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三种境界分别引自晏殊、柳永、辛弃疾的词句。若自原词观之,晏殊的“昨夜西风”三句不过写秋日之怅望;柳永的“衣带渐宽”二句不过写别后之相思;辛弃疾的“蓦然回首”三句不过写乍见之惊喜。这些词句与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其相去之远,真如一处北海一处南海,大有风马牛不相及之势,而王国维先生竟将其比肩而立,这只是由于联想而已。

    “联想”原为诗歌创作与欣赏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就创作而言,所谓“比”,所谓“兴”,所谓“托喻”,所谓“象征”,其实无一不是源于联想,所以螽斯可以喻子孙之盛,关雎可以兴淑女之思,美人香草,无一不可用为寄托的象喻,大抵联想愈丰富的,境界也愈深广,创作如此,欣赏亦然。

    不过欣赏者之联想与创作者之联想又微有不同。创作者所致力的乃是如何将自己抽象之感觉、感情、思想,由联想而化为具体之意象;欣赏者所致力的乃是如何将作品中所表现的具体的意象,由联想而化为自己抽象之感觉、感情与思想。

    创作者的联想我们可以找到两个简明的例证,其一是李后主“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其二是秦少游“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自“离恨”到更行更远还生的“春草”,自“回肠”到金炉断尽的“篆香”,这当然是联想。而“离恨”和“回肠”是抽象的感情,“春草”和“篆香”则是具体的意象。使读者自此具体之意象中,对抽象之感情、感觉、思想,得到鲜明生动的感受,这是创作者之能事。

    至于欣赏者的联想,则我们自《人间词话》中就可以找到两个例证,其一是评南唐中主《摊破浣溪沙》词的话,王氏云:“‘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其二是评冯延巳《鹊踏枝》词的话,王氏云:“‘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诗人之忧世也,‘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似之。”自“菡萏香销翠叶残”到“美人迟暮”;自“百草千花寒食路”到“诗人之忧世”当然也是联想,而“菡萏香销”和“百草千花”是具体的意象,“美人迟暮”之感和“诗人忧世”之心则是抽象的感情,自作品具体之意象中,感受到抽象的感情、感觉和思想,这是欣赏者之能事。

    这种由彼此之联想而在作者与读者之间构成的相互触发,形成了一种微妙的感应,而且这种感应既不必完全相同,也不必一成不变,只要作品在读者心中唤起了一种真切而深刻的感受,就已经赋予这作品以生生不已的生命了,这也就是一切艺术作品的最大意义和价值之所在。

    当然,我这样说也并不是以为欣赏单只着重联想,而便可以将作者之原意完全抹煞而不顾,我只是以为一个欣赏诗歌的人,若除了明白一首诗的辞句所能说明的有限的意义之外,便不能有什么感受和生发,那么即使他所了解的丝毫没有差误,也不过只是一个刻舟求剑的愚子而已;反之亦然,若一个欣赏诗歌的人,但凭一己之联想,便认定作者确有如此之用心,那么即使他所联想的十分精微美妙,也不过只是盲人摸象的痴说而已。所以我以为对诗歌之欣赏实在当具备两方面的条件,其一是要由客观之理性对作品有所了解,其二是要由主观之联想对作品有所感受。

    《人间词话》三种境界之说,当然只是王国维由一己主观之联想所得的感受,但王氏的可贵之处则在他并不将一己之联想指为作者之用心,他还能以他自己的感受给其他读者一种触发,将其他读者也带入了一个更深广的境界,虽然每个人之所得不尽相同,但每个人却都可以就其不同的感受而将之加深加广,这种触发的提示岂不是极可贵的么?

(节选自叶嘉莹《谈诗歌的欣赏与〈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有删改)

