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试题来源: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4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与山鸟相对

    明前茶

    ①凌晨3点,无需闹钟,小蒋就会准点醒来,他蹑手蹑脚地洗漱,用凉水敷脸,让自己迅速清醒。妻儿都沉沉地睡着,所有的门轴都被他上过油,以免推动时发出吱呀的声音。饶是如此,等他换鞋出门的时候,披衣而起的老母亲还是跟了过来。母亲在他手里塞了个焖烧杯:“昨晚就焖上的小米粥,还放了枣,喝了暖暖胃。”

    ②骑上电动三轮车,五六分钟,小蒋就进了豆腐皮作坊。开门,戴上白帽子、白口罩。第一步就是打豆浆,电动磨浆机隆隆作响,小蒋不停地从大桶里将泡发的黄豆舀到机器里。

    ③为啥要起这么早来做豆腐皮?小蒋笑道:“只怪清流人太讲究,饭店的可口菜肴、夜市麻辣鲜香的小吃,都要用最新鲜的豆腐皮。做得晚,要货的老板就该来拍门板了。”

    ④磨好那么多豆浆要花费近两个小时。5点钟,天空刚刚出现一抹玫瑰红的曙色,小蒋的母亲、妻子与帮工们都到了,小蒋挨个检查他们洗手:“要像外科医生一样认真,手腕、手指侧面……都要洗干净。”

    ⑤磨好的豆浆一倒进蒸发池,就一刻也离不开人了。6个池子,加热豆浆到滚沸后,改小火,让豆浆的温度降到50℃以下。每7分钟,豆浆表面就会结出一层淡黄色的豆腐皮,薄如蝉翼,轻如绢纱,徒手拢来,就像收拢一条薄薄的丝绸围巾,停几秒,稍微沥干上面滴落的豆浆,将其挂上晾豆腐皮的竿子。手要快,力道却要柔和。手上的劲儿稍微一大,豆腐皮就会断裂破损。守着池子的小蒋这样形容说:“这手艺,张飞来了也能给你磨成诸葛亮的性子。”

    ⑥很快,一竿又一竿的豆腐皮都晾满了,它们立刻被送进巨大的烘箱,以60℃的温度温柔地烘干。此时,巨大的蒸发池里,豆浆中的蛋白质与脂类物质已经悉数被收走,剩下的是淀粉类的浆底子。蒸发池的温度又微微升高了,小蒋与妻子,还有帮工们 , 都用木耙子不停搅和这浆底子,推、送、拢、摊……均匀散去水分,预防煳底。个把小时后,浆底子像融化的芝士一样细腻黏稠,散发微微的光泽。

    ⑦停火,奇景出现了,前一批出了烘箱、又在空气中回软的豆腐皮,要在这浆底子中打个滚。竿子上的豆腐皮齐齐滑入蒸发池,浓稠的浆底子像回头浪一样涌来,顷刻间,为一竿子豆腐皮均匀挂上一层雪白的薄浆。

        ⑧挂过浆的豆腐皮稍稍晾干,当晚进入二次烘烤,在80℃的温度下烘上一整夜,才会变成清流豆腐皮最终的模样:老黄色的豆腐皮据说久煮不烂,每一束都像农家打的稻草把子一样,浑朴又厚实。

    ⑨小蒋本在外打工,三年前父亲突然中风了,半边身子僵硬不灵便,每天连上厕所都要含体重不到90斤的母亲一头大汗地架着他。那会儿,父亲变成了暴躁的“龙卷风”,一不如意,就捶打着床沿嗷嗷叫。眼看着家要散了,豆腐皮作坊也要散了,小蒋回到了家乡。

    ⑩小蒋是一个心思细腻的男生,知道守着一家小作坊劳作,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让日子变得鲜活些,小蒋改造了作坊的窗户,将面对远山、水田与果树林的一面设计成一溜儿狭长的窗户,窗户长度超过10米。这窗户,就像打开的山水长卷一样。

