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自主高效练】阅读组合素养评价(一)

阅读

祝你吃一点苦头

[美国]约翰·罗伯茨

①每次的毕业典礼上,都会有演讲者来到众多踌躇满志的学子面前。他们几乎都会说着同样的一些话:“今天是个开始,不是结束,你们应当向前看。”他们说的都有道理,不过我觉得如果你们正在思考以后要走的方向,最好先知道自己此时的位置,并且要学会向后看,也就是回顾过去。如果回顾一下第一天来上学时的情景,你会想起,当时的你有一种孤独感。也许你还会想起自己有一点害怕和焦虑。可是你看现在,你的身边都是朋友,你对即将进入的新学校也充满了信心。

②想想为什么会这样,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想到自己的变化,你也许会感谢在体育场上、在宿舍里鼓励你的朋友们。你的自信不是因为自己做的每件事都能成功,而是因为有了朋友的帮助,你不再惧怕失败。真的失败了,你会爬起来再次尝试。如果你再次失败,也许就需要转而进行其他尝试。但是你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不只是因为你的成功,而是因为你不怕失败。

③一般来讲,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者还会祝愿你好运,还有其他美好祝福。我不想那样说,并且会告诉你原因。在今后的一些岁月里,我祝你会受到不公平的对待,那样你就能知道公正的价值。我祝你会受到别人的背叛,因为那样你就能懂得忠诚的重要。抱歉我这样对你说,但是,我祝你会时常有寂寞的时候,那样你就不会把友谊视为理所当然。再者,我祝你时常遇到坏运气,那样你就能意识到“机遇”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并且会理解,其实你的成功不完全是应得的,别人的失败也不完全是应得的。你失败的时候,我希望你的对手时常对你的失败幸灾乐祸,这是你理解体育精神的重要性的一种方式。我祝你有被别人忽视的时候,这样你就能知道倾听他人声音的重要性。我祝你能遭受一点痛苦,那样你能从中学到同情心。不论我是否祝愿你,这些都是你将来一定会有的经历。你是否能从中得到收获,要看你从不幸中得到启迪的能力。

④你可能还希望演讲者能给出一些建议。演讲者能给你提出的最多建议,是让你活出自我。众口一词可能让你觉得有些老生常谈,但是你就是应该活出自我。不过你应该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人们对你说“活出自我”,是他们不希望你按照别人给你定下的标准生活。但是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谁,你就无法活出自我,而且只有进行思考,你才能知道自己是谁。

⑤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不经历磨难的人生没有意义。”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只管放手一搏”或许是一句有用的箴言,但是在考量如何走好以后的人生之路时,它就不是一句很好的箴言了。要想过上舒服的日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图舒服。我建议,无论你取得什么成就,都不要有居高临下之感。

⑥我给你的最后一条建议很简单,但是我觉得能对你的人生产生巨大影响。每个星期,你应当给一个人写一封信,比如写给你以前的老师,感谢他曾经给你的帮助和鼓励。不是电子邮件,而是手写信件,大约需要十分钟。写完后贴上邮票,寄给对方。一年下来,会有几十个人因为你的亲笔信而感觉到你是如此与众不同。

⑦大约五十年前,美国哲学家、音乐家鲍勃·迪伦作巡回演出期间,很是想念他四岁的儿子杰西,于是写了一首诗送给杰西。这首诗充满了父母对于儿女的希望,诗中表达的愿望是美好的,是永恒的。 下面,我就以这首诗作为演讲的结束:

愿上天的庇护与你同在,

愿你的美梦都能成真。

愿你与人为善,也获人相助,

愿你造一把通往繁星的云梯,

你可以攀登到每颗星星之上,

愿你永远年轻。

愿你长大后正直无私,

愿你懂事后真诚善良,

愿你永远知晓真理,

所到之处都有光明照亮方向。

愿你勇敢无畏,

百折不挠,意志坚强。

愿你总是忙碌充实,

愿你脚步永远轻盈敏捷。

愿你有一个坚强信念,

暴风雨来临时,

你的心中总是洋溢着快乐,

愿你的歌曲永远为人传唱,

愿你永远年轻。

(本文为 2017年6月3日美国联邦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在新罕布什尔州卡迪根山中学毕业典礼所作演讲)