(1)、关于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国维用前人词句来描述三种境界,是他在前人词句感发下产生联想的结果,这种联想真切而独特。 B、词人以“昨夜西风”等词句形象描写不同情绪;王国维又引用这些词句来描述三种境界,这是欣赏者的联想。 C、王国维能把三位词人的词句,统一为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是因为词人能以常见之物事现其未见之情思。 D、王国维三种境界的联想赋予了前人词句以更强的生命力,也带给后来的读者更为丰富的联想与感受。
(2)、下列关于“创作者的联想”和“欣赏者的联想”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运用“比”“兴”“托喻”“象征”等源于联想的手法,将自己的抽象之感觉、感情、思想化为读者更易于接受的具体之意象。 B、欣赏者的联想由创作者所描写的具体意象引发,联想的过程与内容又能充分体现欣赏者的主观感受与思想,不再受创作者所提供的具体意象影响。 C、如果说创作者的联想是由此及彼的,那么欣赏者的联想就是由彼及此的,后者与前者的过程相反,但二者都涉及到具体意象和抽象的感觉、感情、思想。 D、两者在作者与读者间形成的微妙感应既不必完全相同,也不必一成不变,作品只要在欣赏者心中唤起真切而深刻的感受,就会有强大生命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真正欣赏诗歌作品的人,其针对作品的联想并非胡思乱想,而应具备两个条件:对作品真有所了解,对作品真有所感受。 B、王国维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他从前人诗词中生发出“人生境界”这一独特联想,更在于他谦逊的态度给后人树立了榜样。 C、“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反映了欣赏者对同一意象的联想差异,强调了欣赏者的主观联想对作品意义的决定作用。 D、本文采用引用、比较等论证方法,以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三种境界”说为例,明确了创作联想与欣赏联想的异同。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葛剑雄

    要考虑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首先必须明确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长期以来,国人认为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丰富灿烂、博大精深,固然都是事实,但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我评价,或者是就东亚汉语文化圈而言。如果放在世界范围内,与其他文化进行比较,整体上说只能是各有千秋。

    在生产力和交通运输能力都还很落后的古代,世界上各大文化区之间缺少必要的人员和生活必需物资的交流,基本上都是独立发展的。由于不存在交流和比较,也谈不上哪种先进,哪种落后。从不同文化的群体开始相互接触以来,文化的传播一直有两种方式——自愿的和强制的。一般来说,对物质文化的接受大多是自愿的,而对精神文化的接受则两者兼而有之。强势文化往往会依靠武力、权力、财力、人力强制推广自己或抵制其他,今天世界上的制度、宗教、语言、文字以至生活方式的分布,大多是这样的结果。

    在古代中国内部,同样如此。一方面,自认为居于“天下之中”的华夏诸族对自己文化的优越性深信不疑,因而绝不会向“非我族类”、尚未开化的“蛮夷”推广,仅给那些“仰慕华风”又具备学习条件的人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蛮夷”归化以后,就必须接受中国的主流文化。如清朝改土归流后,新设置的府、州、县内就必须办学校,兴科举,尊孔孟,以儒家学说教化百姓。如民间信仰和宗教一旦对主流文化构成威胁,也会被坚决取缔。

    时至今日,物质文化的传播已经不存在障碍。但在大多数人已经具有宗教信仰或其他信仰,自由平等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的条件下,精神文化的传播只能以自愿接受为前提。中国文化再博大精深,儒家学说再高明玄妙,中国模式再快速高效,也别指望能取代别人已有的信仰、文化、观念、模式。因此,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主要目的,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由于主观或客观的种种原因,中国与世界各国一直缺少人员和文化的交流。中国文化主动走出去,能让各国人民近距离或直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魅力,有利于改变以往形成的片面和偏见。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批中国人走向世界,他们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如果他们普遍具备了优良的素质和文明的举止,中国文化的地位就能随之提升。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另一个目的,是要学习世界文化。我们不能坐等各种文化主动传入中国,而且通过走出去后的比较借鉴,不同文化优劣立显,取长补短顺理成章。中国既然以代表世界最先进的文化自许,了解和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是必不可少的。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主要途径,是向世界提供尽可能多的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这也是传播文化的有效途径。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文化商品大多还是来样加工、贴牌生产,外销商品中的文化含量还很低,文化服务近于空白,发展的余地非常广阔。

    费孝通先生曾提出不同文化的相处之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正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期待。

(节选自《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儒家伦理对古代帝王的制约

王建光

    一般而言,汉武帝之后直到清代末期,儒家的价值观在中国社会中具有道德的至上性和意识形态的排他性,对它的认同是任何政权取得其统治合法性的基础。作为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道德规范,儒家的纲常伦理及其价值观的自然延伸,事实上即成为一种与体制相补充的制约帝王的道德力量。

    在以“君臣父子”为代表的儒家纲常伦理中,如果说“君臣”能够保证皇权至上的话,那么“父子”则事实上体现了“孝顺”的内涵,是“君臣”价值观的延伸,这一点正是制约皇权的重要价值基础。

