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广东省珠海市文园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卷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大部分中学生对“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首诗耳熟能详,但是在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拖延现象却屡见不鲜。拖延是个人在明知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人们对拖延行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拖延是“时间杀手”,是一种恶习,是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任。在考场上,面对题目繁杂的试卷,如果拖延,考试成绩就会很难看。在战场上,两军对垒,几秒钟的拖延就会让人付出生命的代价。哈佛大学著名学者哈里克说:“世上有93%的人都因拖延的陋习而一事无成,这是因为拖延能杀伤人的积极性。”

也有人认为,拖延一下并不要紧。人们一般只对不喜欢做的和觉得拖一拖也没问题的事拖延。从某种角度上说,拖延其实是一种自我调节的机制。当你面对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时,拖一拖,能缓解你的不良情绪,让你能平静地面对要做的事情。把很多事情拖到最后一刻再做,往往能激发自身更大的潜能,完成任务的效率会更高。当然,这样的拖延考验着你对自我的清醒认识,对时间节点的准确把握,对做事节奏的控制。

(材料二)心理学家认为,“拖延”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和行为现象。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拖延行为。当拖延行为成为一种牢固的行为习惯时,那就是患上了拖延症。拖延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会给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患有拖延症的人往往会产生自责情绪和负罪感,不断地否定自我,严重的还会伴有焦虑症、抑郁症。

调查表明,现实生活中认为自己患拖延症的人不少:50%的中学生认为自己有拖延症,8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拖延症,86%的职场人认为自己有拖延症,其中50%的职场人不拖到最后一刻不开始工作,13%的职场人不拖到领导再次催促,绝不去完成工作。拖延症常见的类型如下图:

造成拖延症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主观因素:有的人因害怕失败,不想承担失败的后果而拖延;有的人因过于追求完美,害怕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拖延;有的人本身就懒惰,不愿做事情;还有的人是受负面情绪影响,行动受阻。其次,也有外界因素,如任务过多或者难度过大,超出了个人的能力,会让人拖延或逃避任务;外界的诱惑尤其是娱乐方面的诱惑,也往往会导致拖延行为。

(材料三)大多数拖延症患者对自己的拖延症焦虑不已,也想改掉,但依然一边焦虑,一边拖延。中国青年报的社会调查中心曾对2004名拖延症患者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88.7%的受访者只顾着焦虑却迟迟行动不起来。拖延症患者很难直接做困难的、需要意志力维持的事情,因此容易耽误学业和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一项新的职业——自律监督师应运而生。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制定相应的对策,帮助患者打败拖延症。他们帮助患者学会规划时间、制定分步目标,因为小目标能消除拖延症患者的畏难情绪;同时训练患者的自控力,因为自律才是拖延症最有效的克星:还采取多种方法帮助患者学会如何抵制不良欲望,消除外界干扰,排除不良情绪,减少患者完成任务的障碍。另外,他们还会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促使患者逐渐消除拖延症。

(1)、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患有拖延症的人会产生自责情绪和负罪感,并会患上严重的焦虑症、抑郁症。 B、调查发现,中学生、大学生、职场人三类人中,中学生的拖延症最为严重。 C、造成拖延症的主观因素主要有害怕失败、追求完美,任务过多过难等。 D、大多数拖延症患者对自己的拖延症感到焦虑,也想改掉,却迟迟不采取行动。
(2)、下面是对拖延症患者小南同学某个周日的观察记录,据材料二分析他拖延症的类型应该属于( )

观察记录

8点:起床,吃早餐。

9点:家长叫他做作业,他说时间还早,要休息一下。

11点:家长再催,他依然说时间还早,作业肯定能做完。

12点:吃午饭,午休。

15点:开始做作业。

15点20分:跑去吃水果、听音乐。

17点:还在听音乐,家长问他作业是否完成,他说离明天上学还早呢,不着急。

第二天上学,老师给家长发来短信:您的孩子又没交作业!

