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泰兴市珊瑚初中2021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世界历史潮流波澜壮阔,大国崛起伴随政治文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国崛起》只强调地理大发现和工业革命的作用,很显然是一种片面之论,因为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过程首先必须产生思想观念的大变革,如果没有思想者的先行,也就根本不会发生改革者的跟进了。

——李保华《中国文艺复兴汲取人类文明智慧火种》

材料二: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强国之鉴》

材料三:1958-1972年期间,欧洲共同体六国的出口额从227亿美元增长到1412亿美元,增加了5.2倍,而美国只增加了1.7倍。共同体国家间的相互贸易更为迅速。从1958年到1972年的15年间,增长了9.7倍……1959-1969年期间,共同体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5%,高于美国的4.3%。

——《世界通史》

(1)、材料一中作者认为大国崛起的首要因素是什么?文艺复兴时被誉为“先驱”的思想者是谁?
(2)、材料二中的“变革”指的是什么?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什么措施?
(3)、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50-70年代欧洲共同体六国经济发展相对于美国呈现什么

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经济发展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4)、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程,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

谈我国可以从这些大国崛起中获得什么重要启示?

举一反三
近代史上,英国社会不断得到改造。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任何法律的 执行;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征税等。1701年议会又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把原先属于国王的任免法官的权 力转到各部大臣身上。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内阁首相,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 的信任即告辞职。1784年,小威廉出任英国内阁首相,他的施政措施起先未得到下议院的赞同,他便解散下议院,重新进行选举,结果他得到新议员的支持,仍 旧执政。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832年,英国议会通过选举法案,规定:取消和减少已经衰落的选区的议会代表席位,它们的席 位转给新兴的工业城市;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城市选民资格放宽至凡年收入达10镑以上的房主和年付10镑以上的房客,农村选民资格则为年收入达15镑以上 的土地持有者和年收入达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结果,选民人数由43万增至60万,在增加的22万选民中,城市资产者占18万。

材料三 1872年格莱斯顿内阁在英国设立内政部,主要是代表中央政府监督地方自治机关。1888年,英国又宣布将各郡的行政权交由选举产生的郡务会议掌管。1894年,英国又对郡下面的区进行行政改革,由选举产生的区务会议代替以前被教会贵族控制的区议会。

——钱乘旦《英国通史》

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在《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那闪光的大旗面前,大清龙旗显得那么古旧;在近代资产阶级议会面前,军机处已显得那么落伍;而当康熙因《南山集》案震怒之下一道圣旨将作者戴名世凌迟处死,血洗牵连三百多人时,英国国会早已通过某项法律规定国王不得任意废止法律,一举消灭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民主政治。
材料二:1640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在这两次革命中获得了胜利;然而,当时资产阶级的胜利意味着新社会制度的胜利,资产阶级所有制对封建所有制的胜利……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第125页
请回答:(1)材料一中英国通过的“法在王上”的法律名称是什么?它对英国历史最大的作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整个世界的要求”是指什么? 早期的英、法、美等国通过哪种方式达到了“整个世界的要求”?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比较1640年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在爆发原因和结果上的相同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