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让科学家走上红地毯

凌河

①“红地毯”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你看,这几天不是又有咱们的明星去戛纳走了红地毯吗?但前些天却还有一条红地毯新闻,值得我们放眼——就在上海,两名小有成绩的少年“创客”,跟着诺奖得主、两院院士,走了一回“红毯秀”,受到少男少女的欢呼和追捧——这样的红毯秀,上海已有百名科学家、科技“大咖”走过。

②“让科学家走上红地毯”,因为它的针对性,所以应当赞赏。之前的风气有些问题,社会价值失衡也失准,红地毯也好,大荧屏也罢,一度要给明星们通吃全包。在这个“娱乐至上”甚至“至死”的流行下,从公众的关注到青少年的未来志愿职业选择,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几乎完全让位于一夜千万金的影星、歌星与笑星。

③很多年前,杨振宁与一位影星同机到达,为后者接机的影迷粉丝听闻此讯,竟问工作人员“杨振宁是唱什么歌的”?杨振宁后来为青少年所知,多半也是因为和翁帆的姻缘,却不是因为“宇称不守恒”哦!又比如当年霍金来华,一群记者追着他的轮椅追问“你有几段情史”?那是完全按照“娱乐新闻”的八卦套路在“拷问”啊。媒体招聘,大学生将新中国报业的前辈范长江答成“著名笑星”,那是把他当成了插科打诨的潘长江;至于小编们一路错下去,把袁隆平变成了版面上的“表隆手”,那是真不知道我们几亿人吃饱肚子背后的大功臣啊!

④所以现在让原本鲜为人知的科学家走上红地毯,让他们走到少男少女面前,让他们站到镁光灯下,舞台中央,让他们理所当然地接受粉丝们的欢呼与追捧,是一件别开生面的好事!

⑤但话又说回来,科学家毕竟不是娱乐明星,他们的“红地毯”,更主要的应该在“枯燥”的实验室。科学研究是创新艰难百战多的战场,是“在崎岖的小路上艰苦攀登才能达到光辉顶点”的苦活,是要安于寂寞、甘于默默无闻的“十年冷板凳”,科学家内心的创新冲动和激情,他们多年孕育而又忽如其来的头脑灵感,不容外来的干扰和冲击,鲜花、掌声和舞台,恐怕并不利于“铁杵磨成针”的攻关哦——所以“红毯秀”可以走一走,但千万不要过多地打扰和“诱惑”科学家们。

⑥现在舆论诟病人们只知明星不知院士,这也要一分为二。我们的社会价值倾向确有问题,像一对明星的婚礼动辄上亿,而我们的科学家却还有蜗居斗室的情况,这种“倒挂”应当纠正。另一方面,公众中对于科学家的知晓度不高,恐怕也与科技攻关的特殊规律有关——邓稼先远去罗布泊近20年,连他夫人都“不知”他去了哪,去干啥,更不要说公诸于天下了。其实直到几十年后的今天,当年钱学森、王淦昌、邓稼先们都干了些什么,创造了何等伟大的事业,还是不能全告诉“少男少女”们啊。这也是科学家知名度会远不如连一夜红杏都要扒出来给你看的“明星”的一个原因吧——不是一个维度,不能简单类比。科学家的巨大成就感和荣誉感,全然不在于“无人不晓”以及有多少百万“×粉”哦!

⑦科学家的收入,现在还不能与他们的劳动付出和创造的价值相匹配,必须要从上到下重视解决,但完全依靠计划经济的“分配”制度看来不行,这是要靠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的转化,靠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才能真正使科学家“富起来”,同时也要从制度上和结构上加强对专利、专有技术等知识产权的保护、转让和应用。

⑧最后说一句,让小有成绩的少年“创客”,“小荷才露”就去走红地毯,他们能不“忐忑”吗?他们真的将来成得了邓稼先吗?我在欣喜之余,多少有一点杞忧

(《解放日报》2019年6月11日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
(2)、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③段有何作用。
(3)、结合全文,说说人们只知娱乐明星不知科学院士的原因有哪些。
(4)、文章最后说“我在欣喜之余,多少有一点杞忧。”“欣喜”和“杞忧”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都江堰
      ①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②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融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
      ③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①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④有了它,才有刘备、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
      ⑤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⑥它,就是都江堰。
      注:①[邈(miǎo)]遥远。②[濡(rú)]浸润。