(1)、本文的标题拟得好不好? 说说你的理由。
(2)、作者开篇并没有给毕业学生送祝福,而是写学生的过去和现在,为什么?
(3)、文章引用鲍勃·迪伦写给四岁儿子杰西的诗作为结尾,其目的是什么?
(4)、演讲在技巧上注重语气、语调、重音、节奏、肢体语言等方面。请你对诗歌中画线的句子进行演讲设计,并说明理由。
举一反三
阅读《你懂“辣”吗?》(胡培雷)一文,完成后面题目。

      辣,我们都不陌生,不少人尤其是南方人,可以说是无辣不欢,我们应该都听过这样的民间传说:湖南人怕不辣,四川人不怕辣,江西人辣不怕。更有甚者,感叹“没辣椒的日子简直 生不如死”。可见,辣在很多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可是,我们真的就懂“辣”了吗?作为一名喜 欢吃辣的“脑残粉”,我想说很多人对食辣可能存在误区。

一,__________

      之所以人会感觉到辣,是因为辣椒、生姜等食物中一些化学物质的功劳,譬如辣椒素、姜酮、姜醇等等,而在这几种化合物中,辣椒素又是最常见的,分布最广泛的辣味物质。辣椒素 刺激细胞,在大脑中形成了类似于灼烧的微量刺激的感觉,所以其实不管是舌头还是身体的其 他器官,只要神经能感觉到的地方就能感受到辣。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能感觉到辣,而有 些人觉得不辣,因为每个人对辣的疼痛感有所不同。

二,__________

      也许我们有过这样的体会,有时觉得饭菜不香,但是如果在菜里放上一些辣椒、辣酱等, 立马觉得食欲大增,吃完还会意犹未尽,就像上瘾一样。吃辣椒为什么会上瘾呢?

      吃辣椒久了会让人上瘾,有一个词可以形容这种感觉——“辣椒素快感”,它是一种通过食 用大量富含辣椒素的食物所造成的欣快感。原因是当辣椒素所带来的辛辣感刺激舌头、口腔的 神经末梢时,机体的神经系统会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加、肠胃蠕动增快 的现象而加倍“工作”,同时兴奋性的刺激会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再吃下去,大脑又会以为有 痛苦袭来,于是释放出更多的内啡肽。内啡肽会促进大脑内另一种物质——多巴胺的分泌。多 巴胺是一种脑内分泌,类似肾上腺素的物质,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 奋。于是“享乐主义”的大脑让我们吃辣吃上瘾了。

三,__________

      吃完香辣的食物以后往往会眼泪、鼻水直流,口唇肿胀,有些人还会感觉头皮发麻。这时,我们可能第一反应就是找一杯冰水解辣,其实,冰水并非解辣的好方法。

      水只能缓解辣味对舌尖神经的刺激,并不能中和辣椒素,辣椒素不溶于水,不但不能冲走 且还会使辣椒素更广泛的扩散到受体中去,加剧灼热感。

      那喝什么能快速有效解辣呢?牛奶是个不错的选择,纯牛奶里面含有大量的酪蛋白,它是一种很好的乳化剂,可对因辣而灼伤的消化道上皮黏膜细胞起修复作用,并缓和感觉神经的受刺激程度。

      辣椒营养丰富,有许多保健作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控制心脏病及冠状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含有较多抗氧化物质,可预防癌症及其他慢性疾病;可以使呼吸道畅通,用以治疗咳嗽、感冒;具有强烈的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可以改善怕冷、冻伤、血管性头痛等症状。但凡事过犹不及,过多的辣椒素会强烈刺激胃肠粘膜,使其高度充血、蠕动加快,引起胃疼、腹痛、腹泻并使肛门烧灼刺疼,诱发胃肠疾病,促使痔疮出血。食辣也因人而异,有些体质的人或某些情况下不能吃辣,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只有懂了“辣”,才能更好享受辣所带来的完美体验!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屋门前的荷塘

赵丰

    ①老屋前的荷塘,被一些弯腰的柳树围着。

    ②早春,我喜欢睡懒觉。母亲喊着我的小名,说太阳出来了,莲叶出来了,你还睡得什么觉?听见莲叶两个字,我一骨碌起身,连鞋子也顾不上穿奔到荷塘边。伸长目光探望,却不见莲叶的影子,便抱怨起母亲来。母亲是从不说谎的人,怎么会骗我?谁知又睡了一觉起来,鲜绿、圆润、光洁的荷叶便静静地伏在了水面上,仿佛打开的莲花宝座。母亲在做早饭,说我没哄你吧,昨天就出来了,你没看见就是了。多年以后,我才悟出,这片荷塘,陪着母亲几十年了。母亲是能感觉到它的生长过程的。换句话说,荷尖、荷叶、荷花是绽放在母亲心里的。

