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温暖心窝的话语

包利民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1)、对于“我”那次交上去的作文,王老师和林老师分别作了什么事?

(2)、文中三次提到“我”的眼睛“濡湿”所包含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

(3)、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语句。

(4)、结合全文,说说第⑨段有何作用。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林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奇迹
①那年,文参加高考,以六分之差落榜了。
②那晚,文把窗外的月光望了一夜。
③吃早饭时,文对爹说:“爹,我想复读一年。”
④听了这话,爹白了他一眼,说:“算啦!回家帮我吧!”
⑤文知道爹的脾气,爹决定了的,九头牛也拉不回,错了也不改。何况这次,爹没错。
⑥那年,家里真是陷入了困境:奶奶病故了;刚埋了奶奶,娘又病了;家里贷款买的那头奶牛也不明不白地死了;村里还要庄基排队。两个弟弟还在上小学。家里就一个劳力了。
⑦这天晚上,文听了一夜的蛐蛐叫。
⑧第二天天刚亮,文就去找爷爷。文知道爹是个大孝子,爷爷的话,爹句句听。爷爷很疼文,立马去找爹。爹听了爷爷的话,气呼呼地说:“叫他复读,你能挣回钱来?”一句话问得爷爷不吱声儿了。
⑨文去找爹的好朋友赵伯。赵伯和爹在堂屋里谈了半天,叹着气摇着头走了。
⑩文咬咬牙,骑上他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去县城中学找当教师的姑父。这是最后一线希望了。
⑪半下午,文用自行车把姑父捎回家,姑父的脸晒得通红,文浑身出汗了,像刚从河里爬出来一样。
⑫姑父一口水也顾不上喝,就坐在正扎笤帚的爹身边:“叫娃复读吧!”
⑬爹硬硬地说:“家里没钱!”
⑭姑父说:“我供他!”
⑮爹白了他一眼,说:“你供他一年,他考不上,还要读,你供吗?”
⑯姑父坚决地说:“供!”
⑰爹连珠炮似的说:“还考不上你供吗?考上了你供吗?”
⑱气得姑父胸脯一起一伏地走了。
⑲文真想冲上去,给爹两脚,可他不敢。文也是个孝子呀。
⑳文默默地走到家后面的窖背上,靠着一棵柏树,无力地软了下去。文的脑幕上闪现出一双双专注听课的脸,文的耳畔回响着脆生生的上课铃声。
这时候不知哪儿的广播里传来“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的歌声。歌声里,文流下了伤心的泪:我的脚下哪有路?我的脚下明明是崖呀!
不知过了多久,文听到谁在叫他。这声音多么熟悉而亲切呵!文把头倔强地扭过去。爹走上来,和蔼地说:“娃,咱回!”文硬硬地答:“我不!”爹问:“你要咋?”文大声说:“你不叫我复读,我就从这里跳下去死掉算啦!”
文想用这话激怒爹,让爹狠狠地打他一顿,这样,他心里也许好受些。
谁知,听了他的话,爹的眼睛却湿了,他一下子把文拉起来,拉进他的怀里,激动地说:“爹答应你!”
听了这话,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把眼睛瞪得老大。
爹说:“你找爷爷,找你赵伯,找你姑父,你把爹给感动啦!冲着这股牛劲,还怕考不上大学?爹就是把腰挣弯,也要供娃复读!”
“爹!”文大叫一声,把爹抱住,热泪如泉涌。
文复习了一年,考上了北京大学。
只要有1%的希望,就用99%的努力去争取,这时,事情往往会出现转机,甚至产生奇迹! 不是么?

阅读《访兰》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访兰

      ①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来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个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跑来玩赏,父亲不但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此后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又一次进山的时候,特意招呼我说:“访兰去吧!”

      ②我们走了半天,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道瀑布,十几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到半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③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便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我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出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形状的呢。

      ④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⑤我说:“这里的好。”

      ⑥“怎么个好呢?”

      ⑦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好看,这里的却比家里的清爽。

      ⑧“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⑨“是的。”

      ⑩“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

      ⑪“……”

      ⑫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灵气,长的是野山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⑬“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大了呀。”

      ⑭“样子似乎是,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⑮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人知道而欣赏呢?

