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中考真题】山东省济宁市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初统治者惩戒晚唐五代的教训,“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成效堪称卓著。……有意识地压制武将,枢密院长官皆用文官;大力抬高文官士人地位,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大抵文臣多受儒家伦理熏陶,尊君敬上,而武将往往不读诗书,跋扈无礼。久之旧弊虽防,新弊渐生。

——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清明上河图》中的商业场景

宋朝商品经济呈现出划时代的历史发展,商人及其从事的商业活动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农不若工,工不若贾”的观念因此流行,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经商,甚至有士人“捐弃笔砚,为商贾之事”。

——据郭学信《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特征及原因析论》

材料三 北宋对辽夏的妥协退让,并不标志其必然是“弱宋”。在其他诸方面,北宋非但不“弱”,而且很“强”。因此,把宋代尤其是北宋称之为“弱宋”,是不恰当的。

——据顾全芳《重评北宋重文轻武的历史作用》

(1)、指出材料所示宋初统治者采取的“防弊之政”,并简要说明其根本目的。
(2)、指出材料所示宋代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任举一例说明宋代商品经济划时代“发展”的表现。
(3)、你是否赞同材料所示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举一反三

千年大运河,流动新生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南方各路户数和转运粮食在全国的比重

数量

占比

备注

户数(户)

4,163,703

63.8%

988-989年统计

转运到开封的粮食(万石)

400(包括米和菽)

72.7%

981年统计

——据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编制

(1)北宋政府非常重视将粮食从南方转运到北方的运河漕运。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元代运河作为便利的水运连接南北,在以杭州为中心的江南段运河城市群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发展等原因的推动下,以元杂剧为代表的元曲不仅发生了戏曲中心的转移,还在戏曲语言中出现了“南北交融”的现象,原本只存在于北方或南方地区的方言词开始在南北戏曲中混用。

——鲍晓君等《大运河影响下的元代戏曲语言“南北交融”现象》

(2)列举两位元代优秀杂剧作家,根据材料二指出大运河为元朝文化带来的新现象。

材料三:浙江高水平打造“千年古韵、江南丝路、通江达海、运济天下”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浙江样本,通过不断植入文创、科技、休闲、旅游等元素,实现运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如绍兴浙东运河文化园集合5G、AR、VR等新媒体技术向公众展示浙东运河宏伟史诗,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地标。嘉兴打造建立在运河旧粮仓基础上的“运河·陶仓理想村”,集合陶仓艺术中心、民宿、咖啡轻食空间等,打造创业者梦想社区。

(3)借鉴材料三中对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思路,结合相关知识,设计一款有关运河文化的文创产品,并说明设计意图。(要求:产品设计可以用文字或图案呈现,意图说明清晰)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