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月期末试卷

对下列新闻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人民网5月14日报道 5月13日,一台光学天文望远镜在中国科学院云南丽江高美古天文观测站落成并正式运行。这台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高8米,通光孔径2.4米,重40余吨,是东亚地区最大口径的通用光学天文望远镜之一。据悉,2.4米光学望远镜可以清晰地分辨出300公里以外一根蜡烛的火苗,其综合性能属同级望远镜中的国际中上水平,主要用于对恒星和星系进行观测。据介绍,这台望远镜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望远镜,该望远镜投入使用后,每年能容纳数十项先进水平的天体物理观测课题和研究工作。

A、一台光学天文望远镜在丽江落成并正式运行。 B、东亚地区最大口径的通用光学天文望远镜落成并正式运行。 C、中国目前最大的望远镜在丽江落成并正式运行。 D、能分辨出300公里以外一根蜡烛的火苗的天文望远镜在丽江开始运行。
举一反三
学校“动漫社”开展了“国漫崛起,讲好中国故事”的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中国奇谭》,讲年轻人爱看的中国故事

之前,动画片《中国奇谭》火了。网友评分较高,在各社交平台上凭借口碑出圈,就连套娃、便签夹等周边也卖到断货。

这部动画短片集由8个独立故事组成。所谓“中国奇谭”,指的是“中国故事”。其骨架脱胎于传统故事和民间传说,血肉由制作精良的动画技术填充,再融入与现代社会和年轻人同频共振的情感内核,或荒诞幽默,或凄婉动人,或引人深思。

很多人在童年幻想自己是无所不能的齐天大圣,而《小妖怪的夏天》就戳穿了你可能是个连大王都没见过的浪浪山打工人的现实。 面对难完成的工作、不如意的生活,熬到面容枯槁、眼中无光,只有妈妈嘱咐你要多喝水、关心你怎么变秃了……看似说的是妖怪世界,道出的都是人间冷暖。正如总导演陈某所说,神话可以是古代的,也可以是今天和未来的。 发古人之未发,言今人之未言,深入生活、扎根现实,才能让观众与作品产生情感共振。

讲究传统的中式审美,又饱含创新技巧。无论是《鹅鹅鹅》为还原早期电影的胶片效果而一帧一帧地上色,还是《林林》把CG技术用进国风韵味满满的画面,抑或是后续呈现的三维渲染二维、剪纸、木偶等制作手法和视听语言,《中国奇谭》都拉满技能点,力求呈现中国美学。“术”的层面满满当当,“道”的层面留白取气,有助于避开中国元素拼接堆砌的陷阱,让技术更好服务于内容叙事和形象创作,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应是故纸堆里的回忆,而更应成为一眼深邃的泉。带着创新思维、时代眼光去发掘,才能让泉眼源源不断、生机汩汩。《中国奇谭》未必完美,但它的火爆正说明,创作用心能换来观众真心。

(选自“人民日报评论”,有删改)

材料二

国漫时代,何时能够到来?

自从前两集被全网封神之后,《中国奇谭》一度成为新的“国漫之光”和中国动画的指路明灯。 然而,自第三集起,口碑开始出现分化,第六集《飞鸟与鱼》更是遭遇了开播以来最大的口碑滑铁卢。 同时,春节档的动画电影《深海》的口碑两极分化严重,动画《三体》也高开低走,仿佛国漫已经陷入了“开局即巅峰”“高开低走”的怪圈。

其实,《中国奇谭》各集之间的评价如此悬殊,很大程度上是“国漫实验”的必然代价,因为实验必然有成有败,国漫探路迎来的注定不可能都是掌声。

《小妖怪的夏天》之所以成为“神作”,是因为其找到了借传统故事讲述当代“社畜”心声的正确方式。《鹅鹅鹅》则是对古代志怪故事成功的现代演绎,其诡异荒诞的风格与浮生若梦的内核,恰好撬动了这一届年轻人的 DNA。

相比之下,后来的几集再难如前两集一样引发大部分观众的精神共鸣。《林林》的主题和故事都落入俗套,除了细腻唯美的画风,其内容很难让观众沉浸其中。《乡村巴士》更像是一篇散文诗,乡土情怀固然打动人心,但没有相关生活体验的观众则难以感同身受。《飞鸟与鱼》虽然被导演视为科幻版的《田螺姑娘》,但观众从中看到的更多是矫揉造作的青春伤痛文学。

究竟哪些元素是纯正的“中国味儿”? 大圣情结?志怪传奇? 剪纸水墨? 乡土情怀? 口碑最高的三集分别是中式英雄情结(《小妖怪的夏天》)、中式奇幻意境(《鹅鹅鹅》)与中式构图美学(《小满》),剩下的几集未能紧扣“中国奇谭”这一主题,侧面反映出这条路的狭窄程度。对于何为真正的“中国动画”的探索,仍然任重道远。

