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北京市政府为推动公园高质量发展,始终把生态优先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全市以全域森林城市创建为契机,以公园城市建设为抓手,着力完善生态布局,科学拓展绿色空间。截至目前,一道绿化隔离地区城市公园累计达到109处,二道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44处。十年来,全市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7.8%,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公园星罗棋布,北京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园之城”。数据显示,____,城乡宜居环境持续改善,兴绿惠民成效显著。

表1:北京市公园总数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情况统计表

年份

全市各类公园总数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

2018

970

16.3

2019

996

16.4

2020

1021

16.5

2021

1050

16.6

2022

1092

16.8

材料二

无界公园,顾名思义就是拆除了围墙的绿色公共空间。拆除围墙,让公园与城市街区“无界”融合,市民游客随时可及。自去年起,北京市试点进行无界公园的建设,截至目前,已有数十家公园实现开放管理。

朝阳区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率先试点“拆栏透绿”。公园建设并非简单拆围栏,为开放而开放,而是与市民的需求高度契合。在改造前,公园多次征求周边百姓意见,讨论开放的设计方案。改造后,公园已不见门区,没有围栏,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和游客的进出。庆丰公园的石墙大门也被矮墙取代,园内风光与城市景观融为一体,提升了周边群众游园的舒适度。

材料三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景山公园依托其丰富的古建筑群,举办了古建屋顶科普观察活动,邀请现场家庭参与互动,赢得了小朋友与家长的充分认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不断修建和完善健身运动场地和设施,满足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对运动的需求。公园还利用园内的大片树林、草坪、花卉和湖泊等自然景观为市民游客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已发展成一处集体育、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北京各公园立足自身特点,发挥各自优势,走出了特色发展之路。

(1)、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北京市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公园星罗棋布,已成为“千园之城”。 B、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拆除围墙主要是为了实现园内景与园外景的的融合。 C、景山公园立足自身特点举办有关科普活动,受到了市民的欢迎。 D、奥林匹克公园不仅满足了人们运动的需求,还满足了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的需要。
(2)、根据表1信息,在【材料一】的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3)、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北京市推动公园高质量发展坚持了 ①        ②  和  ③ 的原则。(每空限6个字以内)
举一反三
阅读

文段一:

①她静静地站在10米高台上,耳朵里没有任何嘈杂的声响,全场肃静,连呼吸声都能听见,大家都在等这个前三跳令人赞不绝口的选手的这一次的表现。

②这是全红婵的第四跳,也是唯一一个倒立动作,她将手紧贴在台面上,双腿打直,双手渐渐向腿靠近,撑在双脚之间,两条腿轻轻地抬起,在空中并拢,完成了倒立,不掀起一丝波澜。

③突然,她猛地抬头,双腿弯曲,手掌撑了一下,离开了跳台,动作干脆得仿佛在空中停顿了一秒,定格成了一幅画,她先是空中转体三周,自如得活像一只在水里自在的游鱼,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灵巧活泼却不失一个“梦之队”队员的稳重,整套动作安排合理,倒立后跳更是展现出了全红婵纤细的身材。虽是一个3.2的难度系数,但整个在空中的动作的完成度和连贯性是其他选手比不上的。

④还没等大家从她完美的动作中反应过来,全红婵像一根针笔直地掉进水里一般,在一串串小到不用在意的白色泡沫中消失在了水中,没有落水的声音,只有气泡从水底轻轻冒上来然后破裂的声音,水花在她的感染下,也全然消失不见。

⑤此时,全场的气氛拉到了高潮,会场中的音乐声被观众和教练们无限的称赞声压下去了,大家都被这个14岁的小女孩震撼得哑口无言,观众席上的中国助威团一个个都抖动着手中的红旗,呐喊声远比之前任何对一个参赛队员的都要洪亮。

⑥10分,10分,10分!全场满分的成绩让第四跳的全红婵已经以断层式的成绩锁定了这枚金牌,她征服了所有的裁判,以三跳满分,总分466.0的优异成绩,碾压其他选手,夺得了这枚金牌。

⑦她震惊世界的精彩表现和独门秘籍“水花消失术"使所有人都记住了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的赛场上,有这样一个14岁的中国姑娘——全红婵。

