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启东市长江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

阅读余显斌的《友情不应两败俱伤》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十五岁时,正读初三,我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班长。那种感觉,只有三个字:爽歪歪。

    ②当上班长,得发表任职感言。

    ③我站在讲台上,眉飞色舞地说,这一刻,我很幸福,我发誓,我会带着全班,夺得全校的文明班级称号。我的话,赢得了一片掌声。

    ④可是,铁姐们儿朱芷却没鼓掌,假装睡着了。

    ⑤下课,张逸跑到我跟前白着眼道:“班头,那样的狗屁死党,踹了。”当时,张逸是副班长,所以,我们俩志向道合。

    ⑥张逸另一个对朱芷不满的原因,是朱芷拿了她的一支笔。

    ⑦那支笔很好看,是张逸书法竞赛时得的。可是,不久就不见了。也就这时,我发现,朱芷也有这样的一支笔。

    ⑧于是,我悄悄告诉了张逸。

    ⑨当时,我的心里暗喜,觉得自己班头在望了。

    ⑩是的,张逸当时也想竞聘班长。

    ⑪ 她曾私下里对我说:“莫颜,让我们公平竞争吧。”说着,指头一弹,“嗒”的一响。那一刻,我心里一沉,知道自己一定会输,因为,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朱芷都比我突出。

    ⑫ 我想当班头,特想当班头,那多出彩啊。

    ⑬ 我想,我得盯紧了,赶紧找找朱芷的死角,给她致命一击。

    ⑭ 朱芷落选后,每次见我,态度都冷冷的。

    ⑮ 我当然不能,因为我是班长,是全班的领导,领导得大度。一次,我赶上她,特意套近乎道:“朱芷,我们一块走吧。”朱芷轻轻一笑,没回答。张逸后来说:“妒忌。”还说,我当选班长,全班53票,唯一少朱芷一人。

    ⑯ 张逸从大局着想,喟然长叹:“有这样一个爱拿别人东西的人,班头,我们想当文明班级,不可能的。”说完,她悲天悯人地摇摇头。

    ⑰ 本来,张逸偷笔的事,张逸准备上报老班的,被我拦住了。张逸狠狠哼了一声,说饶了她一次。事后,没在班上宣传,仅限于自己的一个小圈子里说说罢了。即使这样,对朱芷仍然十分不利。

    ⑱ 不利的表现,第一,她竞选班长失败。

    ⑲ 第二,大家都冷着她,好像她身上有细菌一样。她从大家旁边走过时,大家都纷纷让开。

    ⑳ 她无法在班上呆下去,转到了另一个班。

    ㉑ 她走时,大家没人理她,也没人去送。外面,只有小雨在不停地下着。

    ㉒ 张逸的笔,后来得知,是她小弟弟拿去了。

    ㉓ 一次,她回家写作业,小弟弟看见那支笔漂亮,偷偷拿着跑了,到小区的小朋友们面前显摆。显摆结束,不见了,怕张逸修理她,就咬着指头没敢告诉张逸。

    ㉔ 当张逸把这些告诉我时,中考刚刚结束,天气炎热的火一样。

    ㉕ 我气坏了,质问她:“怎么不早说?”

    ㉖ 张逸白着眼睛,很丧气地说,自己也是刚刚知道的。

    ㉗ 我们说完,都站在太阳光下不说话,只有树上的蝉儿在一声声地叫,知了,知了!叫得人直想流泪。

    ㉘ 老班也是此后听我说的,她一声长叹:“那次学校奖励的笔,是一个制笔公司赞助的。”老班接着解释说,公司老板就是朱芷的老爸。

    一刹那间,我明白了,朱芷为什么有那样一支笔。

    其实,她当时可以申明啊,为什么就忍了下去?我发了信息给她,询问原因。不一会儿,接到回信:我们是朋友,如果我申明,大家一定会怀疑你是为了竞争班长,故意诬陷我,你怎么办呢?

