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株洲市攸县渌田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写的几幅图画:
(2)、有人说,第4段写花,“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此句写本段内容无关?你怎么看,说说理由。
(3)、用你学过的方法赏析下面的句子。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举一反三
阅读《猫》节选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乌,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婶便跑来把猫提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茏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石头开花

包利民

    ①幺妹十三岁时便随父亲去山上拉石头了。她是自愿去的,那天她把自己的花书包塞进了木柜的底层,动作很缓慢,就像藏起了一个梦想。幺妹在采石场上挥汗如雨的时候,我在县一中的教室里埋头苦读,一切都是为了我,我把那份感动和歉疚转化成巨大的动力。

    ②高二那年放暑假回家,在采石场看到了幺妹,个子长高了不少,脸晒得黑黑的。见了我,她兴奋地跑过来,我抓起她的双手,心中蓦地涌起一阵悲哀,幺妹的手再也不是过去那样的柔软细腻了,变得粗糙而瘦硬。幺妹的手曾是那样的灵巧,会做漂亮的剪纸,会用柳梢编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小动物。而如今,那双手的灵性全被坚硬的石头磨没了。握着幺妹的手,我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幺妹说:“哥,别难过,我这样挺好的啊!”

    ③回到家里,幺妹拿出一个小木箱,打开一看,里面全是各种颜色的石块儿。幺妹说这是她从采石场上捡的,这些石块儿和别的石头不一样,颜色鲜艳而且石质细密。我仔细地把玩着,果然是与众不同。

    ④开学的时候,是幺妹送我出山,在山口,一直沉默的幺妹用手掸了掸我的衣服,我知道她要回去了。这时,她塞然向前几步,抬起头来望向远远的山外,伸长了脖子,大声地喊了一声,群山回荡着她那充满希望与失落的声音。然后,她便往回走了,一直没有回头。我依然站在那里,咀嚼着幺妹对山外的憧憬,眼泪终于淌下来。

    ⑤一个月后的一天,幺妹忽然来县城找我。她说:“爸最近忙,让我给你送钱来了!”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钱塞给我。攥着那些被汗水浸得软软的钱,我的心里涌起一股无人知晓的感动与伤感。然后,她从口袋里掏出一样东西放在我手里,说:“这是我给你的!”我一看,居然是用一块白色的石头雕成的一朵莲花!我仔细地看着,真是雕得太美了。幺妹说:“这是我花了好几天的工夫又刻又磨弄出来的。给你放在书桌上压压书什么的。看到它你就知道我在给你鼓劲儿哩!”那以后,每次学习时,一看到桌上的那朵石头莲花,心中便会涌起温暖的感动,生命中便多了一份铮铮的力量,为了贫穷的家,为了操劳的幺妹。

    ⑥寒假回家,当幺妹又给我打开她的小木箱时,我竟惊呆了,当初的那些石块儿,已经被幺妹雕刻成各种各样的小物件,琳琅满目,让我爱不释手。幺妹的手依然是那样粗糙,可坚硬的石头并没有夺走她的灵心秀手,她让那些冰冷的石头绽放出五颜六色的美丽。忽然明白,其实于多数人而言,生活中的石头又何尝不冰冷刺骨,但只要有一颗充满希望的心,那些石头都是可以开出花来装点人生的。看着那些石雕,我的心忽然一动,对幺妹说:“你的手真巧,这应该是工艺品了,也许能卖很多钱呢!”幺妹一拍额头,说:“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也许真的能卖出去呢!”

    ⑦幺妹从此卖起了石雕。可这是更辛苦的,她的手常常被刻刀划伤,而且总是干到深夜。为了不影响爸妈睡觉,有时她就到院子里借着月光或雪光去刻石头。叮叮的声音传向远远的夜空,而她的手也因此被冻伤了。幺妹的石雕卖得不错,后来她便一个月来县城一次卖石雕,顺便给我送钱。在县城里,幺妹的石雕能卖得多些,价钱也高些。

    ⑧那年秋天,我终于如愿考上了省城的师范大学,最高兴的人就是幺妹了。她说:“哥,你有出息了!好好的上学吧,我还刻石头卖钱供你!”我紧紧地拥着幺妹,泪水打湿了她的头发,我知道上大学曾是她的梦想啊……

    ⑨可是,所有的梦想都中途飘散了,在那个凉凉的秋天。幺妹从采石场捡石头回来,走过窄窄的山梁时滚了下去。从此,她的生命便永远定格在十六岁的花季。人们发现幺妹时,她静静地躺在山谷里,手中握着一枚洁白的石头,上面溅上了鲜血,像一朵艳艳的花。

    ⑩我赶回来的时候,等着我的只是后山上一座小小的坟茔。我把幺妹留下的那些石雕摆放在坟的周围,坐在那里,整整一个下午。所有的往事一一涌来,那些石头在幺妹的手上开出了美丽的花,而幺妹的生命之花却早早地凋谢了……幺妹送我的那朵石头莲花我会用一生的时间去珍藏,就像用一生的爱去呵护幺妹那颗洁白的心!

