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山西省朔州市多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评估卷

阅读下面散文,完成小题。

母亲的园子

李秀萍

    在我的家乡,每户人家的房前都有个园子。母亲把园子的一角开辟成花圃,种了许多花,因此,我家的园子是菜园,也是花园。

    自春天起,父亲就调侃母亲说:“浇浇你的花园吧。”母亲笑了,我也笑了。父亲话中的意味是,母亲只是一个乡村老太太,本该在园子里种满蔬菜,可是老太太居然浪漫起来,种了许多的花。左邻右舍看见母亲在种花,也都表示那么大一块地种豆角更实惠,种花怪可惜的。

    我和母亲打电话聊天时,母亲说的多是园子里的蔬菜和花草,它们像是母亲养育的婴孩。在栽种、浇水、锄草的繁杂劳动中,它们发生着令人惊喜的变化。母亲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经常给那些花儿拍照,然后通过手机传给我。有时,她还用视频邀我移步赏花,对我作现场解说,令我心头发痒,想回家一睹究竟。

    当我置身母亲的花园,我的心中满是惊叹。在清澈的天空下,大丽花、百日菊、紫茉莉、凤仙花、鸡冠花、格桑花正在盛开。花儿明明是娴静不动的,却有一种让人欢欣鼓舞的能量。它们尽情地绽放,色彩令人陶醉,不知为何,我想到了美妙的音乐、光滑的丝绸,身心无比舒畅和熨帖。

    母亲创造了生活的艺术。她熟知每种花的色彩、轮廓、表情及习性,她使出艺术家的手法,安排好每种花的位置。她想让藤蔓植物沿着墙壁和屋檐攀爬,就设计出几条繁复的路线供其游走,取得她想要的效果。果然,牵牛花找到攀缘物后四处蔓延,形成了一面锦绣墙垣。有趣的是,一些牵牛花穿过旁边的玉米地向远处走去,有多远就走多远,一边伸茎吐叶,一边自在开花。房子的墙角处还种着几株曼陀罗,曼陀罗枝叶茂密,花姿奇特,据说躺在曼陀罗的花枝下,能安然入睡。

    在母亲的房间里,透过窗子随意向外一瞥,便是一幅画。大丽花正对着窗子绽放,从盛夏到晚秋,饱满的花朵时刻展现着炫目的姿采,这是母亲最喜爱的花。从我的房间望出去,风景更加别致,窗外是一片藤蔓植物。·早晨睁开眼睛,在晨曦柔和的光线中,许许

多多的牵牛花和小葫芦在微风中晃动,向我躬身致意,多么可爱,多么令人满足——母亲在某一个清晨看到一朵倏然盛开的花朵,立刻拍照分享给我,想必就是这种心情。

    我和母亲坐在牵牛花架下一边扒豆荚一边唠家常。母亲说园子里的蔬菜品种多,自己吃不过来,就送给亲戚朋友吃,他们高兴,她心里也快乐。我想起《闲情偶寄》中说到的灌园之乐和居家之道:“殊不知草木欣欣向荣,非止耳目堪娱,亦可为艺草植木之家,助祥光而生瑞气。”草木能颐养性情,使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当然是一种祥光和瑞气。并且,艺草植木之家多是勤劳之人,不以灌园为苦,反以为乐,日子自然过得朴素而丰裕。

    母亲扒开干枯的豆英,拣选出颗粒饱满的豆子在阳光下晾晒。豆子是芸豆,母亲每年都会为我种一些,她说芸豆的营养价值胜过鸡肉,用来焖饭最好吃。母亲说起从前的事,叙事的节奏随着她干活的方式时断时续,叙事的内容像意识流小说一样变幻不定,把我带回到一段段旧时光里。我凝视着母亲感叹道:“妈,你怎么就老了呢?”母亲看了看我,笑道:“想想你都多大啦?”

