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动乱频繁,各国纷纷变革,许多人对变革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出现了诸子百家;教育的兴起,造就了大批具有丰富知识和阅历的文士,稷下学宫就是当时的学术交流中心。
材料二 孔子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A.民贵君轻,仁政于民——1
B.无为而治,顺其自然——2
C.爱人如己,崇尚和平——3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4
春秋战国时期 | 政治 | 春秋时,诸侯势力崛起,竞相称霸,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战国时,强大的诸侯各自为政,势力较强的有战国七雄。 |
社会 | 从春秋争霸战争到战国兼并战争,战争频繁,大国兼并小国,社会处于大动荡之中。 | |
经济 | 春秋时,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战国时,商鞅变法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 |
思想 | 春秋时,老子创立了道家学派,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战国时,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以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影响最大。 |
阅读以上材料,从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