秋战国时期七雄之一的魏国、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的曹魏,以及十六国时期鲜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 有专家担忧,在未来,一旦Chat-GPT在教育领域滥用,AI作弊将给教育界带来重大挑战。 眼下,一些高校已经把ChatGPT 当成一个需要防范的坏事来看待,比如开发了识别 ChatGPT 的检测技术,避免学生依靠ChatGPT在作业、论文上蒙混过关甚至取得高分。除诚信和版权问题外,ChatGPT在未来应用上还涉及数据所有权、数据获取合法性、数据泄露、网络安全等多种潜在法律问题。

【材料四】

 

据前OpenAI研究团队负责人 Jeff Clune 预测,有 30%的机会在2030年借助 AI 实现50%的人类工作自动化。 而据麦肯锡的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至少1.18亿人的岗位被机器人取代,其中700万~1200万人需要转换职业,特别是传统行业、传统岗位将被人工智能大规模替代。 而 ChatGPT的出现,让很多重复性、机械性、结构性、强规律性的工作岌岌可危。随着机器数据采集量越来越大,计算整合能力越来越强,ChatGPT在未来还会拓展到医疗、法律、体育、编程、电商营销、虚拟人表演、陪护老幼人群等具体生活应用场景中。

ChatGPT的爆火,既让大家看到了人工智能变革的新机遇,也在文明视野下引发了我们对它给人类所带来的挑战的反思,启发人类如何更新观念,提升自身创造力,参与人机合作,最终找到通往未来的路径。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大部分中学生对“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首诗耳熟能详,但是在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拖延现象却屡见不鲜。拖延是个人在明知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人们对拖延行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拖延是“时间杀手”,是一种恶习,是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任。在考场上,面对题目繁杂的试卷,如果拖延,考试成绩就会很难看。在战场上,两军对垒,几秒钟的拖延就会让人付出生命的代价。哈佛大学著名学者哈里克说:“世上有93%的人都因拖延的陋习而一事无成,这是因为拖延能杀伤人的积极性。”

也有人认为,拖延一下并不要紧。人们一般只对不喜欢做的和觉得拖一拖也没问题的事拖延。从某种角度上说,拖延其实是一种自我调节的机制。当你面对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时,拖一拖,能缓解你的不良情绪,让你能平静地面对要做的事情。把很多事情拖到最后一刻再做,往往能激发自身更大的潜能,完成任务的效率会更高。当然,这样的拖延考验着你对自我的清醒认识,对时间节点的准确把握,对做事节奏的控制。

(材料二)心理学家认为,“拖延”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和行为现象。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拖延行为。当拖延行为成为一种牢固的行为习惯时,那就是患上了拖延症。拖延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会给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患有拖延症的人往往会产生自责情绪和负罪感,不断地否定自我,严重的还会伴有焦虑症、抑郁症。

调查表明,现实生活中认为自己患拖延症的人不少:50%的中学生认为自己有拖延症,8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拖延症,86%的职场人认为自己有拖延症,其中50%的职场人不拖到最后一刻不开始工作,13%的职场人不拖到领导再次催促,绝不去完成工作。拖延症常见的类型如下图:

造成拖延症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主观因素:有的人因害怕失败,不想承担失败的后果而拖延;有的人因过于追求完美,害怕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拖延;有的人本身就懒惰,不愿做事情;还有的人是受负面情绪影响,行动受阻。其次,也有外界因素,如任务过多或者难度过大,超出了个人的能力,会让人拖延或逃避任务;外界的诱惑尤其是娱乐方面的诱惑,也往往会导致拖延行为。

(材料三)大多数拖延症患者对自己的拖延症焦虑不已,也想改掉,但依然一边焦虑,一边拖延。中国青年报的社会调查中心曾对2004名拖延症患者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88.7%的受访者只顾着焦虑却迟迟行动不起来。拖延症患者很难直接做困难的、需要意志力维持的事情,因此容易耽误学业和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一项新的职业——自律监督师应运而生。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制定相应的对策,帮助患者打败拖延症。他们帮助患者学会规划时间、制定分步目标,因为小目标能消除拖延症患者的畏难情绪;同时训练患者的自控力,因为自律才是拖延症最有效的克星:还采取多种方法帮助患者学会如何抵制不良欲望,消除外界干扰,排除不良情绪,减少患者完成任务的障碍。另外,他们还会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促使患者逐渐消除拖延症。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

