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何所冬暖,何所夏凉

宁碧君

①“快点吃呀,再不吃,油又结膏了。”奶奶一边催我们,一边往灶膛里添柴火。我捧着牛大骨,呵呵呼着热气,狼吞虎咽地啃起来。爷爷摩挲着那个刻着飞龙的手工暖壶,慨叹当年他看到的那个女工的手是如何的粗糙又灵巧,生活是如何的艰辛。

②每到冬天,我的脑海里经常会浮起这些画面来。

③记忆中,童年的冬天是真的冷,房顶和屋檐常挂着冰霜,路边的小草,地里的菜,总是会被冻死的。

④赶上特别冷的时候,我们一连几天都不洗澡。

⑤睡觉之前,奶奶端了水为我们简单地洗漱。我和弟弟还有堂弟堂妹,围着那盆水坐在一起。我们挨个儿洗脸,洗完脸再挨个儿擦身。擦身的时候衣服也不用脱,奶奶把毛巾拧干就往我们的衣服深处掏去。擦到胳肢窝的时候,我们一个劲儿躲,嘻嘻哈哈笑作一团。

⑥奶奶主打的是环保节约,必须完成这些工序才换水。换好水后,我们一起把脚放进盆子里洗。有时,奶奶也把她的脚伸进来。调皮的堂弟经常把水踢到我们的身上,水溅得满地都是,奶奶就佯装要揍他。

⑦爷爷坐在灶炉旁缝补他的旧棉絮,一遍遍重复叙述着他坎坷的往事。那七八只猫,懒洋洋地伏在他的脚边打呼噜。

⑧水雾的暖气让冰冷的房子变得暖和,寒冷的冬天似乎也变得温馨祥和起来了。

⑨那时盖的棉被很厚实很沉,有时盖过头了,甚至连呼吸都上不来。但,实在是暖和。

⑩我们常常在被子上打天九(一种骨牌)。堂弟一输就哭,一把眼泪,一把鼻涕,打滚,撒泼,耍赖。奶奶操了扁担进来,一声令下:“睡觉!”我们便乖乖躺下。

⑪耳边是奶奶轻轻的呼噜声,被窝里还有雪花膏的味道,连梦都是香的。

⑫记忆中最冷的,是有一年春节前,表姑妈来我们家做客,爸爸第一次带我们到河对面的茶楼喝早茶的那个早上。我蜷缩着身子走在寒风凛冽的堤围上,冷得瑟瑟发抖,那是刺入骨头的冷。

⑬热气腾腾的云吞终于上来了,我和弟弟三下五除二就扒完了一大碗。表姑妈说:“孩子,有好吃的东西时要多想着你们的爷爷呀!”爷爷摸摸我的小辫,慈祥地说:“我不喜欢吃云吞,吃吧,你们吃吧!”

⑭饱腹之后的温暖,还有爷爷的怜爱,对比来时的那种冷,是我回想起来,一辈子当中最暖的时刻。

⑮小时候,一到夏天我们就成了两栖动物:地上动物和树上动物。哪家的小孩不见了,家长第一时间不是去河边找,而是到树下去找。石榴树,黄皮树,芒果树,龙眼树,总能在某一棵树上找到自家的娃。

⑯我们的村子四面都是树。每一棵树上有多少个丫杈,哪一个丫杈坐着最舒服,我们都知道。连捉迷藏,我们都会躲到树上去。我们甚至还会把饭带到树上吃。坐在树丫杈上,吃着饭,逗着小鸟,喂着蚂蚁,不亦乐乎。

⑰村里家家户户都种果树,站在阳台上,或者推开窗户就能摘到黄皮和龙眼。就算不是自家的也可以摘来吃,最多也只是挨家长不痛不痒的一顿小骂。骂完还是会继续摘来吃,被摘了果子的主人也不会责备我们,因为果子多得根本吃不完。

