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2024年度语文中考二模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学不长进,病在不虚已。以舜禹之圣,而好察、乐善、拜善;孔子之圣,四友、六侍①。颜子之贤,而问不能、问寡人②。人之取善,岂有定方?善之所在,虽路人之言,皆当取之,取诸人乃所以与诸人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曲士③只喜闻誉,恶闻过,遂自闭取善之门,而阻人乐生之路,德何由进?业何由修?所谓自暴自弃也。

尔等以文会友,便是进德修业之时,莫只作书生雕虫小技也。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文与仁有本末④,而非二事。与胜已者友,须先虚心。至听其言,与吾有未安处,宜平心思之;思之而未安,又须平心定气,与之相商,惟恐我见未克,未能尽其所长,则无不收师友之益矣,便是进德修业实际功夫。

(节选自孙奇逢《孝友堂家训》)

[注]①四友、六侍:孔子有颜回、子贡、子张、子路等四贤和六位贤弟子以备顾问。②寡人:知识少的人。③曲士:乡曲之士。比喻孤陋寡闻的人。④本末:先后主次。⑥安:相安。这里的意思是合适。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而察、乐善、拜善②恶闻

平心思之④未能其所长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和“尔等以文会友”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策之不其道(《马说》) B、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 C、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之取善,岂有定方?

②与胜己者友,须先虚心。

(4)、本文旨在说明一个什么样的道理?请结合文章,说说你对这个道理的看法。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下列小题。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哀荣利。好读书.不求法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喈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成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五柳先生传》)

    【乙】陶潜,字元亮,大司马倪之营孙也。祖茂,武吕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颗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荷而往,潜亦无所梓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晋书 列传第六十四》)

【注】①大司马:官名。②祖:祖父。③适:满足。④融然:和悦的样子。⑤畜:通“蓄”。⑥徽:系琴弦的绳子。

文言文阅读

活水源记(节选)

【明】刘基

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其草多竹,其木多枫槠,多松。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善鸣。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其前山曰陶山,华阳外史弘景之所隐居。其东南山曰日铸之峰,欧冶子之所铸剑也。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奎上人居之。

有泉焉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温而夏寒。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故秘书卿白野公恒来游,终日坐水旁,名之曰活水源。其中有石蟹,大如钱,有小鲭鱼,色正黑,居石穴中。其草多水松、菖蒲。有鸟大如鸲鹆 , 黑色而赤觜,恒鸣其上,其音如竹鸡而滑。有二脊令⑧,恒从竹中下,立石上浴,饮毕,鸣而去。予早春来,时方甚寒,诸水族皆隐不出。至是悉出。

予既爱兹水之清,又爱其出之不穷,而能使群动咸来依,有君子之德焉。上人又曰,属岁旱时,水所出,能溉田数十亩。则其泽又能及物,宜乎白野公深爱之也。

【注释】 ①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 ②欧冶子:越王之命,隐居在此铸剑。     ③奎上人: 当时的僧人,刘基的朋友。  ④石罅:石缝。   ⑤白野公:元末诗人、书法家泰不华的别号。泰不华是刘基的朋友。 ⑥鸲鹆(qúyù):八哥。 ⑦滑:鸟声流利。 ⑧脊令:水鸟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棓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

    某罪有余责,尚叨一麾,敢不尽心,以求疾苦?二浙之俗,躁而无刚。豪者如虎,示之以文;弱者如鼠,存之以仁。吞夺之害,稍稍而息。又郡之山川,接于新定。衢、歙二水,合于城隅,百里而东,遂为浙江。渔钓相望,凫鹜交下。群峰四来,翠盈轩窗。白云徘徊,终日不去。岩泉一支,潺溪斋中。春之昼秋之夕既清且幽大得隐者之乐。惟恐逢恩,一日移去。

(节选自范仲淹《与晏尚书》,有删改)

【注释】①此时范仲淹因力阻废后获罪,被貶至睦州。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