    ⑪春天,盛放的山桃花零星点缀着水田,山岗上有大棵的杜鹃花开放,色彩亮丽的蓝喉太阳鸟欢叫着飞来飞去,在杜鹃花丛中采食花蜜。夏天,远近都是浓绿色,树上有大批的白鹭鸟集结,它们时而盘旋降落,时而全部腾飞起来,就像喧哗的花朵被一股神秘的力量一把抛向天空。秋天,蓝喉蜂虎成群结队地出现了。这种小鸟梳着栗色后背头,身着一袭孔雀蓝绿色的燕尾服。胆子大的蓝喉蜂虎会飞上外窗台,此时,小蒋与妻子就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这鸟儿画着长长的黑色眼线,好像永远戴着一条毛茸茸的蓝国巾。

    ⑫在长窗呈现的风景中,还有小蒋爸爸一瘸一拐努力拉着绳子锻炼的身影……

    ⑬作坊中,每天有很长一段时光被均匀地切分着。7分钟就要捞一张豆腐皮,挂上早,而在这劳作的间隙中,手闲了下来,眼睛可没有闲下来。小蒋说:“上周,我在这窗前看到9种小鸟;这周,又看到7种。让人感叹的是,我爸竟然拍到了超过一半种类的小鸟。最迁,他终于拿得稳手机,也能对焦了,医生都对他的进步表示诧异。”

    ⑭这间时时浮漾在蒸汽中的乡间作坊,如一艘抗击风浪的船,它团聚了全家的力量,让家人无一例外地加入了搏击风浪的行列,而后,它走过险滩,停泊在鸟语花香的风景中。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写小蒋蹑手蹑脚地洗漱和把门轴都土了油,表现了小蒋心思细腻。 B . 制作豆腐皮的过程繁琐,需要依次经过打豆浆——挂浆——加热——晾干——烘干等工序。 C . 文章第⑨段运用插叙手法,交代了小蒋返回家乡的原因,丰富了文章内容。 D . 文章通过写小蒋经营豆腐皮作坊的故事,反映出劳动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答案】
    (2)按照括号中的提示,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①小蒋与妻子,还有帮工们,都用木耙子不停搅和这浆底子,推、送、拢、摊……均匀散去水分,预防煳底。(从描写手法的角度)

    ②这种小鸟梳着栗色后背头,身着一袭孔雀蓝绿色的燕尾服。(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答案】
    (3)小蒋改造窗户给一家人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答案】
    (4)小蒋一家在“弘扬好家风”主题活动中被评为“最美家庭”,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其当选的原因。
    【答案】
    【考点】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5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个人的奔跑

        那是一个再也经典不过的夜晚,喧嚣的墨西哥城终于渐渐安静了下来,奥运会田径比赛的主体育场也慢慢地被笼罩在夜色之中,享誉国际的记录片制作人格林斯潘,将当天马拉松比赛优胜者们领取奖杯、庆祝胜利的镜头都制作完毕了,才发现体育场内已空无一人。

    “我该回宾馆休息了。”早已疲倦的他自言自语地说。

        就在格林斯潘刚要离开体育场时,他突然看见一个右腿沾满血污、绑着绷带的人跑进体育场,这个人气喘吁吁、一瘸一拐地跑着,但却没有停下来。他顺着跑道跑了一周,抵达终点后,才突然一下子瘫倒在地……格林斯潘意识到,这是一名马拉松运动员。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格林斯潘走了过去,询问这名运动员为什么要这么吃力地跑到终点。

        这位来自坦桑尼亚、名叫艾克瓦里的年轻人轻声回答道:“我的国家从两万公里外把我送来这里,不是叫我在这场比赛中起跑,而是派我来完成这场比赛的。我要跑到终点,尽管我已经在奔跑队伍的最后面,但我有着和他们一样神圣的目标:我要跑到终点,即使已经不再有人为我加油,我也必须这样做,因为我的背后有着祖国的凝望……”

        听了艾克瓦里的话,格林斯潘早已热泪盈眶。很快,他就用镜头将奥运史上这最动人的一幕传递到了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摘自《格言》杂志2005年5月号)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智慧的美丽