    在历史上许多时候,虽然有后宫不得干政的传统,但是当一些问题争议不断、议而不决,或皇帝之所为又明显不合事实或政治伦理、传统价值之时,尤其是涉及选妃立后、太子废立之事,朝臣们往往会搬出太后的力量,以制约帝王。太后之所以能够让固执己见的皇帝改变意见,并采纳朝臣的建议——或者说太后之所以有这样一种让帝王回心转意的力量,其背后的原因正是“孝”的道德力量在起作用。不论太后是否为皇帝的生母,太后的名分即是最高的道德权威,如果帝王本人都不能恭敬顺从太后,又何以服天下人心。所以,儒家的孝文化和价值规范即成为一种体制的力量,有着正义的形象,潜在而又有力地稳定着宫廷伦理和萧墙秩序。

    祖训是孝顺思想的自然延伸。儒家强调慎终追远,所以逝去先皇的言行往往都是后世的圭臬,后世如果公然推翻或违反先帝的祖训或遗诏,不仅是不孝的,其政治行为也是不道德的,甚至是不合法的,会为政敌、为后世留下不孝之骂名。明代朱元璋留下的不设宰相制度,在后世几代“永为定制”,是法外立规,并成为其继任者的规范。虽然其弊端日显,却不能推翻。对于此类先帝的祖训,到最后只能采用调和、修补或暗度陈仓的办法加以解决。

    在许多时候,社会舆论也会对帝王造成一定的压力。即所谓“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季氏》)。尤其对于那些有作为的或有理想的帝王而言更是如此。当然封建时代的舆论主要还是“路人之议”或“庶人之议”,舆论的形成仍然是以儒家的家国天下、明君廉臣思想为基础而建构的。因为那些具有谣言性质的舆论最终可能会有损帝王的合法性,会被反对者或政敌所利用,会使文人在野史笔记中添油加醋,会使朝臣致仕以明志或抗议,会造成社会不安甚至引起社会动荡或政体不稳,所以大臣也会以防不良舆论之由而规劝帝王要避免社会大众的舆论压力,帝王也往往会忌惮于可能的舆论压力,有时也会改变自己决定的事,此类事情历史上并不鲜见。

    当然,上述的力量并不总是被独立使用的,很多时候都是综合而用。简单说来,制约帝王的力量有两种,一种是伦理的力量,一种是体制和规则的力量。而体制也是基于伦理基础上形成和得到维护的,所以归根结底,制约帝王最有力的力量之一还是儒家政治伦理。除此之外,在东汉之后,随着佛教的发展,在个别皇帝或个别时期,佛教的一些观点和理论也会进入朝臣的话语体系,并作为论辩、展示自己观点正当性和道德性的基础,虽然诸如因果报应等案例会被用来作为各自观点的佐证,但这并不能撼动以儒家价值观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对同类问题的解决方案及其价值坐标。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端午已过.但粽子包装过度的现象仍可一说。这很容易让人从中看见月饼包装的影子,其原因自然是利益驱使。首先,这是粽子所扮演角色发生变化后的结果。近年来,棕子渐成了一种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既然是礼品,就得讲究包装,你总不能把粽子放进塑料袋,然后提着走亲访友吧?其次,至少到目前为止,端午节只有粽子这一种时令食品。而且年复一年,在形式上、口味上并无多大变化.商家们也只能在包装上下功夫了。当然,不管端午节粽子走什么路线,最重要的还是质量要过关。面对让人眼花的“贵族粽子”,很多市民并不领情.绝大部分人还是钟情于“平民粽子”,认为粽子吃的是口味,包装是次要的,千万不要走月饼的老路。青岛香港中路一超市的销售人员说.买高档粽子的顾客大部分是送人的。传统节日市场消费的主角还是平民百姓,一厢情愿的奢华与市场越来越远,这粽子的“味道”能好吗?国家三令五申限制过度包装.今天出现了“贵族粽子”,明天又会冒出个“贵族××”来掏消费者的腰包,成为新的“包装污染”源。过度包装几时休?青岛市工商局有关人士则介绍说,国家工商总局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在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中严厉查处在月饼、粽子、酒、保健品和营养品等商品中存在的过度包装、价格不符和搭售其他商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业内专家认为:无论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还是从提倡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有关部门已经注意到包括月饼在内的商品过度包装现象,并作出了强制性规定。再加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市场上花架子式的包装将会逐渐减少。与此同时,卫生安全、方便实用的简单包装更受人欢迎。今年5月22日,中国商业联合会出台了国家粽子行业标准,该标准对粽子的产品分类、卫生指标、标签包装以及运输、储存和销售都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据了解,“标准粽子”除了对外包装需有标“SB/T10377”标签外,还对粽子的含义作了明确界定,规定水、糯米等17类粽子的原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据青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负责人分析,该《标准》并不是国家强制性执行的标准,执行起来会有一定难度.但其对市场的规范作用是应该肯定的。

