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鳌峰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文言文阅读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柳宗元

  将为穹谷嵁岩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凌绝险阻,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也。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状,咸无得焉。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难,今于是乎在。

  永州实惟九疑之麓。其始度土者,环山为城。有石焉,翳于奥草;有泉焉,伏于土涂。蛇虺之所蟠,狸鼠之所游。茂树恶木,嘉葩毒卉,乱杂而争植,号为秽墟。

  韦公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望其地且异之始命芟其芜行其涂。积之丘如,蠲之浏如。既焚既酾 , 奇势迭出。清浊辨质,美恶异位。视其植,则清秀敷舒;视其蓄,则溶漾纡余。怪石森然,周于四隅。或列或跪,或立或仆,窍穴逶邃,堆阜突怒。乃作栋宇,以为观游。凡其物类,无不合形辅势,效伎于堂庑之下。外之连山高原、林麓之崖,间厕隐显。迩延野绿,远混天碧,咸会于谯门之内。

  已乃延客入观,继以宴娱。或赞且贺曰:“见公之作,知公之志。公之因土而得胜,岂不欲因俗以成化?公之择恶而取美,岂不欲除残而佑仁?公之蠲浊而流清,岂不欲废贪而立廉?公之居高以望远,岂不欲家抚而户晓?夫然,则是堂也,岂独草木土石水泉之适欤?山原林麓之观欤?将使继公之理者,视其细,知其大也。”

  宗元请志诸石,措诸壁,编以为二千石楷法。

【注】➀九疑:九疑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境内。②度土:治理水流,修筑城邑的工程。③虺(hui):一种毒蛇。④蠲(juān):除却污秒。⑤浏如:水很清的样子。⑥酾(shāi):疏导。⑦庑(wǔ):堂下四周的屋子。

(1)、下列是某同学对句中加点词语境意义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汉语有名词作状语的词类活用现象,“则必山石,沟涧壑”中“辇”的意义为“用车载”。 B、联系成语“蓄势待发”,可推知“视其 , 则溶漾纡余”中“蓄”的意义为“积聚” C、结合文中“远混天碧”“咸会于谯门之内”可推知“迩延野绿”中“迩”的意义为“近处”。

D,回顾课文“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可推知“已乃客入观,继以宴娱”中“延”的意义为“邀请”。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韦公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望其地/且异之始/命芟其芜/行其涂 B、韦公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望其地/且异之始命/芟其芜/行其涂 C、韦公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望其地/且异之/始命芟其芜/行其涂 D、韦公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望其地/且异之始/命芟其芜行/其涂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先表明“郊邑”造胜景的不易,但永州的奇景,自然而成,令人感叹,间接表述了对永州奇异风光的深刻印象。 B、中间两段,写新堂修筑前的颓败和新堂筑成后的美妙,先自然后人文,先荒芜后治理,赞扬了韦使君修筑新堂之功。 C、“知其大也”的“大”指文中所说的“因俗以成化”“择恶而取美”“废贪而立廉”“家抚而户晓”等治民的仁政举措。 D、作者并未止于单纯的描写厅堂之新与山水之美,而是在记堂写景之中抒发了自己善政益民的政治见解和远大抱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之因土而得胜,岂不欲因俗以成化?

帮帮你:化:➀变化,改变;②生长;③死;④教化,感化;⑤乞求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②则是堂也,岂独草木土石水泉之适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节选)

[乙]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行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丙] 己卯上元 , 予在儋州 , 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苏轼《书上元夜游》)

【注释】①上元:农历正月十五。②儋州:苏轼被贬之地,现属海南。③民:指汉族。夷:指当地少数民族。④屠沽: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⑤再:同“在”。 ⑥过:苏轼的小儿子。⑦韩退之钓鱼:韩愈曾在诗中借钓鱼钓不着大鱼,埋怨水太浅,要另觅垂钓之处,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