           ①那天晚上看王小丫的《开心辞典》,我流了泪。

           ②这不是一个煽情的节目,大凡不再爱琼瑶阿姨和金庸大侠的人才会喜欢,因为有一种真实和聪明在里面,还有那份期待和紧张。

           ③是那个人感动了我。他的家庭梦想都是为别人,几乎没有自己一件东西。他有个妹妹在加拿大,妹妹有电脑没有打印机,于是他想得到一台打印机给远在加拿大的妹妹。王小丫问,那你怎么给妹妹送去?他说,我再要两张去加拿大的往返机票啊,让我的父母去送,他们想女儿了。听到这,我就有些感动,作为儿子,他是孝顺的,作为兄长,他是体贴的,这是多好的一个男人啊。

           ④主持人也很感动,她问,那你为什么还要一台电脑给你父母?他说,因为父母很想念远在万里之外的妹妹,所以,他要给他们一台电脑,让他们把邮件发给她,也让妹妹把思念寄回家。

           ⑤这就是他的家庭梦想,几乎全为了家人。主持人问,有把握吗?他笑着,当然。因为要答十二道题,而每一道题几乎都至关重重,要达到顶点谈何容易?答到第六题时他显然很茫然,这时他使用了第一条热线,让现场观众帮助他。结果他幸运地通过了,但他很平静,甚至有些沮丧。主持人很奇怪,因为要是别的选手早就欢呼雀跃了,为什么他这样平静?他答:他觉得很不好意思,为什么那么多人都会这道问题而他不会。这时我简直有点欣赏他了,这是何等冷静而自信的一个男人啊。

           ⑥答题依然在继续,悬念也越来越大了,人们也越来越紧张。到最后一题时,我手心里的汗几乎都出来了,好像我是那个盼着得到一台打印机、两张往返加拿大机票和一台电脑的人。仅仅为了他的孝顺和对妹妹的宠爱,也应该让他答对吧。

           ⑦最后一题出来了,居然是六选一。而且是有关水资源的。他静静地看着这道题,好久没有说话,他的父母也坐在台下,紧张地看着他,而主持人也好像恨不得生出特异功能把答案告诉他一样。这时他使用了最后一条求助热线。把电话打给了远在加拿大的妹妹。电话接通了,他却久久不说话,对面的妹妹着急了,哥,快说呀,要不来不及了。因为只有三十秒时间。王小丫也着急了,快说吧,不要浪费时间了,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了!

           ⑧他沉默了一会,说了:妹妹,你想念咱爸咱妈吗?妹妹说,当然想。坐在电视机前的我着急了,天啊,这是什么时候了怎么还儿女情长的,难道他要放弃自己最后的圆满吗?我几乎都要生气了,怎么有这样冷静的人啊?怎么还说这些没边没沿的话?他又说了,那让咱爸咱妈去看你好吗?妹妹说,那太好了,真的吗?他点头,很自信地:是的,你的愿望马上就能实现了。然后时间到了,电话断了。天啊,我一下子明白,这道题他根本就会,答案早就胸有成竹!他只是想给妹妹打个电话,只是想把成功的喜悦让妹妹分享!

           ⑨我的眼泪一下流了出来。为他的智慧,为他超乎常人的冷静和美丽。果然他轻轻地说出了答案,我看出了王小丫的感动和难言。王小丫说,从来没有像你这样的选手。

           ⑩是的,从来没有,像他一样的冷静和智慧,在最后的关头,在久久的沉默之后,给大家带来了满怀的喜悦。而在台下的父母,眼角也悄悄地湿了。

           ⑪我从来以为只有“情”是美丽的,比如爱情、亲情、朋友之情,从来没有想到,智慧也会如此美丽。它让我们慢慢麻木的心灵,在这个美好而机智的晚上,轻舞飞扬。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地球大气圈

        ①我们翘首望天,似乎高不可及。其实我们所看见的这个“天”,本是“地”的一部分——地球大气圈的低层。它的高度不过十几公里,宇宙火箭很容易就穿越了这个高度,这时再回顾地球,蓝天却已跑到我们的脚下,似轻烟,似薄雾,更仿佛是一层蔚蓝色的软纱裹在地球的表面。

