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洋淀边的一次小斗争

孙犁

有一天,我送一封信到同口镇去。把信揣在怀里,脱了鞋,卷起裤腿,在那漫天漫地的芦苇里穿过。芦苇正好一人多高,还没有秀穗,我用两手拨开一条小道,脚下的水也有半尺深。

走了半天,才到了淀边,拨开芦苇向水淀里一望,太阳照在水面上,白茫茫一片,一个船影儿也没有。我吹起暗号,吹过之后,西边芦苇里就哗啦啦响着,钻出一只游击小艇来,撑船的还是那个爱说爱笑的老头儿。他一见是我,忙把船靠拢了岸。我跳上去,他说:“今天早啊。”

我说:“道远。”

他使竹篙用力一顶,小艇箭出弦一般,窜到淀里。四周没有一只船,只有我们这只小艇,像大海上飘着一片竹叶,目标很小。就又拉起闲话来。

老头儿爱交朋友,干抗日的活儿很有瘾,充满胜利情绪,他好打比方,证明我们一定胜利,他常说:“别看那些大事,就只是看这些小事,前几年是怎样,这二年又是怎么样啊!”

过去,他是放鱼鹰捉鱼的,他只养了两只鹰,和他那个干瘦得像柴禾棍一样的儿子,每天从早到晚在淀里捉鱼。刚一听这个职业,好像很有趣味,叫他一说却是很苦的事。那风吹雨洒不用说了,每天从早到晚在那船上号叫,敲打鱼鹰下船就是一种苦事。而且父子两个是全凭那两只鹰来养活的,那是心爱的东西,可是为了多打鱼多卖钱,就得用一种东西紧紧地卡住鱼鹰的嗓子,使它吞不下它费劲捉到的鱼去,这更是使人心酸可又没有办法的事。老头儿是最心疼那两只鹰的,他说,别人就是拿二十只也换不了去;他又说:“那一对鹰才合作哩,只要一个在水里一露头,叫一声,在船上的一个,立刻就跳进水里,帮它一手,两个抬出一条大鱼来。”

老头儿说,这两只鹰,每年要给他拾上一千斤。鬼子第一次进攻水淀,在淀里抢走了他那两只鱼鹰,带到端村,放在火堆上烧吃了。于是,儿子去参加了水上游击队,老头儿把小艇修理好,做交通员。

老头儿乐观,好说话,可是总好扯到他那两只鹰上,这在老年人,也难怪他。这一天,又扯到这上面,他说:“要是这二年就好了,要在这个时候,我那两只水鹰一定钻到水里逃走了,不会叫他们捉活的去。”

可是这一回,他一扯就又扯到鸡上去,他说:“你知道前几年,鬼子进村,常常在半夜里,人也不知道起床,鸡也不知道撒窠,叫鬼子捉了去杀了吃了。这二年就不同了,人不在家里睡觉,鸡也不在窠里宿。有一天,在我们镇上,鬼子一清早就进村了,一个人也不见,一只鸡也不见,鬼子和伪军们在街上,东走走西走走,一点食也找不到。后来有一个鬼子在一株槐树上发现一只大红公鸡,他高兴极了,就举枪瞄准。公鸡见他一举枪,就哇一声飞起来,跳墙过院,一直飞到村外。那鬼子不死心,一直跟着追,一直追到苇垛场里,那只鸡就钻进了一个大苇垛里。”

没到过水淀的人,不知道那苇垛有多么大,有多么高。一到秋后霜降,几百顷的芦苇收割了,捆成捆,用船运到码头旁边的大场上,垛起来,就像有多少高大的楼房一样,白茫茫一片。

