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二一教育2021年深圳市中考语文押题卷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的情结。阅读小圳推荐的散文,完成问题。

 

我的英雄情结

⑴我不是英雄,但在我的精神世界里却一直有着一种英雄情结。而这种英雄情结从我童年时期就已经产生,它将伴随我一生一世……

⑵作为60版的人,我的童年就处于文革后期以及结束的那一段时间。那时的物质生活极端贫困,吃的总是青菜蘸豆豉辣子水下包谷饭,甚至有时还吃不饱;穿的是母亲亲手缝制的土布衣服加解放鞋,内衣根本没有,天冷了就加一件,再冷就再加一件,一层一层地摞起来穿,从里到外都是一样的衣服,新一点的就套在最外面;天热起来再一件一件地脱下去,如此循环。

⑶至于文化生活,那就更其贫乏了,偶尔看一场电影,比过年还要欢,而且还是到两公里外的邻村沙子坡去看。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沙子坡村是我们心中的电影圣地。从地图上看,该村是六枝特区嵌进普定县的一个小村庄,以隔三岔五要放一场露天电影而出名。当今晚沙子坡要放电影了,这个消息就会不胫而走,传到附近的村寨,于是人们就异常兴奋起来,早早地收工,早早地吃了晚饭,早早地准备好玻璃灯盏或亮篙,傍晚时分便三五成群地往沙子坡赶去。年轻人和小孩子是这些人群中最积极的,看完电影回来还要热烈地进行议论,津津有味地谈论电影中人物或故事情节,就像牛吃草一样要慢慢咀嚼和回味许多天。如果有一场电影没有得看,光听大家议论那里面的精彩镜头,就要把自己后悔死。因此,我也是这些看电影人群当中积极的不要命的人,虽然那时的年龄还比较小,但只要听到附近村寨要放电影的消息,拼了命也要去看。

⑷记得一次在沙子坡的露天电影场放的恰是《小兵张嘎》,场坝上人满为患,早就没有了好的位置,因为从中午起,本村的人早就用各种各样的板凳把有利位置占住了,加上各村寨众多的不带板凳地观众,把能站人的地方都挤得水泄不通,甚至连树丫吧上都咔满了人,目不转睛地盯着电影屏幕,全部都如痴如醉。

⑸我只好挤在一个最偏僻的角落,与屏幕形成的夹角不到30度,斜斜地看,虽看得不够舒服,但总算一睹小兵张嘎的小英雄形象,特别是他敢用木枪缴了化妆成汉奸的罗金宝的枪,敢与老鬼子龟田斗智斗勇,消灭了鬼子,最终替奶奶报了仇,实在让人佩服。从那个时候起,我的心里就燃起了对日本鬼子的仇恨,埋下了当英雄的种子。

⑹此后看的电影多了起来,我的英雄情结也就逐渐丰富起来。看过电影《上甘岭》,知道除了日本鬼子之外,还有美国鬼子,都坏得让人咬牙切齿。插曲《我的祖国》,从那时起就开始学唱,知道了“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的道理。看过电影《渡江侦察记》,又知道坏蛋还有国民党反动派。同时,佩服的英雄也多了起来,《英雄儿女》中志愿军战士王成在关键时刻大喊“向我开炮”,然后拉响爆破筒与一大帮美国鬼子同归于尽;《地道战》中民兵队长高传宝利用地道巧妙地打击日本鬼子,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闪闪的红星》中的小英雄潘冬子勇斗胡汉山,亲手用柴刀砍死了这个大恶霸,让人十分解气……

⑺从初中读到高中,从高中读到中专,直到参加工作,当上了教师,人也越读越文,还多了一副眼镜,好像原先的英雄梦离自己越来越远了,但英雄情结依然有增无减。想要投笔从戎,却找不到一丝出路。

⑻三弟在80年代中期参军去了云南,还以为能够到老山前线去过一下真正的英雄瘾,结果因为邓大人伸出一个手指头裁军一百万退伍回了家,他的英雄梦也破灭了。我呢?中专毕业分配工作时,叫我去县公安局报到,心想在公安局也是有机会实现英雄梦的,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公安局,找到了那个满脸是白斑的刘政委,刘政委看了我的报到信,从上到下仔细地打量了我一番,问我你的眼镜是多少度的?我说四百五。他摇了一下头,把报到信退还了我说,小鬼,你的眼睛不适合干公安啊,还是另外分配一个单位吧。最终,我分配到化处中学,提起了粉笔,念起了磕嘴经,英雄梦自然更加渺茫,英雄情结也被埋到心底的更深之处,算了,乖乖的教书吧!