A、借口多多型与不能自控型 B、埋怨他人型与懒癌附体型 C、盲目自信型与不能自控型 D、借口多多型与懒癌附体型
(3)、请根据材料三,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帮小南同学找找对策。
举一反三
非文学作品阅读

【材料一】

“曾经,博物馆是有围墙的,展览以实物形式进行。”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说,“得益于先进的技术,‘云端’观展成为常态,展览借助科技走到不同城市,数字化让博物馆的边界变得模糊了,博物馆真正实现了无处不在。”

【材料二】

走进改造升级后的三星堆博物馆综合馆,生动、丰富的多媒体技术更全面、更深入地表达了三星堆文化内涵。厅里,多媒体“三星堆之眼”展现三星堆发现发掘关键节点;L型视频墙用逼真的三维动画呈现了三星堆古城形成过程,吸引不少观众驻足观看。

三五好友相聚,赏花品茗,抚琴对弈……打开湖南省博物馆网上展厅,进入《闲来弄风雅——宋朝人慢生活镜像》专题,伴着古琴乐曲,宋朝文人雅士的生活场景徐徐展开。该展览运用AR、VR、三维影像制作等技术,制作了360度全景线上虚拟展厅,全方位立体式呈现了80余件文物。

去年9月,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互联网+中华文明”数字体验展,处处给人惊喜:拨动加入交互密码的“古琴”,一曲《广陵散》在指间流淌;和着观众的动作,一袭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纱衣”翩翩起舞。一名带着孩子来观展的退休教师说:“科技与文化结合使展览寓教于乐,增强了孩子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材料三】

近年来,许多博物馆都展开了三维数字化采集工作。数据采集过程乍看并不复杂: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高清相机等设备收集文物数据,再利用这些数据建起文物的三维模型。然而要还原文物的历史容貌,还需要高精度的数据。以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神树为例,因体型庞大,技术人员将几十块残件分段扫描再拼接,单扫描就用时一个多月,数据处理就用了半年。在虚拟复原时,高精度的数据往往能做到高度复原文物的每一块残件乃至细节,是文物修复的重要参考。

再以湖南省博物馆的古琴“飞泉”为例,古琴的形制和漆色断纹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其修复需要最小干预和有效保护。修复师运用扫描的三维数据,对缺失部分的结构进行三维重建,然后进行虚拟修复,再修复实物,以此提高修复的精准度。

【第二篇·服饰文化】

材料一:

你知道什么是“马面裙”吗?马面裙是一种半身长裙,流行于明清时期。它由几片布料拼接而成,需要围腰穿着,前后各有两面平幅裙门,两侧群裾打褶。正面看起来呈梯形的光面裙门被称为“马面”。今年,马面裙成为“拜年服标配”和“国民顶流”,《三联生活周刊》《每日人物》《第一财经》等主流媒体都报道过。马面裙大流行加固了山东曹县的汉服生产中心地位,甚至盘活了不少浙江的面料厂和领带厂。

马面裙第一次进入主流舆论视野是在2022年,留学生们掀起了在海外穿马面裙逛博物馆、参加毕业典礼的潮流,它开始成为一种中国身份的象征。

(摘自《界面新闻》2024年4月14日)

材料二:

马面裙最大的特点就是前裙门上的马面褶,而马面褶最早出现在明代的男性服装“曳撒”上。明代刘若愚的《酌中志》记载,曳撒“其制后襟不断,而两旁有摆,前襟两截,而下有马面褶往两旁起。”曳撒又叫一撒、一色服,原本是一种戎装,起源于元代的质孙服。明人王世贞所著《觚不觚录》中有:“袴褶,戎服也。其短袖或无袖,而衣中断,其下有横折,而下复竖折之,若袖长则为曳撒……而士大夫宴会必衣曳撒,是以戎服为盛。”我国古代的服装形制大体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上下分开的上衣下裳制,另一类是上下衣相连的深衣袍衫制。起源于质孙服的曳撒属于后者,而马面裙属于前者,却借鉴了曳撒上的马面褶。

