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祸从天降,谁为真凶

陈祺

①2010年8月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甘肃省舟曲县,昔日秀美的山中小城顿时满目疮痍,许多同胞不幸罹难。罪魁祸首,就是泥石流。那么,泥石流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

      ②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相对于普通洪水,泥石流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碎屑物,最高体积含量可达80%,因而具有更大的破坏力。它往往发生在山区等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

      ③舟曲县城所在的白龙江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山谷地势高差达1000-2000米,而且舟曲正好处于两山之间的峡谷地带,这给泥石流汇集和流动形成了天然的地理条件。舟曲位于龙门山地震活动带北缘,又临近天水地震活动带。由于历史上的几次大地震,舟曲附近的地质构造岩性松软、破碎,风化程度严重,堆积物很多。此外,灾害发生之前持续的干旱造成附近山体干缩,加大了岩石间、山体间的缝隙,使原本已十分松散的岩体、山体互相之间更加没有黏性。

      ④这些地质条件给舟曲埋下了安全隐患,但如果没有力量去推动这些松散物质的话,泥石流依然不会发生。暴雨就是推动泥石流的“手”。

⑤处于黄土高坡上的舟曲县原本是一个干旱的地区,多年的平均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有历史记载的暴雨近百年来只发生过2次,分别是1973年7月 12日的57.2毫米暴雨和1994年8月8日的63.3毫米暴雨。本次舟曲泥石流暴发当晚,该地区在短短40分钟内突降97毫米的大暴雨。大量的水浸透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形成了泥石流。作为生命之源的水成了这场灾难的导火索和帮凶。

      ⑥如果说强降雨是“导火索”的话,山体风化、水土流失则是“火药”,而人类活动担当了“催化剂”的角色。

      ⑦20世纪50年代,舟曲县森林覆盖面大,生态环境平衡,有“陇上江南”之称。然而之后的半个多世纪,舟曲的森林覆盖率从67%锐减到20%。森林的过度砍伐导致舟曲水土流失严重,山体风化,土地裸露,一旦遇到狂风暴雨,泥石流就容易形成并沿着山谷倾泻而下。另外,近10年来,舟曲县获批的大小水电站有55座。修建水电站要炸山辟地,会令岩体变得松动,植被遭到破坏,制造了大量的松散物质。更有甚者,舟曲矿产资源丰富,开矿遗留的废弃土石处理不当,使松散碎屑物质量大增。这样,在自然状态下需数十、数百乃至上千年才能聚集起来的松散碎屑物质量,现在几年内便达到了。桶里装满了“火药”,自然一点就炸。

      ⑧由此可见,舟曲泥石流的形成不完全是因为天灾,人为因素也促进了泥石流的发生发展,扩大了它的规模,加重了危害程度。在经济发展中应该重视环保,只有真正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选自《中学科技》2010年10期,有改动)

(1)、读完全文,根据你的理解,说说导致甘肃省舟曲县在2010年8月7日发生泥石流的自然因素。

(2)、请说明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作用:

第②段“它往往发生在山区等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

(3)、举例说明本文第⑦段所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昆虫般大小的机器人
        ①一部分研制机器人的专家认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机器人的大小,未来机器人的大小应该和昆虫相仿。
        ②大型机器人需要沉重昂贵的发动机和大量的动力消耗,需要接合的手臂和数千米的连线。控制所有这些硬件又需要数平方英寸的微晶片。而如果机器人的这些部件组装起来只有昆虫那样大小,那么它的造价不但会便宜得多,它所能从事的工作也会给人类生存带来很大影响。
        ③一般说来 , 目前机器人所能做的工作都可由相应的机器来取代。与工厂中固定的有强大动力的机器相比,许多工作由机器人来做不如留给相应的机器去做。但是小机器人所能做的工作却不是机器所能完成的,这正如微型飞机比大型飞机更适合用来观测农场作物的生长情况以及控制自动灌溉和施肥系统一样。比如只有微型机器人,才能沿着患者的血管,进入变窄了的冠状动脉去排除血管壁上沉淀的胆固醇,从而解除病人的危险。
        ④当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说法未免言过其实。不过研究人员确已成功设计出一种能进入煤气或自来水管道去修补裂缝或漏洞的微型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进入管道之后,可用自己的身体测量经过地方的电导,一旦测不到这种电导,就表明那里存在着裂缝或漏洞。于是该机器人便作出“自我牺牲”,用自己的身体来把裂缝或漏洞堵上。
        ⑤如果许多这样的微型机器人通力合作,其功用更是一般机械所无法比拟的了。比如说战场上可使用微型机器人兵士。这些“兵士”可轻易地偷偷爬过或飞过战场,而不被敌方的雷达系统发现,因为它们体积微小,且可超低空飞行(乘微型火箭)。一旦越过敌人的防线,它们便可成为摧毁敌方设施的生力军,就像毁掉农作物的蝗虫一样。
        ⑥这种昆虫般大小的机器人目前已不再是科幻小说里的主人公。当然要它们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还需克服一系列技术上的障碍。其中主要是如何把现在机器人所用的齿轮、杠杆、曲柄、弹簧和其它机械部件缩小到比头发丝还细的程度,同时把传感器、电动机、控制计算机及其他系统装配到一块微晶片上。
         ⑦当然目前制作微型动力部件的技术还处于刚刚研制阶段。1988年初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个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制造出了只有1/5毫米长的带连接部件的曲柄和齿轮。这种齿轮的轮只有红细胞一般大小。新泽西州美国电报电话公司贝尔实验室的专家们已经研制出了比蚂蚱颚还要小的钳子。该实验室还研制出了只有半毫米大小每分钟24000转的气功涡轮机,其转速比许多喷气式飞机的发动机还要快。机器人微型化的另一个问题是动力问题。为微型机器人提供动力的装置要比电池小非常多才行。不过,微型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
        ⑧微型机器人的大量生产恐怕还不是近年之内能办到的事情。然而,一旦这种机器人能批量生产出来,它们在科研和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将是无法估量的。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自然之思