    秋天一过,母亲的园子就衰歇了。冬天,白雪覆盖着大地,雪被下休眠的园子应该会做着春天的梦吧。我期待着母亲的园子再度鲜花盛开——那时,我和母亲还会坐在牵牛花架下扒豆英,唠家常,一边不时地抬头,看看天上的流云。

 (选自《光明日报》2024年1月12日,有删改)

(1)、在自主探究环节,同学们针对第二段展开了讨论。请你把小雯要说的话写下来。

小宇说:我觉得第二段完全可以删去,写父亲、邻居的话与母亲的园子没有多大关系。

小雯说:

小美说:听你这么说,这一段确实不能删去。

(2)、下面两句话从不同角度对本文进行了点评,请你任选一句,结合文章内容,围绕它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不少于150字)

   细致的描写为文章增添色彩。

形象美好,画面温馨。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被骗

【俄】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①没有一辆出租车肯停下来,我都快冻僵了。我甚至想,要是有车快点儿把我送回家的话,我愿意付两倍的车钱。突然,有一辆空车像从地下冒出来似的停在了我面前。我扑了过去,还没等我说要付钱,司机就从车里出来了。他打开车门后对我说:“请上车吧!您冻坏了吧?”

       ②“什么?”我没明白,身子甚至不自主地向后闪了一下。

       ③“我说您快上车吧,”他微微一笑说,“我把暖风打开,要是不管用,我再给您一条毯子,您把腿裹上。”

       ④我扫了一眼这辆车,顶灯、牌照都有,是出租车啊。“我去切尔塔诺沃,那可挺远的!”我犹犹豫豫地说。

       ⑤“切尔塔诺沃就切尔塔诺沃!远就远呗!”司机又温柔的一笑,“乘客去哪,我们就去哪,走吧。”我忐忑不安的钻进了车里。

       ⑥“如果您同意的话,我们抄近路吧。”司机说。

       ⑦“不用,”我一直保持着警惕性,“通常怎么走就怎么走吧。”“好,您别紧张,休息吧,”司机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咱们该怎么走就怎么走。”

       ⑧我的腿渐渐暖和了过来。后视镜上方挂着的收音机里正播放肖邦的乐曲,但我的心情一点也没轻松起来。“为什么他那么极力地劝我上他的车,现在还要走这条我不熟悉的路?”我把手提包紧紧地抱在胸前想,“我应该坐在后座上,那儿能安全点儿。我有老婆,还有一对双胞胎,大孩子也才上学!”

       ⑨司机首先打破了沉默:“您喜欢肖邦的哪首曲子?”

       ⑩“什么?”我正胡思乱想,一时没反应过来,为了不让他发现我的窘态,我又赶紧补了一句,“我都喜欢,你呢?”

       ⑪“我喜欢那首《寂静的夜》。”司机回答。

       ⑫“他要把我怎么样啊?”我一听心里更害怕了,脑子迅速地转着,才想着各种可能,“想跟我多要点儿小费?还是要干别的?”

       ⑬这时,司机又给我讲起了肖邦。讲到兴头上,他还说了英语,过一会儿醒悟过来了,又改说俄语。

       ⑭“他怎么知道这些?”我心里想,“一个开出租车的有那么多时间读这些东西吗?肯定没有!谁有时间呢?在那儿读的?难道是……”我的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在监狱!那儿有的是时间!就说他是逃犯!所以他才这么热情,就是让人别怀疑他。他肯定是把真正的司机打晕、捆上、藏起来了,然后自己开车出来打劫了。抢够了钱就逃到国外去。听说,这种事经常发生。肯定是!还学了英语。他在监狱里呆了肯定不只十年。我认倒霉吧!钱都给他,只要他不杀我就行!”

       ⑮ “到了!”我正想得入神,司机突然笑着告诉我。我看了看窗外,又看了看计价器。确实是到我家门口了,而计价器上的车费比往次少很多。“他是个惯犯!就要动手了!”我想到这儿,小心翼翼地把钱递了过去,想尽快从车里逃出去。可车门怎么也打不开!而这时街上正好一个人也没有,就我们俩……

       ⑯“别开车门,”司机温柔的说,“我还没……”

       ⑰“我身上没钱了!就剩下点儿香肠了!”我喊了一句,准备用手提包自卫。

       ⑱“我还没给您找钱呢,”司机打断了我的话,把多余的钱递了过来。然后他下了车,绕到我这边,打开车门说:

       ⑲“谢谢您!您到家了。祝您晚安!如有不周之处,请您原谅!”我惊愕地呆立在人行道上。我被骗了!真的被骗了!可到底怎么被骗了呢?我不知道。

       ⑳我正发呆时,又有一个行人朝车跑了过来,急匆匆地问:“司机,到梅德韦多克去吗?”