        ②大气圈看起来仿佛空若无物,实际上是壁垒森严,将地球重重包住。岂止是面纱,简直是屏障,是铜墙铁壁,对地球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③1976年,在我国吉林省落了一场陨石雨,成为自然界罕见的珍闻。假使没有大气,这种从天而降的陨石将成为家常便饭,给地面造成极大毁坏。正是由于大气圈的保护,高速冲来的陨石因与大气剧烈摩擦,减慢了速度;并因摩擦产生的高热影响,绝大部分陨石在100多公里的高空就化为灰尘和气体,只有极少数到达地面,而且已是强弩之末,一般不会造成什么危害了。

        ④从天外向地球袭来的还有强烈的紫外线。假使没有大气,过多的紫外线将使地球上的生命无法生存,是大气圈保护了我们。在大气圈中离开海面20-35公里这一带含臭氧较多。所谓较多,也不过占到四百万分之一左右。但这点臭氧已足以使大量紫外线被吸收,才使得地球上各种生物免受过多的紫外线伤害;剩下少量的到达地面,对我们来说有杀菌防病作用,反而变得无害而有益了。

        ⑤那些极其稀薄的为地球磁场所控制的带电粒子组成的高层大气,也有保护地球的作用。它能使宇宙中那些以高速冲向地球的粒子流偏转方向。

        ⑥地球大气圈的存在,不仅保护了我们,还是生命得以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假使没有大气,就没有灿烂的云霞,更没有生命的喧嚣,而将是白天酷热,夜晚严寒,天上是黑洞洞的,地下是一片荒凉。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竹篾①

    左建明

        那是一个想来十分遥远的中午了,炽热的太阳高悬中天。

        我背了书包,在桉树的浓阴下轻捷地走着。由于南方雨水频繁,树阴下的通道长满了青青的苔藓。在道边上走,一不小心就摔个仰巴叉,于是,我只好在窄窄的通道中间走——但这不是我后来肇事的理由。

        接下来,我看见一位白发稀疏的老婆婆领着她的外孙在离我不到两丈远的地方蹒跚着前行。男孩儿的眼睛又黑又亮,可爱极了。他只穿了有个背带的开裆小裤衩,小屁股一撅一撅,跟个小鸭子似的。

        我还发现,他手里握了根又细又长的竹篾,那竹篾的尾端就在我脚前两三尺的地方游来摆去。这是一根充满诱惑与动感的美妙线条。

        那一会儿,我突然变得愚蠢可恶:我挪动着脚步,企图踩住那根美妙的竹篾。尽管我只是想跟那孩子逗着玩玩,但仔细想想,人的恶念原来与生俱有。

        我是终于将那竹篾踩住了。于是,美妙活泼富有生命力的竹篾一下绷直成一条僵硬毒辣的直线,与此同时,我听到那孩子哇的一声哭叫起来,我看见那根竹篾从他手里甩脱了,仿佛甩掉一条蛇。

        “啊呀!”老婆婆扳过孩子的手,不禁失声叫起来。我赶紧跑上去,一看,那孩子白胖胖嫩生生的小手被竹篾划了深深的一道伤口,鲜红的血往外涌流。我觉得心脏好像被竹篾一下子刺穿了,浑身打了一个永生难忘的激灵。

        那一刻,我惊慌失措,只盼着发生的事只是一个噩梦。

        老婆婆却说:“莫害怕,你又不是故意的。”

        我长吁一口气,内心的恐惧一下子被安抚了。因为老婆婆不以为我是故意的,我就可以免遭一场责难了。

        于是我就坡骑驴,顺水推舟,不管表情如何尴尬难堪,我极力装作不留心而误踩了竹篾的神态。是啊,竹篾那么长,后边的人不小心儿误踩上的可能性是挺大的呀!