(节选自《半岛都市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讲话两次提到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他说,“抗日战争胜利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灿烂文明,也一定能够创造出灿烂的明天”。

    ②与西方古希腊文明起源相比,东方的中华文明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5000多年前中国从氏族社会走向文明社会,保留了旧有的氏族组织;国家建立在氏族、血缘关系的基础上,权利与财产按照血缘亲疏分配。西周时期的敬天、孝祖、保民这些中华文明的理论基石,也是探索中国儒学来源的重要方面。古人称此为“天人之际”,即把握天道与人道这个主题,强调二者的协调和谐,突出“人”的地位、责任与社会化的特质。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以“人”作为理论探讨的中心,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首次系统地论述关于人的价值、人的理想、人的完善、人的道德、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等问题。儒学最早提出君子“人格”概念,后来演变为“国格”观念,以及提倡敬老、养老、救济孤独残疾等美德,这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有些研究儒学的学者认为,对儒学的研究,可称之为“人学”。我个人也持此观点。

    ③就儒学来说,孔子首先强调有道德修养的君子,要有理想:此理想可称之为“道”。“道”的价值超过人的生命。当“道”与个人生命相冲突,君子应牺牲个人,以维护“道”之尊严,这就是孔子所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人之所以有高尚理想,有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是因为人有道德,人能思考,人超越于其他动物。孔子用“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八个字加以理论概括。这就是孔子的“人学”思想,它追求的是一种精神理想,进而升华为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④这种使命感在儒学思想体系中被称为“正气”“操守”。战国中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提出:君子要有“浩然之气”,这是集合了正义行为而产生的一种精神力量,在它的推动下,君子应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战国末期另一位儒家代表人物荀子称此为“德操”,他说:“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总之,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君子与小人的分野,标准就在于有没有德操:道德是第一位的。

    ⑤在孔子看来,人对理想的追求,人的道德情操是要靠后天学习,并加以培养。所以他特别关心教育。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是我国教育史上宝贵的精神财富。孟子是“教育”一词的创造者,他认为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人生最快乐的事。

    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随着国家政权的统一,曾尝试整合地域文化,跨出了重要的一步——“书同文”,统一文字,采用小篆,得以实现。西汉王朝建立后,至汉武帝执政时期,地方分裂势力基本肃清,国家的统一称为重要的问题。统一要有理论支撑,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春秋公羊学,其中“大一统”思想符合国家民族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开始确立儒学在诸子学中的主导地位。实际上,当中国历史到东汉元帝时,即公元100年左右,儒学以“三纲五常”为主线,展示出国家意识形态的特质。这个时期的儒学已不完全同于春秋末期孔子关于儒学的论述。

(选自张岂之《中国儒学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五四”的思想家尽管趋向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划界和对峙,但在其观念的深层,依然与传统无法分离。这里可以具体考察“五四”的核心观念与儒学的核心观念之间的 关系。“五四”以科学与民主为其核心观念,传統儒学的核心观念则表现为仁与礼,二者呈现相分而又相融的关系。

    在政治的视域中,建立政治秩序,实现社会有效合理的运行,这是五四时期的民主观念和儒学的“礼”的观念都追求的目标,但是在建立什么样的政治秩序、以什么方式进行政治治理这一问题上,五四时期所接受的民主观念和儒学所肯定的礼制却呈现了重要的差异。按照苟子的阐释,社会政治秩序的建立乃是基于“度量分界”。所谓“度量分罪”,也就是以礼为核心,将社会区分为一定的等級结构,并为等级结构中的不同成员规定与其地位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基于“礼”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便是通过个体在政治、伦理等方面各自承担好相关角色,进一步建构不同层面的社会秩序。作为“礼”之延伸的钢常,则一方面内含对社会秩序的肯定,另一方面又将社会关系单向化,由此形成的秩序,更多地呈现等级之分。与之相对,“五四”所倡导的民主,以超越等级差 别为前提,它所追求的是肯定权利平等前提下的政治秩序。在这里,平等之序与差等之序,形成了重要的分野。

    然而,儒家的核心观念除了“礼”之外,还包括“仁”。“仁” 既表现为普遍的道 德原则,也具有政治层面的意义。从政治之维看,“仁” 的内涵不仅体现在提倡仁政、 主张德治或王道等方面,而且也表现在理解和处理深层面的政治关系之上。“仁” 的基 本前提之一是肯定人性平等,这一点在早期儒学那里便不难注意到。尽管这种平等意识