    ③ 夏季,风吹荷塘,很有趣味。我常在荷塘边傻坐。风的手掌轻轻拂过,荷叶如一片片绸缎抖动,又似一道道绿色的电波。奇怪的是,荷叶在风里不发声,我就质疑起自己的听力来。不过,我倒是清晰地听见了雨打荷叶的声音,沙沙的响,像蚕食桑叶的那种声。人过中年,忽然悟出仿佛心灵里曾经闪现过的声音。岂止风吹荷叶声有种禅意,雨水滴落在荷叶上的那种颤抖,也摇曳着我的心。

    ④ 秋风来了,秋雨飘落在残荷上,给荷带去一缕湿漉漉的忧伤,感受着“红藕香残玉簟秋”般的清冷,“菡萏香消翠叶残”般的苍凉。要说风景如画,荷在风中的摇曳,水中的倒影,莲与莲的交叠,叶面与叶面的互相抚慰,更是神来之美了。

    ⑤ 荷叶萧疏了,我也该加衣服了。母亲捧着一件棉衣从老屋出来,喊着我的小名,说荷叶都快落水了,你还不冷?说着,她就脱了鞋子,卷起裤腿,下到塘里打捞落在水面上的荷叶。荷叶晒干搁在楼上,准备明年端午节包粽子。

    ⑥冬天到了,该出莲藕了。父亲赤着膀子,裤腿卷到大腿根,在塘水里摸莲藕。家乡人把这叫起莲藕。父亲舍不得用铁锨或者铁耙子,生怕弄断了藕条。记得我高中毕业那年,想帮着父亲起莲藕。父亲挥挥手说:走开,这塘水冷得很。你骨头嫩,小心得了风湿。到了中年,我忽然悟出,老屋门前的那片荷塘,是父亲生命的背景啊。

    ⑦刚上大学那年,荷塘还在,放了暑假回到老屋,面对着门前的荷塘,心里就有了充实的感觉。我常常蹲下身子,伸出手,轻轻地抚摸着一片荷叶,仿佛和它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我的思绪,随着水的荡漾,恍惚中自己也幻化为一片荷叶,一朵荷花。

    ⑧上大学的第二年,老屋前的那片荷塘也就干涸了。再放暑假回到家,父亲就对我叹息着:这水,怎么说走就走了?

    ⑨我知道,他在惦念那片荷塘。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语文是休育老师教的,这话于我并没错

甫跃辉

①我的语文老师是班主任余庚兴老师。教语文,余老师是很有几样法宝的。

②第一样法宝,背诵大法。本来嘛,有些课文后面,已经有背诵要求,他要求我们,所有课文都得背下来。不知是否因为得过极严重脑炎,我的记忆力一直不大好。每天我得花大量时间背课文。

③只要不下雨,我总会爬上房顶,一边大声背诵课文,一边呆看落日。落日慢坠,逼近青山,真是好看。落日陷下山坳,如戳破的溏心鸡蛋,散开满天霞光。大地上,一条黑线由西朝东涌来,爬过田塍,越过房屋,跨过河流,什么也阻不住它。大地昏晦,沉静,风吹过世上所有的生命。世界包藏了比光明之时更磅礴的力量。

⑤余老师的第二样法宝呢?是抄写大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余老师如是说;而且,不管课本上什么要求,一律全文抄写。

⑥我们总会提前抄写。当然了,这是不能让余老师知道的。那时,作业本往往只有一本,我们便会在抄好的第三课后空出七八页,这才抄第四课……如此,翻开(切记切记)的抄写作业交上去,余老师只会在第三课后打个红勾,再写上大大的“阅”。可凡事总有例外,有同学的作业本发下来,所有提前抄好的课文,红勾大“阅”赫然在目。再布置抄写,他只能重抄一遍。余老师呢?微微一笑。

⑥余老师这第三样法宝,乃作文大法——不,或许应该叫数数大法。写景状物写人记事,余老师这么教写作文,对作文的评判却不管这一套。余老师说,考试时,作文满分三十分,一行一分,写满三十行,便得三十分。平日练习也这样——班里刚组织野炊回来,题目自然是“野炊”。我说,我写到搭锅做饭,已经十五行了!同学说,我才写到上山,快二十行了!另一位同学大声说,那算什么!我还在写准备锅碗瓢盆呢,快写够了!教室里你攀我比,互相伤害,公正公平。