[荷兰]林湄

       ①城市的物象大同小异,唯自然风光独特、真实、多彩、宽广。

       ②古人将自然作为图腾崇拜的对象:道家认为自然是超越物质生活的灵性意识;理学家觉得可借自然悟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禅宗强调人只有接近大自然才能恢复本源状态。以上审美观虽有差异,却均是由物象升华为形而上意识,使人在超功利的层面上获得灵性感悟。

       ③现实生活中,多数人忙忙碌碌没有时间接近大自然,只有饱暖富足的时候,才想到外出游玩,选择的对象多为名城名景,少有人将平凡的自然风景放在心里。我也不例外。少年时期的故乡,山、海、小河、原野、丘陵、花、鸟、树等样样有,却少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意识,视接触自然为生命的本然,视之为玩耍、生存需求、消磨时光的物象。直到移居欧洲后,才发觉邻居或友人对于自然的敬畏和热爱,是源于屋前屋后的平凡小景﹣﹣路旁的树木、花卉、草地、禽鸟、河畔,荆棘里的野果,鸡鹤共处的泥潭。他们无论在外散步还是健身,都能与马、狗同欢同乐。或是于阳台、小花园内一面日光浴一面看书,脸上满是平静、安详、满足、喜乐的神态。于是我问自己,为什么?我又是怎样看待自然的呢?

       ④我曾醉心文学追寻人生的真谛,也曾将灵魂送进教堂耕耘精神的家园,却很少关注身旁的野花小草、青枝枯叶,或散落在视野里的虫鸟兽禽;偶尔接近,也是从生物学的视角来看待,不过是一时的好奇进而产生感官的愉悦,却少有追寻的情思。

       ⑤久而久之,在品尝世间的生存滋味后,我自然会想到古时文人墨士为缓解生存苦痛投身山水的意愿。那么,我心中的“世外桃源”在哪里?

       ⑥为求答案,我决心用心灵和时间去感受、寻找“桃花源”。站在山水前,面对峡谷、黑森林、悬崖,或是小河流水、百花簇簇、青草碧树,灵魂内似乎多了几双眼睛。我有时视它们为一幅画,有时觉得它们如同一座剧院,还有时将它们看成一所疗养院……一离开喧闹的人群,不看人的脸色,在简单轻松的时空里展露自我本性,忘却平日想不通的人与事。我在尘世和大自然间不断往返,生命和自然日益和谐相融,互为依存。更有趣的是,原先梵高自画像里那双无神的眼睛,在我眼中竟然郁消闷散,炯炯有神。

       ⑦真是奇迹!

       ⑧随后我在观察自然的陶醉与忘我中,学习思考和叩问,由最初的愉悦渐渐进入想象。进而对其产生敬畏之心。在云朵的形状、色彩、虚实、动静、集散中,我体悟到人在宇宙里岂止是沙尘,简直是虚无,而人类却大言不惭地发出“人是自然的主人”“人定胜天”的豪言壮语。我又在试图解读感觉和虚幻、有限和无限,以及自然界中肉眼看不到的“大秘密”。记得那日夕阳西下晚霞满天,无意间看到玻璃窗外经严冬寒风磨砺的玉兰秃枝上,萌发出点点绿意,在温柔的霞光中安然仰立,我顿然无比欢欣。

