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河南省长垣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是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图》(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吐蕃是我国哪个民族的祖先?材料二 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当时,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材料三 18世纪,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发动反清叛乱,建立割据政权。乾隆帝派兵讨伐,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了叛乱。接着,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3)依据材料三,概括归纳大、小和卓发动叛乱没能得逞的主要原因。清朝设置伊犁将军有何重要意义?
历史地图的变迁是了解历史的重要史料。识读宋元时期的形势图,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唐天宝年间,唐玄宗宠爰杨贵妃,不理政事,使得唐王朝朝政腐败。公元755年,节度使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叛军南下攻占洛阳、长安。洛阳、潼关失陷后,长安一片混乱,百姓逃散,玄宗携贵妃等仓皇逃往蜀中。直到公元763年,唐朝才打败叛军。
材料二:(宋太祖)召赵普问曰:“自唐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
材料三:(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