⑼于是,我有了更多的时间来读书,什么文史哲之类的无所不读,也是在这个时候,才清楚地了解了“九一八”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等耻辱的历史,了解了国家近代以来的多灾多难的原因和“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也对“英雄”的含义有了更广泛的理解(A)。英雄不仅仅有那些奋勇杀敌壮烈牺牲的壮士和烈士,更多的还有那些手捧书本和握着笔杆子的文弱书生。鲁迅弃医从文,以文救国,将笔杆子作为投枪匕首,不但唤醒了无数麻木的民众,而且令反动派闻风丧胆;陶行知以教育救国,开办学校,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功在千秋;闻一多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的眼镜,关键时刻,伸张正义,反对内战,面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不惜一死;(B)                                  

⑽远的不讲,就是在普定,伍效高经商不忘报国,不惜重金创办普定建国中学,撑起了新中国前普定教育的一片蓝天;任可澄在军阀混战时代任贵州省长,续修《贵州通志》,为世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袁晓岑用他手中的一支画笔,潜心作画,成为当代中国花鸟画的铺路者……

⑾谁说他们不是英雄?凡是能够报效国家,为国争光,作出奉献的人,不管他是文弱书生还是赳赳武夫,一样都是英雄!不管他身居高位还是一介平民,一样都是英雄!战乱时代出英雄,太平盛世依然能够出英雄!作为一名教师,只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磕嘴经”念得好,育出满天下的桃李,他何尝不是英雄?自此,我的英雄情结得到了升华。

(节选自《我的英雄情结》作者叶正鼎,中国民盟盟员,有删节)

(1)、文章语言质朴,感情深层而强烈。请概括作者的英雄情结是如何一步步升华的。
(2)、有人说,文章第(2)段和文章题目“我的英雄情结”无关,是可以删除的,你是怎样认为的,说说你的观点。
(3)、准确朗读才能读出情感。结合语境,你认为“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沙子坡村是我们心中的电影圣地。”这一句话中哪些词需要重读?为什么要重读?并为文章第(3)段内容做一个恰当的批注。
(4)、提炼第(9)段A处作者对“英雄”的广泛理解,并举一个贴切的事例,写在B处,保证前后语言连贯。
(5)、链接材料: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以上材料选自我们学过的《唐雎不辱使命》,面对国家危难,强敌入侵,像唐雎这样的爱国志士纷纷而起,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中书写了光辉的一页。文章的作者“我”自小就对这样的英雄人物敬慕有加。⑴请你说说唐雎这样的英雄身上具有什么显著的特质?⑵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国家和未来接班人,我们应该怎样发扬“英雄”的精神。

举一反三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她就用这副神情接连打发走了许多主顾,这便理所当然地引起大家对她的注意,对她说长道短起来。有个人已经来过一次想买这头牛,遭到了拒绝,现在又折回来,出了一个大价钱,那诱惑力简直令人难以抗拒。安恩老太太还是用非常坚定的口气回答说:“不!”但是她似乎有些窘迫不安。

      “那么,它是已经卖出了不成?”那人问道。

      “没有,这头牲口是不卖的。”

      “是吗?那么干吗老站在这里?难道光是让这头奶牛出出风头吗?”这个男人刨根究底地追问着,“是你自己的奶牛吗?”

      “是呀,当然是的喽。”在这头奶牛还是条小牛犊的时候,就是她的了,那是一点都不假的。安恩想,要是同他多说上几句话能够消消他的气的话,那就不妨多同他闲聊一会儿。

     可是他打断了她:

      “难道你站在这里就为了拿大伙儿开心吗?”

