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用类文本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西梧州未来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8月月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唐代丝路沿线人文遗存与文人活动、文学创作与文化传播的关系研究,可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是唐至北宋丝路沿线的各类遗存古迹对文人活动、文学创作与文化传播的影响。从共时性角度看,又可将此线路切分为三个单元。首先,关中古迹群对文人活动与文学创作的影响。关中古迹众多,其中尤以宫殿、帝陵和宗教遗迹最为有名。宫殿巨丽,与赋之精神相合,其中尤以杜牧《阿房宫赋》最为有名。这些赋作所书写的阿房宫、未央宫、大明宫等宫殿群的历史记忆或现实观照均属唐人的盛世文学书写范畴,包举天地之心,并烛见时代礼治精神。华清宫与兴庆宫则因白居易《长恨歌》在宫殿政治意蕴书写之外,展现出其浪漫唯美的一面。秦汉以来,长安迭为帝都,京城为帝陵环拥,形成别具特色的陵寝文化和陵邑文学圈,游离于京城与地方之间,成就了诸多诗人丰富的内在生命体验。华山、终南山是关中久负盛名的山川,与帝都在空间上形成巨大的张力,王维、李白、杜甫、韩愈等卓绝一代的大诗人在内心对其充满复杂感情,并借此成为他们叩问仙道与天人关系的重要载体和思考人生进退出处的重要场所。其次,河西走廊人文遗存的文学写作。“陇头”是河西走廊上最具影响的文学意象,由于其在人文地理层面富有特殊价值,故使“陇头诗”成为唐诗中的重要题材,也成为中国文学中征人、游子思乡恋家的精神寄托。就其内涵而言,书写内容主要包括边塞战事、征人思乡、大漠风光、陇头风俗等,分别展现出苍凉、悲壮和豪迈三种情感,体现了古代士人对待“家”与“国”的矛盾心理和忠孝观念的碰撞,并最终使其经典化为中国文学写作中的重要意象。最后,西域古迹群对文人活动与文学创作也有重要影响。西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多元。丝绸之路在天山南北两麓共分三条道路向西通行,也因此形成了西域文学创作的绿洲化,体现出交通路线的分异与文学创作和传播的差异。此外,唐代诗歌中大量存在着有关西域的地名、人物、器皿、民俗等,许多诗人都先后有从军西域的经历,但长期以来学界关注的焦点还主要停留在材料发掘与整理层面,而缺乏对其背后机制、关系的深入挖掘,这或许是日后此方面研究的重要抓手。

而另一方面,文学文本又具有主观性,表达出文本作者所理解的地方意义。英国学者迈克·克朗认为,“文学作品不能被视为对地方的简单描述,我们可借助文学作品了解人们想象中的地方……这些充满想象的描述可使读者认识到一个地方独特的风情或特色。由于人们可从各种媒介了解到不同的地方,所以多数人对一个地方的了解在亲眼所见之前就已经形成了”,所以人们透过对这些作品的阅读,可以读出作者对某一特定空间地域之地方性的理解。基于此点可知,唐代文人创作受到丝路沿线人文遗存的潜在影响和制约时,千万个行走其地的文学家也以作品或行动影响着丝绸之路的文学内涵。首先,再现地方典型的景观。例如轮台这一地名,汉“轮台”位于天山之南,而唐时治所则位于天山之北,汉唐轮台县治的巨大差异和唐代前后期统治区域的伸缩,使“轮台”在唐代文学的前后期创作中成为一个悲喜俱存的地理符号和文学意象。其次,文学写作重构丝路遗失的地方文化。楼兰是汉代丝路上的一个邦国,后为黄沙所掩,但唐人却通过反复吟咏书写“楼兰”,最终借助想象与回忆,建构起诗文中的“楼兰”意象,展现出对汉代国力强盛、英雄辈出的崇拜,体现出唐人强烈的功名意识、进取精神和对战争的态度与评价。

(摘编自王伟《丝路人文遗存与唐代文学的西域书写》)

材料二:

西域文化丰富了唐代诗歌创作的内容,西域风光、歌舞、人物、服饰、用具都进入唐代诗人的视野。岑参的70多首边塞诗出现“沙碛、沙、碛”37次,“轮台”18次,“火山”11次,“白草”11次,“热海”4次,“雪海”3次,“胡虏”29次。他两次西北军幕供职,活动地域广阔,超过以往任何一位边塞诗人。这样的经历决定了他的诗中对西域地名多有记录。沟通与防御成为西域历史文化产生时代差异的驱动力。战争与和平成为唐代西域诗歌的两大主题。在战争主题之下,唐代西域诗歌意象主要表现为辽阔苍茫、严寒冰冻、萧瑟荒凉、苍凉悲壮的特点。

