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株洲市2024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卢学士文弨,精研经训,博极群书,孜孜无怠,未尝一日废昧爽而起翻阅校朱墨并作。桌间,无置茗皿处。日且冥,乃步于庭中,俄而篝灯如故,至夜半而后即安,严寒酷暑不稍闲。生平食禄卖文,不治生产,仅以蓄书。闻有善本,必借抄之,分别笔诸本之乖异,字细而必工。家藏数万卷,无不手勘,精审无误。凡所校定,必参稽善本,证以它书,即友朋后进之片言,亦择善而从之

【注】①昧爽:拂晓、黎明。②茗皿:茶杯。③篝灯:点灯。④参稽:对照查考。

(节选自《清稗类钞》,有删改)

(1)、下列对句中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录毕”和【乙】文“分别笔录诸本之乖异”的“录”,都是“抄写”的意思。 B、【乙】文“未尝一日废辍”和《陈涉世家》“辍耕之垄上”的“辍”,都是“停止”的意思。 C、“勘”的意思有:①校订,核对;②勘察,审查;③判断,判别。【乙】文“勘”,取义项①。 D、【甲】文“色愈恭”和《陋室铭》“草色入帘青”的“色”,都是“颜色”的意思。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昧爽而起/翻阅校勘朱/墨并作 B、昧爽而起翻/阅校勘/朱墨并作 C、昧爽而起/翻阅校勘/朱墨并作 D、昧爽而起翻/阅校勘朱/墨并作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即友朋后进之片言,亦择善而从之。

(4)、根据文意,甲文中“弗之怠”与乙文中“”的意思相近,甲文中“”与乙文中“博极群书”意思相近。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讲故事的人(节选)
                                                                                                                                                       莫言
        ①我母亲生于1922年,卒于1994年。我是母亲最小的孩子。
        ②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个热水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③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拣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煽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拣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④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⑤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⑥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兆,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己寻短见。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战,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院子里大哭。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看出了我的心思,她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
        ⑦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我回家痛苦,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后来我进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
        ⑧我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我们家生活困难,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只要我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她总是会满足我。她是个勤劳的人,讨厌懒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她从来没批评过我。
        ⑨母亲去世后,我悲痛万分,决定写一部书献给她。这就是那本《丰乳肥臀》。因为胸有成竹,也因为情感充盈,仅用了83 天,我便写出了这部长达50 万字的小说的初稿。在这本书的卷前语上,我写下了“献给母亲在天之灵”的话,但这本书,实际上是献给天下母亲的。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