⑱我喜欢坐在窗边的阶梯上吃饭,窗外的小伙伴也端着饭坐在树下的大石头上吃。我们隔着窗户互相开着对方的玩笑。这时,凉飕飕的风从窗户吹进来,好不惬意。

⑲午后,妈妈带我们去菜地拔草。拔着拔着,弟弟总是会喊肚子痛,吵着要回家去吃何济公药散。这时候,如果妈妈叫他去买雪条,他的肚子保准就不痛了。他一溜烟地跑去小卖部,比刘翔都快。有时候我想,弟弟读书的时候能参加市运会,应该得益于小时候经常跑去买雪条吧。

⑳现在我时常想:坐在田间地头,看着夕阳一点点地沉下山去,火烧云把天边都染红了。那,应该是最美好的时刻了吧……

(选自《羊城晚报》2023年9月26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主要记叙了我童年时期的一些生活琐事。 B、第③段描写室外冬天的寒冷,为第⑧段描写室内的温暖环境做了铺垫。 C、第⑬段中,爷爷并不是真的不喜欢吃云吞,只是出于对“我们”的怜爱。 D、第⑰段中“被摘了果子的主人也不会责备我们”一句,突出了淳朴的民风。
(2)、文章围绕“冬暖”和“夏凉”写了多件童年往事,请根据提示填写下面内容。

冬暖:①——“我们”在被子上打天九,奶奶操扁担进来命令“我们”睡觉——②

夏凉:“我们”在树上玩耍、吃饭、逗鸟、喂蚂蚁、摘果——“我”与小伙伴隔着窗户开对方玩笑——③

(3)、根据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①我蜷缩着身子走在寒风凛冽的堤围上,冷得瑟瑟发抖,那是刺入骨头的冷。(从加点词的角度赏析句子)