阅读顾振威的《四十二粒芝麻》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每天放学后,我都拖着饥饿的身子到村口去,双眼痴痴地望着灰蒙蒙的远处,望眼欲穿地渴望着一个熟悉的身影能闯入到视野之中。
       ②父亲到平顶山拉煤已有十多天了。生产队在每年的春夏之交都要抽调劳力去平顶山拉煤。父亲是从上海来的知青,身子单薄得像麻秆一样,苍白瘦削的脸上还架副近视眼镜。父亲递给队长一支丰收牌香烟,晃了晃并不粗壮的胳膊,嘿嘿笑道,我不缺胳膊不少腿的,吃了三十多年饭,有的是力气,你就让我去吧!
       ③去平顶山拉煤是最累的活了。想想看吧,来回要走1000多里路,1000多斤重的煤车,全凭两条肉腿拖回来,即使是身强力壮的汉子也要累掉几斤肉。队长不解地问父亲,队里的人都怕拉煤,就你不怕,你到底图啥?父亲实话实说,图的是多挣点工分,为家里省点粮食。三个像狼崽一样的孩子,越来越能吃了,我不忍心让他们饿着肚子啊。
       ④队长指了指打麦场里的大青石说,去拉煤不是去享福,得有力气才行,你能挪走那块大青石我就让你去。
       ⑤这块大青石少说也有一百四五十斤,置于打麦场中岿然不动。父亲就是父亲,他找了根木棍,找了块砖头,把木棍放在砖头上,轻轻松松地撬走了大青石。队长笑道,你力气虽小,却会使巧劲,我同意你去拉煤了。
       ⑥在我焦灼万分的渴盼中,我终于望见了生产队拉煤的架子车像爬虫一样慢慢蠕动着。
       ⑦我耐心等待着,终于看见了父亲。父亲两手架着车把,车缰绳深深地勒在肩膀上,身子弯得像弓一样,双眼盯着凸凹不平的土路。A随着车子的蠕动,我听到了像老牛一样粗重的喘息声
       ⑧父亲抬头擦汗的时候看到了我,脸上顿时露出了阳光般明媚的笑,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快回家告诉你娘,就说我胜利回来了。
       ⑨我刚回到家里,父亲就大步流星地回来了。母亲目不转睛地盯着父亲。只是十多天,父亲的脸就瘦得像刀削一般,苍白的脸上嵌着一道道煤灰。母亲嗔怪道,人身不是铁打的,你呀,就是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
       ⑩父亲刚在板凳上坐稳,就把我抱到他腿上,又喊来两个弟弟,从怀里掏出一个烧饼,一脸自豪地说,走到漯河车站,队长大发慈悲,买了十多个烧饼,一人分一个。我把它分成四份,你们一人一份。
       ⑪看到我们兄弟三人狼吞虎咽的样子,父亲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⑫母亲把她的那份分成两份,逼着让父亲吃掉一份。父亲狡黠地说,你吃了我再吃。母亲坚持道,咱们一块吃。B父亲把洋火盒大的烧饼捧在手里,嘴巴埋在手心里,鼓动着脸颊。母亲吃了烧饼,父亲嘿嘿一笑——父亲手里,赫然躺着他那块烧饼。
       ⑬你咋没吃?你咋没吃?母亲不满地质问道。父亲羞愧地低下了头,嗫嚅道,怎么没有吃?我吃了,整整吃了七天。
       ⑭看母亲愕然得圆瞪了眼,父亲讷讷地说,我真该死,几十岁了还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将烧饼上的芝麻全吃光了,不多不少,42粒!
       ⑮房间里极静,我那时分明看到母亲的眼里蓄满了泪水。
       ⑯光阴荏苒,如今父亲已经作古,我也早做了父亲。当我饿着肚子,看孩子们津津有味地饱尝美味佳肴的时候,我体味到了父亲当年那种发自肺腑的喜悦,我感到自己的心也像父亲一样被幸福和喜悦涨得满满的。
       ⑰天下做父亲的,一定都是这样吧!        