     天哪,怎么能这么说呢!安恩老太太气愤得说不出话,神色有点慌乱。她收起毛线针,从牛角上解下拴牛的绳索,预备回家去了。在这个时候,她睁大了眼睛,用恳求的眼神看着那个人。

      “这头奶牛太孤单了!”她终于吐露了真情,“我的小村庄就只有这么一头奶牛,它又没法同别的牲口在一起,所以我就想到不如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至少可以让它跟同类聚聚,散散心。是这样的,真的,我就是这么想的。我的打算没有什么不好的,不会对别人有什么恶意……这样,我们就到这里来了。但是我们不是来做生意的。既然已经弄成这样,我们只好回去了。不过,我刚才应该讲一句‘对不起,我很抱歉’。好吧,再见了,谢谢你。”

阅读下面《芦花荡》。
         这是冀中区的女孩子们,大的不过十五,小的才十三。她们在家乡的道路上行军,眼望着天边的北斗。她们看着初夏的小麦黄梢,看着中秋的高粱晒米。雁在她们的头顶往南飞去,不久又向北飞来。她们长大成人了。
  小女孩子趴在船边,用两只小手淘着水玩。发烧的手浸在清凉的水里很舒服,她随手就舀了一把泼在脸上,那脸涂着厚厚的泥和汗。她痛痛快快地洗起来,连那短短的头发。大些的轻声吆喝她:
  “看你,这时洗脸干什么?什么时候啊,还这么爱干净!”
  小女孩子抬起头来,望一望老头子,笑着说:
  “洗一洗就精神了!”
  老头子说:
  “不怕 , 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
  远远有一片阴惨的黄色的光,突然一转就转到她们的船上来。女孩子正在拧着水淋淋的头发,叫了一声。老头子说:
  “不怕 , 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
  他蹲下去,撑着船往北绕一绕。黄色的光仍然向四下里探照,一下照在水面上,一下又照到远处的树林里去了。
  老头子小声说:
  “不要说话,要过封锁线了!”
  小船无声地,但是飞快地前进。当小船和那黑糊糊的小火轮站到一条横线上的时候,探照灯突然照向她们,不动了。两个女孩子的脸照得雪白,紧接着就扫射过一梭机枪。
  老头子叫了一声“趴下”,一抽身就跳进水里去,踏着水用两手推
着小船前进。大女孩子把小女孩子抱在怀里,倒在船底上,用身子遮盖了她。
  子弹吱吱地在她们的船边钻到水里去,有的一见水就爆炸了。
  大女孩子负了伤,虽说她没有叫一声也没有哼一声,可是胳膊没有了力量,再也搂不住那个小的,她翻了下去。那小的觉得有一股热热的东西流到自己脸上来,连忙爬起来,把大的抱在自己怀里,带着哭声向老头子喊:
  “她挂花了!”
  老头子没听见,拼命地往前推着船,还是柔和地说:
  “不怕。他打不着我们!”
  “她挂了花!”
  “谁?”老头子的身体往上蹿了一蹿,随着,那小船很厉害地仄歪了一下。老头子觉得自己的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他用手扒着船尾,跟着浮了几步,才又拼命地往前推了一把。
        他们已经离苇塘很近。老头子爬到船上去,他觉得两只老眼有些昏花。可是他到底用篙拨开外面一层芦苇,找到了那窄窄的入口。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
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小题

老柿树

陈敏

    ①外爷家的院落前,长着一棵三人合抱粗的老柿树,高十丈余,树身硕大,傲立挺拔,遮住了一片天。没人知道他的年龄,据我外爷说,他记事起,它就那么高,那么大。

    ②我的童年在外婆家度过,老柿树是我儿时的伙伴,柿树叶子圆润油亮,层层叠叠,像一把巨大的油纸伞,遮住了半个院子。我们坐在树荫下编织草帽、剥土豆,躲在树后吓唬暮归的大人小孩。古树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的同时,也带来过不少的麻烦,于是,我外爷总说它像一个淘气的孩子,让人既爱怜又痛惜。

    ③单说这爱吧,从夏到秋,柿树便舔欢着每一个行走在树下的人。仅那些从树上落下来的红艳艳的灰包蛋柿子就解了不少人的饥渴。

    ④老柿树从不歇枝,年年枝繁叶茂。秋季柿子成熟时,外爷就慷慨地唤来左邻右舍,让他们随便摘,随便拿。生活在大树周围的邻家都得了树的恩惠,门前房后挂着一串串红红的柿饼、柿皮、柿轱辘,而我外爷则在最后才收拾残局,将那些碰烂了的没人要的柿子统统压进一口大瓮,开始预备酿制春节的“年酒”。柿子酿出的酒浓郁、醇香,是逢年过节招待贵客的“家宴陈酿”。

