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忠言顺耳更利于行

    ①古人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忠诚规劝的话听起来虽不顺耳,可对我们立身处世却是有好处的。从犯错误者来看,逆耳的忠言固然利于行,但是若从劝诫者来说,顺耳的忠言岂不更利于行吗?

    ②邹忌和伍子胥进谏,目的都是希望君主纳谏除弊,修明政治,富国强兵。他们二人进谏的都是忠言,按理说都利于行,但效果却迥然不同,原因何在?在我看来,主要在于忠言顺耳与否。邹忌用类比、暗示的方法,委婉规劝,锋芒含而不露。齐威王听起来顺耳、舒服,采纳了邹忌的意见。而刚愎自用的吴王正陶醉于胜利,沉迷于酒色,听伍子胥的逆耳忠言便觉刺耳、反感;加上奸佞进谗,伍子胥不丢命才怪!同是忠臣进忠言,却有两种不同的结局。这就证明,忠言顺耳更利于行。

    ③顺耳的忠言有时所起的作用是逆耳忠言所不能相比的。大家知道,对那些“二进宫”、“三进宫”的人来说,法律尚且不怕,逆耳的忠言恐怕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相反还可能触发恶性事件。对于这些人,我们若能用顺耳之言去诱导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爱,明白社会并未抛弃他们,也许效果会更好些。晋人周处在陆云的劝导下“遂改励,终为忠臣”,不就是证明吗?不要因为他们是犯过错误的人,便恶言相讥,甚至责骂。你虽然用心良苦,想用逆耳之言使他们改正错误,踏上新路,但要知道他们也是人,同样需要别人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你若责骂,就好比在他们受伤的心上再加把盐或又捅上一刀,他们会更加瞧不起自己,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④对于成绩不太好的孩子来说,老师、父母也不应责怪他们。诚然,谁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孩子取得好成绩?恨铁不成钢,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责骂只会使他们由害怕到厌弃,成绩会进一步下降。此时,他们需要的是安慰鼓励,逆耳之言对他们来说无异于砒霜了。

    ⑤我们的领导干部,用顺耳的忠言去教育犯错误的同志,尤为重要,不能因为你是领导,就居高临下,架起机关枪,横加扫射,以恶语伤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都渴望被人尊重、理解。若是你犯了错误,你还愿听到逆耳、伤心的话吗?

(1)、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原谅    安慰    尊重    理解 B、尊重    理解    安慰    原谅 C、理解    尊重    原谅    安慰 D、尊重    理解    原谅    安慰
(2)、最后一段的画线语句在这里比喻什么?
(3)、邹忌和伍子胥进谏的不同点是什么?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5)、为了论证中心论点,本文使用了哪些事实论据?
(6)、本文主要使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听 雨
季羡林

①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下雨,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俗话说:“春雨贵似油。”而且又在罕见的大旱之中,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   ②“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文字拼命,本来应该需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③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  
④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我虽然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却还很难说。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间的一种动物吧。中国古代诗词中,关于听雨的作品是颇有一些的。最有名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宋代蒋捷的《虞美人》了: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⑤蒋捷听雨时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他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的,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但是,古今对老的概念,有相当大的差别。他是“鬓已星星也”,有一些白发,看来最老也不过五十岁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过是介乎中老之间,用我自己比起来,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鬓边早已不是“星星也”,顶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资格。我已经能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了。   
⑥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青的麦苗。我生在乡下,虽然六岁就离开,谈不上干什么农活,但是我拾过麦子,捡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粱叶。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农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粮食。天一旱,就威胁着庄稼的成长。即使我长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谓焦急之情,决不下于农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性。我天天听天气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气。忧心如焚,徒唤奈何。在梦中也看到的是细雨。 
⑦今天早晨,我的梦竟实现了。我坐在这长宽不过几尺的阳台上,听到头顶上的雨声,不禁神驰千里,心旷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
⑧我的心又收了回来,收回到了燕园,收回到了我楼旁的小山上,收回到了门前的荷塘内。冬眠刚醒的荷花,正准备力量向水面冲击。水当然是不缺的。但是,细雨滴在水面上,画成了一个个的小圆圈,方逝方生,方生方逝。这本来是人类中的诗人所欣赏的东西,小荷花看了也高兴起来,劲头更大了,肯定会很快地钻出水面。
⑨我的心又收近了一层,收到了这个阳台上,收到了自己的腔子里,头顶上叮当如故,我的心情怡悦有加。但我时时担心,它会突然停下来。我潜心默祷,祝愿雨声长久响下去,响下去,永远也不停。
(原文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

