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专项训练卷 人物篇
学派:A.墨家 B.道家 C.法家D.儒家
观点:①“道法自然”;②“施仁政于民”“民贵、君轻”;③主张改革、提倡法治;④“兼爱”“非攻”
人物
墨子
孟子
庄子
韩非子
学派
观点
你认为哪一家的思想学说最适合当时时代的发展?为什么?
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 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材料二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行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
材料三
情境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
情境二:同学们学完《百家争鸣》一课,商议着排练一段历史剧来表现当时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同学们纷纷要求扮演角色,并设计了以下的对话
同学甲说:“我认为国君只要实行仁政,就能天下无敌了。”
同学乙说:“我觉得国君要顺应自然和民心,国家自然就能治理好。”
同学丙说:“我反对你们的观点,我以为国家要立法严厉明确,要树立君主的权威,这样就没有人敢犯法,国家才能治理好!”
请回答:
材料一:春秋时期,王室衰弱,一些实力较为强大的诸侯趁机割据一方,并以武力控制周边的中小诸侯,形成了自己的霸业。诸侯国内部权力下移,以臣弑君的事件也屡见不鲜。战国时期,诸侯纷称王,兼并战争愈演烈。春秋后期,周王室更加衰落,无力维护“学在官府”的体制,私人讲学兴起。进入战国,各国统治者纷纷招揽人才,一些大贵族还以养士竞争高下。
——摘编自杨共乐《从历史印中走来的世界(中国篇)
材料二:稷下学宫整体上是齐国官学,但前往讲学的学者大都办有私学,带其弟子同入稷下学宫。众人推举学界名流来担任学宫的祭酒,国君不直接干预教学与学术研究。学宫中容纳“百家之学”,成为百家争鸣的文化沙龙。
——张秉楠《稷下学宫与百家争鸣》
材料三: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侯外庐《中国思想史钢》。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