从总体上看,边塞诗的战地风光描写,陌生事物出现的多,熟悉的东西相对少些。写入陌生事物使作品带有奇异、浪漫的色彩,熟悉的因素出现诗中则增加亲切感。二者各具艺术魅力,彼此补充,相得益彰。陌生的事物是诗人在边塞才见到的,故冠以“胡”、“虏”等字。边塞诗中汉和胡、虏对举的句子,往往都是把熟悉和陌生的两类事物加以比校。“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胡霜如剑锷,汉月似刀环。”汉月是熟悉的事物,胡尘、胡霜则属于陌生类。“蒸沙砾石然虏云,沸浪突波煎汉月。”《天山歌送萧治归京》:“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和虏云、胡风、胡沙相对的都是汉月,前三者作为陌生事物出现,汉月则是作者熟悉的对象。以熟悉的意象写陌生的环境,表达的是心理定势与对家乡的眷恋;在熟悉与陌生的比较中,以倍增其哀乐。

(摘编自郭院林《唐诗中的西域意象及其文化意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丝路沿线各类遗存众多,大量宫殿遗迹宏伟壮丽,与赋体文学的精神相符合,常常被唐代文人赋予政治与审美意蕴。 B、长安帝陵众多,带给文学书写者丰富的生命体验,影响着他们的创作,由此形成唐代独具特色的陵寝文化和陵邑文学。 C、天山南北两麓三条向西通行的丝绸之路上,文学会随绿洲发生发展,交通路线影响着文学创作及其传播状况。 D、岑参西域活动地域之广远超以往的边塞诗人,这使他诗中对西域地名有较多的记录,其经历也丰富了诗歌创作的内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陇头诗”能成为中国文学中征人、游子思乡恋家的精神寄托,是因为“陇头”地处河西走廊的特殊人文地理价值。 B、对唐诗中有关西域的各种信息、唐代诗人从军西域的经历等材料中蕴藏的机制、关系的挖掘可形成重要的研究路径。 C、楼兰作为丝路邦国,文明文化早已遗失,而唐诗中反复书写的“楼兰”,其实寄寓的是唐人的思想和精神。 D、边塞诗中陌生事物出现的比熟悉的东西多,是因为要以“熟悉”写“陌生”,凸显边地风光奇异、浪漫的色彩。
(3)、下列说法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唐代文人以作品或行动影响着丝绸之路的文学内涵”观点的一项是( )
A、“阳关”以西已是穷荒之地,唐人反复书写,反映了汉时“阳关大道”到唐后期屡被外族侵扰的盛衰变化。 B、丝路南道上的精绝国,在公元3世纪以后就已神秘消失,却因为唐人的记述获得了文学新生。 C、唐诗经常“以汉喻唐”,汉代西域旧地名“河西四郡”常出现于唐人笔端,成为国力强盛的文化符号。 D、李白《战城南》诗中用万里征途来形容西域地区的遥远,进而表达士兵的疲惫之态与思乡之情。
(4)、根据材料一,下列选项对表格内容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历史时期

历史事件

相关文字

“轮台”释义

汉武帝

盛年

李广利攻占轮台

至轮台,轮台不下,攻数日,屠之。——《汉书》

大汉武力征伐对象

晚年

下诏驳回轮台屯田

是以末年遂弃轮台之地,而下哀痛之诏。——-《汉书》

汉武帝反思用兵之祸舍弃之地

初盛唐

唐疆域扩大,在天山北麓,今乌鲁木齐市附近设轮台县

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岑参

用汉代典故,代指北庭或边塞

中晚唐

吐蕃最终攻陷北庭,唐与西域联系松散

文吏何曾重刀笔,将军犹自舞轮台。——李商隐

借武帝轮台诏事,讥刺穷兵黩武

A、盛唐时期设立的轮台县比汉代的“轮台”地理位置更远。 B、初盛唐诗人好借汉代轮台典故表达征战建功的精神鼓舞之“喜”。 C、中晚唐诗人多借用轮台意象表达国力衰退无奈舍弃西域之“悲”。 D、“轮台”作为意象表情达意的巨大反差与统治区域的伸缩变化相关。
(5)、结合两则材料,从“边塞诗”创作的角度简析唐代“丝路遗存”与“文学书写”的关系。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小题。