        老婆婆急急惶惶地抱着孩子找卫生室去了。

        那条长长的竹篾刚才还活蹦乱跳着,这会儿却僵直地卧在长满苔藓的小路上。

        耳边还有那孩子渐远渐轻的哭声。

        午后,我被一种不安驱使着,到隔壁老婆婆家去看那孩子。孩子的手已经缠上了厚厚的白纱布,他的爸爸妈妈正心疼地皱着眉头。老婆婆见我去了,对小孩的爸妈说:“他不是故意的。都怪我,不该让娃儿拿篾子耍。”

        我低着头,对老婆婆充满感激,但我仍然没敢承认自己是故意的。

        那时候,我刚上初中,屈指算来,已有30年了。那条长竹篾为我培植了一种生理条件反射: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听到(更不用说见到)别人一不小心划破了皮肉,我立即会浑身打一个激灵,一种麻酥酥的感觉透遍全身,仿佛自己也挨了一刀。

        那仅仅是一种生理条件反射吗?

        多少年来,我眼前常常浮现出一幅美丽生动的图画:一位白发老婆婆领着她的胖嘟嘟的小外孙在前面走,那孩子拖着一条长长的竹篾,在他一撅一撅的屁股蛋后边活蹦乱跳地游来摆去。

        我干吗要踩上一脚啊?

    (选自《走过心灵的脚步没有声音》)

    【注释】①竹篾:竹子劈成的薄片。

    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母亲的衣橱

        ①母亲不让别人动她的衣橱。

        ②那一次,我接她去我家,弟弟把汽车都发动好了,却迟迟不见母亲出来。我等得心急,就跑进屋催促,只见母亲正埋头在衣橱里找什么。“我想穿上你在北京给我买的那件毛衣。”母亲说。我要动手帮她找,母亲不让,担心我会给她翻乱了。我这才发现,衣橱里的东西都摆放得很有条理。母亲指着衣橱解释说:你给我买的衣服在这边,那边两摞,是你大姐和二姐的。在我的惊诧中,母亲慢慢换好衣服,又对着大镜子照了照,才满意地朝外走去。

        ③我刚上小学一年级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忍受着巨大的悲痛,毅然独自拉起了家庭的大车,车上载着我们兄妹七人。最苦的那十几年,母亲从未穿过新衣,却把我们收拾得干净整洁。我10岁那年冬天,冻伤了脚。为了赶在大年初一让我有新棉鞋穿,母亲三十晚上还在忙碌。那幅画面至今还历历在目:15瓦的灯泡下,严重贫血的母亲坐在马扎上,握着锥子和线上鞋底,弓着腰、低着头,鼻尖上沁满细密的汗珠……但第二天清晨,母亲已经精心收拾好自己,头发梳理得一丝不乱,身上的旧衣服洁净平整,在院里庄重地燃响新年的第一串鞭炮

        ④母亲爱我们,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要像她一样,从小就要坚强美丽,自信勇敢,不被任何困难压倒。

        ⑤那一年,排行最小的弟弟也考上了警官学校,至此,我们兄妹七人中有四个考上了大学。母亲终于不再改我们的旧衣穿。

        ⑥一天比一天好起来的日子里,我们不顾母亲说浪费,不断给母亲买东西,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回报她的养育之恩。许多时候,我们都忘了自己曾给她买过什么,但她却记得一清二楚。冬天来了,她会对前去看望的我撩起裤脚说:“你买的袜子,还很暖和,真的很厚实啊!”二姐去了,她会挽起袖口,对二姐说:“你买的这件保暖内衣,现在还很合身。”大姐来了,母亲会拿出鸭绒袄,对大姐说:“你选的这个样式,今年还很时兴呢!”

        ⑦衣橱里的那三摞衣服,是母亲的宝贝,去哪个女儿家,就穿哪个女儿送她的衣服。她说,这都是孩子们的一片心,穿在身上,才能知道孩子们的好,记着孩子们都是多么懂事。于是,每一次,当母亲衣着光鲜地站在我家门口的时候,我就知道,母亲是报答我们来了。可是,作为儿女,我们给予含辛茹苦母亲的,真的是太少太少了啊!