    言外之意,既然有一方要受到伤害,就让自己去承担吧。

    那一刻,我泪水流出,第一次,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友谊,就是一方受到伤害时,宁愿遍体鳞伤,也要让朋友全身而退。

    这一切知道的还不算晚,因为,高中,我和朱芷仍可以在一起。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4年第23期)

(1)、本文故事情节简单,但人物个性鲜明,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概括“朱芷”这一人物的性格特征。
(2)、请联系具体语境,品味下列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说着,指头一弹,“嗒”的一响。

②只有树上的蝉儿在一声声地叫,知了,知了!叫得人直想流泪。

(3)、文中交代张逸把偷笔的事在自己的小圈子说了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
(4)、“我”通常是小说中一个重要的人物,我们学过的课文《最后一课》也有“我”的存在,请分别说说《友情不应两败俱伤》《最后一课》两篇文章中的“我”在小说中所起的作用。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两角钱
                                                                                                        肖复兴
         有时只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但我们对好多举手之劳的事情却总是熟视无睹,而不愿意伸出手来。
         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
         我寄了一摞子信件,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我只好掏出一张一百元的票子,请柜台里的女服务员找。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为了两角钱要找一百元的零头,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她不大乐意。
        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撞。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非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这更让我感到奇怪了。
        没有,裤袋也翻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我只好把那张一百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这才两角钱还没有呀。可我确实没有啊,我有些气,和她差点没吵起来。
        这时候,我的衣角被轻轻拉了一下,回头一看,是那个男孩子。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出来,手心里攥着两角钱:“我这里有两角钱。”说完这句外乡口音很重的话,他羞涩地脸红了。原来刚才他一直想帮助我,只是有些犹豫,是怕我拒绝,还是怕两角钱有些太不值得?我接过钱,有些皱巴巴的,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有两角钱,我还是谢了他。他微微地一笑,只是脸更有些发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一百元的票子,有了足够的零钱。我又回到邮局里,不过,那时已是落日的黄昏,不知那个孩手还在不在?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给他。
        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那些民工还没有汇完钱,他是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
        走到他的身边,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到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样的开心。能够帮助人,而且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尤其是帮助了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许多的大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嘛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问了问:“还没有走呀?”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够伸出手来去帮助他人,一定要伸出手来。(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两片秋叶

陈薇莉

    我悲秋,我亦恋秋。

    秋意渐浓,一阵风过,光秃秃的树干上颤颤地缀着几片不肯离去的枯叶,瑟缩地打着旋儿。倏地,一片落叶飘进了我摊开的书页。颜色黑黄,边儿早已碎败,身子蜷曲着,不知被什么虫子咬得满是疮洞。我突然想到愁,不正是心上搁了个秋吗?

    每当第一片落叶从浓密的绿中飘飞下来,每当凉凉的秋雨无声地润湿了我的窗帘。那种夹杂着甜味的秋就袭上来,牵出一线忧思。唇边也会滑出一声长长的“唉”,落进心底,化作一缕莫名的悲哀。

    有一阵风过,叶儿在书页上颤了颤,像要飞去,我捂住了它,想把它嵌入书中,又觉得摊开的这本书词语太热,容不得这冰冷的形体,须得另寻一本。

    从枕旁的书堆上取到一封未拆的信,想是同寝室的给带回来搁在那儿的,一看那刚劲的字,立刻就像看到了那双闪亮的眼睛,一股热热的生命的力量关不住般地从那里面溢了出来。

    于是,我的搁上了秋的心顿然感到一阵麻酥酥的暖意。他是我最要好的大学同学,深深挚爱着大山——大学毕业时,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工作职位,毅然选择了大山。

    拆开封口,抽出信来,一片红红的什么被带了出来掉在地上。定睛一看,腾地涌起一股热,从心窝里往外冒的热——那是一片火一般红的枫叶。

    我木然地站着,下意识地将两片秋叶搁在一处。顿时,那片枯叶在红枫的映照下愈发显露出它的可憎可怜!我迷惘起来,自己先前为何竟会产生了要将这片已枯死的冷了人心的叶儿珍藏起来的雅兴!

