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月期末考试试卷
在太空如何建起“三室两厅”的“大房子”?
①将人类送上太空已经不再是遥远的梦,但在太空中,人类怎样才能“待得久?”首先得“有地方住”空间站就是宇航员在太空中住的“房子”,有了它,宇航员才能在太空中开展科研活动,长时间生活下去。
②“对于飞船而言,空间站就是‘码头’。同时,空间站也是太空实验室,科学家可以在里面开展一些空间科学实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教授闻新告诉记者,空间站具有体积大、寿命长、功能强和载人多等优点。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是前苏联的“和平号空间站”“目前 , 在太空中只有一个空间站——国际空间站”。
③建立空间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太空里有辐射和流星环境,因此对空间站结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太空里面有很多微流星体或碎片,首先要保证空间站的结构,要能够经得起微流星体的碰撞,这就要求空间站的外壳防护非常到位。”江苏省天文学会科技传播专家。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副教授汤靖师解释说,就好比汽车外壳一定足够结实,才能经得起小的磕磕碰碰从而保证人类的安全。
④此外,人类在空间站内长期居住,需要可靠的空气。水环境循环系统和能源电力保障。空间站的运行高度为300至400公里,这个高度还有稀薄的大气,从而造成空间站高度不断降低。因此需要先进的能源补充技术保证空间站数十年以上保持高度运行。
⑤据介绍,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启动载人航天工程,规划了“三步走”战略。从发射载人飞船将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到太空出舱、发射空间实验室。“天和”核心舱的发射是其中关键一步,解决了“建造空间站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在2021年——2022年间,中国将接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的任务目标。随着空间站工程全面展开,中国正式迈入了“空间站时代”,
⑥如果把神舟飞船比作一辆轿车,“天宫一号” 和“天宫二号”相当于一室一厅,空间站则像是三室两厅还带储藏间。
⑦“空间站由三个舱段组成,这一次搭载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升空的,是‘天和’核心舱。它有3个对接口和2个停泊口。”闻新教授告诉记者,“天和”核心舱的重量大约在22吨左右,如果将它和地球上的“房子”做一个类比,核心舱的作用,好比是房子的客厅,负责空间站组合体的统一管理和控制,支持实验舱、载人飞船、货运飞船等飞行器与其交会对接和在轨组装,具备接纳航天员长期访问和物资补给的能力,可以支持开展航天医学和空间生命科学实验。
⑧“天和”核心舱的组成还分为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节点舱主要是和其他部分进行对接,节点舱后面是生活控制舱,主要分成小柱段和大柱段,其中小柱段是航天员的主要生活区域,最后一部分则是资源舱,资源舱的作用是储存能源资源。
⑨据悉,此后我国还会发射空间站的两个实验舱,它们将与核心舱进行组合。“实验舱和核心舱的组装,由航天员出舱完成。航天员在太空中会像‘堆积木’一样,借助机械臂系统,逐渐把整个结构搭建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万一出现漏气等情况,还可以出舱进行修补”闻新介绍,上个世纪,美国和俄罗斯的航天员就已经进行过实践,在太空中“组合”核心舱和实验舱是比较成熟的技术,“对于现在的中国航天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
(选自《新华日报》
2021.
05.12,有删改)
[链接材料]为了应对空间碎片等“天敌”的攻击,“天和”核心舱热控分系统针对长寿命可靠性问题,在之前的基础上,开展了健壮性设计,为空间站安装了两条相当于“大动脉”的管子——热管辐射器,以便减少流体管在外暴露的面积,大大降低被空间碎片击穿的风险。相关人员介绍,就像家里使用的水管子、水龙头,用上几年可能就坏了,必须及时更换、维修。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