②爷爷摸摸我的小辫,慈祥地说:“我不喜欢吃云吞,吃吧,你们吃吧!”(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如何理解题目中的“暖”和“凉”。
(5)、阅读全文,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贴在门上的眼睛
        这天中午,张刚拿起粉笔,在墙上为第六个即将成型的“正”字添上了一笔。然后,张刚拖出床底下的大包袱,把自己的行李又放了一样进去。还有三天,也就是墙上的第六个“正”字只差三笔就完成了。当第六个“正”字完成的时候,就是张刚下决心离开花木村村校的时候。说是学校,其实不过一层四间的茅草土坯屋,连一阵风都能刮垮,屋旁竖着一根四五米高的木杆,上头飘着一面早已发白的旗。
        张刚摸出女朋友小雯的照片,看了看,又凑近看了看。张刚发现小雯的那张脸比自己记忆中还要美。快一个月了,他没有给女朋友雯儿打过电话,不是不想打,而是学校压根就没电话。想到马上就可以回去见小雯了,他乐得关了门,捧着小雯的照片,躺在床上。
正在这时候,张刚突然发现寝室门上那个破洞里竟然有一只眼睛。那只眼睛正朝里面张望呢。
      “谁?”张刚顿时觉得一股凉气从脚底迅速爬上头顶。
       张刚咳嗽了一声,算是给自己壮壮胆。张刚怯怯地问了一声,“谁?”但张刚这一问,那只眼睛马上就不见了。张刚又给自己壮了壮胆,然后猛地一把拉开门。门外空空如也,别说人影,就连鸟叫声都没有一点。
       张刚慌了,自己明明刚刚看到了一只眼睛,怎么就没人呢。是不是跑了?那他又是谁?他在看些什么?张刚越想越复杂,越想越害怕。张刚重新躺到床上,就更加睡不着了。就这样约莫过了十几分钟,张刚抬起头,发现那个小洞又有一只眼睛在往里面看。这回张刚没有犹豫。他跳起来,一把拉开门。但还是晚了,张刚没有看见是谁。不过,张刚却看到了一个小小的背影。很明显,那是一个学生模样的背影。通过这个背影,张刚排除了一些可怕的想法。张刚断定,这个把眼睛贴在门上看自己的人可能就是自己的学生之一。
        可是张刚还是不能平静。就算是自己的学生,那么他想看什么?带着这个问题,张刚决定一定要查出这个人是谁。张刚动了动脑子,立刻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红色的粉笔用水浸泡了一阵,然后在那个小洞上涂了一圈。张刚想,只要谁再把眼睛贴在门上看,他的眼睛上就会留下红色的痕迹。到时候我就知道他是谁了。
       这回,张刚放心的躺下了。而且很快他做了一个梦。当张刚梦醒了之后,他发现那个门洞上依旧有一只眼睛。张刚不慌不忙的打开门,然后径直走进教室。
        坑坑洼洼的教室里,学生们或坐或站。看见老师进来了,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张刚站到讲台上说,请大家把头抬起来。张刚想,这下可以知道是谁了。
       张刚一说完,教室里50多个学生一下子都把头抬了起来。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张刚。张刚把目光在他们脸上搜索了一遍。他想找到那个眼睛上有红色痕迹的学生。可是他发现,50多个学生的眼睛上都有红色的痕迹。
      “这是怎么回事?你们都在老师的寝室外看过吗?你们看什么?”张刚忍不住有些生气了。
教室里静悄悄地。没有一点声音。所有的学生都低下头,一言不发。
      “说呀,你们要看什么,想看什么?”
        半晌,终于在下面传来一个怯怯的声音。“老师,我们就想看看你寝室里那些城里的东西。”
      “城里的东西?”张刚一下子懵了,“我寝室除了台灯等一些再也平常不过的用品外,还有什么?台灯你们也没见过?”张刚觉得简直好笑。原来学生们一直要看的就是这些。
      “没有……”又是低低地回答。
        张刚看着低着头的学生,再次回忆起他们在门洞上看里面时的眼神。突然张刚感到心里被什么东西猛地撞了一下。撞得张刚生疼,撞得他眼睛里禁不住有了泪花。张刚放低声音说:“看吧,看吧,以后你们想看就到我寝室里面来看,好吗?”
       三天后,张刚给小雯写了封信。信里有一幅画,画的是一个破门洞上,贴着一只大大的眼睛。张刚在画下边写了一句话:小雯,我对不起你。因为我害怕那一只只大大的眼睛。

阅读《加碘盐有必要吃吗》的节选文字,回答小题。

加碘盐有必要吃吗

阮光锋

       ①有人说,碘盐吃多了会得甲亢,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人经常吃海产品,所以不需要吃碘盐。这是真的吗?吃碘盐真的会导致碘超标吗?

       ②其实,就目前我们的膳食情况来看,不论是沿海居民还是内陆居民,都需要吃碘盐。

       ③碘是身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我们脖子上有个腺体叫甲状腺,它需要碘来生成甲状腺素,甲状腺素具有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脑发育的作用。如果缺碘,将会影响大脑发育,容易引发克丁病和大脖子病。

       ④碘的饮食来源主要包括食物、加碘食盐及饮用水。含碘丰富的食物主要有海带、紫菜和海鱼等。不过,国际上公认的防治碘缺乏病的主导措施就是食盐加碘。为什么呢?调查显示,无论是在低碘还是高碘地区,海带、紫菜、海鱼等传统观念中的补碘食物对于碘的摄入量都贡献甚微。因为这些食物虽然含碘量较高,但占人类膳食的比例太小。而且海盐本身其实也不含碘的。在沿海地区,碘盐仍是当地居民重要的碘来源,不通过食盐补充的话,碘摄入量就会不足。所以,即便生活在海边,仍然需要食用含碘盐。很多人担心碘吃多了会得甲状腺疾病,这是过于担心了。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每日碘摄入量在1000微克以下一般是安全的。正常饮食的话,普通人的碘摄入基本不会超过这个量。