      ⑯“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楚楚的有着它的性灵。”

      ⑰我再也不敢去挖野兰了。高兴着它的这种纯朴,悲叹以前喜欢着它却无形中毁了它。

      ⑱父亲拉着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兰,也在看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低俗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

    ⑲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15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回老家

夏妙录

    小区不大,坐落于县城繁华地段。走出小区大门,车水马龙印证着这个山城的人们不再悠闲,除了他和她。

    清晨,他一手拄着拐杖一手紧紧拽住她的手,到小区大门左拐对面的老车站门前,俯身对她说:看到了吧,今天逢单没车,明天逢双才有车回老家!只见她放下随身拎着的塑料小凳子,拿手掌搭个凉棚在前额,让目光进到车站内寻觅再寻觅:哦,是没车,我们今天不回老家了,明天再回吧!

    两个身影朝着小区往回走,路过门卫室,有人问:郑老师今天没车回乡下老家吗?他朝对方笑笑,她爽朗地回答:我忘记今天是单号,还冤枉我家老郑骗人,幸亏他记性好,我老得有点儿傻里傻气喽……对方连心回应:师母哪里会傻里傻气呢?你还是家里的顶梁柱!听对方这么一说,她像个婴孩得了蜜糖,欢呼着放下小凳子,挣脱开他的手雀跃起来,让那近乎干枯的十指直挠天空,迎风飞翔着喊道:嘿,你听听,我还是顶梁柱!似乎是说给天和地听,又似乎喊给全小区的人们听。小区里的人见了,无不会心一笑。

    这样的小区景观每天上演一次到两次甚至更多,有时在清晨人们梦醒时分,有时迟点儿,但都在八点之前。八点钟,老车站曾经有一班车隔日开往乡下最偏僻的岩上村,那儿是她和他的老家。他曾经是那个村里的代课教师,语文数学体育美术身兼数职;她是家里的顶梁柱,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一手操劳,直到他转正调往他乡,再辗转进入县城,她从没让他因为农活儿落下一节课。

    进入县城后,他多次劝她进城居住,都让她以各种理由拒绝。先是儿女们个个读书需要费用,仅靠他的微薄收入太辛苦, 她选择坚守几亩薄地,说:至少能挣到我们的口粮,吃不完的还可以换油盐酱醋。他只能由着她。

    转眼间,孩子们个个在城里安了家,她还是不愿意到城里长住,到城里没住几天,要么说自己想那些山地田园了,要么就说哪块地哪片山林在想她了。退休的他只好住到乡下,陪她守护农耕时代。很快他就病了,她不得不放弃乡村进城定居。子女们放心了,他的病也好转了,她却一天比一天消瘦,开始糊涂了。

    一天,她拎着个小包裹,走出小区走进车站,想偷偷回一趟老家,看一眼山林田地立即搭乘原班车回城。那时候的车站还没有因为要扩建搬走,她在车站里问了好多人,都说没有到岩上村的班车了,因为那个村庄早已成为空壳,她当即泪流满面哽咽不止。回到小区里,失神的她竟然找不到自己所住的套房,在门卫室坐了老半天,就是想不起自己住几单元几层楼几号门牌。幸亏他寻来,领她去。

    他知道她想乡下老家想得厉害,就让子女们开车带他们回去一趟,心想她该会欢呼雀跃吧。没想到回到她日思夜想的岩上村,她竟然问为什么带她到这破地方。她依旧嚷嚷:我要回岩上村我要回老家……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年第20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济南的冬天

老舍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④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⑤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⑥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

⑦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小瑞观看了电视剧《山花烂漫时》,被张桂梅老师事迹感动。她想修改一篇网文推荐给同学,请你参与。

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人

作者 南山

她是张桂梅,是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是电视剧《山花烂漫时》的主角原型;是我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校长,从办学至今,她改变了贫困山区两千多个女孩的命运。

01

张桂梅祖籍辽宁,17岁离开东北到千里之外的云南支援边疆建设,一去就是一辈子。

1996年,39岁的张桂梅调入丽江市华坪县,一个过于贫穷,过于落后的小县城。

次年张桂梅被查出有个快五斤重的肌瘤。前年张桂梅的丈夫查出胃癌晚期,她花光了家中积蓄也没能留住丈夫。或许她的一生就到这了,她绝望地想。

同事们得知张桂梅的病情,让她尽快去接受治疗,说:“你不行还有我们呢。”县长也亲自来劝:“你别看我们穷,再穷,我们都会救活你。”生命的接力赛在这个贫穷的小县城展开了,山里的妇女,拿着仅有的五块钱,留下回家的路费,剩下的都捐给了她。