    《关雎》中的“在河之洲”所指何地,多年来,从教科书到《诗经》的多种版本,均未明确注释。经我们考证,就在黄河中游,乃河南省济源市坡头镇西滩村也。

    翻阅《中国历史地图集》,在周代的版图上寻觅,便可以看到在万里黄河的中游,有一片像小岛似的滩涂,奔腾的黄河水,其主河道从这里一分为二,围绕着这片滩涂形成南北二水之势。然后,在滩之东端又合二为一,卷起滔滔巨浪,东流入海。这片多达万亩的滩涂,素有“万里黄河第一滩”之称。河南省济源市坡头镇西滩村的人们,世世代代就居住在这片被誉为“河心岛”的滩涂之上。

    从宏观上看,西滩与《诗经》十五国风“周南”所涵盖的地域有缘。《诗经》中的十五国风,是指周南、召南等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关于周南,《辞海》解释中有“《史记·太史公自序》:‘太史公留滞周南’。《集解》谓即洛阳;《索隐》谓陕以东皆周南之地”之语。西滩与洛阳仅一河之隔,应属周南的统治区域。国风中的不少诗篇也都是河南地区的民歌。

    从微观上说,黄河古代称河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我国江河众多,但在古代尤其是汉代之前,除黄河外,所有的水系都不能称河。

    在周代的版图上,西滩可以说是万里黄河之中唯一人类能够定居的岛屿。多少年来,黄河西滩绿树掩映,农舍点点,瓜果飘香,渔舟晚唱,人们自给自足,民不交皇粮,官不征田赋,不谙水性的兵匪毛贼,轻易不敢越河进滩袭扰。村民们如世外桃源般地在此生息繁衍,创造着自己的历史和文明。尽管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但是西滩从未被洪水淹没。

    西滩的形成和存在,自然也为《关雎》一诗的创作,奠定了基础,表现诗意的载体也就更加明确。

    《关雎》中的雎鸠鸟和主人公“窈窕淑女”采摘的植物——荇菜,西滩可觅其踪。荇菜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龙胆科类,今名莕菜,别称金莲儿、水荷、水葵。据《诗经植物图鉴》载:“荇菜分布于中国南北各省以及韩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国,生育于池塘及流动缓慢的溪河中。”1987年,济源中草药资源普查领导小组,在普查过程中,也在济源王屋山区的小溪边和黄河沿岸发现了大量生长的荇菜,当然也就包括西滩了。

    另外,从唐诗中也可以看出,西滩在古代就曾是古人的游览胜地。唐代诗人温庭筠有《河中陪帅游亭》诗曰:“倚阑愁立独徘徊,欲赋惭非宋玉才。满座山光摇剑戟,绕城波色动楼台。鸟飞天外斜阳尽,人过桥心倒影来。添得五湖多少恨,柳花飘荡似寒梅。”曾在王屋山学道的唐代诗人李商隐,也有《奉同诸公题河中任中丞新创河亭四韵之作》诗云:“万里谁能访十洲,新亭云构压中流。河鲛纵玩难为室,海蜃遥惊耻化楼。左右名山穷远目,东西大道锁轻舟。独留巧思传千古,长与蒲津作胜游。”

    如今,随着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国家又在其下游15公里处修建了二坝——形成了一个23平方公里的西霞院反调节水库。昔日宁静的西滩,夹于其间。新西滩成为名副其实的一个小岛,但它无疑是一个充满人文特色的新景点。

(摘编自姚景强李立政《“河之洲”在哪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老子不是美学家,《老子》中也很少谈文学艺术,但其中某些用语如“妙”“朴”“虚实”“有无”,某些命题如“大音希声”“大巧若拙”“知白守黑”等,却对后来的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理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和艺术创作的基本法则。而其中最具根本性、最广为人知的则非“道法自然”莫属。

    “道法自然”语出《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而道则取法于自然。对老子所说的“自然”,今人容易产生两个误解:一是将“自然”理解为一个比道更高级、更抽象的存在物;二是将“自然”等同于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但事实上,老子所说“自然”并不是一个居于道之上的抽象存在,也不是那个外在于人类自身的客观之物,而是本然,是自然而然。因此,“道法自然”的意思其实就是遵循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它的另一种表述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者,顺其自然也,因其本然也。唯其如此,道才能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自然成就一切。