       ⑤很多人认为碘盐是中国特色,其他国家都不这样做,其实,恰恰相反。食盐加碘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行的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的策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食盐中的碘添加量为20-40毫克/千克,而我国食盐的碘添加量低于这一标准,目前为20-30毫克/千克。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香椿的味道

       ①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了乡村的各个角落。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芽由小变大,然后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当春风温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的枝桠在蓝天中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迟迟不吐芳香。

       ②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尖,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灵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那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闪着淡淡的油光,在湛蓝作为底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温情,一时间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

       ③春风催荣了万物。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听脆脆地“叭”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不一会儿,香椿已散落一地。

       ④于是,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这时,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丝就可以了。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的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

       ⑤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稀溜稀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等回来,又会吃上一大碗。

       ⑥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我对香椿的热情也淡了下来。可母亲却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以吃。我不信,这怎么吃。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放上醋,浇在凉水浸过的面条上,一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过,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消失了。这种干香椿只要保存得好,可以吃一年,直到又吃上那暗红的嫩芽。

       ⑦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因此总是在春天里给我带来嫩香椿芽,有的嫩到可惜,可母亲却说这样的才好吃;过几天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①故乡的家是一个四合小院,院里有棵粗壮挺拔的洋槐树。阳春四月,巨大的树冠华荫如盖,素淡的花苞次第开放,满院流溢着醉人的清香。

    ②槐花盛开的时节,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最开心的,要数采摘槐花。弟弟爬上高高的树杈,用带钩的竹竿把槐枝扭断,我拾起落到地上的枝条,沿着细茎轻轻一捋,一嘟噜花朵落进筐里。

    ③在那贫寒的年代,槐花无疑是一道美食。或蒸或炒,皆唇齿留香。然而,苍翠遒劲的老槐树,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如巨人般轰然倒下。翌日清晨,发现槐树被拦腰截断,细碎的花瓣飘落一地,生命的华美与脆弱瞬间交替,让人久久地怅然无语。

    ④此后不久,我们便搬家了。十余年时光缓缓淌过,日子过得平淡而适意。三年前的一天,宁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电话打破。妈妈放下电话,脸色煞白,双手颤抖,对爸爸说:“儿子在工地上出事了!”

    ⑤那是怎样惊心的一幕,现场发生爆管事故,弟弟身上多处烫伤,从八米平台跌落下来。他在重症病房里,度过了生命中最难捱的两个月。出院后,他不愿照镜子,也不愿出门见人,每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独自舔舐着心底的伤痛。

    ⑥妈妈说:“这样会闷出病来,出去走一走吧。”我想了又想,决定陪弟弟回故乡。踏上魂牵梦萦的热土,我的心里充满期待与忐忑,不知这一趟旧地重游,将给弟弟带来怎样的影响。

    ⑦走进童年的小院,一阵阵清香扑面而来,浓烈而又执着。抬头望去,记忆里被风雨摧毁的洋槐树,竟奇迹般出现在眼前,变得更加枝繁叶茂。弟弟径直向前,缓缓走到槐树下,把身体贴近树干,紧紧地拥抱那棵树。

    ⑧那一刻,安静极了。忽一阵清风拂过,雪白柔软的槐花,落在他的衣襟上。他捏起几朵放进嘴里,细细地嚼,两行清泪落了下来。自从弟弟受伤以来,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我唯一的一次,看到他流泪。

    ⑨泪痕很快被风吻干。他侧过身来,说:“姐姐,给我照张相吧。”我掏出数码相机,紧张得按了三次快门,才拍下这美好的瞬间。弟弟倚着老槐树,感叹地说:“槐花虽小,却有阳光的味道。”他笑了,目光变得坚强,从灵魂深处射出来。

    ⑩半个月后,我们回到家。照片洗了出来,弟弟把它摆在床头,背面写着一行蓝色小楷:树是大自然的智者与强者,人应该像树一样活着。至此,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很快,弟弟又回到工作岗位,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⑪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那枝叶是信念,那树干是平和,那深入地底的根须,就是默默地承受。人这一生,有这么一棵树,不管经历多少风雨,依然能凭借一缕心香,从容抵达幸福的彼岸。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垂 钓