       ㉑“您好!请上车吧!”司机走下车来,给他打开了车门。

   ㉒那个人为难起来,不知如何是好,看了我一眼,但还是钻进了汽车。又有一个人“落网”了!但我的心情却随之轻松了起来。

(选自2015年8月14日《大河文摘报》,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北京时间不到点

    ①儿子放假了,天天日上三竿才起。每天上午十点之前,我俩跑到附近的“德克士”快餐店,要上两个汉堡两杯可乐,早饭就算打发了。“德克士”这段时间搞活动:早上十点以前、晚上八点以后,汉堡买一送一。在儿子看来,这就是他的“幸福生活”。

    ②这天,我们进去刚坐定,从门外急匆匆进来两个人,看样子也是父子俩。父子俩在柜台前站定,气喘如牛。父亲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儿子则跟我孩子不相上下。他们身上的装束,显然是农村集贸市场上的流行款,与时尚明亮的大厅显得格格不入。这对父子的到来引起了大家的好奇,我注意到有些食客像我一样,一边大口嚼饮一边余光旁观。我的位置刚好正对柜台,父子俩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视线里。

    ③乡下父亲一边急急地掏钱,一边喊口令似的对服务员说:“同志,要两个汉堡。”服务员似乎不大习惯他这种称呼,用手掩了下嘴,笑着说:“先生要什么样的汉堡?”乡下父亲有点犹豫,显得拿不定主意,但仅仅一瞬,他便坚定地指着墙上一幅宣传画说“要那个,十块钱的。”服务员微笑着说:“两个超级鸡腿堡,20元。”乡下父亲愣了,说:“你们不是‘买一送一’吗?”服务员微笑着解释:“对不起先生,我们的活动规定,早上十点之前或晚上8点以后购买可享受‘买一送一’的优惠。”说着用手一指墙上的报时钟,“您看,现在已经十点过三分了。”乡下父亲“啊”了一声,掏钱的手便不动了,失望凝固在脸上。

    ④他的儿子在旁边似乎也明白了,很丧气的垂下了头。乡下父亲不安起来,局促地对儿子说:“勇,要不,咱明天再来?”叫勇的小孩说:“明天还要看我妈哩!”乡下父亲搓着手不吭声了,脸上的表情更加尴尬。他转而试探地问服务员:“同志,能不能,宽限几分钟?我们一大早就往这儿赶,结果还是给耽误了!”服务员依旧微笑着,不紧不慢地说:“对不起先生,这是我们公司的规定,我也做不了主。”乡下父亲又失望地转向儿子:“勇,要不晚上过了8点咱们再来?”勇说:“爸,十几里地,天黑咋走呀?”乡下父亲说:“你不用来,我来!”勇说:“算了,我不吃了,就当我没有考‘双百’。”说着又低下了头。

    ⑤乡下父亲咬了咬牙,枯皴的手在衣袋里摸索,似乎做出来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我不经意地看了眼手机,显示十点零五分。儿子正往嘴里海塞,见我看手机,顺口问几点了,我刚要回答,一个念头突然在脑海里出现,让我既紧张又兴奋,心里怦怦直跳。我答道:“十点﹗”事不宜迟,我还要将错误进行到底!硬了硬头皮,我朝柜台方向高声喊道:“服务员,你们的表快了!快了整整5分钟!”意想不到的是,旁边竟然有人附和:“对,对!快了5分钟!”还有人迅速地调着手机,然后高高举起:“看,现在刚十点!”我看到,尽管这时用餐的人不多,但几乎所有人都发出了一致的声音。

    ⑥一时间,柜台里的服务员全楞了,你看我,我看你,有些不知所措。刚才几个正忙不迭地说着“先生欢迎关临”“先生请慢走”的服务员也马上噤了声,纷纷朝这边张望。乡下父亲和儿子也转过头来,一脸感激的寻找,寻找帮他们说话的人。他们的眼睛逐一扫过去,找不到定格的地方。顿时,整个大厅安静下来了,只有反复播放的轻音乐在低回萦绕。

    ⑦刚才一直为父子俩“服务”的那个服务员掏出手机,狐疑地看着。一边看,一边模仿着电台播音员报时的腔调:“现在是北京时间--”她故意顿了一下,而后一个字一个字地说:“不--到--点!”说完扬起脸,冲其他姐妹诡秘地一笑。接着,我听到,整个柜台内响起一片银铃般的“报时声”:“北京时间--不到点!”“北京时间--不到点”……