    老子所说的“自然”非客观之物,但“道法自然”并不反对以自然造化为师。既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么天地万物无疑是人取法的对象。问题的关键在于,所法者并非物之表象,并非天地、自然万物的客观形态,而是显现于其中的某种意蕴。老子有关道的认识,来自他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和思考。正是从对草木由盛而衰的生长周期,对水流冲击、侵蚀岩石过程的观察中,老子意识到“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和“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道理,进而总结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规律。万物各有其道,有其自身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人道、地道、天道莫不如是,而皆以自然为依归。

    庄子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同时也把隐含在老子哲学中的潜在美学思想充分地展开了。在《庄子》一书中,“道法自然”的思想以寓言的形式得到了具体生动的阐述,如通过“东施效颦”“混沌开窍”等故事说明自然为美的道理,通过“伯乐治马”“鲁侯养鸟”等故事批评人为改变事物自然本性的做法。值得一提的是,庄子并不绝对否定人为的作用。固然,“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但如果是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从事人的创造,“既雕既琢,复归于朴”,便能巧夺天工、妙造自然,臻于“刻雕众形而不为巧”的境界。较之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庄子上述见解对中国美学的影响更为直接。

    在“道法自然”等观念的影响下,古代中国孕育出了独特的美学系统。与西方哲人认为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的模仿不同,中国古人并不赞成逼真地复制现实,而主张在作品中呈现自然昭示的意蕴。相应地,中国古代艺术家在观察事物,进行创作时,其目的也不止于对物象外部形态的把握和描摹,而更着意于传达物象背后的理趣。进而言之,中国古典艺术之所以重神贵虚,如书法讲究神采为上,绘画追求气韵生动,诗歌推崇意在言外等,与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知人论世”最早见于《孟子·万章下》。孟子这里所谓的“知人论世”,其本义是指“交友之道”。后经文论家的发展,“知人论世”成为一种论文的方法,即“知人论世法”,是一种要理解文本必须先了解作者为人及其所处时代的论文方法。

    “知人”是指鉴赏作品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状况及写作动机等信息;“论世”是指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去考察作品的内容。“知人论世”是广为人知、影响深远的传统诗歌鉴赏方法,其基本的原则是:分析理解和评价诗歌,必须将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平遭际等与作品联系起来。清人黄子云认为,在吟咏之时,应先揣知作者当时所处境遇,然后以“我”之心,求无象于窅冥恍惚之间。清人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也提出,不了解古人生活的时代,不可妄论古人的文辞,知其世,而不知古人的身处,也不可以遽论其文。王国维也认为,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由此看来,在教学古代诗歌的过程中,必要的背景简介不可少。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通过持续的背景简介,帮助学生建构文学史的框架,这样学生就会在文学常识积累中逐渐拥有高瞻远瞩、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智慧和能力。

    鲁迅在评论陶渊明时曾说,陶渊明固然写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寄兴田园的篇章,却也写过“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等愤世嫉俗的悲壮之歌;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同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朱熹也曾评论说,陶渊明的诗,众人皆说是平淡,据我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不易察觉,露出其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的人,又如何写得出这样言语的诗句。由此看来,没有对作者及其时代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而是任意取舍,必定会影响到对其诗作的理解。

    唐代诗人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表面上写一位新嫁娘精心打扮自己等待天亮见公婆时的忐忑不安,心理描绘惟妙惟肖,其人呼之欲出。而诗人的本意却是以此为喻,委婉试探自己的诗作合不合主考大人的评判标准。“洞房昨夜停红烛”喜举进士也,“待晓堂前拜舅姑”将见主考大人也,“妆罢低声问夫婿”以所作之诗请教于张籍也,“画眉深浅入时无”能否获主司之赏识也。张籍自是心领神会,于是用同样的手法做了巧妙的回答,《酬朱庆馀》:“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前两句是说朱庆馀德才兼备,文质彬彬,自知文章写得好,但是还不够自信;后两句张籍对其作了肯定的回答,同时流露出对朱庆馀的赞赏之情。不了解诗人这些进献、酬和文字背后的交往,就无法理解作诗的本意。

    “知人论世”对古诗文教学和文学作品鉴赏,对更深刻、更透彻的全面了解作家的创作本意和思想情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王美智《知人论世与古代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历史学家的研究接近尾声之时,他将会面临这样的挑战:你研究的东西究竟有什么用处?你是否只是从自己的工作中找点乐子?你是否比一个很少读书的街头路人对人类本质的认识更深刻?你是否从历史长河中发现了规律,能够用来预示人类未来的行动或国家的命运?有没有这样的可能:归根结底“历史没有任何意义”,它没有教给我们任何东西,它浩瀚无涯的过去只是错误的一再上演,而这些错误注定要在未来更大的舞台上,以更大的规模发生?

