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中国作协社会联络部主办,中国环境报社、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四川省作协承办的“大地文心”生态文学作家采风活动近日走进四川,“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原文化部部长、著名作家王蒙先生欣然接受本报独家专访。

中国环境报:您如何看待文学与环保的关系?

王蒙:我曾经说过,作家天然是环保工作者的同盟军,作家天生应该与环境保护工作者携起手来。

这并不是说,作家都懂多少环境保护的理论和知识,而是说作家更富有对于自然、对于祖国河山,对于一切生命的感受和热爱。古今中外,文学作品里会很自然地流露出对生态、对自然的关心与热爱,有很多写自然环境、写可爱动物的作品。

从另外一个角度,作家往往也能更早一点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发出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呼声,警惕环境破坏的危险。有很多嘲笑、抨击破坏自然、残害生命的作品,比如契诃夫的《草原》《万尼亚舅舅》,文字里充满了对生态破坏的忧虑。

中国环境报:您有哪些具体的举措和建议?

王蒙:生态环境部从上世纪入十年代开始,一直很重视运用文学的力量,加大对环境文化的宣传教育力度,现在已经几十年了,一直在坚持做着,我也有幸参与过环境文学杂志《绿叶》的创办,以及有关活动,所以我很愿意和环境工作者保持密切联系,互相支持。

《绿叶》杂志团结和动员了一大批关心生态环境保护、普及推广全民环境意识为己任的作家,刊登了一大批书写祖国壮丽山河,描绘大自然和人与自然美妙和谐关系的文章。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阵地,可以继续做下去。

另外,你们中国环境报的“大地文心”生态文学征文活动以及采风活动也非常棒。祖国大地,壮丽山河,有太多太多地方、太多太多人值得记录,走也走不完。

中国环境报:和之前相比,您如何看待当前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

王蒙: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前所未有,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越来越深入,人们已经意识到再也不能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老路了。但是,我们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成效并不稳固,面临的污染治理形势还很严峻,这就需要不断开创新局面,吸引更多人加入到美丽中国的建设中来。

当前,针对环境问题,我们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许多污染大的企业和工厂得到治理,政府和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对设备升级改造。前些年,雾霾现象非常严重,但这两年比过去好多了,所以只要真正重视环保,很多问题是能解决的。

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仍然面临各种阻力,许多令人痛心的现象仍然在发生,比如乱砍滥伐、捕食珍稀野生动物、污染水源等。有些人为了自己的蝇头小利,竟然做出了污染环境的大恶,甚至瞒天过海、隐瞒真相,或者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些都是非常不好的社会风气。

这当然是文学最为关心的事情,也是作家、知识分子以及全体公民有切肤之痛的事情。作家对这类现象或行为予以关注、有所声讨、进行谴责,是文学的天职,也是写作者的使命与责任。

中国环境报:请问您平时会关注哪些具体的生态环境问题?

王蒙:我虽然实际接触的不是很多,但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关注和留意与生态环境有关的现象。比如,我看到北京很多工地的砂石土堆,在施工过程中都加罩了网布,我感觉很不容易。因为要增加很多成本,付出很多劳动力。但是,如果不立即行动,不关心环境,我们将来吃的亏就更大,损失也更大。

我还注意到商品的过度包装造成的浪费太多了,里三层外三层,有时真是气得不行。其实,商品的好坏与否,与外在的包装开无关系。小时候,买的月饼并没有多少包装,但吃起来非常美味。我们应该力行俭朴,不应该把资源浪费在这些外在上。

中国环境报:好的自然环境对您的写作,有没有作用和灵感启发?

王蒙:当然。一个写作人,写作的时候需要精神非常的集中,需要有足够纯洁的空气氧气。一个写作者,不太可能在雾霾天气中或吃着被污染的食物,还能保持很好的创作状态,让大脑维持活跃的强度和活力,这是很难做到的。

每年,我很重要的一段写作时间,就是夏天到中国作家协会北戴河创作之家进行创作。我大概在那儿50天左右,但是在那儿50天的时间,比在北京三四个月的时间还出活。所以,我常常在那儿把一个作品大体构建出轮廓,或者在那儿最终完成一个作品。