(有删改)

材料三

非文学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区别

普通感冒

流感

病原体

多种病毒

流感病毒

流行范围

散发

常发生大流行

流行季节

季节性不明显

晚秋和初冬

传染方式

空气飞沫,但传染性弱

空气飞沫,.但传染性强

感染频率

每年可愚2次以上

最多每年1次

典型症状

呼吸道局部症状较重:鼻塞、流清鼻涕、打喷嚏、咳嗽、轻度发烧、头痛、咽痛、声音嘶哑等

全身症状较重:高烧,伴有全身肌肉、关节疼痛,极度疲乏和虚弱,头痛较重

病程

3~5日即可自愈

病程一般数周

材料二

秋冬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学校应该怎样来预防儿童流感的暴发呢?

学校要创造良好、卫生的环境,每天开窗通风,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取一些室内空气消毒措施,同时做好儿童课桌椅和玩具的消毒与清洁工作。学校要积极做好预防流感的健康教育工作,教育小朋友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和正确的洗手方法,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校要加强晨检和巡检工作,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发烧、咳嗽或咽痛等表现,应通知家长带孩子及时就医,以免发生学校内传播。学校一旦发现流感样病例的聚集性疫情,要及时向所在区疾控中心报告,并在疾控中心的指导下开展疫情处置工作。

材料三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记者孙庭阳)5月20日,由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主办的“后疫情时代下流感防控新挑战与新思考”研讨会在郑州举办。多位与会专家提醒,流感疫苗的有效性已获得充分验证;亟需提高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率。

然而流感疫苗在我国的接种率却一直在个位数排徊。有数据显示,2021-2022年我国流感季流感疫苗接种率仅为2.46%。如何提升接种率成为当下普遍关注的话题。

对接种率低的原因进行调查,结果如图:

“世卫的文件建议所有国家应考虑实施流感免疫规划,这将有助于流感大流行的应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管理处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室主任彭质斌表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免疫规划高级顾问兰斯·罗德瓦尔德解释,由于接触流感患者,使得医务人员较其他群体有更大概率患流感,并可能导致医务人员进入流感病毒的传播链中,传染给其他患者。医务人员接种流感疫苗不仅可预防个人因感染流感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或缺勤影响医疗机构运转,又可有效避免传染给同事或患者,保障和维持医疗机构的正常接诊和救治能力。

世界卫生组织流感疫苗立场文件和我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一致将医务人员作为流感疫苗接种优先推荐人群。

此外,医务人员的接种建议也能够直接影响流感疫苗的接种率。一项意大利的观察性研究显示,在医务人员没有推荐的情况下,流感疫苗的接种率仅为11%,而在医务人员推荐接种的情况下,流感疫苗的接种率达到了89%。

(选自《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2023年5月24日有删改)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夸父一号”( ASO-S) 发射一年多以来,已经观测到了100多例太阳白光耀斑。“夸父一号”卫星搭载的白光太阳望远镜的工作波段为360纳米±2纳米波段,这是人类首次在这个波段进行空间连续观测,观测时,白光太阳望远镜每两分钟对全日面进行一次成像,视场覆盖1.2个太阳半径。当有白光耀斑爆发时,白光太阳望远镜会自动进入太阳爆发观测模式,以1秒或2秒的时间分辨率对日面局部区域进行快速成像.观测同时发现,耀斑白光辐射出现的地点并不固定.下一步,“夸父一号”卫星团队将对爆发模式下的白光耀斑数据进行分析,对360纳米波段的白光耀斑进行探究.

 (摘编自《科技日报》2024年5月9日)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新飞行器名称近日确定,新一代载人飞船命名为“梦舟”,月面着陆器命名为“揽月”.新飞行器的名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和文化特色.“梦舟”寓意载人月球探测承载中国人的航天梦,开启探索太空的新征程,也体现了与神舟、天舟飞船家族的体系传承;新一代载人飞船包括登月版和后续执行空间站任务的近地版两个型号,其中,登月版采用“梦舟Y”(飞船名称+“月”字音节的大写首字母).“揽月”取自毛泽东同志诗词“可上九天揽月”,彰显中国人探索宇宙、登陆月球的豪迈与自信 , 此前,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已被命名为“长征十号”.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4年2月25日)

活动三 看宗师列传议文化热点

访一代宗师 寻千年文脉

由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组成的“唐宋八大家”,堪称中华文脉中的“最强文化天团”之一。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央视综合频道打造的大型文化综艺节目《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于2023年11月10日开播。

