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在中国的古老传说中, “茶”发端于神农氏,最早出现在西南地区,承载着华夏民族的文明和智慧,作为中国乃至世界茶学的开山之作, 《茶经》第一次系统性地总结了唐代及唐代以前茶叶生产的技术与经验,在中国乃至世界茶文化史上占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被后世奉为茶文化的经典。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南方地区便有了饮茶风俗,到了唐朝时期,饮茶之风日盛。为了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需要,陆羽在定居浙江湖州期间,将积累的有关茶的知识和经验总结出来,著成《茶经》。书中内容涵盖与茶相关的历史文化,茶叶从生产、加工到消费各个环节的技术,以及由此而来的品饮艺术等,让茶文化上升到一个全新阶段。

嘉木一叶承载着五千年的岁月,也蕴藏着五千年的文化基因。茶具有保健养生的功能。陆羽《茶经》对茶的药理作用的阐述是: “茶味至寒……若热渴、凝闷、脑疼、 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需要,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另外,陆羽还指出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首次把人的“品行”引入茶事之中,将茶的功能从药用、使用、饮用上升到人文精神的高度,让其成为一种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重要载体。

(摘编自“大众网”2023年3月5日)

材料二:

隋唐以后,茶饮更为普及,上至王室、下至百姓,无不爱茶,品茶、论茶也成为一时风尚。

A唐代饮茶方式与今日不同,多不用泡,而是煎煮。饮茶时,先将茶饼碾碎成茶末,起锅煮水并时刻留意水沸的程度,一沸时“调之以盐味”,二沸时盛出一碗水,将茶末投放到锅中煎煮,再沸时将之前盛出的水倒回锅内“育其华”。

B宋元时期延续了有唐一代以茶末制茶的传统,茶臼等形象在宋元诗歌、壁画中屡见不鲜。待明清煮茶之法兴起后,茶叶不再需要研磨饮用,茶臼便慢慢退场。不过,今天很多地方还保留了擂茶的传统,在擂茶的工具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茶臼的身影。更为常见的研茶工具当属茶碾。《茶经·四之器》中说“碾槽,最好用橘木做,其次用梨木、桑木、桐木做。”近来考古还发现了不少陶瓷质茶碾,可见有唐一代茶道兴起,以陶瓷、木石为材质的茶碾更便于使用和传播。

C中国人爱茶,爱其清雅甘醇的品性,爱其余韵悠长的回味,还有埋藏心底念念不忘的家的味道,正如林语堂先生曾经写道: “只要有一只茶壶,中国人到哪里都是快乐的”。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 2023 年3月 3日)

材料三:

2024年, “中药茶饮”、 “围炉煮茶”等频频出圈,在传统茶饮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饮品消费趋势和消费者需求而推出的新茶饮不仅成为年轻人的消费新宠,更是深受青睐的社交方式。随着新式茶饮的消费茶饮多元化、品类细分化、产品创新化,消费者对新式茶饮的热情持续高涨。

与此同时,商家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例如,茶饮一般现做现卖,但如今也逐步推出适应快节奏的、更划算便携的瓶装饮品;针对年轻化的消费人群,与跨行业品牌、热门国风动漫IP 等联动推出联名产品;探索新茶饮的社交属性,给消费者提供聊天休憩的场所……

在业内人士看来, “围炉煮茶”之所以能够迅速走红,与时下流行的“打卡文化”不无关系。 “围炉”营造出的“仪式感” “氛围感”,让年轻人更愿意去“晒”。但打卡容易,回购难。重庆社会科学院财政与金融研究所所长康庄认为: “商家在满足消费者情感交流和社会往来的需要的同时,也要不断创新产品与消费场景,增加附加值,常变常新地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