所以我想,好的环境对一个写作人来说,是一件非常有福气的事情。

(摘编自王蒙《好的环境对写作者是一件非常有福气的事情》)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家更富有对于自然、对于一切生命的感受和热爱,因此作家天然是环保工作者的同盟军。 B、作者认为古今中外有很多文学作品,很自然地流露出对生态、对自然的关心与热爱,如契诃夫的《草原》等。 C、《绿叶》杂志团结和动员了一大批关心生态环境保护的作家,为普及和推广全民环保意识做了很多工作。 D、尽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越来越深入,但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成效并不稳固,环保问题依然严峻。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环境报)举办的“大地文心”生态文学征文活动以及采风活动,为其他媒体宣传环保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B、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知名作家王蒙认为,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予以关注、声讨、谴责,是写作者的使命与责任。 C、商品的品质与包装没有很大关系,其实,商品的过度包装不仅会造成很多浪费,过多的包装物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D、清新环保的自然环境,能给写作者提供足够纯洁的氧气,让大脑维持活跃的强度和活力,使作家保持很好的创作状态。
(3)、请你结合材料,对作家队伍和相关报刊就环保宣传提一些建议。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汽笛·布鞋·红腰带

陈忠实

    ①他那时刚刚勒上头一条红腰带。这是家乡人遇到本命年时避灾禳祸乞福的吉祥物。半年以后,他勒着这根保命带到30里外的历史名镇灞桥去报考中学。领着他们去报考的是一位40多岁的班主任,姓杜。

    ②这是一次真正的人生之旅。

    ③为了这第一次走出家门三公里以外的旅行,他昨夜激动慌惧得几乎不能成眠。他肩头挎着一只书包,包里装着课本、一只毛笔和一只墨盒、几个混面馍馍,还有一块洗脸擦脸用的布巾……却连一分钱也没有。

    ④开始,他和老师、同学相跟着走,大约走出十多里路也不觉得累。后来的悲剧是从脚下发生的。他感觉脚后跟有点疼,脱下鞋来看了看,鞋底磨透了,脚后跟上磨出红色的肉丝淌着血。母亲纳扎的布鞋鞋底经不住砂石的磨砺。当他看到脚后跟上的血肉时便怯了,步子也慢了。杜老师和一位大同学倒追过来,他立即擦干了眼泪。抬脚触地时的痛楚引发了他内心的卑怯,他没有说明鞋底磨透脚跟磨烂的事,他怕那些穿耐磨的胶底鞋的同学笑自己的穷酸。

    ⑤他已经看不见那支小小的赶考队列了。他终于下狠心从书包里摸出那块擦脸用的布巾包住一只脚,踮着脚尖跛着往前赶,走了一段路程,布巾磨透了,他把布巾倒过来再包到脚上,直到那布巾被踩磨得稀烂。他最后从书包里拿出了课本,一扎一扎撕下来塞进鞋窝……那些纸张更经不住砂石的蹭磨,直到课本被撕光,走进考场的最后一丝勇气终于断灭了。

    ⑥伟大的转机在他完全崩溃刚刚坐下的时候发生了,他听到了一声火车汽笛的嘶鸣。

    ⑦他被震得从路边的土地上弹跳起来,惊惧慌乱而茫然四顾,终于看见一股射向蓝天的白烟和一列呼啸奔驰过来的火车。这是他平生第一次看见火车,第一次听见火车汽笛的鸣叫。列车飞驰过去,绿色的车厢,绿色的窗帘和白色的玻璃,启开的窗户晃过模糊的男人或女人的脸,还有一个把手伸出窗口的男孩的脸……直到火车消失在柳林丛中,直到柳树梢头的蓝烟渐渐淡化为乌有,直到远处传来不再那么令人震慑而显得悠扬的汽笛声响,他仍然无法理解火车以及坐在火车车厢里的人会是一种什么滋味儿;坐在火车上的人瞧见一个穿着磨透了鞋底磨烂了脚后跟的乡村娃子会是怎样的眼光,尤其是那个和他年纪相仿已经坐着火车旅行的男孩。