老头儿说:“那公鸡一跳进苇垛里,那鬼子也跟上去,攀登上去。他忽然跳下来,大声叫着,笑着,往村里跑。一时他的伙伴们从街上跑过来,问他什么事,他叫着,笑着,说他追鸡,追到一个苇垛里,上去一看,里面藏着一个女的,长得很美丽,衣服是红色的。——这样鬼子们就高兴了,他们想这个好欺侮,一下就到手了。五六个鬼子饿了半夜找不到个人,找不到东西吃,早就气坏了,他们正要撒撒气,现在又找到了这样一个好欺侮的对象,他们向前跃进,又嚷又笑,跑到那个苇垛跟前。追鸡的那个鬼子先爬了上去,刚爬到苇垛顶上,刚要直起身来喊叫,那姑娘一伸手就把他推下来。鬼子仰面朝天从三丈高的苇垛上摔下来,别的鬼子还以为他失了脚,上前去救护他。这个时候,那姑娘从苇垛里钻出来,咬紧牙向下面投了一个头号手榴弹,火光起处炸死了三个鬼子。人们看见那姑娘直直地立在苇垛上,她才十六七岁,穿一件褪色的红布褂,长头发上挂着很多芦花。”

我问:“那个追鸡的鬼子炸死了没有?”

老头儿说:“手榴弹就摔在他的头顶上,他还不死?剩下来没有死的两三个鬼子爬起来就往回跑。街上的鬼子全来了,他们冲着苇垛架起了机关枪,扫射,扫射,苇垛着了火,一个连一个,漫天的浓烟,漫天的大火,烧起来了。火从早晨一直烧到天黑,照得远近十几里地方都像白天一般。”

从水面上远远望过去,同口镇的码头就在前面,广场上已经看不见一堆苇垛,风在那里吹起来,卷着柴灰,凄凉得很。我想,这样大火,那姑娘一定牺牲了。

老头儿又扯到那只鸡上,他说:“你看怪不怪,那样大火,那只大公鸡一看势头不好,它从苇子里钻出来,三飞两飞就飞到远处的苇地里去了。”

我追问:“那么那个姑娘呢,她死了吗?”

老人说:“她更没事。她们有三个女人躲在苇垛里,三个鬼子往回跑的时候,她们就从上面跳下来,穿过苇垛向淀里去了。到同口,你愿意认识认识她,我可以给你介绍,她会说得更仔细,我老了,舌头不灵了。”

最后老头说:“同志,咱这里的人不能叫人欺侮,尤其是女人家,那是情愿死了也不让人的。可是以前没有经验,前几年有多少年轻女人忍着痛投井上吊?这二年就不同了啊!要不我说,假如是在这二年,我那两只水鹰也不会叫兔崽子们提了活的去!”

