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自主高效练】语文八年级下册主题三自然美景

陶渊明诗文联读

〔甲〕五柳先生传(节选)

〔晋〕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乙〕归园田居(其三)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均选自《陶渊明全集》)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2)、下列关于《桃花源记》和甲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写了他发现桃林、进入桃源、离开桃源和再寻桃源的经历。 B、《桃花源记》第二段描写了桃源中的美丽风光,其中有自然风光,也有人文风光。 C、甲文中,五柳先生住处旁边有五棵柳树,所以自号“五柳先生”。 D、甲文中,五柳先生喜欢读书,而且深究书中文字之意,可谓“一字之证,博及万卷”。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4)、《桃花源记》描绘的桃源中,人们过着丰衣足食、幸福美好的生活,具体表现在“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两处。甲文中,五柳先生的生活却与此截然相反,具体表现在“”。

(摘录原文语句作答)

(5)、甲文、乙诗写的是同一个人,写作角度却明显不同,试结合选文内容具体分析。
(6)、联系《桃花源记》和甲文、乙诗,结合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谈谈你对乙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的理解。
举一反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