    ⑧乡下父亲从服务员手里接过热乎乎的两个汉堡,转过身,用手背悄悄了下眼睛。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列小题。

时光啊,请你饶了他吧

       ①我不想承认他老了,但凹陷的眼眶,花白的头发,以及那从严厉到温和的声音,我承认了。

       ②大概是从去年我大病后开始,我渐渐发现,我们的谈话不再是“考不考得上,你就这一次机会,自己要把握好”,“我知道,能不能别再唠叨”,而是“学习别搞太久了,身体吃不消”,“吃得消,放心吧,我一定考得上”。我庆幸我的十八岁磨平了叛逆的棱角,让我们的关系有了如此温柔的转变,也庆幸那次因祸得福的大病,让我参悟了父亲两种爱的方式。

       ③那是高三上学期临近期末考试的紧张阶段,我在学校突然晕倒了。当我清醒时,我已经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深夜,妈妈的手机又响了。我隐约听到电话里传来的声音:“……要不,我明天回去一趟吧,可路费就得好几百。唉!……这一病,成绩恐怕……”听到这儿,我抢过妈妈的手机,对着里面吼道:“我不用你管,明天我就回学校,死也要死在教室里!”然后,“啪”的一声挂断了电话。

       ④躺在病床上,我再也睡不着,刺痛我心的那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从我上初三开始,我与父亲的摩擦就从未停止过。尤其是在高二下学期发生的一件事,使我们的关系几乎降到了冰点。那是期末考试后,父亲抢着去开家长会。他回来时,阴沉着脸,将我的成绩单狠狠地摔在桌子上。他高大的身躯像山一样,让我产生压迫感,刚刮过胡子的下巴泛着青光,我的争辩只换来他更严厉的训斥。当房门被他“咚”的一声关上后,我们之间的关系也被这道门阻断了。

       ⑤高三刚开学,父亲辞去了原本轻松的工作,去外地打工。我心里暗暗高兴,妈妈发现了,长叹了一声,在后来的日子里,父亲每次来电话,我都是在妈妈的不断催促下才应付几句……

       ⑥第二天傍晚,父亲竟然出现在病房门口。窗外,冬日的残阳勾勒出那个熟悉的轮廓,却又不是我记忆中的模样。原本魁梧的身躯不再挺拔,浓密的黑发已经花白,黑瘦的脸上眼眶深深凹陷着,胡须显然也已经好几天没有剃了。才45岁的他不该是这个样子!不知为何,我的鼻子竟有些发酸。

       ⑦住院的几天里 ,父亲总是嫌妈妈对我照料不周,常向她发脾气,后来干脆凡事都亲自动手,只要是我想要的,或是他认为我需要的东西,无论多贵他都会去买。尽管如此,我对他还是淡淡的,一天,妈妈偷偷告诉我,父亲外出打工是为了筹备我上大学的学费,为了不增加我的负担,父亲一直不让她告诉我。霎时,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⑧出院后,回到学校,我开始埋头苦读。一天,同桌突然叫我出去,指着楼下说:“你爸爸来看你了。”人群中,他仰着头,用目光过滤着一个个从楼梯口走下的学生。一见面,他便塞给我满满的两大袋水果和牛奶。我想十年前的我一定很羡慕现在的自己,因为那时一天5毛钱的零花钱,回家后都是要报账的。时光带走了原来的父亲,带来了慈爱的这一个。

       ⑨我送他到校门口,他一直叮嘱我:“要多吃点饭,学习别太紧张了,注意身体。星期天记得早点回家,我叫你妈给你炖鸡。”寒风拂乱了他的头发,他略耸着肩。我害怕这日益凛冽的寒风会吹弯他的腰,会把他的皱纹越割越深。夕阳的最后一缕余晖,洒在光秃秃的枝丫上,也拖出了父亲瘦削的身影,那身影在我模糊的泪眼中渐行渐远。其实,我宁愿父亲仍是从前那个健硕而又对我百般挑剔的父亲。可是,我再也找不回逝去的时光。

       ⑩时光啊,放过我的父亲吧!他的黑发不需要白发的点缀,更不需要白发放肆地喧宾夺主,把青春还给他吧!时光啊,放过我的父亲吧!让他还能惬意地和朋友喝酒畅谈,把自在的日子还给他吧!时光啊,放过我的父亲吧!把他的瘦弱和衰老都带走,把强壮的身体还给他吧!时光啊,求你把从前的他还给我吧!时光啊,请你饶了他吧!