    ⑧天哪!这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坐着火车跑而根本不用双脚走路!他用双脚赶路却穿着一双磨穿了底磨烂了脚后跟的布鞋一步一蹭血地踯躅!他无端的愤怒了:不能永远穿着没有厚底的破布鞋走路……他把残留在鞋窝里的烂布绺烂纸屑腾光倒净,咬着牙重新举步。脚后跟还在淌血还疼,走过一阵儿竟然奇迹般的不疼了,似乎那越磨越烂得深的脚后跟不是属于他的,而是属于另一个怯懦者……在离考场还有一二里的地方,他终于赶上了老师和同学。

    ⑨后来他成为一个作家,这个作家回顾整个生命历程的时候,所有经过的欢乐已不再成为欢乐,所有经历的苦难挫折引起的痛苦亦不再是痛苦,变成了只有自己可以理解的生命体验,剩下的还有一声储存于生命磁带上的汽笛鸣叫和一双磨透了鞋底的布鞋。

    ⑩他想给进入花季刚刚勒上头一条或第二条红腰带的朋友致以祝贺,无论往后的生命历程中遇到怎样的挫折怎样的委屈,不要动摇也不必辩解,走你认定了的路吧!因为任何动摇包括辩解,都会耗费心力耗费生命,不要耽搁了自己的行程。

    (有改动)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小题。

鲁院里的柿子树

    ①鲁迅文学院有一座花园,花园里有一棵柿子树。因为我们来的时候是秋天,正属于它的季节,它变成了这里突出的风景。柿子树长在园子的中央,被一些别的树木围绕着,原本跟那些树木一样高大,因为它满枝头缀着柿子的缘故,别的树木都成了陪衬,连它自身的叶子也是陪衬了。

    ②那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饭后我到园子里去散步,一眼就看见了它。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结满果子的柿子树,不由得就看的发了呆。微风起的时候,突然觉得它根本不是树,因为它能唱歌。北京的秋天,多的是这样阳光灿烂的日子,天蓝得像是要透到天的外边去,这样的蓝里,白云就呈现出最艳的颜色。这时候美以不可言说的方式击中了我,恍惚中,觉得那柿子树上缀着的是一团团结晶的阳光,散发着平时难以见到的明亮。

    ③很多时候我到花园里并不是为了柿子树,却总是不由自主地止步在它面前,难道是因为它身上有明显的秋意吗?这样想,也许银杏不服。那一棵棵银杏树,所有的叶子都像足透了的金子,在黄昏里闪着朝晖的明亮。有些轻轻地洒落地上,灿灿的,像铺了一层锦,像一幅油画。树上和地上一片金黄,让人觉得这美景可以绵延,可以天长地久。然而就在一个黄昏,寒风起了,银杏的叶子全部被风带走,只剩了树枝。这时候的柿子树一派沉静,虽然它的叶子也被风带走了,但果实仍高高挂满枝头。

    ④我从小径的回环处走,抬头看着树上的柿子,就仿佛看着一双双温暖的眼睛,刹那间明白了自己为什么总要到这柿子树旁边了。它们静静地看着我,无声地与我交谈,说它在那些喧腾的日子里,怎样让自己的心泊于安详和沉静;说它在春天开出并不漂亮的花,在夏天曾经是一颗小小的被叶片遮蔽的青果;说它如何耐心等待秋天的到来,使自己变成阳光的金色,凝成一捧盈硕果实、可摸可触的爱。于是我思索柿子树在到这里之前的经历,它是长在一群同样的树木中间吗?它是怎样被命运选中,到鲁院的花园里,成为独特的风景?正如我冥冥之中幸运地到这里。它的命运之中是否也有风雨和雷霆?它的生命里是否也有春风和清露?它是否也深味了人间的悲喜,才呈现出这一树的殷实和辉煌?

    ⑤一天,我清早到柿子树下,在枯萎的草柯间捡了两枚熟透坠落的柿子。它们的光芒和馨香像音乐一样荡漾。由此我知道了,树木怎样靠果实传递快乐和希望。

    ⑥这座独一无二的花园里,在树阴和花丛中掩映着一些大文学家的雕像,巴金、茅盾、丁玲、冰心……他们有的器宇轩昂,有的神采飞扬,有的在倾心交谈,有的在凝神沉思。他们的生命气息透过颜色沉郁的大理石,火焰一般在时空中传递。我驻足于巴金先生的雕像前,他似乎在用温和的语气跟我说:“我用作品表达我无穷无尽的感情。如果我的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温暖,我就十分满意了。”我走到冰心雕像前停下脚步,看到她左手托腮,凝神远眺,一本打开的“书”放在膝上。不由得想起了她的书,她的文字,她的“爱的哲学”,随之,一股温暖明朗的情调蔓延开。