文段二:

【中国日报网】北京时间10月3日下午,亚运会跳水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上,全红婵以438.2分的成绩夺得金牌。全红婵第二次上场后,难度系数3.2的情况下,全红婵再次上演水花消失术,7名裁判全部给出了10分,总成绩位列第一。第四场,全红婵出现失误,总成绩一度落后到第二名。央视解说员称,这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心态调整的问题,陈芋汐发挥稳定,反超全红婵,第五场,七名裁判中4位给出10分。全红婵以438.2分总成绩再次回到榜首。陈芋汐以435.65分夺得银牌。赛后,全红婵与陈芋汐激动拥抱,二人包揽比赛冠亚军。“两个人在大量比赛中互有胜负,合在一起的双人十米跳台则是无人能敌,双姝的交相辉映,真的把我们在跳台这个项目的高度,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峰,非常非常精彩的比赛。”央视解说员评论道。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②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使身祛病的目的。

③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

④重阳节还有吃糕的习俗。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做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⑤九九重阳凝聚了中华民族千秋万代“老吾老”的浓浓深情和生生不息的民族风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节日。

(来源:今日头条,有删改)

【材料二】

10月3日晚,河南卫视“重阳奇妙游”播出,其中舞蹈《登高抒怀》,取景黄山,宏村,木坑什海等地。通过舞蹈以及“孟嘉落帽”的典故,展现重阳节登高、赏秋、插茱萸的节日文化。被网友赞为“被画面美哭”,节目一经推出就迅速刷屏,引爆全网。截止10月7日22:00,2022《重庆奇妙游》相关话题引爆全网数据近50亿次流量。其中微博端有效触达粉丝45亿,抖音端3亿,B站、快手、视频号、小红书、百度、今日头条、百家号、公众号等其他平台共计2亿。

(来源:黄山文旅公众号,有删改)

【材料三】

①在山水画卷中徜徉,以歌声寄出秋日乡思;演绎采菊、晒菊、酿酒过程,以曼妙舞姿展现东方美学;以《上阳台帖》传承为由头,借书法走进诗仙李白……在重阳佳节到来之际,一场古今碰撞的视听盛宴《重阳奇妙游》,备受各方好评。

②虽然是敬老节庆,却赢得很多年轻受众;虽然是古风古韵,却处处彰显时代气息。包括《重阳奇妙游》在内的2022“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激活了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唤醒了人们的深沉乡思。这也再次提示我们: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不竭之源。与此同时,传统文化也需要创新表达,让古老文明对接现实找到正确“打开方式”,才能让传统文化永葆生机,不断焕发出新的魅力。

③大美中国,气象万千。从爆款舞蹈《洛神水赋》,以衣袂翩跹的飞天形象再现“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到重阳奇妙游开篇舞蹈《云窟万象》,选取代表性石窟彰显古代造像之美,相关作品无不以绝美意境先声夺人。艺术必须是美的,好的文化产品必须以美动人。丹青水墨的秀美,编钟古琴的优美,宫廷建筑的壮美……岁月打磨出的中国文化中包含太多美的元素。深入挖掘、真诚表达,传统文化的呈现才更“对味”。

④好作品要给人以视觉的触动、听觉的享受,也要给人以知识的增量、情感的共鸣。正如重阳节包含着辞青观菊的风俗、洒脱自在的态度,印刻着陶渊明、王维等人的千古辞章,寄寓着古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沉思考。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受众需要作品的题材广度,更需要思想深度、文化厚度、情感浓度。近年来《典籍里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的走红,《国家宝藏》《登场了!敦煌》《舞千年》等综艺的热播,也是得益于深耕传统文化某一领域,满足观众多层次的精神需求。

⑤应该看到,在大众传媒上呈现的传统文化题材作品,不是修旧如旧的文物复原,而要为广大受众播撒文化的种子。如何跨越时光的沟壑,让千百年前的文化感染更多人?从内容上,要寻找跨越古今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共情。在形式上,不妨在技术、理念等方面大胆创新。时下不少节目,不再局限于方寸舞台的限制、晚会串联式编排。实景虚景、室内户外皆舞台,真人演员、虚拟形象同竞技,展才艺、讲故事相结合,有助于让传统文化以更加生动的形式直击人心。