    “你爱这大山的红枫吗?”那双洋溢着炽热生命力的眼睛好像在信中盯住我说,“是的,它也坠落于肃杀的秋风之中,然而,它却是拼尽了热,将自身烧得通红,用自己最后的生命,给寒冷的世界装点上一片红于二月花的色彩……”

    我慢慢觉得,心上搁个秋,并不尽是愁。因为,即使到了秋,不是也还有这烧红的枫叶吗?

    我于是将那片枯叶弹出窗外,将那片来自大山的红枫嵌进了书页。

(选自《阅读与鉴赏》,有改动)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庄稼乡村

程玉宇

    ①乡村是庄稼和乡村植物的产房。而一年四季的庄稼们,则是乡村粗野的汉子和柔情如水的小媳妇。

    ②春天,漫山遍野金黄色的油菜花,如一幅油画一般,将小小的乡村人家也装进了画框。乡村因此而色彩浓烈艳丽,香气四溢,就连乡村人家门前的那条小溪,那一朵朵蹦起跃下的浪花,也奔流着芬芳的气息。

    ③难怪,我村门前那条瘦弱的小河,便被村人们亲昵地称为“香溪”。

    ④我想,我家乡的河流是一位野丫头,她虽然粗服乱头,布衣荆衩,但她绝对不会流淌什么脂粉之气。她春天从油菜花的原野上流过,夏天从农家的瓜果菜园淌过,秋天又沾了一溪的稻花,一溪的荷香。亦因此,在有月的晚上,在大片大片玉米林叭叭的拔节声中,那条河,那条小溪,便在每一捧流水里,都饱含了乡村原野上五谷杂粮的成熟气味和庄稼的芬芳,不但给整个乡村蕴含了一层朦胧的水汽,也给了乡村女孩儿一股灵秀之气。

    ⑤初夏时节,麦子成熟了,整个大地原野一片金黄。在乳汁一般的月色下,微风吹过,如一片波涛滚滚的大海,把我的小小村子,如一只小船一般,淹没在一片纯粹的麦香之中。而那淡蓝色的远山里,以及小溪流过的白杨树林里,正有一只鸟,如怨妇一般,声声哽咽:我儿种错――!我儿种错――!

    ⑥就在这种鸟的凄厉呼唤声中,庄稼地边涧畔畔上的南瓜花,便在月色里一大朵一大朵悄然开放了。乡村土瓦房前的三两树杏子也在一夜之间变得麦子一般黄亮,第二天一早,那些握着霜刃走向麦田的乡亲们,便在老梁叔的吆喝声中,吃上麦黄杏了。

    ⑦原野上的麦子才收割不久,整个乡村世界和田野上,又被一片片绿得发黑的包谷林覆盖。而村前大河边的那几顷稻田里也一片葱绿,一支才出水不久的小荷上,便站着一只红色的蜻蜓,扇动着薄如蝉翼的翅膀,似坠欲坠又勉强站立的模样,让人顿生怜悯之情。最是月色荡满河川的夜晚,正万簌俱寂,突然一声蛙鸣如冲天炮一般从水田里弹出。瞬间,那千只万只蛙们便像听到了冲锋号似的,全都亮开嗓门鼓噪起来。满世界一片震天动地的蛙声,宏大如乐团,使整个乡村大地和庄稼的原野,都弥漫在一种民间的土地的田园的音乐之中。