1945年(选自《孙犁集》花城出版社)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在情节设置上看似随意,其实颇具匠心,鬼子追大红公鸡,鸡逃引出红衣少女,少女消灭鬼子后脱身,情节起伏多变。 B、本文与《百合花》一样,善于用细节刻画人物形象,如描写红衣少女“直直地立在苇垛上”“长头发上挂着很多芦花”。 C、本文描写苇垛“白茫茫一片”,又写苇垛着了火,“照得远近十几里地方都像白天一般”,描写真切生动,令人如临其境。 D、小说的主题是通过主人公红衣姑娘来表现的,文中的老人是故事的线索人物,起到了引出主人公、串连情节的作用。
(2)、孙犁的小说被称为“诗化小说”,本篇小说也有这样的特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写老人以日常聊天的方式讲述战争的故事,淡化了战争的血腥和残酷,展现战争中的人情美。 B、文中多处描绘白洋淀“芦花”“苇垛”等景色,展现了地方独特风貌,营造了清新美好的意境之美。 C、文中塑造了在战争中成长和觉醒起来的百姓,表现出他们美好的精神品质,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 D、本文语言具有韵律美,多处运用方言和修辞,呈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也体现作者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审美情趣。
(3)、孙犁曾说:“美好的东西,在一定的时代,在一定的环境,可以达到极致。”请结合文本,概括白洋淀百姓身上有哪些“美好的东西”。
(4)、有人说,孙犁另辟蹊径,用以小见大的方式处理战争题材,给作品留下更多回味和阐释空间。请结合小说作简要分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文/史雁飞
      ①雪下得很大,也很稳,街道上空空的,没有几个人。绵软柔滑的积雪,蓬蓬松松地挂在枝梢上,亮白而倦怠的枝条被压低了头。偶尔有一阵风,也极微小极细弱,还没有感觉到,就消逝了。当铺老板早早地关了店门,懒洋洋地趴在柜台上,一边翻看图片,一边哼着京戏。
      ②突然,有人敲门,声音极轻。他抬头,支起耳朵细听,什么声音也没有,他怀疑自己听错了,又低下头继续翻看手里的图片。敲门声又起,这次声音很重。他迟疑着打开门,雪地里,瑟缩地站着一个小男孩,十二三岁的样子,男孩很瘦,穿得单薄,头戴一顶破旧的棉帽,帽顶落满了积雪,使得男孩的脸更加瘦小。厚厚的积雪没了他的双脚,他双手揣在怀里,脸冻得通红。
      ③“孩子,你要当东西吗?”他问。
      ④“我,我……”小男孩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
      ⑤“你到底要做什么?”一朵一朵大大的雪花翻飞着落在男孩的额头上,男孩打了个冷战。
      ⑥“哦,孩子,进店说吧。”
      ⑦男孩从雪里拔出双脚,走进店,站在门口,不敢再向前迈一步。他的两只手仍在怀里揣着。老板摘下男孩的棉帽,一边拍打棉帽上的积雪,一边说:“孩子,那你究竟来做什么呢?”“我,我妈病了。”男孩低着头,怯怯地说。当铺老板很机敏,一下子就听出男孩的意思,“你是来跟我借钱?”噢,不,不……”男孩显得局促不安,“我妈病了,老咳嗽,天黑时咳嗽得就更厉害,医生说,是肺痨。家里没钱,我想,我想把这个当给你们。”男孩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出一个精致的红盒子递给老板。
      ⑧男孩鞋子上的积雪,在暖烘烘的屋子里很快化成了雪水,在男孩脚下,一圈一圈,慢慢洇散。
      ⑨老板接过红盒子,慢慢打开,“啊!青花瓷瓶?你是从哪弄来的?”老板眼睛盯着男孩。男孩变得更加局促起来,眼神中藏着遮掩不住的慌乱,他躲闪着老板的目光,慌忙说:“是我家的,是我爸爸留下来的。”“你爸爸,那你爸爸为啥不来当啊?”老板问。男孩目光暗淡,说:“我爸老早就去世了。”“那,是你妈让你来当的吗?”老板一边仔细翻看着花瓷瓶,一边问。男孩低下了头,半天才说:“不,不是,我妈不知道。”
      ⑩老板疑惑地盯着男孩,“你是背着你妈,来当这个花瓷瓶的?”
      ⑪“嗯。”
      ⑫“就是说,这个花瓷瓶,是你偷出来的。”
      ⑬男孩流泪了,默默地点头。
      ⑭老板娘兴冲冲地从屋里走出来,拿着花瓷瓶,上下左右地翻看,看着看着,忽然皱起了眉头,赶紧把花瓷瓶递给老板。老板接过花瓷瓶,又翻来覆去仔细端看一会,没吭声,拿着花瓷瓶走进柜台,走向那个放着营业款的抽屉。老板娘急了,三步并做两步,挡住老板,双臂护着抽屉,嚷道:“你要做什么?你看仔细了,那花瓷瓶……”老板温和地看着老板娘说:“把这花瓷瓶放到你的梳妆台上吧。”
      ⑮老板回过头来对男孩说:“孩子,花瓷瓶我们留下了,这些钱拿回去给你妈治病,不够的话,你再过来拿。”男孩不解地看着老板。老板说:“噢,我是说,我先付给你一半钱,另一半你下次再来拿。”男孩笑了,说了声谢谢,拿着钱,跑了出去。
      ⑯外面的雪不知啥时候停了,太阳光照在雪面上,耀眼刺目,老板眯着眼,看那小小的身影消失在远方。