余秋雨

    去年夏天我与妻子买票参加了一个民间旅行团,从牡丹江出发,到俄罗斯的海参崴游玩。海参崴的主要魅力在于海,我们下榻的旅馆面对海,每天除了在阳台上看海,还要一次次下到海岸的最外沿,静静地看。

    海参崴的海与别处不同,深灰色的迷蒙中透露出巨大的恐怖。我们眯缝着眼睛,把脖子缩进衣领,立即成了大自然凛冽威仪下的可怜小虫。其实岂止是我们,连海鸥也只在岸边盘旋,不敢远翔,四五条猎犬在沙滩上对着海浪狂吠,但才吠几声又缩脚逃回。逃回后又回头吠叫,“呜呜”的风声中永远夹带着这种凄惶的吠叫声,直到深更半夜。只有几艘兵舰在海雾中隐约,海雾浓了它们就淡,海雾淡了它们就浓,有时以为它们驶走了,定睛一看还在,看了几天都没有移动的迹象,就像一座座千古冰山。

    我们在海边说话,尽量压低了声音,怕惊动了冥冥中的什么。

    在一个小小的弯角上,我们发现,端坐着一胖一瘦两个垂钓的老人。

    胖老人听见脚步声朝我们眨了眨眼算是打了招呼。他回身举起钓竿把他的成果朝我们扬了一扬,原来他的钓绳上挂了六个小小的钓钩,每个钓钩上都是一条小鱼。他把六条小鱼摘下来放进身边的水桶里,然后再次下钩,半分钟不到他又起竿,又是六条挂在上面。就这样,他忙忙碌碌地下钩起钩,我妻子走近前去一看,水桶里已有半桶小鱼。

    奇怪的是,只离他两米之远的瘦老人却纹丝不动。为什么一条鱼也不上他的钩呢?正纳闷,水波轻轻一动,他缓缓起竿,没有鱼,但一看钓钩却硕大无比,原来只想钓大鱼。在他眼中,胖老人忙忙碌碌地钓起那一大堆鱼,根本是在糟践钓鱼者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伟大的钓鱼者是安坐着与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代表,而不是在等待对方琐碎的施舍。

胖老人每次起竿摘鱼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你就这么熬下去吧,伟大的谈判者!”而瘦老人只以泥塑木雕般的安静来回答。

    两人都在嘲讽对方,两人谁也不服谁。

    过了不久,胖老人起身,提起满满的鱼桶走了,快乐地朝我们扮了一个鬼脸,却连笑声也没有发出,脚步如胜利者凯旋。瘦老人仍然端坐着,夕阳照着他倔强的身躯,他用背影来鄙视同伴的浅薄。暮色苍茫了,我们必须回去,走了一段路回身,看到瘦小的身影还在与大海对峙。此时的海,已经更加狰狞昏暗。狗吠声越来越响,夜晚开始了。

    妻子说:“我已经明白,为什么一个这么胖,一个这么瘦了。一个更加物质,一个更加精神。人世间的精神总是固执而瘦削的,对吗?”

    我说:“说得好。但也可以说,一个是喜剧美,一个是悲剧美。他们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类。”

    确实,他们谁也离不开谁。没有瘦老人,胖老人的丰收何以证明?没有胖老人,瘦老人的固守有何意义?大海中多的是鱼,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大海有漫长的历史,谁的固守都是一瞬间。因此,他们的价值都得由对手来证明。

    可以设想,哪一天,胖老人见不到瘦老人,或瘦老人见不到胖老人,将会是何等惶恐。在这个意义上,最大的对手也就是最大的朋友,很难分开。

    两位老人身体都很好,我想此时此刻,他们一定还坐在海边,像两座恒久的雕塑,组成我们心中的海参崴。

 (选自《优秀作文选评•初中版》)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