陆游

       陆游已气息奄奄。儿子要为他请郎中。陆游摇头制止,说,没有用了。陆游的眼里有泪。陆游说,思念能用药治好吗?儿子不懂。

       陆游的眼睛投向北方的天空,久久地,不愿回来。儿子懂了,很小的时候,父亲告诉他,故乡在遥远的北方。父亲已经用眼睛、手和语言告诉他千遍万遍了。

       陆游继续写他的诗,他已经提不动笔了,他一个字一个字地吐,让儿子一个字一个字地记。儿子哭着劝,父亲,别写了!儿子很想问父亲,诗歌能够上阵杀敌吗?诗歌能够收复北方的大好江山吗?还有一个冷酷的现实儿子没有告诉父亲,国人早已不读诗歌,国人喜欢的是杭州西湖湖畔的歌舞、暖风和醉醺醺的酒意。

       陆游仍写。陆游说他得靠诗歌滋养生命和思念,思念故乡的时候,就抓一把诗解馋。陆游说,诗歌能让他的眼睛还亮着。陆游要儿子听。陆游的脸一派紧张肃穆。

       陆游吼,是地动山摇金戈铁马的杀伐之声啊!是金人攻我大宋城池啊!金人打过长江了!儿子知道父亲已是回光返照。哪有什么杀伐之声啊!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那边传来的歌舞声、管弦声正一阵阵地漫溢过来,暖风、歌舞和酒肉已经把大宋的江山浸泡得酥软软、醉醺醺的。但儿子不敢说。

       陆游大吼,叫儿子赶快操家伙,金人杀来了。一句句的诗歌,如一支支复仇的箭,从陆游的嘴中飞射而出。陆游说,诗歌也能抗敌杀敌。

       儿子让父亲静一静。一记响亮的巴掌打在儿子的脸上,陆游吼,十万火急的军情你还能静?

       儿子不知所措。突然,陆游猛然跃起。随着一声巨吼,一道箭柱从陆游的嘴里冲出,刺破茅屋直射北方的天空。

       那是父亲的鲜血啊!儿子急急追出,但哪里追得上?那些鲜血已经飘飞向北方的天空。它们慢慢地组合成一首28字的绝句。在汴梁的上空久久徘徊。

写诗怎么会把人写死呢?儿子胆战心惊。

       西湖那边歌舞仍然绵绵不断。能有好消息在家祭的时候告诉父亲吗?捧着那首带血的绝句,儿子一片茫然。

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梦赏心亭

(南宋)刘克庄

梦与诸贤会赏心,恍然佳日共登临。

酒边多说乌衣事,曲里犹残玉树音。

江水淮山明历历,孙陵晋庙冷沉沉。

晓钟呼觉俱忘却,独记千门柳色深。

【注】①赏心亭:南京名胜之一,在今水西门外。陆游、辛弃疾等大诗人曾登临赋诗。②千门:众多宫门。

赏心亭记

(南宋)萧山

    赏心亭,佳丽地之瑰观可赏。古今游宦几何,人目以玩赏,口以吟赏,而真赏以心者几希

    抚慨千数百年之消息,兴怀四十余帝之盛衰,客心悲未央 , 伤心长春草 , 其心耳,骚人赏。自高如虚。何实而胜?莫若王谢高。宴饮新亭,赏也,“戮力王室,克复神州”实之;放情丘壑,赏也,“棋墅指授,破贼淮淝”实之。用实心办实功,两公实高之赏欤。以调玉烛之明 , 为时和赏;以补金瓯之缺,为国寿赏。此之谓大赏,高哉!

    亭前为张丽华墓,一赏有一戒存。

【注】①几希:很少。②未央:未尽。③春草:指离愁。④王谢:指东晋名臣王导和谢安。在新亭酒宴上,诸臣为西晋灭亡而流泪,王导劝勉大家“戮力王室,克复神州”;谢安指点谢玄等在淝水打败前秦军队,捷报传来时,谢安在家墅下棋。⑤玉烛之名:指政治清明。⑥金瓯:指国土完固。⑦张丽华:昏君陈后主的宠妃,陈亡时被斩。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三角梅

刘成章

    ①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图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

    ②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天天都给它们浇水,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势势,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③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

    ④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派要死不活的样子。我和老伴对它几乎不抱什么希望了,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

    ⑤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于是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的面前叹喟,皱眉,甚至责骂。我们说,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

    ⑥然而,就在我们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我们惊喜地看见,三角梅的可怜兮兮的枝叶间,第一次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而且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又生出了好几条侧枝。我们高兴极了。但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也许是我们关于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做出拼命的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量给搏出来了。它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比赛着成长。它身上透露出来的生机和生气,非常生动地展示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它像憋屈了好几年的毛毛虫,终于要开始向着花蝴蝶的方向嬗变了。

    ⑦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个妙龄女子的脸,静静地望着我,她的身子还隐在墙后,恍恍惚惚似真似假,是邻家的客人吗?我终于从迷惑中清醒过来,看清那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⑧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而风儿一吹,它的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亟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⑨生命,真是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奥秘和潜能的。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