    ⑪返校时,我独自走在山间的路上,心情和脚步一样沉重。蓝蓝的天上没有一丝云,而我的心却下着雨。站在山口,想起当初幺妹送我出山的情景,想到以后再也不能,再也不能看见幺妹那甜甜的笑脸,我对着满山的秋树秋花喊了一声,周围回荡着一声声深情的“幺妹——”

    ⑫低下头,我泪落如雨。

(选自《青年文摘》2006年3月版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大师

       ①他是个普通的石匠,那天,接到一桩大买卖。邻村的财主要用汉白玉为去世的母亲雕座真人像,放在园子里,天天看着。

       ②第一次听到消息时,他不敢相信这样的好运会落在自己身上。一个石匠能雕刻玉石,应该说身价上了一个台阶。他知道这是一次机会,如果真的完成了这座人像,那么他就可以在石像上刻上自己的名字。那时,他就是石匠行当里数一数二的人物了,再也不会雕那些石碑石人石马,摆在自家门前,等人来收购,然后送到墓地,过着清贫的日子。因为那时,他应该是位大师了。

       ③他认真地做着准备工作。先将所有的工具磨了一遍,然后将自己关了三天三夜,只看财主母亲的一幅画像,那画像似乎是女人年轻时候的,看上去很漂亮。石匠将那女人的相貌记在了心里。

       ④当他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来到财主家,第一眼看见那块汉白玉的时候,就已经按人体的比例位置,将那块漂亮的汉白玉给划分了,包括他的名字刻在哪里。他给自己的名字找了三个地方,一是在人像裙子的下摆处,二是在人像的袖口处,还有就是在人像的背后。

       ⑤石匠构思好了便开始干活。一个月过去,人像完成了。财主来看的时候叫了起来:“你这刻的不是我母亲!”石匠找出财主母亲的画像,对比着看了起来。看着看着也觉出不像,但他没说,只是拿着画像给财主看。可财主却不看画像,冲着石匠说:“你现在雕的只是像我母亲,而不是我母亲。如果你只能做成跟这幅画一样,那我要你来雕什么?我有这幅画就行了。”说着,财主指着人像的袖口处说:“这是什么?你的名字?这画上有吗?我跟你说,你要雕得不好,这汉白玉的钱你出!”说完扬长而去。

       ⑥石匠傻了眼,他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没赚到钱还要赔钱,要是传出去,在这个行当里就没法混了。石匠坐在人像前,目光呆呆地看着他亲手雕出来的人像,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时间一点点过去了,月光洒落在人像上,映衬出汉白玉的洁白。石匠透过月光看见汉白玉发散出一片金光,在那金光里他看见了离世多年的母亲,正满含愁苦却不失慈祥地看着他。石匠,多年没看见母亲了,他想起母亲带给他的温暖,以及在他年少时母亲给他的关爱。这个时候,他突然想扑进母亲的怀里,再一次感受母亲给他的爱。他扑了上去,摸到的却是冰冷的石头,石匠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

       ⑦石匠又在雕刻那座人像了,一个月过去了,没有完工。两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完工。财主派人来看了几次,回去报告说还没有完工。整整十个月,石匠每天对着汉白玉慢慢地雕刻着,汉白玉是越来越鲜活,而石匠却是日渐消瘦。

       ⑧十个月后,财主再次看见人像的时候,一下子跪倒在人像前,失声痛哭起来。跟来的家丁们也一下子肃然起敬,眼前的人像就是他们当年的老夫人。

       ⑨一个管家模样的人绕着人像转了几圈后,轻轻地走到石匠面前说:“你还没刻上你的名字。”

       ⑩石匠看了看天空,淡淡地说:“这么洁白的人像上为什么 要刻我的名字?”说完,他停了一会儿,似乎在思考什么,然后对那个人说:“我好像忘了我的名字,你能告诉我吗?”

       ⑪那人一下子弯下了腰,轻声地说:“你的名字叫大师。”

阅读《阳关雪》,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在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中茫然前行,心中浮现出艾略特的《荒原》。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我相信,死者临亡时都是面向朔北敌阵的;我相信,他们又很想在最后一刻回过头来,给熟悉的土地投注一个目光。于是,他们扭曲地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

    ②远处已有树影。急步赶去,树下有水流,沙地也有了高低坡斜。登上一个坡,猛一抬头,看见不远的山峰上有荒落的土墩一座,我凭直觉确信,这便是阳关了。

    ③这是一个俯瞰四野的制高点。西北风浩荡万里,直扑而来。踉跄几步,方才站住。脚是站住了,却分明听到自己牙齿打战的声音,鼻子一定是立即冻红了的。呵一口热气到手掌,捂住双耳用力蹦跳几下,才定下心来睁眼。这儿的雪没有化,当然不会化。所谓古址,已经没有什么故迹,只有近处的烽火台还在,这就是刚才在下面看到的土墩。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见一层层泥沙,一层层苇草,苇草飘扬出来,在千年之后的寒风中抖动,眼下是西北的群山,都积着雪,层层叠叠,直伸天际。任何站立在这儿的人,都会感觉到自己是站在大海边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冻浪。

    ④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对于这么一个阳关,他的笔底仍然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只是缠绵淡雅地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再来一杯吧,阳关之外,就找不到可以这样对饮畅谈的老朋友了。这杯酒,友人一定是毫不推却,一饮而尽的。

    ⑤这便是唐人风范。他们多半不会洒泪悲叹,执袂劝阻。他们的目光放得很远,他们的人生道路铺展得很广。告别是经常的,步履是放达的。这种风范,在李白、高适、岑参那里,焕发得越加豪迈。在南北各地的古代造像中,唐人造像一看便可识认,形体那么健美,目光那么平静,神采那么自信。而唐代,却没有把它的属于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阳关的风雪,竟越见凄迷。

    ……

    ⑥这儿应该有几声胡笳和羌笛的,音色极美,与自然浑和,夺人心魄。可惜它们后来都成了兵士们心头的哀音。既然一个民族都不忍听闻,它们也就消失在朔风之中。

    ⑦回去罢,时间已经不早。怕还要下雪。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