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后面问题。
                                                                                                              关于“韩剧”的主题阅读
        韩剧,指韩国拍摄制作的电视剧集,采用边写边拍边播的模式。近年来因“偶像剧“的影响而造成轰动,在跨文化圈的文化传播下成功成为传播学、市场营销学、心理学的热门研究课题。
【韩剧自身】
        现实题材的电视剧源于人们对自身所处的现实社会、现实情况的认知、表现、思考及审美需求。可以说现实题材电视剧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一种艺术化的现实生活的纪实与叙事。韩剧主题鲜明,以现实题材为主,大多聚焦现代都市的热点问题及都市人的社会日常生活,并试图表现现代人的价值趋向、伦理观念和引发响应的人生思考。其整体表现的含蓄内敛独具东方气韵,恰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人生观不谋而合,对于中国观众更别有一种亲切感。
         我国引进播出的韩剧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内容健康、思想性强,画面干净,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坏人,没有性和暴力方面的描写。不管是家庭生活剧还是青春偶像剧,都是教人向上、尊重别人、善待别人,围绕一个情节曲折、打动人心的故事,将亲情、爱情、友情、信义、宽容等绵密而富于技巧的编织到日常化的生活场景中,在我们很多年现代化进程中,化掉的许多值得珍惜的东西,中华民族文化内里所含蕴的许多精髓,特别是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传统感情之善,表达的淋漓尽致。
        韩剧的演员选择大多是偶像派明星,安在旭、金喜善、张东健、宋慧乔等,都是独具个性魅力的大牌演员,他们在发型、服饰、化妆等方面非常时尚和考究,给大家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韩剧还很注重画面的唯美和精致,以及与剧情紧密贴合的配乐以及打动人心的美食。通过对这些细节的完美追求和精心打造,韩剧为观众构建了一个日常生活的“乌托邦”,几种艺术元素完美融合,和谐共振,如同一架梦幻飞行器,令困顿于快节奏、竞争激烈、忙碌琐碎的生活中而身心疲惫的城市居民体验了一次又一次美妙的梦想之旅,在剧情中部分的实现自己对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韩剧延伸】
           调查1: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您会选择韩剧中的生活方式吗?

        调查2:你会购买韩剧中明星同款的发型、服饰、饰品吗?

选项 小计 比率
会并且很喜欢 44 17.81%
可能会尝试一下 98 39.68%
不会但会注意 83 33.6%
不会 不会注意 22 8.91%

 
【韩剧反思】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然而,随着韩国影视剧、流行音乐和娱乐明星的登录,韩国文化风行一时,韩剧中韩国人前卫的穿着打扮、精美的家居摆设和时尚的消费用品刺激着每个观众的消费欲望。“都教授”的手表、毛衣,千颂伊的耳环、太阳镜无不流露出“不跟随”的特点,引发了所谓的“韩流”现象。这些浸透着韩国特有文化气息的纯粹的韩国式生活方式在国内青少年中掀起了新的流行风潮。
        在“韩流”热浪的对比之下,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青少年是我们的未来,一味追求外来流行文化,而将国风、民族、传统文化抛至一旁,令人担忧。长此以往,我们的民族文化何以继承?民族精神何以发扬?我们的国家未来又将怎样?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荣誉墙外的心事

马宁 张子轩

    ①高铖蔚三年前毕业分配来到泉州舰,一艘继承了“海上猛虎艇”荣誉称号的英雄舰艇,上舰没久,他就发现,舰上官兵的荣誉感格外强。

    ②四级军士长周林华高中毕业,接舰之初从枪炮专业转型到信息化程度高的导弹专业。这些年他苦学苦干,编写导弹专业教学教案30余课,培养导弹专业技术骨干10余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老周班长的口头禅。