    ⑤但它同时又是一棵烦恼树。老树除了招来各种鸟儿在上面筑巢外,也招来了猫头鹰。猫头鹰向来被视为“凶鸟”,只要它一叫,村里定有人驾鹤西归。这几乎很灵验,为此,我外爷经常在冬夜里,披衣下床,扛着竹竿出门,驱赶停留在树枝间叫声沉闷恐怖的猫头鹰。老柿树因此也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说谁在夜间从树下过,朝树根浇了一泡尿,结果闹了一夜肚子;谁将坠落在树下的鸟窝捡回家煨了炕,没过几天房子便着了火。更为不幸的是有一回,一个男孩上树摘柿子,惹怒了隐藏在枝叶间的一个马蜂窝,被蜂蛰得坠下了树,摔得不轻。他刁蛮的爹带着人马,锯子、刀斧恶狠狠赶来伐树。一村人都来看热闹,我外爷搂着树身说:要砍就把我也砍了吧!记忆中,那些大人因树吵吵嚷嚷了一个下午,我外爷外婆给那个小孩送了半年的饭。

    ⑥不过,也有不少美好的传说:情窦初开的男女碰巧在树下相遇,他们的爱情便能生根发芽,修成正果;花开时节,从树下经过的准妈妈被柿花击中了头,定会生出个漂亮的女娃娃,被落下的柿子击中,一定能生个男娃……

    ⑦这些传说让人们对老树更多了几分敬畏。

    ⑧树木不老,人易老,人亦变。家乡在外爷外婆去世后一夜巨变。村里有劳动能力的人全都外出或打工或安家,只有为数不多的老人留了下来和古树一起见证着世间的沧桑。老树上的柿子也不再为人稀罕,一到秋天,成熟的柿子随着落叶铺满泥泞的小路,树下一片狼藉

    ⑨外爷的家也换了主人。新主人是我的一个远房舅舅,他对老树还一无所知,一搬进去就扬言是要砍掉遮住了院子阳光的老树。他给树列出了五大罪状,消息传到我耳朵,我的心犹如针锥。我在哀伤的同时又默默地在心里给为树祈祷了一番。

    ⑩半年后,出差路过家门,忐忑地将头伸出车外,将目光落在老树的地方,心突突地跳,想偷偷看一眼那棵长在我心中的古树是否还尚在人世。

    ⑪大树依然昂首挺立在那里。我顿时乐坏了。哪路神仙保佑啊,我儿时的伙伴没有被砍。它还在。我像拥抱久别的亲人一样,冲出车门,奔向树,紧紧搂抱,隐约瞥见舅舅一步步向我走来。

    ⑫我用诺诺的声音询问老树没有被伐的原因,听到的却是舅舅做的一个梦。

    ⑬老树被砍伐的前一天晚上,舅舅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他看见黑色的天空闪出一道光,顿时狂风大作,树干和树枝摇摇欲坠,仿佛在与风暴对话,他听不懂它们的对话。

    ⑭突然,一声巨响,古树倒向一边,强风吹来,异常剧烈,整幢房子摇摇欲坠。

    ⑮他在里面吓坏了。天哪,如果大树倒向他的房子,家毁人亡就在眼前。

    ⑯他赤身裸体奔出门,向大树喊:别倒下去,挺住,你会挺住的,你不会倒的。他伸出双臂将其抱住,设法将它立稳……树枝在风中摇摆,呜呜咽咽的,像在哭泣。突然,树干剧烈摇晃,脚下的大地在抖动。此时,梦醒了。

    ⑰以为是地震,舅舅从床上爬起,直奔窗户,推窗望去,外面风平浪静,老树依然安静地站在晨光中,他的心才缓缓放了下来。

    ⑱舅舅说,他砍树的念头在梦醒之后就断了。

    ⑲说话间,一个小小的东西落下来,轻轻地掉在我肩头,凉凉的,带着一丝甜意。侧眼细看,是一朵柿子花。

(选自《小说月刊》2016年第7期,有改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