⑦后来,直到我们能够把一块甜点心写得像一片土地那样广袤,写得它开出满地的大红花,余老师才开始品评点心里的芝麻绿豆。

⑧细细回想,余老师的法宝还不止这老三样。

⑨四年级以后,余老师要求我们每人出一套语文试卷,考一考别人,也考一考自己。那真是盛大的狂欢,大家想尽办法找难题,掀起了刁难别人愉悦自己的学习高潮。

⑩余老师有本封面乌暗的厚厚的四角号码词典,说查哪个字,他总能迅速报上一串数字然后翻到那一页。“横一垂二三点捺……”这口诀让我们对他顶礼又膜拜。一个周末,我让我爸一咬牙买下和余老师一模一样的词典,在家钻研半小时,磕磕绊绊会查了。课堂上,我准确说出“余”在哪一页时,余老师点一点头,微微一笑。

⑪余老师还动员我们订报纸。那时候,订了一份报纸,这事听着真够牛的:外面的世界就这么每星期按时来到我们手中。

⑫我们的体育课,有时是余老师兼着的。

⑬余老师怎么教体育?差不多全然忘却了。只记得为庆祝六一,举行全乡小学生体育比赛。矮小的我甩着两只手没事可干。余老师或许觉得我这班长不参加会太没面子,就让我帮三个练跳绳的女生数数。最终,有个女生得奖了,似乎我这个还算识数的班长也与有荣焉。

⑭——当然咯,“六一”可不是白过的,要写作文!才写到“五一”,我已经写够三十行了。

(选自《文汇笔会》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等你回家

丁立梅

    ①陪一个父亲,去八百里外的戒毒所,探视他在那里戒毒的儿子。

    ②戒毒所坐落在荒郊野外。我们的车,在乡间土路上颠簸着。路边,野葵和浦公英开得兴兴的。一些鸟,在草地间飞起,又落下。天空蓝得很高远。做父亲的心,却低落得如一棵衰败的草,他恨恨地说,真不想来啊。

    ③一路之上,他不停地痛骂着儿子,历数着儿子种种的不是,说他毁了一个家,毁了他。他含辛茹苦养大他,为他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帮他娶了媳妇。那个不肖子,却被一帮狐朋狗友拖下水,去吸食毒品。他一辈子积攒的家业,几乎被他掏空了……

    ④“我真想跟他同归于尽!”这个父亲,说到激愤处,双眼通红地睁着,抛出这样一句狠话来。若儿子在跟前,他是要把他撕成碎片才甘心的。

    ⑤我坐在一边,听他痛骂,隐隐担着心,这样的父亲,去见儿子,会有怎样的结果?

    ⑥车子静静地,一路向前。野葵和蒲公英,一路跟着。也终于,远远望见了几幢房,青砖青瓦,连在一起,坐落在一块开阔地。开车的师傅说,到了。做父亲的像突然被谁猛击了一掌似的,愣愣地,不相信地问,真的到了?一看表,快上午十点了。他急了,说,也不知能不能见着。因为按这家戒毒所的规定,上午十点之后,一律不允许探视。

    ⑦他一口气跑到大门口。还好,还有十五分钟的时间。办了相关手续,这个父亲一秒也不曾停留,急急火火往探视室跑。很快,他儿子被管教干部带进来。高高壮壮的年轻人,脸上也无欢喜也无悲。他看到父亲,嘴角稍稍牵了牵,像嘲讽。一层玻璃隔着,他在里头,父亲在外头。做父亲的盯着他,从他进来起,就一直盯着他,话筒拿在手上,并不说话。

    ⑧旁边,亦有来探视的人。一个长相甜美的女孩子,在玻璃窗外头,不停地用手指头在举起的另一掌上画着什么。在里头看着的,是个清秀的男孩子。他眼睛跟着女孩的手指转动,频频点头,含着泪笑。他是读懂她爱的密码的,从此,都改了吧。还有几个人,男男女女,大概是一家子,围在一起,争着跟里面一个中年人说话。里面的中年人,憔悴着一张脸,却一直笑着,一直笑着,这时,他们中的一个,突然到探视室外面,叫了一个男孩进来。孩子不过十一二岁,白净的面容,文文弱弱的。孩子怯怯地打量了四周一眼,走到中年人那里,拿过话简,隔着玻璃窗,才说了一句什么,里面笑着的中年人,不笑了,他愣愣地看着孩子,眼泪下来了。

    ⑨哭什么呢?你会改好的!我听到那些人里的一个大声说。

    ⑩探视的时间,快要过去了,管教干部已进来提醒一直跟儿子对峙着的父亲,这时掉过头来。我发现他与刚才的强悍,判若两人,竟是一脸的戚容,他低声说,里面的日子,不好过的,看他,也黑了,也瘦了。

    ⑪他问我,你有纸笔吗?