    ⑦冬天一日一日地深了,花园里的一切都沉浸在静寂的灰色里,只有柿子树还高举着一簇簇火焰般显眼的果子,微笑着,歌唱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磨面的老王

杨振声

    一个伏天的午后,午饭刚过,满地都是树荫,一丝风也不动,好像大地停止了呼吸,沉闷得很。一团炎炎赤日,很庄严地在长空中缓缓渡过,这个世界像被它融化了,寂静得可怕。在一个花园东北角上,立着两间茅草的破房,从腐烂的窗格中间,滚出一阵阵隆隆的磨音

    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在那里磨面,黄色的脸皮上有着一缕一缕的汗纹,一条蓝布裤子露出膝骨来,被汗洗透,都贴在腿上。他十几岁就失去父母,雇于人家磨面。除了对门李家的花狗儿时常跑来看看他,对他摇摇尾巴要点冷饭吃,只有那两片又冷又硬的磨石是他离不开的友伴。

    墙下的日影渐渐长了,树荫下睡醒的老牛,哞哞地唤它的小牛。巢上的小鸦儿伸长了脖子,张着宽大的嘴儿叫老鸦回家。压山的太阳照出半天的红云。老王出了黑魆魆的磨房,拍一拍头发,走到左边的河里把身上洗一洗。坐在河边草地上,看李家的花狗儿和一个黑狗儿扑着石玩。张家的小福儿伸着两只泥手,从一株柳树后面转了出来,一直跑到河边对老王说:

    “妈妈要你磨麦子,你明天有工夫么?”

    “有工夫,明天一早就磨起。”老王回答说。

    那小孩子又眉开眼笑地说道:“妈妈要面给我做巧果子,后天过七月七啦!”说着跑到那两个狗的跟前,抱着那个黑狗的脖子,和两个狗滚作一块儿。爬起来又往北面一个菜园里跑了去,两个狗也跟在后面跑。她口里嚷道:“我叫爸爸吃饭去啦。”不一会儿张老三扛着锄从北面走了过来,福儿在前面跑。她又站住等她爸爸一回,仰着小脸儿问她爸爸几句话,扯着她爸爸的手儿往村西头走去了。

    老王看得出了神:那个小孩子含笑的小脸儿,仿佛有一种魔力,引出人心中很深密的爱。这个景象深深印在老王眼里,使他的脑筋起了特异作用。他呆呆地坐了一会儿,顺着脚走回自己屋里,饭也不吃,瞪着眼睛仰卧在炕上不动。

    老王仿佛身在磨房里,但是这回自己不推磨了。一个大驴子给他推磨,他只在一旁忙着加麦子收面。这个长脸的驴子,竖起两个大长耳朵来在磨前飞跑,面落得十分快。他看着自是高兴,忽听身后一声叫道:

    “爸爸,你不去吃饭么?妈妈都预备好啦。”老王回头一看,一个五岁的小孩子站在他的面前。这是他的小孩子,比白天看见的福儿还长得好看些。抱起来亲个嘴,他喜得唇都颤动了。

    “你磨面给我做巧果子么?”小孩子抱着他的脖子问他说。

    “是呀!是呀!做一大串巧果子,好不好?”老王忙着回答说。小孩子喜得张了小嘴笑,露出一口洁白的小牙来。他抱了孩子走回家,他的女人指着桌子说:“快吃吧,等会就冷了。”看见桌子上放着一盘子热气腾腾的黄瓜炖牛肉,刚蒸好的馒头,他觉着腹中饥饿得很。饭吃得香甜极了,却是越吃越觉着饿。小孩子坐在桌子头上,伸出小手来要馒头,又张着小嘴儿要菜吃。他心中说不出来的快乐,泪包着爱的眼光常射在他的小孩子脸上。一阵脚步响,张老三闯了进来,嚷道:“福儿!福儿!我好半天没找到你,你跑到这里来了。”说着抱了小孩子往外就跑。老王吓呆了,急向前来抢,却吓醒了,心里还只是蹦蹦地乱跳。睁开眼屋内漆黑,死沉沉地寂静,只听远远的鸡声和肚子里面咕噜咕噜的声音相答。