不少中式茶馆负责人表示: “围炉煮茶”新体验推出以来,营业额增长显著,很多客人因为美团、大众点评等平台的推荐前来消费。不过,在享受“围炉煮茶”的温馨惬意时,也要注意安全。2023年12月25 日,家住杭州城西的一家三口在“围炉煮茶”时因关闭门窗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经过及时治疗,三人情况均已稳定,但仍需进行后续治疗。

(摘编自网络相关资料)

(1)、下列表述与材料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 《茶经》总结了唐代及唐代以前有关茶的知识和经验,涵盖了茶叶生产、加工到消费各个环节的技术等。 B、隋唐以后,茶饮成为一种风尚,唐代饮茶之法多不用泡,而是煎煮。先将茶饼碾碎成茶末,再待“三沸”后才饮用。 C、“中药茶饮”“围炉煮茶”等频频出圈,逐渐取代了快节奏的、更划算便携的瓶装饮品,成为了年轻人的消费新宠。 D、在康庄看来,要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商家要在保证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不断创新产品与消费场景,增加附加值。
(2)、材料二中A、B、C三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结合内容说明理由。
(3)、小文同学的爸爸想开一间“围炉煮茶”的小店,为了更好地宣传和经营这家小店,小文想请你根据上述材料,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举一反三
学校开展“茶文化进校园”活动,小文同学是活动志愿者,请阅读以下材料,帮助她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茶·源自中国

据考证,有文字记载的茶事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公元前200年左右,我国最早的一部字书《尔雅》中就有“横(jiǎ)”字,称“横就是苦茶”(“茶”是古汉字,即今之“茶”)。 《华阳国志·巴志》中记述:“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丹、漆、茶、蜜……皆纳贡之。”周武王率南方八国伐纣是在公元前1046年,这就是说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巴蜀一带就已用土产茶叶作为贡品了。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推论,至少在3000年前,我国就已有茶的栽培和制作技艺。 而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其他国家还没有比这更早的发现与记载。 因此,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采制和饮用茶叶的国家。

(有删改)

材料二

茶·征服世界

公元17世纪,中国茶叶的出口,就已超过瓷器和丝绸,约占全国出口货物的90%。 那时欧洲人以茶为极品,尤其是英国人,他们饮茶都已自成一套茶文化。据说,茶叶是有史以来最先在伦敦做广告的商品,不仅贵族趋之若鹜,资产阶级也跟着大饱口福,就连英国工人也以茶点为饮食。在《傲慢与偏见》里,主人餐后必有茶席,饮的就是中国茶。

而今,茶叶无处不在,茶叶在世界上的消费超过了咖啡、巧克力、可可、碳酸饮料和酒精饮料的总和。所以,英国学者艾伦·麦克法兰在他的著作《绿色黄金:茶叶帝国》一书中说道:“只有茶叶成功地征服了全世界。”

材料三

茶·饮之有道

红茶性温,有暖胃的作用,虚寒体质者和老年人宜饮性温的红茶。冲泡时,适宜用壶或盖碗,茶水比为1:50,水温100℃,冲泡3次,时间为2—3分钟。

绿茶微寒,有助降火,胃寒的人应该少喝,而容易上火、体壮身热的燥热体质者宜饮。 冲泡时,适宜用玻璃杯或盖碗,茶水比为1:50,水温80℃,冲泡3次,时间为2--3分钟。

白茶富含二氢杨梅素等黄酮类天然物质,具有保肝护肝的作用,还具有解酒醒酒、清热润肺、平肝益血、消炎解毒、降压减脂、消除疲劳等功效。冲泡时,适宜用壶或盖碗,茶水比为 1 : 20—1 : 25,水温100℃,冲泡4次,第一泡时间约1分钟,第二、三、四泡依次为1分15秒、1分40秒、2分15秒。

乌龙茶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是不可多得的减肥茶。 乌龙茶性平,能清除体内积热,特别适合秋天饮用,可缓解秋燥。 冲泡时,适宜用壶或盖碗,茶水比为 1:15,水温100℃,冲泡4-5次,第一泡时间约1分钟,第二、三、四泡依次为 1分 15秒、1分40秒、2分15秒。