【材料一】

节目播出后,《韩愈篇》两期首播观众规模在全天各频道综艺节目中排名第一,比第二名高45%。节目在新媒体端引发热烈关注。

全国热搜

98个

首期当天全国上星频道综艺观众规模

TOP1

全端累计触达人次

破10亿

首期当天央视频总观看量

破120万

主话题及相关话题总阅读量

破2.7亿

微博综艺影响力榜热播榜

TOP1

——公众号“中国农业银行”2023.11.13

【材料二】

节目中,撒贝宁组建“文脉探访团”以“今人”身份穿越千年以前,开启第一视角,走入千年前宗师生活的现场,访宗师传奇人生,揭示名篇佳作诞生历程。宗师又将以“古人”之姿,跟随主持人撒贝宁一起穿越千年之后,来到现代城市故地重游,再访河清海晏,一睹国泰民安。古今“双向穿越”的巧思,为观众营造了“文心相通、古今共鸣”的文化磁场,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

——“新浪新闻”2023.11.10

【材料三】

节目通过电影级高质感的拍摄制作,“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让观众在高吟浅唱中捕捉大唐的心跳,于亭台楼阁间触摸大宋的指纹,以力求真实生动地还原八位宗师的生活场景,再现宗师的传奇人生故事。

在文史知识的把控上,为了保障史实的权威性,亦最大限度还原历史细节,《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邀请到国家文物局、中国历史研究院、北京大学等院校机构近百位专家学者组成强大“后援团”,在台本创作、脚本撰写等方面进行指导,从文学、史学、服装、美术、礼仪等不同领域层层把关,小到街角摊位,大到亭台楼阁,确保节目每个环节有据可考、有理可依。

——“新浪新闻”2023.11.10

【材料四】

《中国青年报》:节目立足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从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词句入手,再现了千古名篇背后的故事。

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副主任吕帆:除了文学造诣,《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还特别呈现出宗师们的情怀与趣味。正是这样丰富、深邃、洒脱的灵魂,令人由衷感慨,这是值得当代青年学习的榜样。

慕醉藕花深处(网友):何冰演的太好了,台词功底也强,很有代入感!古代场景的每一帧画面都好美啊!

辰露:原来和撒贝宁一起出演的有很多都是专家呢,有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韩愈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谷曙光。

——公众号“中国农业银行”2023.11.13

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红色文化”收集小组收集到下面材料,请你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①国庆热播电影《万里归途》最真实的地方在于,电影里没有完美的英雄,有的是一个带着人性本色的外交官。他多次险中逃生,有丰富的外交工作经验,却没有以一敌百的无敌身姿,但他更像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跟我们这些普通人一样,他在面对战争面对死亡时,一样会恐惧,会哆嗦,会犹豫,甚至自私,但正是这些平凡而又矛盾的地方,才让我们更加感动,更加深刻感受到他的伟大。

②说实话,如果宗大伟面对台湾同胞时,毫不犹豫就让了座;如果需要人出一趟任务时,毫不犹豫就报了名;如果和叛军的第一次游戏,毫不犹豫就开了枪,那我会对他很失望。他除了是个外交官,也是一位丈夫、一位父亲,他理所应当会害怕。前面每一枪他都开得很窝囊,犹豫、害怕、哆嗦、干呕,枪举起,又放下,只有最后那一枪,他开得毫不犹豫。宗大伟的这个转变实在是太真实了,这世上从来没有什么盖世英雄,所有的只是平凡人的挺身而出。

【材料二】我不怕身上的痛/我眼中有泪光闪动/我不怕迎面的风一步一步向着前方的梦/我喜欢平凡的面孔/我看到自己灿烂的笑容/我喜欢向天空呐喊/我知道我一定会与众不同/做自己的英雄/ 在我心中有热情涌动/我的舞台我自己来掌控。(歌曲《做自己的英雄》节选)

【材料三】青春的色彩

①青春,是生命旅途中一个崭新的起点,是人生画卷中最美好的篇章,在第101个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新时代青年: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韶华不为少年留”,面对留白的人生前路,青年人应用奋斗红、梦想蓝、庄严白点缀人生之纸,用“三色” 绘制最美青春画卷。

②用“奋斗红”绘出蓬勃向上的青春底色。“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一砖一瓦筑起了如今强盛的祖国。日月换天,精神长存,不管是伏案苦读的大学生,还是扎根基层的青年党员干部,都不能忘记艰苦奋斗是我们建党至今的“传家宝”。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把人生志向转化为奋斗动力,自觉接过老一辈革命家的“接力棒”,传承发扬艰苦奋斗的“红”色基因,激活青春密码中的“红”色信仰。不断在成长中注入奋斗拼搏的精气神,坚定其脚步、强健其精神,主动扛起时代大旗,承担起历史使命,以“奋斗红”彰显蓬勃向上的青春底色,绘出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画卷。