    今年以来,书籍相关搜索已经超23亿次。日均超2000万人次,而多元阅读方式已成主流,电子书、有声书的相关搜索分别同比上升97%与 82%。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手机阅读等轻阅读占用阅读时间越来越长,“浅阅读”现象渐渐产生。“浅阅读”就是阅读不需要思考而采取跳跃式的阅读方法,即所谓囫囵吞枣、一目十行、不求甚解,它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的愉悦。这种阅读方式尽管能够获取大量的信息,但不利于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让“浅阅读”走向深阅读,是大势所趋。

    ——选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

“读屏”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方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形式上的改变。“读屏”时代,电子书、有声书、讲书视频等多形态的数字化阅读载体不断涌现,人们的阅读方式从单一走向多元。2023年发布的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从成年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来看,数字化阅读倾向进一步增强,倾向于“读屏"的比例已经超过倾向于读纸质书的比例:有45.5%的成年国民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有32.3%的成年国民倾向于“在手机上阅读”;有8.1%的成年国民倾向于"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有6.8%的成年国民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有8.2%的成年国民倾向于"听书";有2.8%的成年国民倾向于“看讲书视频”。

    二是内容上的改变。"读屏"时代,碎片化阅读(利用短而不连续的时间片段进行简短而少量的文本阅读)、轻阅读、浅阅读成为典型特征。相关调查显示,人们阅读电子书的种类主要集中在文娱类、生活类和资讯类图书上,这类内容更适合进行碎片化阅读。另外,随着电子产品的代升级,屏上的内容不再限于静态文字,还涌现出图片、长短视频等不回形式的内容,让人们可选择的信息更加丰富。

    阅读是复杂的过程。我们读纸质书,看的主要是文字。文字是抽象的符号系统,从眼睛看到文字到神经传输信号再到大脑分析处理相关信息,整个过程十分复杂。相较于读文字,“读屏”更轻松,但这也让人阅读时的思考活动减少,不利于阅读者形成完整的知识逻辑体系。

 (摘自《“读屏”带来了什么》,《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

    近年来,中国逐步建立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需求的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资源和服务,确保每个人都有书可读,想读的时候都可以找得到地方。各地纷纷通过加强图书馆、书店、城市书房、农家书屋等阅读设施建设,创新服务手段,提升运维效能,建成了覆盖村(社区)、企业、市场主体等载体多元、形态丰富的阅读设施体系,为喜欢阅读的人提供“充电储能”的地方。

    深化全民阅读活动,不仅要关注阅读的数量,更要关注阅读的质量。要从原来的泛泛而读、打发时间的消遣,引导人们甄别精华与糟粕,主动选择那些有益身心健康、能够启迪智慧、提升学识素养的高质量的阅读内容,让阅读成为一个个知识的课堂、一场场心灵的旅行、一次次智慧的碰撞。这些年,各地创新推出“互联网+”“书香音乐节”等契合时代发展、符合年轻人习惯的阅读推广活动,让人们更好地感受阅读的魅力与力量,由内而外激发人们对阅读的兴趣,助推阅读成为“悦读”,甚至与衣食住行一样,成为每个人的日常。

    从倡导全民阅读到深化全面阅读的跨越,是对精神世界丰盈的向往与追求的一种折射。发展讲究可持续,阅读也如是。如何保持阅读的“全民性”,让阅读成为民众的行动自觉,让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丰饶,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阅读中找到人生方向、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在阅读中提升自我修养,是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题中之义。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下,全社会“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将愈发浓厚。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03月18日)

材料四

    作为一种高效的阅读方式,深度阅读获取的是完整的知识网络和逻辑框架,从而实现知识内化。更重要的是,这一过程需要协调多种复杂的大脑认知功能,有助于训练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提高专注力、洞察力、判断力、共情力等能力——它让我们在多元庞杂的信息源面前仍然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深度阅读而言,无论是从视觉生理方面来看,还是从阅读认知方面来看,读书都有"读屏"不可替代的优势。

 (摘自《在阅读中抵达“诗和远方”》,《光明日报》,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