    ③电工班长张建钧修理技术过硬,还没退伍就被多家企业盯上并许以高薪,他却全都拒绝了自己“猛虎兵”还没当够……

    ④出海归来,舰上组织大清洁。高铖蔚发现,平时团结友爱的战士争了起来,大家都抢着擦拭舰艇狭窄通道里新换过的荣誉墙,你擦一遍,我再擦一遍。

    ⑤几天后,舰艇开放日。老兵韩建廷站在荣誉墙前给大家讲起“猛虎兵”的红色故事。当年,崇武以东海战,“海上猛虎艇”一战成名,首创了人民海军近战夜战、以“小艇打大舰”的海战奇迹,铸就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海上猛虎精神”。炮火连天、巨浪滔天,荣誉墙的浮雕生动展示着当时的战斗情景。墙壁上悬挂电视机,播放着英雄舰纪录片,官兵可以随时观看。看看这些,一股强烈的自豪感在高铖蔚心中升腾起来。高铖蔚明白了,荣誉墙对战斗精神的再现与时时熏染,让“猛虎传人”格外珍视荣誉。

    ⑥这面荣誉墙,也让信号兵吴永杰解决了“心事”。他是一名大学生士兵,带着满腔热忱来到舰上,结果第一次出海就吐得昏天黑地,再加上薄弱的军事素质让他屡屡受挫,曾一度陷入迷茫。

    ⑦一次教育活动中,在崇武以东海战中咬破手指写下战书的老英雄杨进兴登舰参观,与官兵交流。吴永杰鼓起勇气,红着脸向杨老诉说了自己的“心事”。杨进兴认真听完,指着荣誉墙上的战斗口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小同志,我们一样,都是信号兵。我们又不一样,你可是大学生!要记住自己是‘猛虎传人’,俯下身子干,你一定能超过我!”杨老一番话让吴永杰心潮澎湃。两年时间里他白天练专业、晚上学理论,刻苦训练。如今,他已是一名出色的信号兵,参加国际信号比武获二等奖。他说荣誉墙是块宝,带来了老英雄的牵挂,带来了奋斗的动力…

    ⑧“我们把‘海上猛虎艇’的光辉航程展现在荣誉墙上,就是想让官兵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画好自己的样子,让老一辈战斗英雄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官兵的力量源泉。”该舰领导说。

    ⑨不久前,舰上在荣誉墙边设立了“留念角”,让退伍老兵在上面贴照片、写寄语。荣誉墙前回味历史,细数荣誉,新一代“海上猛虎艇”的官兵越发凊楚,他们驾驭的这艘战舰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现代文阅读

“英雄”老楚

王樑稳

天刚亮,出租车司机老朱习惯性地向后视镜里扫了自己一眼,然后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就在老朱的车子要离开主干道的时候,小卢的招手把他拉了回来。小卢未想到,正是这次招手将彻底改变他的命运。

作为一个搞创作的,小卢有讨故事的习惯,也就是喜欢和人闲聊,“借”点灵感。但是对于眼前这个有些秃顶、油光满面的中年男人,小卢并没有任何兴趣。小卢报了地址,就没再和老朱搭话,想躺着补一会儿觉。

老朱听见那个地址,便做好了和这个冷漠的年轻人聊聊天的准备,因为那个地址需要两个小时才能抵达。后视镜里的那个满脸愁容的年轻人,让老朱联想到了不好的事情,那个地址是郊区的一条大河。老朱按捺不住了,他发了声:“你是不是遇上什么难事了?我姓朱,咱们聊聊,也许我能给你提点建议?”老朱打破了车内死一般的寂静。小卢根本没有听他在说什么,只是不悦地睁开眼睛,丢下一句:“师傅,我不想说话,让我睡会儿可以吗?”

老朱却仍有些放不下心,他点了点头,接着试探道:“三香河是个好地方,风景挺美的,去见人吗?”小卢彻底被惹恼了,他掏出风油精猛地吸了一下,脑袋被冲得有些刺痛,然后不耐烦地说:“我是个编剧,那里有个片场,我去赶场!行了没?让我睡会,好吗?楚师傅!”老朱听到这话,反倒开心了,他哈哈大笑:“是我不对,我还以为你要寻短见呢!我不姓楚啊,姓朱,朱元璋那个‘朱’。”老朱爽朗地笑着。