    我们不时会有这种感觉,而且还有许多疑虑冲击着我们的进取心。我们真的知道什么是过去,过去真的发生了什么吗?或者,过去只不过是一堆鲜有“定论”的“荒唐事”?我们对于过去发生的认识,总是不完整的,很可能还是错误的,因为历史已经被相互矛盾的证据和存有偏见的历史学家所遮掩蒙蔽,或者也可能被我们的爱国心或宗教偏见所曲解。“绝大部分历史是猜测,其余的部分则是偏见。”即使一个历史学家认为自己克服了诸如国籍、种族、信仰或阶级等偏见,他在材料选择和遣词造句上的细微差别,都会暴露出他的私人偏好。其次,我们通过从过去所得到的结论来推演未来,但是由于变化的加剧,导致这一行为会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更有风险。今天一些年轻的物理学博士甚至认为,他们所学习的学科近几十年的改变,超过了此前有历史记载的所有时期。每一年,甚至每一个月,都有一些新的发明、新的方法或者新的情况迫使人们对行为和观念做全新的调整。更有甚者,机遇的因素,或者说是自由的因素,似乎会进入到金属和人本身的活动运行中。我们再也不能确信,原子,更小的有机体,如我们所认为的在过去发生反应那样,将一如既往地会在未来发生相同的反应。电子,如同库柏的上帝一样,神秘莫测,其奇妙的运行以及一些怪癖的特点或情况,或许就能打乱国家之间的平衡。正如亚历山大,当他酗酒致死,导致了他的新帝国分崩离析;或者如腓特烈大帝,由于俄国继任沙皇醉心于普鲁士道路,从而避免了一场大的灾难。

    显而易见,历史编纂不能算是一门科学。它只能算是一个行业、一门艺术和一种哲学一个搜集史实的行业,一门通过将混乱的材料有意义地排列起来的艺术,一种寻求预见性观点和启蒙作用的哲学。“当下乃为成事而拾掇的往昔,往昔尤为解惑而展开之当下。”这大约是我们所相信的和所期望的。就哲学而言,我们试图通过整体来了解部分。就“历史哲学”而言,我们又试图通过过去来了解现在。我们知道,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总体性视野不过是一种错觉。我们并不知道人类的全部历史,在苏美尔人或埃及人之前,很可能就已经存在过许许多多的文明。我们只不过是刚刚开始进行发掘!我们必须从局部知识入手,而且必须暂时接受所有的可能性。就历史而言,和科学与政治学一样,相对性至上,一切公式皆应受到质疑。“历史嘲笑一切试图强迫将其纳入理论范式和逻辑规范的举动;历史是对我们概括化的大反动,它打破了全部的规则;历史是个怪胎。”或许,因为有这些限制,我们才能从历史中学到足够多的东西,去耐心地承受现实,并尊重彼此间的歧见。

(节选自[美]威尔·杜兰特《历史的教训》,倪玉平等译,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教育的新生

陶行知

    世界是在动,人生是在动,教育怎能不动?并且是要动得不歇,一歇就灭!怎样动?向着哪儿动?

    我们要想寻得教育之动向,首先就要认识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之对立。一方面是生活教育向传统教育进攻;又一方面是传统教育向生活教育应战。在这空前的战场上徘徊、缓冲、时左时右的是改良教育。教育的动向就在这战场的前线上去找。

    传统教育者是为办教育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分离。改良教育提出“教育生活化”和“教育即生活”的口号。生活教育者承认“生活即教育”。好生活就是好教育,坏生活就是坏教育,前进的生活就是前进的教育,倒退的生活就是倒退的教育。生活里起了变化,才算是起了教育的变化。我们主张以生活改造生活,真正的教育作用是使生活与生活摩擦。

    为教育而办教育,在组织方面便是为学校而办学校,学校与社会中间是造了一道高墙。改良者主张半开门,使“学校社会化”。他们把社会里的东西拣选几样,缩小一下搬进学校里去,“学校即社会”就成了一句时髦的格言。这样,一只小鸟笼是扩大而成为兆丰花园①里的大鸟笼。但它总归是一只鸟笼,不是鸟世界。生活教育者主张把墙拆去,承认“社会即学校”。这种学校是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二十八宿为围墙,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学生都是同学。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倘使我们认定社会就是一个伟大无比的学校;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运用社会的力量,以应济社会的需求。