                                                                                                                                       (选自《意林》2014年4月第8期)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后面小题。
                                                                                                                            食品添加剂
        ①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近年来,我们的食品安全环境日趋严峻,随着毒奶粉、染色馒头等事件的不断出现,人们不禁要问,食品添加剂安全吗?
        ②食品添加剂是指经国家批准的,因防腐保鲜、提高加工工艺等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或天然物质。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其分为防腐剂、凝固剂、品质改良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等22类1500多种。当人类的食品进入工业化生产之后,除了极少数的天然野生食品外,几乎没有什么是不含添加成分的。目前,近97%的食品中使用了各类添加剂。可以说,食品添加剂已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③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防腐保鲜效果十分明显。根据食品安全要求,每克食品的细菌总数不能超过8万个。假如不用防腐剂,即使在0—4℃的低温环境中,肉制品保存到第五天,细菌总数也将超过每克10万个。而防腐剂能遏制肉制品中的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大量繁殖,有效延长肉制品的保质期。
        ④食品添加剂不但能防腐保鲜,还能改善食品的外观和口味。食品的酸、甜、鲜通常不是食品天然拥有的口味,往往是由添加剂“调”出来的。食品的诱人口感,如面条有弹性,点心酥脆,大多也是添加剂的功劳。
        ⑤现在,人们又发现不少食品添加剂还具有防病抗病的功能。如腐乳红曲是由大米发酵而来的,能够降低血脂,它既是色素又是功能性添加剂;从甘草里面提取的甜味剂,能改善肝功能;从玉米芯里面提取的木糖醇具有护肝、防龋齿的作用。
        ⑥除此以外,食品添加剂还能够调整食物的营养结构,如在面粉里面添加钙粉、维生素等,能使面粉的营养更加全面。
        ⑦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离不开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直接影响食品安全。例如,摄入过多的膨松剂或防腐剂,轻则会引起流口水、腹泻、心跳加快等症状,重则会对胃、肝、肾造成严重危害。为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如我国的食品卫生标准就明确规定,山梨酸钾可以作为食品防腐剂,但必须严格控制添加比例,它的许可添加量为0.5%以内。在美国,苯甲酸钠只允许在化妆品中使用,并且浓度必须在0.1%—0.2%范围内。世界卫生组织也规定了一个“ADI”值,即依照人体体重,一种无健康危害的食品添加剂的每日允许摄入量的估计值。例如:糖精钠的ADI值为5毫克/公斤,即糖精钠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5毫克。
        ⑧必须指出的是,一直受到人们谴责的苏丹红、三聚氰胺等都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非法添加物。这样的非法添加物常见的还有块黄、硼酸、硫氰酸钠、蛋白精、酸性橙等。一般来说 , 不违规不超量不超范围地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是安全的。
                                                                                                                                                                                                (选自《科学画报》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槐花开了

    ①又到了槐花飘香的季节!

    ②一到花开的季节,门前那一棵棵槐树互不相让,吐出一串串洁白的花串,一簇簇压弯了枝头,在这初夏的清风里散发出了浓浓的清香 , 盛开着的,似一只只展翅欲飞的蝴蝶,在微风轻拂之下,颤颤巍巍;尚未开放的,像是婴儿的小脚丫,肉肉乎乎的,细腻白嫩中泛着柔光,在碧绿的槐叶衬托下,显得格外漂亮。

    ③古人对于槐花的描述,多有伤感。比如张籍的“街北槐花傍马垂”、朱庆馀的“绿槐花堕御沟边”、子兰的“满地槐花乱草生”,里面都满含凄清之意,而白居易的“夜雨槐花落,微凉卧北轩”更使人徒增凄凉。反观现在,那古人笔下的槐花,又哪里比得上眼前的清香莹润、柔情满怀呢?

    ④槐花并不陌生。男人少年时,家境不好,槐花就成为少有的美食。几个小伙伴们一起,扛一根绑着镰刀的长长的竹竿,去割槐花。刚摘下来的槐花甜甜的,你拿一串,我抢一把,嚼在嘴里满口香甜。捋一小篮儿,母亲下地回家顾不上擦去额头的汗滴,拌面,蒸上,出锅,划线蒜泥,再滴上几滴香油,就是天底下最好吃的美味。槐花,在那个衣食尚不丰盈的年代里,在那种青黄不接的季节里,就成了他最美好的回忆。

    ⑤母亲病了,医生对男人说吃槐花蜜能补养身体。

    ⑥于是,夫妻俩趁周末去找那些放蜂人,想买些纯正自然的带回家里。

    ⑦养蜂人追着花香,追着蜂迹。在那槐花盛开的地方扎起帐篷,大桶小桶里装满了晶莹透明的槐花蜜。

    ⑧“有上好的槐花蜜吗?”

    ⑨“有,你们来的可正是时候。”

    ⑩“真的假的?你不要骗我,我可是买来给母亲治病的。”

    ⑪“放心吧,你瞧瞧今年的槐花朵儿多大。”放蜂人开始找瓶子装蜜。

    ⑫男人拿起瓶子,透明略带有微黄的蜂蜜上竟然浮着黑色的斑点。

    ⑬“蜜蜂?”女人嘀咕道,语调中有点同情伤感,“竟葬身于自己千辛万苦酿成的蜜池中。”

    ⑭“呀,你怎么灌进去了一只蜜蜂?”男人对放蜂人说说。

    ⑮放蜂人一瞧,真是,倒出来重新灌。这时,一只蜜蜂被蜜诱惑了过来,竟然不顾一切扑向了蜜瀑,顺着蜜流进了瓶子,在蜜湖里挣扎着。女人赶紧又将蜜倒到桶里,取下挂在门框上的网兜,将那蜜蜂从蜜桶里捞出。蜜蜂还活着,但还粘在网兜上,翅膀颤抖着。

    ⑯“这只蜜蜂活不了了吧?”男人说。

    ⑰女人不言,用手轻轻去拉蜜蜂的翅膀,企图将它从蜜的沼泽里拽出来。一点一点地,好像自己的孩子陷进沼泽里,不顾一切小心翼翼地救他,蜜蜂脱离了蜜淖。女人迅速地收回手,只见蜜蜂已慢悠悠地飞起来了。女人将手指紧紧咬住,啊,她被蜂蜇了,竟没有出声,脸上抽搐了一下,红了,俄顷,额头渗出汗,脸白了。

    ⑱男人看到,心疼地问:“被蜇了吧?”