    老王瞪了眼,躺着不动。直到窗纸发白了,树上的雀儿噪起来了,他才懒懒地起来,仍旧一转一转地磨他的面。他渐渐地瘦下去了。

    秋天的黄昏,屋角上黄色的夕阳照在草园里一堆堆的落叶上。下面的蟋蟀,唧唧!唧唧!时断时续地叫它的友伴。草屋里的老王已经绝粒几日了。他起初受了风寒,头烧得厉害。后来腰腿都痛起来,他不得不和他那两块又冷又硬的磨石分手了。他躺在床上,也没人送饭他吃,捧水他喝。倒是对门王家的花狗儿有时想起他,跑来打两个转身,见他躺在炕上,把两只前爪子搭在炕沿上,摇摇尾巴,对他汪汪地叫两声就跑了。他一阵一阵地发昏。忽觉屋内放了光明,他看见他的驴子在那里推磨,他的老婆在那里做饭,他的小孩子在草园里玩,很可爱的小脸对他笑着,伸出小手来招呼他,他也笑着跑向他的小孩去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自古以来,人们以为海洋有着无穷大的容量,因此认为它是陆地废弃物的天然归宿。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随着化工业、核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海洋成了各国有毒废料尤其是具有放射性的核废料的倾倒空间。核工业产生的废料,还有核武器和核事故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大量进入海洋。从1946年大约80千克低放射性的核废料在加利福尼亚投入太平洋开始,到1982年约550千克核废料投入大西洋的西欧陆架为止,这36年里投入海洋的核废料,总的放射性活度高达63Bq,相当于每秒钟发生6.3亿亿次核衰变的放射性。目前,大多数核废料都是装在金属桶里沉到海底,可是在上世纪的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有些核废料不加包装就直接投入海洋。

幸好这种危害全人类的做法,早已被制止。为了控制废物的海洋投放,1972年全球各国在伦敦召开政府间会议并通过了《伦敦倾废公约》,约定全面禁止放射性废物投放海洋。在公约通过之后,大多数负责任的国家坚决遵守公约。此后虽然“禁而不止”的事件偶有发生,会有极个别国家将核潜艇的核反应堆废物秘密投进海洋,但总的来说,明目张胆往海洋丢弃核废料的时代已经结束。

对于核废料,有的从开始就没有认真处理,有的装入核废料桶后投入海底,但由于遭受生物化学的腐蚀,很多也已经发生渗漏。往往前代人种下的苦果,要留给后代人去品尝。著名的比基尼环礁就是一例。1946年7月1日,美国在太平洋中部马绍尔群岛的比基尼环礁进行了战后首次核爆炸试验。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总共在马绍尔群岛进行了67次试验,最大的一次爆炸量达1500万吨,相当于1000多颗广岛原子弹。1954年的一次试验炸掉了比基尼两座珊瑚礁,炸出一个100米深的大坑,这一带的岛礁受到严重的放射性污染。统计结果显示,比基尼环礁及其周边海域至少有42种当地原有生物物种消失,其中有28种生物出现了灭绝现象。1977年开始,美国军人在各岛上收集被污染的表层土壤,统统投进被核试验炸出的一个深坑里,上面盖起一个穹隆状的圆顶,修起了一座名副其实的核“坟墓”。美国在海洋环境上欠债累累,何止是核废料,更何止一处马绍尔群岛。就在其本土加利福尼亚的帕洛斯弗迪斯半岛外,仅1947—1971年间美国就倾倒了超过100吨的DDT农药,导致该海域成为世界上DDT污染最大的海区。想要解决这一问题,一种处理办法是在被污染的海底上铺砂,但是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可想要处理核废料,那其花费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无论对高放还是中低放核废料,至今各国的对策都还只是暂时存放。那么最终的出路又在哪里?核废料的最终处理,无非是“上天,入地,下海”三条出路。“上天”是指去太空,将核废料用火箭送上太空,在宇宙里稀释。这似乎是个好主意,可惜数量太大、不胜负担,再说万一发射失败,就会给全世界散布放射性物质,过于冒险。“入地”是现在讨论的重点,是目前最安全和最成熟的方法,在地下挖掘500—1000米深的隧道来储存高放射性废弃物,估计能有几十万年以上的稳定性,但是不清楚的是深层地下水的可靠程度,弄不好会导致放射性物质的流动。剩下的“下海”很有吸引力,一种办法是送入大洋底里的红黏土层,因为在历史上这里有上百万年的稳定性。世界海洋各不相同,有发生“深海风暴”的洋底,也有地质稳定的红黏土区,如果能在深海找到长期安全和切实可行的核废料处理方案,将是海洋地质学对人类的重要贡献。但我们至今对深海地质的了解过于肤浅,难以应对全人类生命攸关的重大问题。现在我们迫切需要催马加鞭,尽早拿出合格的答案来。