⑥文化的主体是人,传承的载体也是人。让更多年轻受众倾心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带动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使其成为顶级的“流量”,传承千年的文化基因必将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有删改)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Citywalk是近来热门的话题,旅游爱好者小海收集了一些有关“Citywalk”的材料。

材料一

Citywalk(译为“城市漫步”),是一种深度体验域市历史、人文、景观等随意和无目的的旅游方式。人们可以在城市里或随意漫步或探寻一些特色的景观路线,也可以在讲述员的带领下行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城市漫步作为一种旅游方式,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当时,人们开始关注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环境,希望通过步行感受城市的魅力。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的重视,城市漫步逐渐发展为一种时尚的旅游方式。其特点鲜明,以步行为主,将车辆交递减少到最低限度,将空间重点放在行人活动和社区互动上;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步行街区购物、美食探索、文化体验等。

在我国,城市漫步近年来也受到关注和追捧。许多城市推出了一系列的城市漫步线路和活动,建设了越来越多的步行道和步行街区,为游客提供更多的行走空间和休闲体验。

(整理自《城市漫步,能治愈所有不开心》)

材料二

与高强度、快节奏的“特种兵式旅行”不同,Citywalk强调松弛感与慢节拍。人们选择用脚步丈量城市空间,以贴近当地人日常生活的方式阅读城市,沉浸式感受城市的风土人情与发展脉搏。Citywalk火了,说明人们旅行已不再满足于品尝美食、游览风景等目的,而是追求更有深度、温度的高质量旅游体验。以漫步的方式探索城市,无需精心规划,更不必拘泥于“必打卡清单”,只需随心而行;在社区街道、市井小巷中触摸城市历史文化记忆:漫无目的地走走停停,一家小饭馆、一座老建筑、一次与当地居民的对话,都是旅途中偶遇的“风景”。Citywalk满足了人们通过旅行放松身心、寻觅新趣的需求,体现出回归本真的生活态度。

除了外地游客,Citywalk也颇受当地市民欢迎。繁忙的城市交通,两点一线的工作、生活,往往使人们对居住地和办公地附近习以为常,缺乏对所在城市的深入观察与了解,更不要说对城市形成情感认同与归属感。利用闲暇时间,来一场Citywalk,能够帮助人们再次发现“消失的附近”,重新认识并爱上所在的城市。

(整理自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材料三

城市漫步不仅是个体的心灵之旅,还为一座城市提供了发展的新契机。旅行者不仅是观光谷,也是商业中的消费者,能够促进城市的餐饮、购物、住宿、文化等产业的发展。

作为感受城市烟火气的最佳方式之一,Citywalk对塑造城市文化旅游品牌有着重大意义。它需要文旅工作者挖掘、形成、推广一系列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地标或线路,形成属于每座城市独特的旅游产品;需要建设者在保护好城市历史旧迹的基础上,考虑街区改造与居民生活、人文深度与商业发展的平衡,盘活本土历史文化资源;还需要城市管理者活跃思维、统筹谋划,将优质服务与便利设施输送到大街小巷,提升城市的“漫步友好度”,让游客与市民在城市中慢下来、留下来,带动起漫步与消费的热潮。

(整理自海报新闻)

材料四

走街串巷,感受烟火气,在传统街区和老建筑中感受广州底蕴;漫步珠江两岸,欣赏悦目的城市风景,体验商业之都的时尚消费。Citywalk逐渐成为了广州旅游的新潮流。结合网红打卡、小众探秘、创意张拍等元素,广州Citywalk在社交平台上的话题积度不断飙升,不断满足市民个性化、品质化需求。旅游业界人士表示:广州城市休闲体验和施林打卡游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寻求精准狠的切入点,引发全民借招和全域适量。同时,整合核心资源和产品、包装打造精品游玩线路和主客同乐的节庆活动,多点地方特色和人情味,以返待客,实现主客共享。

2023广州文化旅游推介大会推出的“广州十大文旅精品线路”(部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