    在传统儒学中并没有落实于政治领域,而主要限于伦理之域,但它多少在历史层面为五四时期接受平等的观念提供了思想前提。

    五四时期的另一个重要观念是科学,科学的观念和儒家的核心观念“仁”之间同样存在多方面的关联。五四时期,“科学” 常常被具体化为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并与面向事实、追求真实的主张联系在一起。就儒学的核心“仁”而言,其内涵在儒学中后来逐渐向多重方面引申,由“仁”到“诚”,便是其中重要的衍化。在《中庸》之中,作为“仁”之展开的“诚”逐渐成为核心的概念。“诚” 的涵义大致包括真诚和真实,前者关乎价值意义,后者则与“多闻阔疑”、名实一致等观念相联系,同时呈现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的意义。“诚” 面对外部自然意义上的科学精神与五四时期提倡的科学精神显然具有一致性。事实上,“五四”的知识分子一再把乾嘉学派的治学方法与近代科学精神加以沟通,其中不难看到作为“仁”的具体化的“诫”所内含的注重真实、合乎事实的要求。“仁”“诚”“真实”这一儒学内在的思想脉絡与五四时期提倡的科学精神之间的关联表明,作为五四时期核心观念之一的“科学”和传统意义上的儒学思想既非 究全互不相关,也非仅仅彼此对立。

    要而言之,“五四”的核心观念与传统儒学思想之间既相异,又相融,考察两者的关系,既要看到其间不同的价值取向,也要同时注意到其中内在的承继性。

(摘编自杨国荣《“ 五四”思想与传统儒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道家以站在世俗之外的心态冷眼旁观,滋生出独特的处世智慧,既有指导实际生活的经验性方法、技巧,也有待人接物的理论性原则、价值,更有超越实际生活、追寻心灵自由的超越性境界。

与其他诸子哲学相比,道家最显著的特点是守柔尚雌。老子在其书中以“母”“婴儿”,“水”等外表柔弱之物为道的喻体以表示其对柔弱的崇尚。不仅仅是老子,庄子在其书中以颜回之卫、叶公子高使齐、颜阖傅卫灵公太子等故事说明,面对强者的压力,弱者的生存之道是以柔弱的姿态应对:支离疏“颐隐于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却因其无用之德得以在混乱的世间生存,看似柔弱的残疾人在强者环伺的世界反而能自我保存。

无论对自己的思虑还是欲望,道家都主张不可恣意,而要有所节制。这包括通过对外在知识追求的限制、管理权力的内收、名利欲望的节度等方法的修炼,以达到在应接他者时自己内心的安宁与祥和。老子指出“圣人为腹不为目”,即是说饮食上保证自己吃饱喝足即可,不需要满汉全席、奢侈浪费。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里庄子并不是反对人们对知识的追求,而是反对仅仅追求知识、不知追求生命自身。自我节制的结果是对他者的宽容。《老子》讲“和光同尘”,《庄子》讲“宽容于物,不削于人",即是说在人世中,需要一种宏阔的心态对待另一个与自己不同的他者。但这并不是说道家主张无原则的原谅,老庄对道、德有自己的坚守。

老子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是说万物保持阴阳平衡才能存在。人禀受天地之气而来,在世间也需要保持和谐状态。首先是自我身心的和谐。庄子在《人间世》中提到“心莫若和”的说法,意指以虚无之心、平和之境应接事务。其次,自我他者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道家认为真实呈现的人性是自足的、不喜干涉的,每个人遵循自洽自适的性情,以无为的方式生活在世间,在位者和百姓互不知道对方的存在,百姓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则会形成一个符合人类理想的和谐社会。这种社会对自然环境也是顺应的。庄子曾经指出对于牛马,应该任其逍遥于草地,而不是“络马首穿牛鼻”。再次,道家处世之道要求不能局限于自我与他者的区分。在著名的“楚王遗弓”的故事中,老子藏弓于天下的视野比孔子藏弓于人的视角宏阔得多。道家追寻的最高道德不是儒家信仰的仁德,而是一种不为外在名利引诱也不为内在思虑控制的自我性情的自然发显,是一种空灵虚静之“虚”德,而不是有着仁义等实质内涵的“实”德,是为“游心乎德之和”“道通为一”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精神境界。

(摘编自杨杰《道家处世之道》)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