    ⑲“没事,小时候读杨朔的《荔枝蜜》我就挺喜欢蜜蜂,不是不得已,这小生灵是不会蜇人的。这次为了活命,才不小心蜇了我,不过这一蜇它可真的没命了。”

    ⑳回家的路上,一股淡淡的槐花清香扑鼻而来,很是诱人。

    ㉑槐花开了!淡淡的洁白,淡淡的清香。蜜蜂轻轻飞舞,那嗡嗡嘤嘤的声音是蜜蜂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吧!

(选自《中国作家网》2016年4月19日,文/荆北,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各题。

怎样读书

顾颉刚

    ①一个普通人走进了图书馆,看见满屋满架的书,觉得眼睛都花了。这是由于他对世界上的知识没有一方面是有特殊兴趣所致。研究学问的事固然不必每人都参加,但是一方面的特殊兴趣确为任何人所不可少。譬如看报,有人喜欢看专题新闻,有人喜欢看小说文艺,也有人喜欢看商市行情。只要他能够有一件喜欢的,自然拿到了一份报纸就有办法。我们读书的第一件事,是要养成特殊方面的兴趣。

    ②有人读书,只要随便翻翻就抛开了。有人读书,却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末一个字才罢。其实两种方法都有道理,但永久只用一种方法是不对的。因为我们可以看的书籍太多了,倘使无论哪一部书都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末一个字,那么,人的生命有限,一生能够读得多少部书呢?但有几部书是研究某种学问的时候,必须细读的,若只随便翻翻,便不能了解那种学问的意义。读书的第二件事,是要分别书籍缓急轻重,知道哪几部书是必须细读的,哪几部书是只要翻翻的,哪几部书只要放在架上不必动,等到我们用得着它的时候才去查考的。要懂得这个法子,只有多看书目,研究一点目录学。

    ③我们的读书,是要借了书本上的记载寻出一条求知的路,并不是要请书本来管束我们的思想。读书的时候要随处存疑。换句话说,要随处会用自己的思想去批评它。我们只要敢于批评,就可分出它哪一句话是对的,哪一句话是错的,哪一句话是可以留待商量的。这些意思就可以写在书端上,或者写在笔记簿上。逢到什么疑惑的地方,就替它查一查。心中起什么问题,就自己研究一下。不怕动手,肯写肯翻,便可以养成自己的创作力。几年之后,对于这一门学问自然有驾驭运用的才干了。我们读书的第三件事,是要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只要有了判断力,书本就是给我们使用的一种东西了。宋朝的陆象山说六经’皆我注脚”,就是这个意思。

    ④再有两件事情,也是应当注意的。其一,不可以有成见。以前的人因为成见太深了,只把经史看作最大的学问;经史以外的东西都看作旁门小道。结果,不但各种学问都被抑遏而不得发达,并且由于各种学问都不发达,就是经史的本身也是不能研究得好。近来大家感到国弱民贫,又以为唯有政治经济之学和机械制造之学足以直接救国的,才是有用之学,其余都是无关紧要的装饰品。这个见解也是错误的。学问的范围何等样大,凡是世界上的事物都值得研究,就是我们人类,再研究一万年也还是研究不尽。至于应用的范围却何等样小,是根据我们所需要而走的。昨天需要的东西,今天不要了,就丢了。今天需要的东西,明天不要了,也就丢了。若是为了应用的缘故,一意在应用上着力,把大范围忘了,等到时势一变,需要不同,我们岂不是剩了两只手呢!我们不能一味拿有用无用的标准来判定学问的好坏;就是某种像是没有用的学问,只要我们有研究的兴趣,也是可以研究下去为我们所用的。

    ⑤其二,是应该多赏识。无论哪种学问,都不是独立的,与它关联的地方非常之多。我们要研究一种学问,一定要对别种学问有些赏识,使得逢到关联的地方可以提出问题,请求这方面的专家解决,或者把这些材料送给这方面的专家。以前有人说过,我们研究学问,应当备两个镜子:一个是显微镜,一个是望远镜。显微镜是对自己专门研究的一科用的;望远镜是对其他各科用的。我们要对自己研究的一科极尽精微,又要对别人研究的各科略知一二。这并不是贪多务博,只因为一种学问是不能独立的缘故。

(选自《读者》2015年第6期)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