阅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完成后面小题。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阅读下面小说,完成小题。

扶自行车的人

王东梅

    ①坐在胡同口的石墩上,丁大力足足吸了三根烟。吸第一根烟的时候,从他面前过去了七个人。吸第二根烟的时候,从他面前过去了四个人。吸第三根烟的时候,从他面前过去了五个人。这些人有的手插在口袋里,耳朵塞着耳机,匆匆而去;有的呼朋引伴,彼此嘻嘻哈哈;有的心事重重,低头不语。相似的是,这些人都行色匆匆,好像谁也顾不上看一眼身边发生了什么。

    ②身旁的林荫路,十几辆自行车正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

    ③北方的春天,多的不只是阳光明媚,还有风。就在刚才,大力就眼瞅着一股子风,打着旋儿从东边路口冲过来。这风像胡同里撒野的孩子,不管不顾,一路冲将过来。把东头的那辆自行车在风里只歪了一下身子,就一头栽到身边同伴的身上。第二辆还没纳过闷来,就直接被拍到第三辆身上。第三辆躲闪不及,直接把第四辆推倒。第四辆又带倒了第五辆……眨眼工夫,就像电视里的多米诺骨牌一样,林荫路的一排自行车悉数倒下。最后一辆还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倒下,终于还是晃晃悠悠地趴在了正在旁边修鞋的聋子身后,差一点砸到聋子师傅的后背。聋子真是聋啊,身后这么大的动静,他竟一点没听到,仍然闷着头锥着手里的破鞋。

    ④眼前的情景被正准备回家的大力看个正着,大力心想:这要是小时候,这是多好的学雷锋做好事的机会呀!

    ⑤小时候的丁大力为了做点好人好事,和小伙伴们一天到晚在街上到处跑。扶老奶奶过马路,给老爷爷让座,送迷路的小朋友回家,帮邻居抬水。当然,也包括扶起倒在路边的自行车。大力记忆里,到处都是争着做好人好事的小雷锋。

    ⑥可是今天,大力抽了三根烟,从他面前过去了十六个人,没有一个人停下来把自行车扶起来。

    ⑦天色渐渐暗下来,太阳也早就躲到高楼背后去了,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少,连修鞋的聋子师傅都丢下手里的活计,准备收摊。

    ⑧唉!大力失望了:看来今天是不会有人扶自行车了。他原本只是想做个小测试:在扶不起的风潮之下,是否还有人愿意扶起自行车。

    ⑨聋子师傅是在站起身子,拍打围裙上的灰土时,发现身后倒着的一大片自行车的。

    ⑩聋子师傅顾不得拍打干净身上的灰土,就急匆匆跑过去扶起第一辆自行车,然后是第二辆。大力是在聋子师傅扶起第二辆自行车时站起身的。

    ⑪聋子师傅扶第三辆自行车的时候,一个路过的中学生参与了进来。接着是一个接孩子放学的大姐。再接着是两个穿着很时尚的年轻姑娘。一个拿着公文包的大哥,扶起了最后一辆自行车。

    ⑫这一切,都太快了。整个过程不超过两分钟。等大力回过神的时候,路上的人已经散了,只剩下一排码放得整整齐齐的自行车,还有正在收摊的修鞋师傅。

    ⑬眼前的情景,像是什么也没发生过。

    ⑭唯有丁大力懊恼不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试别人的结果,发现的不正好是自己的犹豫吗?

    ⑮大力这会儿倒是盼着再来一阵风,再刮倒几辆自行车,让他也能做回好事。可偏偏这时候天空里没有一丝风,路边也没有一辆躺倒的自行车。大力更加懊恼了。

    ⑯拐进胡同口,天已经大黑了。大力觉着心里空落落的,回家的脚步没了精气神。突然,大力发现灯影里,停着一辆黑色的二八男车。

    ⑰大力立时来了精神。昂首,挺胸,目不斜视。只是经过时,脚尖向旁边划拉了一下。

    ⑱就听身后“哗啦”一声响,大力回头再看,二八男车就直挺挺地躺在了地上。大力倒像是很吃惊地样子,急忙忙跑过去,小心翼翼地扶起自行车,支好。然后,在自行车后座上柔柔地摸了一把,用谁也听不到的声音,说了句:对不起了。然后,大力才咧开大嘴,嘿嘿笑着回家了。

(略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