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材料一】
重返月球——打造“地月经济圈”
①在航天科技发展史中,科学技术与科幻小说相向而行,世界现代科幻作家亚瑟·克拉克创作的科幻小说《2001年:太空漫游》,对航天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研究员周武曾担任科幻电影《独行月球》的科学顾问,她个人的感受是:“未来”已来——自上个世纪“阿波罗17号”飞船登月以后,载人月球探测已经停滞了50年。近年来,全世界掀起了重返月球的竞赛:美国是想建设大本营,俄罗斯想建设月球基地,欧洲则提出“月球村”的概念。
③如今,中国已经开启了“航天强国”的新征程。在2049年前,我国要打造“地月经济圈”。2021年中国航天日期间,中俄两国联合发布了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的概念图,并向全世界宣布: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通过联合论证与建设、航天员选拔培训、载荷搭载等多种途径参与项目合作,推动人类航天科技发展。
④我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实现了人类首次月背探测。未来的“月宫之家”可能会是穹顶状建筑结构,内部是封闭循环环境,室内空气主要是将人呼出的CO2供给植物,植物再释放O2 , 成为一个大型密闭自循环生命生态系统。
⑤星际移民在月球上吃什么?其实“月宫种植”已经在进行中了。2018年,我国“月宫365”实验获得成功,这是迄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未来,蘑菇和其他叶菜可能是最早在月球上种植的食物。
(节选自《北京科技报》2023年2月20日,有删改)
【材料二】
①6月16日消息,中国和俄罗斯在2021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GLEX—2021)期间公布了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路线图。
②2021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6月14日至18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办。中俄双方介绍了国际月球科研站的三个建设阶段。
③第一阶段应于2026年至2030年开展,双方将在这一阶段开始联合行动,从月球采样返回,并检验月球科研站指挥中心的有关技术。
④第二阶段应于2031年至2035年开展。其间双方计划在月球轨道和月球表面部署用于保障能源、通信和设备运输的系统。
⑤国际月球科研站应在第三阶段全面投入运行。
【材料三】
【材料一】 ⑴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⑵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袁采(宋) | 【材料二】 今天,人类的文明程度、资讯的发达程度、法律的完备程度,都堪称历史之最。但是,我们今天的生活,已经被信任危机包围:老人、孩子倒地无人敢扶;亲人因债务纠纷反目成仇;上市的电商平台,却充斥着假货······ 这是因为飞速的城市化和市场转型,将两千多年的熟人圈子,抛进了陌生人社会的市场规则,旧的道德伦理被边缘化,新的文明底线尚未确立;普通人获得了竞争经济、荣誉的机会,也助长了从上到下的投机心理;法律的防范机制时常失灵······ |
【材料三】
(新华社成都9月27日电)9月21日,在四川泸定地震中失联17天的甘宇在人们不懈寻找下,终于获救。人们被生命的奇迹震撼,更被奇迹背后一个个平凡英雄的善意接力深深感动。
17天,甘宇经历了饥饿、寒冷、伤痛,他用强大的求生信念克服着恐惧、孤单、绝望。为了找到他,不放弃希望的亲人,全力搜救的救援队,自发找人的村民,踏上了危险重重的征途。一个个普通人善意的累积和爱的传递,也回应了甘宇的坚持和坚守。最终,他们共同创造了这场生命的奇迹。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