(摘编自网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我国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推进教育数字化”部署。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强调,在教育等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ChatGPT是数字技术创新运用的典型代表。ChatGPT是2022年11月推出的一款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Chat就是聊天,GPT就是“生成型预训练变换模型”。简而言之,ChatGPT 就是一款好用到超出大部分人认知的聊天机器人。(选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材料二

作为一款生成式人工智能软件, ChatGPT可以根据议题写作业、写论文、写演讲稿……据新闻报道: ChatGPT 成功通过了谷歌的编程考试,拿到了年薪18.3 万美元的L3工程师录取通知书;还能够通过沃顿MBA课程的期末考试……

有记者曾在ChatGPT的对话框中输入“如何看待ChatGPT对教育的影响?”后,它的回答是:“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可以对教育产生积极影响。可以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并与学生进行对话,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支持与指导。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供学习材料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可以为老师提供工具和资源,帮助他们改善教学方式。’(选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材料三

ChatGPT的确在很多领域表现出了非常强大的能力,但另一方面,它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可能会给考试作弊提供便利。冯建军教授认为:在教育领域,ChatGPT注重知识教学,忽视了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缺少辨别信息、答案的能力,忽略了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缺少情感交流;可能导致学术作弊和学术诚信问题。当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伦理治理的确也面临着知识产权侵权、生成虚假信息、算法“黑箱”等问题。以教育数据隐私问题为例,ChatGPT需要联网工作,存在隐私泄露和侵权的风险,可能会伤害未成年学生。

(选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同学们对《千里江山图》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展开讨论。

《新千里江山图》“火了”

【新闻聚焦】

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视界”推出了重磅微视频《新千里江山图》。青绿千里入画,山河无垠新卷。一幅绝美名画,穿越时光与你相遇,一笔一画,都是你我的生活,共同的记忆。作品在全网上线一小时内,阅读量就破10万+,并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名,视频号突破双10万+,接连登上抖音、快手和B站热搜榜,百万网友点赞留言。截至12月4日10时,该视频在《人民日报》微博客户端阅读量已逾707万;全网阅读播放量超2.5亿,热度始终居高不下。

【内容介绍】

《新千里江山图》微视频由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视界”出品,以古代名画《千里江山图》为创作蓝本,以“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为创作理念,采用青绿山水中的传统国画技法,运用多种新媒体技术,让《千里江山困》“活”了起来,为所有网友贡献了一场视听盛宴。短短3分50秒的视频,有代表着中国速度的高铁、象征国家实力的航空母舰、搜寻外太空文明的中国天眼,也有寸土不让的中国军人、上山救火的摩托少年、英勇抗疫的医护工作者……同时穿插着袁隆平、张桂梅等朴实坚定的时代声音。作品用生动画面和利落节奏,诠释了新时代“千里江山图”的意义:捍卫国家的情怀、攻坚克难的勇气、笃行不怠的奋斗,以及让这片土地不断焕发生机活力的伟大人民。

【专家访谈】

浙江大学影视艺术与新媒体学系主任林玮:《新千里江山图》以古今融通的视觉形象,流畅而富有美感地呈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无论是李玉刚的唱腔,还是孟庆砀的身段,一种古典的美在《新千里江山图》中曲折流转。青绿山水古画做底,当代生活缀于其间,一幅长轴画卷显现出古今一脉不绝。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编辑刘勇:对于诗歌和绘画的独特情愫,对于传统文化的推崇和记忆,在今日之中国,如月涌江流,奔腾不息,而先进技术的加持让优秀传统文化重获新生成为可能。厚植家国情怀、捕捉新灵感、反映新巨变、描绘新精神的新时代文艺作品也已经成为文艺工作者的创作主题共识。