小卢又吸了一口风油精,然后察觉到了什么,他收敛了口气里的不悦,问道:“你为什么会觉得我要寻短见?”老朱听见这年轻人搭上了自己的话茬,便接着说:“是这样,曾经有个和你差不多岁数的小伙子,也是这样,上了车就睡觉,不理人,让我载他去三香河那一带。谁知道,他一到那里就要跳河,我就把车一横给他拿下了。后来他告诉我,他跟人家做生意,被卷了钱,想轻生!”说到动情处,老朱甚至拍了一下方向盘。

“然后,我为了救他,把他锁车里,报了警,他在关门前给我踹河里去了。我老朱游泳不好,差点把我送走,好在最后警察来了。你不信?你看看车门上的撞痕!”小卢这才看见右车门上有明显撞击的痕迹,他摸了一摸,觉得血冲上了脑门。

“500,我被人赶下去游了趟泳,还赔了500!但是人没事就好!”老朱比着一个“五”,然后哈哈大笑了起来。故事,故事啊,小卢的脑门开始冒出汗。他靠在老朱的座椅上,接着说:“楚师傅,没想到,你遇到的事还不少!”

“嗯!还有一次,我跑午夜,拉了个年轻姑娘,小姑娘看起来也就20出头,一上车连地址都不说,只顾着打电话。我隐隐听见手机那头是个年轻男孩的声音,那姑娘不停地骂着,吼着,给我都吓一大跳,然后你猜怎么着?”老朱生动地比画着,小卢听得入了迷,问道:“怎么着?”

“刀!那女孩抽出了一把刀,她吼着一个地址,说要过去找那男孩算账!”

“后来呢?那女孩真去了?”小卢拿出风油精又吸了一口,顿时困意全无。“那哪能啊?我报了警,然后摁住了她,直到警察来之前,我可一刻不敢松开,你看!”正好是一个红灯,老朱停住了车,掀开了右臂上的衣服,一条像蜈蚣一样的红彤彤的伤痕趴在老朱的胳膊上,小卢愣住了。

“那姑娘一刀给我来了个通透,28针!还好姑娘最后也没事,家人带回去了。这得亏让我给遇上了,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啊!……”

小卢此刻意识到,眼前这个貌不惊人的出租车司机,即将成为自己笔下的“英雄”。小卢接着说道:“楚师傅!那……”话音未落,老朱的声音就插了进来:“啥楚师傅,我姓朱,叫我老朱就好!”小卢把风油精塞回口袋,又全神贯注地提出了好几个问题。

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就在老朱的故事里磨光了,小卢下了车,递给老朱钱和自己的名片,说老朱有一天会打这个电话的。看着小卢远去的身影,心想自己或许又做了一件好事,笑呵呵地发动了汽车。

一年后,电影《出租车司机》上映了,几乎是全国轰动。老朱认出了电视上的小卢,此刻的他容光焕发,在镁光灯前滔滔不绝。小卢说很可惜,自己没能记下那位出租车师傅的名字。老朱有些后悔,咋就没告诉他自己的全名呢?这样子,自己也可以好好出一把风头了。

老朱到车上寻找那张名片,可越急它就是越是找不着,老朱有点懊恼,他觉得这比一整天没单跑还可惜。后来他就不再上心这件事,照样是风里来雨里去地跑着出租。

一天,休息厅的电视机开始播放《出租车司机》,老朱和工友们来了兴趣,全神贯注地看完了整部影片。老朱有些异样的神色,这电影里的故事几乎和自己身上的一模一样,只不过饰演“自己”的那个男演员英俊潇洒、气宇不凡,故事的最后他还开了自己的出租车公司,娶到了一个漂亮的妻子。老朱看了看自己满是汗渍的工作服,心里五味杂陈。

老朱突然觉得有什么东西硌着自己,一摸原来是那张小卢的名片,老朱笑了一笑,犹豫了那么一二刻,____。

他认认真真整理了一下领子,然后对着后视镜,学着电影里“老楚”那样向自己敬了个礼,然后发自真心地笑了。汽车发动了,老朱的身影涌入了人海和车流,就像电影的最后一幕。

——选自《中国青年作家报》,选文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