明代女子流行穿着马面裙应不晚于成化年间,《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中清晰绘有许多身穿马面裙的后妃即为明证。《嘉靖太康县志》载:“弘治间妇女衣衫,仅掩裙腰……正德间,衣衫渐大,裙褶渐多,衫惟用金彩补子,髻渐高。嘉靖初,衣衫大至膝,裙短褶少。”其中记录的流行于弘治到嘉靖年间的妇女裙当为马面裙。从出土的实物及孔府旧藏的明代女性裙装来看,马面裙也占了绝对的数量。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代马面裙分前后两片,并用一个裙腰,两片裙身在中间有交叠,在裙门的两侧打活褶,这种结构极大地增加了裙身的活动空间,使得裙子具有较好的性能,便于活动。

(摘自《北京日报》2024年4月7日)







    (明代葱绿地妆花纱蟒裙)

材料三:

实际上,马面裙早已在圈内流行起来了。香菜(化名)是一名资深的马面裙爱好者,她从2018年开始“入坑”马面裙,到现在已经有几十条马面裙了。

雲女士也是马面裙资深爱好者,她告诉北青报记者,马面裙六七年前就有商家在卖,但那时因为工艺不成熟,布料一洗就散褶且好几百一条,买的人并不多。现在因为工艺成熟,100元到200元就能买到物美价廉的织金或是仿妆花马面裙。据她所说,现在的马面裙相比于古早的百迭裙,物美价廉,且纯色款完全可以作为百迭裙平替,款式多样,实惠很多。

雲女士还向北青报记者介绍了马面裙制作的关键技术——压褶工艺,整齐的褶子是判断马面裙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此外是聚酯纤维面料,该面料的开发使现代人可以以极低的价格还原古人身上价值连城、金光闪闪的效果,其奢华的外观也是马面裙出圈的原因。最后是新纹样的开发,许多马面裙使用的是现代纹样,与时俱进,符合现代审美。

(摘自《北京青年报》2024年4月2日)

材料四:

国风国潮牵动的,不仅是器物、人物和故事,更是审美、情感和认同;它所体现的,不仅是赓续文脉、续写辉煌的文化自觉,更是坚定的文化自信。

5000多年未曾中断的中华文明,为新的文化创造提供丰沛源泉,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推动文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当前文艺创新的成功探索向我们昭示:文化自信涵养文化创造,文化创造增强文化自信。强化这个正反馈,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也必将推动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奔涌向前。

(摘自《人民日报》2023年9月15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学校拟开展“护革命文物,传红色精神”主题活动,提供了以下材料。请你根据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一

在湖南汝城“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讲解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艰苦卓绝的长征路上,三名女红军借宿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家中,晚上她们拿出仅有的一条被子与徐解秀母子合盖,临走时剪下一半留给他们母子过冬。后来,徐解秀常讲,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半条被子”的故事,让我们领悟到这段历史所蕴含的精神,得到心灵的洗礼和启迪。

(摘编自胡革平《讲好“半条被子”故事,凝聚追梦前行力量》)

材料二

近些年,红色博物馆对公众的吸引力显著增强,一些展馆不断丰富陈列手段,努力提高展陈设计水平,使陈列展示更加丰富,留住许多年轻观众。在讲解方式上,一些红色博物馆注重把握“物”与“史”的关系,物配合史,在讲“物”的同时,更注重“史”,把史作为展示的中心,以突出文物蕴含的革命精神。以“物”说史,渐渐让红色博物馆成为传承红色精神的历史课堂,成为民众日常出游的热门选项。

(摘编自余玮《讲述博物馆里的红色故事》)

材料三

革命文物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让革命文物焕发恒久光彩,需要加快革命文物资源数字化进程。广州市上线“花城红图:广州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数字化展示应用系统”小程序,打开地图,革命文物分布一目了然,点击图标,还能查看文物现状照片、文物简介与讲解视频。在科技助力下,日益丰富多元的体验与互动方式,拉近了革命文物与人们的距离,增强了革命文物的吸引力、感染力。