    ⑧庄稼,庄稼,无边无沿的庄稼,而庄稼地当中的乡村人家,则如浩瀚的银河系中闪烁的一颗亮星,那么的耀眼,又那么的大音希声,大美无言。

    ⑨当一场凉爽的秋风掠过,粮食们便如排着队伍一般,一垛又一垛地从田野上回到村子,且一疙瘩金黄,一疙瘩鲜亮地挂在农家的屋檐下,或架在我们门前的核桃树柿子树的树枝上。最是那些大豆们,如调皮的孩子似的,老是趁着大人们不注意,便在场院里蹦蹦跳跳的,东藏一颗西躲一颗,逗得三两只花喜鹊总是在庄稼院里一边装模作样地报喜,一边在草丛里,在包谷杆上,在土墙的角落里寻寻觅觅。这时候,乡村大地一片空白,只有涧畔畔上的柿子树们,举起千只万只红灯笼,守望着空荡荡的庄稼大地。一场大雪刚刚下过,太阳一出来,那满天满地的原野上,仿佛是突然在一夜之间,便窜出了一片又一片葱绿色的麦苗,一直绿到天涯。

    ⑩乡村,是庄稼的乡村。

    ⑪而那重复了又重复的春夏秋冬,又总是在一茬又一茬的庄稼和瓜果蔬菜的轮回中,给乡村换上了一层又一层盛装。亦因此,庄稼便成了乡村的血液和灵魂,总是要让乡村的后代繁衍生息,总是要让乡村茁壮地成长。

(选自《到庄稼地里转转》,有改动)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阳光地带

    ①春季的一天中午,我下班回到家,看见母亲正在晒被子,便也想把被子晒一下。

    ②我把被子抱出来,晒在晾衣绳的两端,吃过午饭,我便上班去。

    ③下班回来,我一进家门,便看见了我的被子。与中午不同的是,它们已经被晒在阳光最好的地带,夕阳将雪白的被里镀上一层浅浅的金色。而母亲的被子却寂寞的呆在晾衣绳的一头,房屋的阴影默默地在它们身上画着单调而规则的几何图形。

    ④我走到我的被子面前,用手抚摸了一下,它们是温暖的。

    ⑤它们当然是温暖的,温暖如母亲的手心。

    ⑥我又抚摸了一下母亲的被子,它们是清凉的。它们当然是清凉的,清凉如母亲的手背。

    ⑦我的眼睛忽然呈现出往昔的许多情节: 家里质地最好的那条床单,方位最佳的那个房间,开得最漂亮的那盆鲜花,做得最好吃的那盘菜,甚至吃饭时图案最精致的那只碗……这些事物如我身处的这段阳光地带一样,都是我的。

    ⑧我知道,对于母亲来说,这些情节不是偶然。

    ⑨人生短暂而漫长的征途上,给你快乐的也许是你的朋友,让你美丽的也许是你的爱人,令你充实的也许是你的事业,但是,使你温暖的必定是你的母亲。她用她的手背为你阻挡着她力所能及的所有的风霜,也用她的手心为你释放着绵绵不绝的温暖阳光。

    ⑩母亲是永远的阳光地带。

阅读《还愿》, 回答小题。

还愿

①我是研究心理学的。老伴王伍是个业余小说家,写了一辈子,钟情于他的笔头一辈子。

②这些天,我发现老头子行为举止有些异常,翻箱倒柜,乐此不疲。

③找什么啊,这么执着?

④通常情况下,他不告诉我的事,我是不干涉的。我们俩都彼此尊重对方的自由。见他找得这么苦,我才不得不发问了。

⑤“一张旧照片。对了,你见过的。 ” “早说呗。我帮你找找看。 ”

⑥很快便找到了。这是一张老照片,是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和10个娃娃的集体照。老王是其中的一个。背景有学校标志性的图案:五羊哺乳。

⑦我问他找出来干什么用? 他说,我想联系上他们。

⑧我算服你了,情种! 这是我给他起的绰号,叫了几十年了。你们都老得没门牙了,入土的入土、坐轮椅的坐轮椅……就算健健康康的,又有谁关心这几十年再无联系的同学? 况且还只是同上了小学一年级的同学。

⑨会有的。也许也有同学和我一样保存着这张照片呢?又或许,虽然不再存有这张照片了,但一见如故,知道自己是照片中的一个呢?