【网友评论】

笔下花花:天下绝色!代入感很强。

爱发光的星:这才是真正的中国色,真正的中国式审美。

终只南风知我意:大美中国,是我们共同走过的时光和记忆啊。

DoroDolly:我文化膨胀了。

是小木子同学:这创意好,焕发青春的千里江山图。

朦朦濛濛:中国古风真的好有诗意啊。

(材料选自网络,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章选段,完成题目。

【甲】

节选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①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予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予,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②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乙】

①在这种分工中,玛丽选了“男子的职务”,做的是壮丁的工作。她的丈夫在棚屋里专心做细致的实验。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

②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他们之间的柔情和他们智力上的热情,把他们结合在一起;他们在这个木板屋里过着“反自然”的生活,他们彼此一样,都是为了过这种生活而降生的。……

③那一天他们工作得很辛苦,照道理这两位学者此刻应该休息了。但是比埃尔和玛丽并不总是照道理行事。……几个月以来使比埃尔和玛丽入迷的镭的真相,实际上比他们以前天真地希望着的样子还要可爱。镭不只有“美丽的颜色”,它还自动发光!在这个黑暗的棚屋里没有柜子,这些零星的宝贝装在极小的玻璃容器里,放在钉在墙上的板子或桌子上;它们那些略带蓝色荧光的轮廓闪耀着,悬在夜的黑暗中。

节选自《美丽的颜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小粤对城市文化很感兴趣,收集整理了许多资料。

【材料一】保护城市文化,我们的精神家园才不会荒芜;保留城市记忆,人类文明才不会迷航。

     习近平同志在广州考察时,特地来到了荔湾区西关历史文化街区。他在讲话中提到,城市文明传承和根脉延续十分重要,传统和现代要融合发展,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保存城市的记忆,方能保护历史的延续性,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在全球不少地方,昔日的街区、遗址、名人故居逐渐为千篇一律的新面孔所取代。早在20世纪80年代,一位英国学者就提醒,现在全世界的城市建设都面临一个共同危险,我们的城镇正趋向同一种模样,希望中国的城市建设能够尊重中国文化,尊重城市原有特色。的确,中国的传统文化弥足珍贵,不应被肤浅的标准、流俗的风格淹没。

     由于城市的不断改造与扩大,再加上一些不可抗的灾难性变故,可以说,记忆与忘却总是如影随形,城市本身不可能有自觉的记忆,它需要我们去主动地保护。保护城市的记忆,不仅仅因为它是一种旅游资源或是什么“风貌景观”,更是要见证城市生命从无到有,不断成长的历程,使其独特的地域气质与丰富的人文情感可触、可感。城市的保护,不是简简单单留下几个孤立的“风貌建筑”,更不会随手把许多极其珍贵的记忆大片抹去。这样的“保护”,留下来的恐怕只是残缺的记忆碎片。

(摘编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在西关的大街小巷中,牌坊文化有自己的保留与延续。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前,荔湾区逢源街为传承传统文化、营造岭南牌坊群,建造了多个形式各异的牌坊。这些牌坊按材质分为石牌坊、砖牌纺和木牌坊等,既传承传统牌坊的架构,又融入西关建筑元素,勾勒出西关的地方特色。

    针对牌坊的保护,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一位老师建议,可将有文物价值的牌坊移动到一些固定的场所。如博物馆、纪念馆等,离开交通主干道,既可以保存,又能观光;若牌坊所处的位置比较有特色,也可以结合周边的环境进行整片的保护,如搭配亭子等。

(摘自《信息时报》,有删改)

  【材料三】在漳州古城街区,漳州古牌坊与漳州文庙被同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古牌坊有四个,分别是尚书探花坊、三世宰贰坊、勇壮简易坊、闽越雄声坊,分别由漳州历史名人林士章、蒋孟育、蓝理、许凤所立。建筑形式均采用传统的石仿木结构,与周边街道一同被集中保护,保留着唐宋以来较完整的街市格局。

(摘自网络,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