(摘编自汪品先《深海浅说》)

材料二:

根据放射性的高低,核废料分为高放和中低放两类,处理方式各有不同。中低放核废料主要是指在核设施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工具、手套、服装等,以及核电站运行产生的废水和气体。这些核废料的放射性相对较低,一般经过固化或稳定化后,储存在地表或浅层地下的设施中,等待其自然衰变至安全水平。

高放核废料主要是指从核反应堆中取出的已经燃尽的核燃料,以及核废料的再处理产物。这些核废料的放射性极高,需要长期隔离和储存,以防止其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目前我国对高放核废料处理的方式主要是对其进行玻璃固化后密封在隔离辐射的容器中,然后埋进500到1000米深的地下处置库内,处于这一位置的地下处置库在10万年以内几乎不会因为各种地质条件而受到影响。

目前中国的核废料处理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仍面临着挑战和困难。核废料的处理和处置需要高昂的成本。据估计中国每处理一吨高放核废料,需要花费约50万美元,而每建设一座深层地下处置库,需要花费约100亿美元。同时,核废料的处理和处置还需要公众的理解和支持。由于核废料的危险性和敏感性,很多人对核废料的处理和处置持有担忧和恐惧的态度,不愿意接受在自己的附近建设核废料储存库或处置场。

(摘编自《中国每年产生3500吨核废料,是如何处理的?》)

【注】Bq: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简称贝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芡在分类学上隶属于睡莲科芡属,其俗名“芡实”是大众更为熟知的名称,其拉丁属名Eu—ryale是希腊神话中一位女妖的名字,由于这位女妖的所有发丝均为致命的毒蛇,因此她的名字被很形象地用来描述芡属全株具锐刺的形态特征。芡实成熟的果实近球形,因其顶部的宿存花萼狭长呈披针状而使整个果实形似鸡头,故在江浙一带又被叫作“鸡头米”,是当地传统的粮食作物,因其独特的风味而被列为著名的“水八仙”之一(其余“七仙”分别为茭白、莲藕、水芹、慈姑、荸荠、莼菜、菱角)。

除了极具特色的果实,芡实最为人们所赞叹的是它那巨大的叶片。这些近圆形的浮水叶片通常能长至1米直径,而在条件十分适宜的环境下其直径甚至能够长至接近3米,芡实是睡莲科内体型唯一能和王莲属相媲美的植物。然而在分类学上,芡实属的发表要早于王莲属,在亚马逊王莲被英国植物学家Robert Schomburgk发现之初,因为其同样具有巨大的浮水叶片,他将其归在了芡实属之中,命名为Euryale amazonica。后来,经过植物学家John Lindley的研究,王莲属才最终被成立并被认为与芡属有着非常密切的亲缘关系。虽然世界范围内睡莲科各属间的关系一直无法真正厘清,但从发表的先后顺序来看,与其说芡实像王莲,倒不如说王莲像芡实来得妥当。