    ⑫当然有。我掏出来给他,正疑惑着他要做什么,只见他低头在纸上迅速写下几个字,贴到玻璃窗上,给儿子看。里面的年轻人,看着看着,神情变了,两行泪,缓缓地,从腮边滚落下来。

    ⑬探视结束后,我看到这个父亲在纸上留下的字,那六个字是:儿子,等你回家。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灯如红豆

侯志明

①有句诗说“灯如红豆最相思”。

②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看城市迷人的夜光。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不止一次。

③因为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油灯。

④那是一盏自制的、简单的煤油灯。一进腊月,母亲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赶做新衣或者浆洗旧衣。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有一天,我睡醒一觉,发现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拔着棉衣。一手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再在膝盖上使劲地勒紧。我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上。灯仍然在嗤嗤地发着光,没被吹灭。我知道她还会起来,我就没吱声,静静地等候着。果然,过了五六分钟吧,她又坐了起来,拿起没做完的活儿。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但我一张口,说出的却是,“妈,我要尿尿”。妈没有抬头,只是说“灯亮着呢,去吧”。尿完尿,我回转身,站在那儿,盯着母亲,希望她看我一眼,等来的却是“冷,快去睡,感冒了过不好年。”她仍没有抬头。“那你怎么还不睡?”“快完了,一会儿睡。”在母亲的心里,为了孩子过年的新衣新鞋,这些活儿不但是定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时的。年年如此。

⑤直到今天,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从没有熄灭。它渺小像母亲,它柔弱像母亲,但它明亮也像母亲。母亲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照亮的是我们艰难生活的每一天。

⑥后来,我们家又有了另一盏油灯。那是一盏玻璃底座,玻璃肚子,带了玻璃灯罩的油灯。自从有了这盏灯,我们总希望父亲天天点亮这盏灯。那样不但整个家里会明亮很多,而且我们可以蹭亮光看书写作业。有一年的年底,父亲又点亮那盏灯,开始给人们算账,我又蹭光写起作业,写完我就去睡了。但我睡醒一觉,发现父亲仍然在翻本子打算盘。冬天天冷,他一会儿哈手,一会儿跺脚。眉头紧锁,仿佛遇到了什么大事。看着父亲着急不安的样子,我便从被窝里伸出头问:“爹,咋了?”“没咋。”他也没有看我。“没咋,那咋不睡?”我又问。这时他转过脸,看着我说:“有两毛钱,对不上账。”“多了还是少了?”我接着问。“多了。”他说。“多了,那好呀!”我说。他又转过头并拧小灯火,走过来坐在炕沿边摸着我的脸,“不知道给谁少算了,两毛,一个壮劳力两天才能挣到。”

⑦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也从来没有和父亲分开过。它教给我认真、公道、善良地对人对事,遇有疑难,遇有诱惑,面对选择时推己及人。

⑧后来,我上了高中。为了在教室关灯后能多学习一会儿,我备了一盏小油灯。多少次,在寒冷的冬天,我的手冻得不能拿笔想放弃的时候,是这盏小小的灯给了我些许的温暖。尤其难忘的是,有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带了灯去教室背书,可是只过了一会儿就油尽灯灭,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与我坐得不远的女同学将她的灯推到了我的面前,自己站起来走出了教室。这一举动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因为在那个年代,男女同学是连话都不说的。何况这个女同学是我们男生认为最丑,且被经常嘲讽的,而且她也应该是意识到了的。那一刻,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

⑨几十年来,陪伴我长大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油灯,都已难得见到了。但它照耀我前行的路却是那样的明亮宽展,给我的启迪又是那样的深刻受用。

⑩“灯如红豆最相思”的前面还有一句,是“书似青山常乱叠”。把灯和相思联系起来的这位诗人,升华了我对灯相思的境界和品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