(摘编自尹双红《让革命文物焕发恒久光彩》)

材料四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的不可移动文物受到了重视,并得到妥善保护,但仍有部分不可移动文物亟待保护。1936年,红十五军团在攻下下马关城后,军团长徐海东将指挥部设在下马关的南门城墙箭楼上。如今箭楼已经不复存在,下马关古城墙因村民修便道被凿开一条豁口。未得到妥善保护的革命“家址”也是革命文物的一部分,需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

从合理利用的方式上看,目前有些地区革命文物保护仅有建设基地、红色旅游、阅读红色经典等几种有限的利用方式。各地应根据革命文物的实际情况,创新革命文物的合理利用方式,如红色皮影戏、红色实景演出、红色节日庆祝等方式,鼓励民众对革命文物保护的有效参与,进而增强革命文物的教育效果。

从革命文物的资源整合角度讲,革命文物与其他类型文物,以及相关的非物质资源的协同保护机制尚未建立。这不利于对革命文物价值的深入发掘和阐释,也不利于对革命精神的弘扬。

(摘编自田艳、李帅《革命文物保护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研究》)

【活动一】奥运冠军风采展

    材料一

    10月9日,巴黎奥运会游泳冠军潘展乐接受了中国日报视频栏目《场内场外)“不止”系列的专访。在节目中,潘展乐回忆了巴黎的夺金时刻,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有趣的是,潘展乐还说下个周期要发展自己的副项:200米自由泳、50米自由泳,以及羽毛球!

    记者:“你在泳池中学会了什么?”

    潘展乐:“起码教会我一点,就是迎难而上!所有问题都会有解决办法,这一次游到了最高领奖台,不代表下一次我一定能站上最高领奖台,先是一切从零开始,做好自己,让自己重新回到一名普通运动员的角色,去为奥运冠军而努力奋斗。接下来的目标还是游泳吧,可能你得等下一届或者下下届采访的时候,再问我,我再考虑,说不定当时已经考虑好接下来的计划。现在我游泳生涯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所以说,好好游泳。”

    记者:"要成为最顶尖的运动员所付出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潘展乐:“你需要花大量时间全神贯注投入到你项目的训练当中,不是做完就完了,还要知道自己每天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不足,这样日复一日才能成为全世界最优秀的运动员。在心理上更加强大,抵抗得住外面的负面影响,继续做好自己。”

    谈到自己在奥运会上夺冠的成功原因,潘展乐表示:"成功还是靠平时的积累,坚持不懈、厚积薄发,你只有积累够了,或者说实力到达一定水平,机会在你面前你才能抓得住。你不能平时偷偷懒,到赛场你想拿冠军就能拿得到,这是不可能的。有实力的话,你只需要一点运气你就能拿到冠军;但你如果没有实力,你需要很多运气,甚至是有种不可能的幻想才能拿。”

 (有删改)

材料二

巴黎奥运会|游出世界新速度——中国“飞鱼”勇“潘”高峰

①潘展乐振臂高呼,拉德芳斯体育馆掌声雷动。31日晚的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19岁的潘展乐打破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为中国游泳队夺得在巴黎奥运会的首枚金牌,这也是中国游泳历史上的首枚男子100米自由泳金牌,中国游泳和世界游泳的历史在这一刻被重新书写。

②“做一件事,就要做到最好,目标可以随便定,但是努不努力,是你自己的事情。”但行前程,无问西东,这也是潘乐的人生哲学。

    ③从布达佩斯世锦赛崭露头角,到多哈世锦赛打破世界纪录,到巴黎奥运会再破世界纪录夺金,这个自诩为“看台观战选手"的大男孩,在即将度过20岁生日的前夕,梦想成真。

    ④45秒40!巴黎奥运会游泳项目开赛以来的首个世界纪录诞生了!

(选自新华网,有改)

材料三

倒金字塔结构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