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卷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法外治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C、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D、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举一反三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阶级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兴亡,以各种形式展开了挽救危亡、振兴中华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种由战争而造成的变化意味着中国主权的丧失。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为资本主义因素的发生和发展让出了地盘。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于是出现了《海国图志》《瀛寰志略》。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

——摘编自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1861年)

材料三   光绪帝按照康有为提出的办法,发布了一系列的变法令,主要内容有:发展农业、工业、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等等。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摘编自陈兰村等著《新编中华上下五千年》

材料四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在不掌握权力的情况下,靠不停地向皇上条陈奏折,由皇帝颁布诏书的形式进行变法,结果失败。……维新阵营其实还是先前的士大夫群体,他们虽然有了一些新观念、新思想,但阶级的局限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找到变法、变革的真正力量。

——摘编自《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四: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历史经历了“沉沦”、“谷底”、“上升”三个阶段。在1840年—1901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沉沦”;1901年—1920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谷底”,即黑暗和黎明的交错期,是为上升积聚力量的时期……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稿》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城市是历史的诉说者,也是历史变迁的见证人。杭州市某中学将于假期组织一次去南京的旅行活动。请大家跟随他们的脚步,触摸南京的历史脉搏,感受近代历史的变迁。

【识图学史】

材料一

(1)根据图一和所学,《南京条约》在哪一年签订的?《南京条约》中割让的领土是哪里?赔款数额又是多少?《南京条约》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如何?签订《南京条约》后1843年—1844年期间清政府又签订了哪三个不平等条约?
(2)根据图二和所学,指出该历史运动名称是什么?领导人和创立的宗教组织是什么?开始标志是什么?为了团结农民和发展资本主义颁布了哪两部文件纲领?
(3)根据图三和所学,请写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日期,当时的临时大总统是谁?其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为了维护共和颁布了哪一法律?
(4)根据图四和所学,回答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迁往哪里?面对南京大屠杀你有何感悟?

【咏诗学史】

材料二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5)材料二反映的是解放战争中的哪场战役,它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观影学史】

材料三 2024年是抗战胜利79周年,涌现出大量反映抗战题材的优秀历史纪录片。例如,纪录片《日本侵华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投降签字仪式》真实记录例如日本投降的历史史实,保留了当初原始、珍贵的历史录像。

——摘编自《新华网》

【照数学史】

材料四

(6)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根据材料四,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