同王莲一样,芡实的叶片也有着很好的承重能力,其原因就藏在它那叶背之下。从叶片的背面,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它整齐的脉络结构——粗大的一级叶脉呈辐射状排列在叶片中心,而其间又有密集的次级叶脉做分割。这些叶脉纵横交叉,如同一张蛛网般覆盖在叶片之上,将整张叶片精细地分割成无数个大小相仿的单元。合理有序的叶脉系统代表了优秀的力学性能,给芡实叶片带来了良好的支持力和稳定性,使叶片得以平衡地漂浮在水面上。除此之外,芡实的叶脉之中还藏有许多气室,而这些气室则像是给叶片配上了量身内置的“救生圈”,为其带来了澎湃的浮力。因此,虽不像王莲那样足以承受一个小孩的体重,但作为难得的水面漂浮平台,芡实的叶片给许多水鸟提供了优秀的栖息环境,在生态系统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睡莲科的一员,芡实也有着十分标准的开花规律。在每一朵花开放之前的1—2日,花梗会逐渐将花苞顶出水面,直至感受到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它那厚实的苞片和花瓣方才陆续张开,并在8:00左右完全开放。而随着一天内光照的不断变化,约16:00—18:00,花朵便会逐渐闭合。如芡实花这般几乎“朝九晚五,从无加班”的作息着实是让人羡慕,然而在“八小时工作制”的背后,芡实却有着十分高效的办事效率。由于其花朵的寿命较短,甚至于单花完全开放的总时长仅约20小时,为了尽快顺利完成传宗接代的古老使命,新长出的花朵往往倾向于选取最短的路径以近垂直的方向冲出水面,哪怕是过程中有叶片遮挡,它也会毫不犹豫地将其顶破。而在花朵完成授粉后,花梗便会延长并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弯曲,将花头重新拖回水下,这一方面是由于水下环境较为稳定,相比暴露在空气中而言更适合果实的发育;而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给新生的花苞留出足够的生长空间。

“鸡头米老了,新核桃下来了,夏天就快过去了。”这是汪曾祺对夏末的印象。每年的8—10月是芡实的采收期,此时便是采芡人一年中最为繁忙的季节。由于采摘下来的芡实十分容易变质,为了保证芡实的鲜嫩,整个收获过程便像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接力赛,采芡人往往要赶在日出之前就下到水塘采摘,然后运输至加工厂内,争分夺秒地在一天内完成剥壳、清洗、分级挑选等层层工序,最后经包装运输,方才得以按时交付给各地的市场。或许是记忆里的那碗桂花芡实汤实在过于惊艳,每年一到初秋芡实上市之际,立马就能吸引到大批拥趸,而这难得的时令风物,也早已在一代代老饕们寒来暑往的等待之中跨越了万千次四季流转,见证了一次次的朝代更迭。

早在周朝,芡实就是祭祀大典中必不可少的一样贡品,并且需要用专门的容器——筠(biān)进行盛放并由专门的筠人进行布置。《周礼》中记载,“加筠之实,菱芡粟脯”。菱角、芡实、栗子、肉脯四样食物,是行加笾之礼时的标配。除此之外,在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祭孔大典”中,孔子像前所陈的十筠(盐、藁鱼、枣、栗、榛、菱、芡、鹿脯、白饼、黑饼)之内亦包括芡实,并且需要按照“拣净实洁白者,颗颗砌起,下丰上锐,与筠相称”的标准进行码放。可见芡实在传统文化之中有着十分独特的意义。

除此之外,芡实在古代还是一种重要的救荒本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言:“芡可济俭歉,故谓之芡。”而《本草汇言》之中也有记载:“年荒五谷之不登曰歉。此物能济荒充食以疗饥,故曰芡也。”这种彼时常见于野生池塘、湖沼的大型草本,凭借着满身的锐刺,在古时以收获难度大而著称,但由于其种子淀粉含量高,在粮食歉收的年代,可是十分优良的救济粮。《资治通鉴》记载,唐宪宗元和十二年,淮西(今安徽省江淮地区)由于连年的战乱,粮食悉数供应前线战场,百姓无粮,饿殍遍野,因此百姓们便广泛“采菱芡鱼鳖鸟兽食之”。而在梁简文帝大宝元年,由于江南地区连年闹旱灾、蝗灾,粮食几乎绝收,民间不论富贵与否,皆无口粮度日。彼时的难民沿山谷、湖滨一路逃荒,穷尽草根、树叶、菱角和芡实等为食,然而菱角、芡实虽富含淀粉,但因为其独特的生长条件,在大旱之年必然减产,难民终是食不果腹,纷纷倒在了逃荒的路上。在这饥馑荐臻、天降丧乱的年代,“千时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这样触目惊心的景象随处可见。

(摘编自徐一大《芡实——与人类跨越千年的相守》)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