    为学校而办学校,它的方法必是注重在教训。给教训的是先生,受教训的是学生。改良一下,便成为教学——教学生学。先生教而不做,学生学而不做,有何用处?于是“教学做合一”之理论乃应运而起。事该怎样做便该怎样学,该怎样学便该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教训藏在书里,先生是教死书,学生是读死书。教死书、读书死便不许发问,这时期是没有问题。改良派嫌它呆板,便有讨论问题之提议。课堂里因为有了高谈阔论,觉得有些生气。但是坐而言不能起而行,有何益处?问题到了生活教育者的手里是必须解决了才放手。问题是在生活里发现,问题是在生活里研究,问题是在生活里解决。

    没有问题是心力都不劳。心力都不劳,是必须接受现成知识方可。先在学校里把现成的知识装满了,才进到社会里去行动。王阳明先生所说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便是这种教育的写照。他说的“即知即行”和“知行合一”是代表进一步的思想。生活教育者根本推翻这个理论。我们所提出的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

    传授现成知识的结果是法古,黄金时代在已往。进一步是复兴的信念,可是要“复”则不能“兴”,要“兴”则不可“复”。比如地球运行是永远的前进,没有回头的可能。人只见春夏秋冬,周而复始,不知道它是跟着太阳以很大的速率向织女星飞跑,今年地球所走的路绝不是它去年所走的路。我们只能向前开辟创造,没有什么可复。时代的车轮是在我们手里,黄金时代是在前面,是在未来。努力创造啊!

【注】①兆丰花园:近代上海著名的租界公园,现称中山公园。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茶之于中国,就如同红酒之于法国,啤酒之于德国,茶是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也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茶伴随中国的历史篇章缓缓展开,中国茶史可上溯至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当时茶被作为一味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到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茶兴于唐,盛于宋,唐代饮茶蔚然成风,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产业的发展,全国范围内茶铺、茶馆鳞次栉比,茶产业和茶文化空前发达。陆羽撰《茶经》三卷,阐述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等林林总总,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作。到了宋代,宫廷、地方官吏、文人雅士皆尚茶、崇茶,以相聚品茗为雅,进一步推动了饮茶之风的蔓延。平民百姓也是不可一日无茶。“茶之为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这是宋代王安石对茶的赞美。明清时期茶叶制作技术进一步发展,“作罢龙凤团”使散茶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蒸青的制茶方法改为炒青。同时也推动了其他茶类的发展。茶随着历朝历代的兴盛而兴盛,繁荣而繁荣。

    茶与宗教的关系历来也相当密切,不难发现,很多名优茶都与宗教有一段渊源,很多茶最早也是由僧人所种植打理。道教最早将茶作为得道成仙的重要辅助手段,视茶为长生不老的灵丹仙草。佛家也偏爱茶,认为饮茶能“破睡”,帮助坐禅修行,还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故历古有“茶中有禅、茶禅一味”之说。杭州龙井寺产龙井茶,余杭径山寺产径山茶,庐山招贤寺产庐山云雾茶,“名山有名寺,名寺有名茶”,一点都不为过。

    茶也影响了各族人民乃至外国的文化及传统。从广东人的早茶到北方人的大碗茶,到日本的日式茶道,抹茶文化及英国的英式下午茶。千年来,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与各地文化相融合,开枝散叶,浸润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形成了具有各国特色、形式丰富的全球茶文化。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经历了历朝历代的更迭。与其同寿的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着中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叶嘉木承载着五千年的岁月,蕴藏了五千年的文化基因。茶,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文化名片。

    “和敬清寂”是日本对唐宋时期习得的中国茶道的提炼和升华,但其中的精神已很难在中国茶人中寻得芳迹;中国千余种茶的品种、传统制茶工艺也有一大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殆尽。此时,急需国民更多关注茶学,研习茶文化,增进传播及教育,以保留、保护、复兴先人给予的茶文化瑰宝。

    永恒都是经典的,而要做到经典必先在当下时代成为风尚与流行。让茶在时下成为一种流行、不被淘汰,这是生存与传承的根本。如何把茶做得时尚,让更多年轻人喜爱和接受,是今日茶叶传承之路上需要面对的最棘手的问题。今天的90后、00后们将是未来来二三十年茶学传播的主力军,要让他们接受茶,就一定要摘掉茶古板的帽子,给茶换上新潮的衣装。其实,中国茶的形式也并非一成不变。唐代茶就流行煮着喝,宋代流行点茶法,明清流行冲泡饮用。

(选自戎新宇《茶,一张中国文化的名片》)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