手术很成功,重生的张桂梅除了感动,更多的是自责,觉得自己给这个小县城添了这么大的麻烦,总想着为大家做点什么。

她发现学校里的女生很少,每个月还总有女生突然辍学。在一个女生突然不来上学后,她决定上门家访弄清楚缘由。走了几个小时蜿蜒泥泞的山路,张桂梅来到了女生家。此时女生正在家中待嫁,贫困地方的女孩,早早嫁出去,家里收一笔彩礼比继续读书划算太多。她承诺女孩的家人,女孩上学的一切费用由她承担。最终这个女孩被张桂梅“救”了回来。【甲】

“救”更多这样的女孩,是改善这片土地的良方。这个念头开始在张桂梅心中萌发。

02

2001年,张桂梅兼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她发现这里的孩子很多都是被遗弃的健康女婴,更加坚定了一个念头——她要在当地办一所对所有贫困女孩免费的高中。

从 2002年起张桂梅开始为这所女高四处奔走。她利用寒暑假奔走于城市之间,像乞丐一样四处乞讨,时常被当成骗子,遭受辱骂。到2007年,张桂梅仅筹到一万块钱,这无疑是杯水车薪。

在她想要放弃时,事情有了转机。这一年张桂梅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到北京开会时她因穿着一条破洞的裤子,被一位女记者注意到,记者敏锐地察觉到她这条破裤子背后有故事。第二天,一篇名为《我有一个梦想》的报道把张桂梅的事迹和梦想传向了全国,她的女高梦得到了国家以及社会人士的支持。

2008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成,那一年有100名女孩入学,张桂梅担任校长。

本以为有了免费高中,就克服了孩子们学习上的最大困难。可开始上课后,张桂梅才发现,孩子们的基础都非常差,连小学的知识都未必掌握,这怎么参加高考?在孩子们眼中,未来能上个职业学校已经很不错了,可张桂梅不那么认为,每一位学生都是大山里的希望,最少也要上个二本。

别人十二年的教育,他们这只有三年。早上五点天不亮就开始学习,晚上十二点后休息,吃饭时间不超过十分钟,宿舍到教室的距离学生们跑着前进。老师结个婚半天完事,第二天就去上课;刚动完手术的老师只要能穿上衣服遮住伤口,当天就去上课。

老师们用命在教,学生们拼命去学,只希望能改变这些大山里女孩们的命。张桂梅也知道这样不好,这样不对,对老师对学生都太苦,可这是唯一的办法,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学会奔跑。【乙】

首届高考,华坪女高本科上线69人(共96人) ,综合上线率100%,从不可能做到了可能!

03

除了学习上的关心,张桂梅还带着老师们渗入学生们的生活和家庭,她们翻山越岭,徒步走过崎岖的山路来到学生家中了解家庭情况,多困难的家庭她都见过。

华坪女高的成绩一届比一届好,张桂梅的身体却一天比一天差,她的手上贴满了膏药,抽屉拉开全是药。可她还是每天天不亮拿着个小喇叭在操场督促学生们跑操,还是要站在食堂观察哪个孩子舍不得吃好点,还是要徒步前往没通路的孩子家中家访,没有什么比孩子们更重要。【丙】

张桂梅一生无儿无女,但每一个学生都是她最疼爱的孩子。

当初福利院被父母抛弃的女孩考上了很好的大学,有了光明的前途,当了妈妈只有一个独生女,她把女儿捧成了掌上明珠,她家到她这代不再重男轻女。走出去的女孩又回到了学校,成了学校里的老师,带着更多女孩走出大山。

04

(选自微信公众号“南山小话”,有删改)

【追光·前行】阅读《太阳和蜉蝣》,完成小题。

太阳和蜉蝣

汤汤

一只蜉蝣从水里一点一点钻出来,远远的天边,一个红红的家伙一点一点冒上来。蜉蝣高兴地和他打招呼:“你好,你很神奇呀,你一来,这里就亮了。”

“你好,小蜉蝣。”“你认识我?你是谁呀?”“我是太阳。”“太阳,我好快乐呀,我有一天生命,你和我一样吗?”