⑩互联网时代,这也在理,还真难说。可发到朋友圈里两天过去了,没有信息反馈。又两天过去了,还没信息反馈。

⑪我就揶揄他:别痴了,自个儿是情种,以为别人也是?

⑫可揶揄过后,我还真希望他能梦想成真。他出生在广州,可在那儿读完小学一年级后,父亲病故,母亲带着他改嫁给了在南京的继父。这些一年级的老娃娃,就是他的故乡寄托也是他唯一美好的童年回忆吧。我也希望万能的微信真的万能! 因为工作忙,他一直没回过故乡。

⑬老头不死心。你不觉得追这个梦很美好吗? 我就不信会落空!

⑭美好是美好,但美好会逝去。都活到这把年纪了,人情也淡薄了,他以为所有人都会像他钟情于自己的婚姻伴侣那样永远对擦肩而过的任何人保持着一片痴情。你不就在那上过一年小学吗? 真是天下第一号情种! 我嘴巴不饶人。这也是给他打打预防针,真联系不上,别太失落。

⑮到第七天,终于有信息反馈了,真是通过微信联系上的。一个老太太发来了一张和他同样的照片,并说右起第三人就是她。她叫张楚鸣,现居广州。

⑯老头回信迅速:我叫王伍,和你靠着呢,右排第四位是我,现居南京。

⑰又过了若干天,居然联系到了六个人。其中一人留存着这张照片,其他三人记得有这张照片。

⑱老头子去照相馆翻印并放大了这张照片,并一一标明名字。张楚鸣说,那位女老师还在,她叫姚瑶,还健康着哩,也住在广州。老头子一听太高兴了,对我说,姚老师顶多也就大我们十来岁吧,她还健在,一点儿也不意外。

⑲这些小学一年级的同学小伙伴们决定,金秋十月在就广州相会。我陪着“情种”飞去广州。出机场的时候发现一张举过头顶的小纸牌,上而写着“迎接王伍同学”。没想到的是在广州的张楚鸣等三位同学和姚老师居然都来了。那一刻,我和王伍对视了一下,虽未说话,但我能感到他心里的百感交集。

⑳聚会的人不多,也就五六个人,但凑在一起七嘴八舌,都成了话痨。从儿时嘴上无毛到如今满头白发,大家慨叹着、珍惜着。老头子几十年没讲过粤语,但慢慢说起来,仍很地道,老师和同学们都称赞他。

㉑那张十一人的合影又被提起,原来他们都是排在班级前十名的品学兼优的学生。姚老师对学生可好了,自掏腰包让大家留影。姚老师说,得感谢艳芳照相馆,照相技术全国一流,不然也不可能保存得这么好,惹得大家这么喜爱。张楚鸣又说,孙中山和宋庆龄在广州时都到艳芳照过相呢。

㉒参观母校当然是聚会的重头戏。姚老师带我们去了校史馆,这张照片被珍藏着,全班同学的升学照也被珍藏着,王伍痴痴地看不够。他的名字,档案册里赫然在列。姚老师说,王伍,你补充下个人档案吧。虽然只是小学,却更令人难忘。

㉓补充一下你日后的升学、步入社会的事业轨迹。王伍调皮地说,这敢情好,小学是最宝贵的时光,小百姓也能入青史,嘿嘿。

㉔他写好后递给我看:写了在南京大学读完大学又读研; 写了步入社会当上公务员,够简约的,一笔带过; 然后写了业余从事文学创作,发表出版的主要篇目我看完,对他会心一笑。

㉕哇,还是个大作家呢! 同学和姚老师都祝福他。大作家不算,就是个爱好。在他心里,只是想念他的同学、老师和故乡。他憨憨笑着。其实,他的公务员是从科长做起,到厅长,又到了副市长,直到退休。他没写。我发现,这次还愿的故事,也属心理学范畴,蛮有价值的。遂补记之。

注:揶揄:调侃、戏弄的意思。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