        ⑧一想起这些,泪水就盈满我的眼眶。

      (作者:伊沫;有删改)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窑变(余显斌)

        ①鲁山花瓷是瓷中名品,百闻难得一见,因此,市场上算稀罕物,可是,他的店里,有时也做着鲁山花瓷的生意。

        ②他开一爿(pán)店,在一湾水边,上写铺名:名瓷之家。各种瓷器,琳琅满目。客人来寻,踏过石桥,转过一道竹林,沿一道逼仄的门进去,眼前一亮,面前柜上摆着罐、杯、壶、瓠(hù)等,有的天青色,有的白如银子。还有一种瓷,胎质厚实朴重,黑色质地上流淌着白斑蓝彩,泛着幽幽蓝光,让人眩晕。

        ③这,就是闻名的鲁山花瓷。

        ④买家只许看,选准了,他才拿出瓷器让对方细看。在他这买瓷的,尤其是鲁山花瓷的,一般都信任他。因为,他是鲁山花瓷的权威。一尊鲁山花瓷拿来,不要放大镜,他用手一摸,鼻子一嗅,嗯,宋代的,绝对宋代的,瞧这质地,这手感。一查,果然是宋代的。也因此,他的那家店,人来人往,生意很好。

        ⑤当然,有时买主一个电话,他也会乐呵呵地送货上门,仅限于本市。以他的说法,不为挣钱,只为交友,志同道合嘛。

        ⑥有人出三万元钱,想买他这个罐。那天,是个细雨天,天青色的烟雨无边无沿地下着。他用纸盒随手装了个小小的鲁山花瓷罐,提着,走了出去。

        ⑦由于路近,他没有打车,走过小巷,出了竹林。这时,一辆三轮车冲了出来,他躲闪不及,手一松,纸盒落地,“哐”的一声全碎了。

        ⑧三轮司机傻了眼,跳下来道:“没事吧,大哥?”他火了:“没事?瞧我这罐。”三轮司机说:“不就一个罐吗?多少钱!”

        ⑨就在这时,买主打来电话,说三万元已备好,罐怎么还没送来?他将电话让司机听了。三轮司机顿时结结巴巴道:“三——三万元啊?”他眼一翻:“现在知道不是你家腌菜罐子了吧?”三轮司机待了一会,一咬牙:“我赔!”他哼了一声:“民工吧,你有钱吗?算了算了,就当我募捐了,做了善事。”说着,他不想再纠缠下去,转身就走。

        ⑩回到家,他拿了另一件鲁山花瓷罐,四耳的,黑底白釉,装入一个纸盒子,去了买主那儿。三万元钱也就到了手里。

        ⑪这样的生意,他一天会做几起。所以,撞碎鲁山花瓷的事,他也就慢慢忘了。

        ⑫一个冬日的早晨,他刚开门,一个人影戳在眼前。抬眼一望,不是别人,正是那个民工司机。司机吸溜着鼻子,显然站了一会儿了。看见开门,司机忙把手上紧紧裹着的蛇皮袋层层打开,抖抖索索捏出几卷钱,一张张地数,整整三万,放在他手中。

        ⑬司机交了钱,嘘了口气,好像多大一个心事了了。他张张嘴,想说什么,可又没说出来。直看着那民工骑上三轮车,嘟嘟嘟地走了。一直消失在晨雾中,消失在他视线的尽头。

        ⑭他拿着钱仍呆呆地站在那儿,心中有股烈焰在燃烧,在蒸腾,在激流澎湃,以至于他虚汗淋漓。因为,只有他知道自己卖出去的鲁山花瓷里,有个别是赝品,是自己手制的。

        ⑮那天,民工撞碎的就是一尊赝品。他当时之所以没让赔,一则赝品不值钱。再则怕闹开了,被行家发现,看出其中的猫腻。

        ⑯鲁山花瓷,是高温下的一种美丽的窑变。

        ⑰他没想到,一个民工司机,竟让自己心中发生了剧烈的窑变,也如鲁山花瓷一样,放射着一片洁净的蓝色。当天,他找到民工退还了钱。以后,他的“名瓷之家”中,再也没有赝品了。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