太阳没有回答,往上走了走。一个太阳和一只蜉蝣没法说那么多。

蜉蝣扇着细小的翅膀飞呀飞,这里瞅瞅,那里瞧瞧。一切都这么新鲜,一切都这么好看。

“我是蜉蝣,你是谁呀?”“我是蜻蜓。”“我是蜉蝣,你是谁呀?”“我是狗尾巴草。”

“我是蜉蝣,你是谁呀?”“我是蜘蛛。”“我是蜉蝣,你是谁呀?”“我是蒲公英。”……

蜉蝣好快乐。她一抬头,看见太阳比原来高了许多。“你要去哪里呀?”“走到天那边,这样一天就过完了。”太阳说。“我们都有一天生命,我们多么幸运!”蜉蝣说。

太阳不再说话,和一只小蜉蝣能说清楚什么呢。

这时,一只蝌蚪叫住蜉蝣,说:“你可以当我的见证者吗?见证我脱掉尾巴,长出四肢,变成青蛙。”“我很愿意,我有一天生命呢。”“一天?我变成青蛙需要两个月,从小青蛙变成大青蛙需要一两年。”“那是多久?”“一个月有很多很多天,一年有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天。”

“哦……这样啊……我等不到你变成青蛙了。”

蜉蝣遇见一只野鸭,她正在孵蛋。野鸭说:“我有十颗蛋,每颗蛋里藏着一个孩子,孩子们会从蛋里钻出来,非常非常可爱哦。”“太有趣了,我要在这里等他们出来,我有一天生命呢。”“一天?可等他们钻出来至少还要十天呢。”

“哦……这样啊……我等不到……你可爱的孩子们了。”

蜉蝣停在一个花蕾上歇息。“我是一朵非常美丽的花哟,等我开了,你就知道了。”“好呀,我在这里等你开,我有一天的生命呢。”“一天?可我明天才开呀。”“明天是什么?”“今天过去就是明天。你只有今天,没有明天吗?”

“哦……这样啊……我等不到……你最美丽的样子了。”

蜉蝣好半天不再飞……

太阳走到了她头顶上。“你难过了?”太阳问。“有一点。”蜉蝣说,“如果只有一天生命,你不难过吗?”太阳说:“哦,我活了很久很久,还能活很久很久。”

蜉蝣没有说话,在阳光里飞呀飞,小小的身体那么美。

“太阳,一天之外是怎样的?”虽然和一只蜉蝣很难讲清楚,太阳还是很认真地和她说:“白天过去是黑夜,黑夜过去是白天。”“哦,是这样啊。”

ㅤ“春天过去是夏天,夏天过去是秋天,秋天过去是冬天,冬天过去是春天,春天过去是夏天……”

“现在是夏天。”“哦,是这样啊。”

“有晴天,有雨天,有刮风天,有下雪天……今天是晴天。”

“是这样啊,如果……我有很多天就好了。”

蜉蝣发了一会儿呆,又说:“可我有整整一天的生命啊。”太阳想,一天有什么用呢?

小小的蜉蝣从一株草飞到另一株草,从一朵花飞到另一朵花。她发现飞得越高,看见的世界就越大。

“世界有多大?”蜉蝣问太阳。虽然和一只蜉蝣很难讲清楚,太阳还是很认真地和她说:“世界很大,这片洼地以外,有村庄,有城市,有田野,有草原,有森林,有沙漠,有戈壁,有大海,有大河,有高山,有冰川……”

小小的蜉蝣从草尖飞到树梢,从低的树飞到高的树。

“太阳,你在往下走呢。”“是的,走到你看不见我,一天就过去了。”

“哦,我的一天快过去了。”

太阳以为蜉蝣会伤心,正要说几句安慰的话,可她又飞起来了。

“谢谢你告诉我这么多,现在我要飞向你。”

“我很远。”“我不怕远。”

“你飞不到的。”“我想试试。”

“我真的很远。”“飞一点,就会近一点。”

“那么,我等你。”

蜉蝣透明的小翅膀多么闪亮,她一闪一闪,一闪一闪,朝着太阳飞去。太阳为她停住脚步。

飞着飞着,飞着飞着,蜉蝣飞不动了。她收拢翅膀,任小小的身体一点一点飘落。她落向水面的时候,太阳也落了下去。

天黑了。

天又亮了。

太阳照在这片洼地上,

照着一切微小而珍贵的生命。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