③用“梦想蓝”照出奋发有为的青春本色。“没有梦想,何必远方。”没有梦想的人生就像失去灯塔的航行,看不清前方之路。一个时代的精神是由当代青年所构筑的,青年若失去梦想,时代将何以为路?我们青年人以梦巡航,大显青春本色。不管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的“80后”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还是使命在肩的“90后”护士王佩琴……这些优秀青年干部奋斗在时代前沿,他们不负时代、奋发有为,他们是逐梦蓝天里矫健翱翔的雄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正是这些敢于追梦、逐梦的生力军,才汇聚起了新时代奔跑者的磅礴队伍。广大青年人应奋发有为,青年干部更应用梦想点亮前路,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用“梦想蓝”照出奋发有为青春本色,照亮壮阔无垠的青春画卷。

④用“庄严白”耀出奉献担当的青春亮色。“杏林门下,救死扶伤。”2020年至今,口罩、防护服的颜色都是那肃穆庄严、纯洁无瑕的白色,它们映衬出一个个为国负重前行的身影。从脱贫攻坚到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到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的“90后”党员,他们职业不同,来自各地,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坚定的信念。面对狂风暴雨,他们挺身而出、见“疫”勇为,用庄严的白色擦亮青春,守护生命的红色,捍卫山河的绿色。他们用奉献担当彰显青春的蓬勃力量,绽放青年的绚丽之花。广大青年鼓足士气、振奋精神、万众一心,用“庄严白”耀出奉献担当的青春亮色,用责任感和奉献担当诠释青春斑斓画卷。

⑤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青年有志气、有作为、有信仰是国家之幸,在复兴的壮阔征程里,广大青年更应用“奋斗红、梦想蓝、庄严白”勾勒最美青春画卷,用“三色” 照亮梦想奋斗的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和力量!

时文主题阅读。

思维导图阅读法(节选)

【基本能力】 

阅读的五个步骤

【基本方法】

绘制思维导图的顺序及原则:

1.纸张横放。

2.由中心“主题”开始画:“主题”必须是涵盖全文意义的文字或图形,图形最佳。

3.呈现放射状画出分支,本书以常用且好阅读的“顺时针方向”绘主脉,先顺时针从右边一点钟方向画起,主脉前后关联的关键词或图都往右伸,纸张右边都画满,画到六点钟方向之后,才开始画左边七点钟方向的主脉,当然关键词或图就往左边延伸。

·主脉由粗到细,线条连续不中断。若用彩色笔画,则一脉一色。

·关键词或图放在线条上方,字长=线长,一条线段只放一个关键词或关键图。

【实践应用】

科普类文章

动手做自然:果实&种子创作DIY小西氏石栎

小西氏石栎属壳斗科常绿小乔木,干皮灰褐色,纵向细缝裂。多分布在台湾中南部海拔500米左右的阔叶林内。花为白色,呈穗状花序,雌雄同株(在同一棵树上有雌花和雄花,且外观和构造都不相同)。它们多半靠风力传播,通常雄花会先开,等雄花和其他植株授粉调谢后,雌花再开,目的主要是避免“自花授粉”,影响后代的质量。

所谓壳斗科植物,主要的特征是它们的果实都是由一个“壳”帽和一个“斗”身(坚果)组成。而壳帽和坚果的外形以及壳帽包覆坚果的大小,就成为壳斗科植物辨识的主要依据。比如,小西氏石栎的壳帽包覆坚果基部约三分之一处,外形就像戴着一顶帽子的稻草人,果实的外壳将整个坚果完全包覆住,外表看不到坚果。另一个辨识的重点就是壳帽的外表和形状,壳帽是由总苞特化而成,每种壳斗科植物的壳帽外表和纹路都不相同,有的表面呈同心圆纹路,有的表面呈覆瓦状排列,有的表面有毛,有的表面有刺,而小西氏石标的表面像是三角形的鳞片,呈覆瓦状排列。很多人认为壳斗科的果实外表都很接近,容易混淆,其实只要仔细观察,并掌握上述辨识技巧,就不会搞错了。

小西氏石栎转转陀螺

材料  小西氏石栎果实1颗。做钳工用的拉钉1支,五金行可购得。各色标签贴纸,文具行可购得。

工具  小型磨刻机,6mm套筒夹,6mm木工用钻头,热熔胶枪,锉刀。

开始DIY  果实钻孔→插入拉钉→贴上贴纸

1.使用磨刻机钻空贯穿果实的中心。

2.在孔内注入热熔胶。

3.在热熔胶未干前插入拉钉。

4.待热熔胶干燥之后,用锉刀磨平拉钉的底部。

5.在果实表面贴上不同颜色的贴纸。

6.小西氏石栎转转陀螺完成。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