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3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丞相牛公应举,知于頔相之奇俊也,特诣襄阳求知。住数月两见,以海客遇之,牛公怒而去。去后,忽召客将问曰:“累日前有牛秀才,发未?”曰:“已去。”“何以赠之?”曰:“与之五百。”“受之乎?”曰:“掷之于庭而去。”于公大恨,谓宾佐曰:“某盖事繁有阙违者。”立命小将赍绢五百、书一函,追之。曰:“未出界即领来,如已出界即送书信。”小将于界外追及牛公,不启封,揖回。

(选自《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

     【注释】①牛公:即牛增孺,唐朝丞相,当时还是秀才。②于頔:人名,唐朝大臣。③海客:居无定所的江湖人。④客将:客籍将领。⑤赍:携带。

(1)、根据《古代汉语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①以海客遇之

②于公大恨

遇:A.相逢,不期而会

恨:A.遗憾,后悔

B.碰到,遭受

B.不满

C.相待,接待

C.通“很”。违逆,不听从

(2)、联系上下文,在括号内填入被省略的内容。

去后,忽召客将问曰:“累日前有牛秀才,发未?”曰:“已去。”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立命小将赍绢五百、书一函,追之。

(4)、结合文中语句,说说牛公是个怎样的人。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嘉定之曲江里有孝子李维煌,字裕光。父岩士,生孝子十年殁,家无旨畜①,母针衽以供孝子出就外塾。泣曰:“养亲,儿职也。儿不养母,乃母养儿,儿心何安!”遂弃书史,勤耕作,珍怪之食,进之母,而己甘食淡焉。母病喉,勺饮,喀喀②不下者三昼夜矣。孝子呼天求救,母梦神人刺以针曰:“哀而子之孝也。”觉,一汗而愈。雍正七年秋,海风起,城中生波涛,孝子居故穿漏,夜半屋摇摇然,孝子趋负母,伏几下。俄而前后庐舍崩,所避处独完。

       孝子父亡逾年,大父③亦亡。及其葬也,时届严寒,体故羸,手炭土,僵大雪中。治冢匠数人,蕴火覆之,沦以汤,乃苏。年五十五卒。卒时抱母大恸,嘱其孤某善大母。

       相传其幼时居父丧寝苫块中哀号三年 , 每出入,邻人指曰:小孝子,小孝子。盖其天性然也。乾隆三十年,大吏闻于朝,建坊曲江里,立祠其旁。

       论曰:《孝经》一书,圣人所以为人子训者至矣。然世人方读书以求孝,而李孝氏子独因孝以废书,何耶?中庸曰:“率性④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古之人能率其性者,无于教也。不然,慈乌反哺,羔羊跪乳,使彼所读何书哉?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卷二十七》,有删节)

      【注】①旨畜:贮藏的美好食品。  ②喀喀(kā):呕吐声。  ③大父:祖父。  ④率性:遵循本性。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