       ⑨我又久久地凝望那路旁的花树或是小草,再看看小河边的孵禽、枝头上啁啾的小鸟以及绕着花朵飞翔的蝴蝶和蜜蜂,它们无人看管,竟然如此和谐、宁静和安逸,一如王维笔下“无心,无目的,无意识”的境界。从前对自然之美之所以无动于哀,原来是因为还带着情绪,心不静、神不宁。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大发现,一次精神的洗礼

       ⑩自然不仅是我的挚友、师长。如今更是我的恋人了。我时时怀念之并时常对它倾诉,它给予的恩典和慈爱不但让我回到身心愉快、知足常采的日子,还令我再识生命的价值与真谛。我渐渐体悟并拥有了洋邻居那份简约、单纯的愉悦,哪怕是路旁的一朵小花,房顶缝隙里的一株小草,均让我慷慨有思,怦然心动。

(选自《光明日报》2013年05月10日,有删改)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小题。

创世记

    ①太初,上帝始创天地时,大地混沌一片,是个无边无际的黑暗深渊,强风于水面刮掠。上帝说:“要有光!”立刻就有光。上帝见有光很好,就把光明与黑暗分开,称光明为昼,黑暗为夜。于是黑夜临,晨光现,是为第一天。

    ②上帝说:“要有一穹窿将水上下分隔!”于是他就造穹窿,将水分开,有水于穹窿之上,亦有水于穹窿之下。上帝称穹窿为天空。黑夜再临,晨光再现,是为第二天。

    ③上帝说:“天下之水要汇于一处,使干涸土地显露!”于是就出现土地。上帝称土地为陆,称汇集之水为海。上帝见如此很好。又说:“要大地生机蓬勃,地上要有能结实之树木,果子要各有其籽实!”于是大地生机蓬勃,出现无数瓜果树木,籽实累累。上帝见如此很好。黑夜又临,晨光再现,是为第三天。

    ④上帝说:“天穹中要有光体以区分昼夜,要使光体为节令与年月季候之标志,并使于天穹中发出光辉,照亮大地!”于是,上帝造两个巨大光体,较大之日司昼,较小之月掌夜,并造了星辰。上帝把日月星辰置于天穹之中以照亮大地,司昼夜、分明暗。上帝见如此很好。黑夜临,晨光现,是为第四天。

    ⑤上帝说:“水中要有万种游鱼,地上要有无数飞鸟。”于是上帝创造出种类繁多的大小鱼类及飞鸟。上帝见如此很好。于是赐福予它们,说:“让海中游鱼,天上飞鸟滋生繁衍!”黑夜临,晨光现,是为第五天。

    ⑥上帝说:“地上要有爬虫走兽,大小牲畜,各从其类!”上帝就创造走兽、牲畜和爬行动物,各从其类。上帝见如此很好。他说:“要按我形象造人以治理海中游鱼、空中飞鸟以及地上各种爬虫走兽。”于是,上帝按自己形象造出人类,造出男与女。上帝祝福他们说:“你们要生育繁衍,散布及开拓全世界,要做海中鱼、空中鸟与地上爬虫走兽之主宰!”上帝还说:“我要使地上到处生长瓜果,结满籽实,赐予你们为食。我要把青草绿树全赐飞禽走兽、游鱼爬虫,以及一切生物为食。”话语间一切均成现实。上帝见到所造之一切,他十分满意。黑夜临,晨光现,是为第六天。

    ⑦天地万物已造齐。到第六天,上帝造物工作全部完毕。第七天,他停止工作。上帝赐福于第七天,称之为圣日,因那天他要做的一切都已完成,无须工作了。

    ⑧这就是上帝开天辟地的故事。

阅读

我的大伯父

郁茹快过年的时候,我的一个堂兄要回乡下老家去过年,问我愿不愿意跟他回去。去乡下,我是一百个愿意,可是却有一个顾虑,就是害怕见到他的父亲,我的大伯父。

在我的记忆中,大伯父是个非常可怕的老头子,他有一嘴长胡子,说起话来声音响得像打雷,两只眼睛望着谁,谁就禁不住两脚发软,全身发抖;在我们家里,要是孩子哭闹不休,只要大人说:“不许哭,大伯要来了!”孩子就会吓得马上住口。要我去见这样一个可怕的人,可真得拿出百倍的勇气来。

可是,我还是决定不放过这个机会,我多么想看看父亲生前说过的那座美丽奇异的小山,那山上的一支支“神笔”,也许我亲自去一次,就可以得到它。

大伯是在自己的园子里工作,当我战战兢兢地从堂兄背后走出来,刚和他打了个照面时,他就大喝一声说:“啊!你来做什么?来要年糕吃吗?哼,贪吃的小鬼!”

我吓得话也说不清楚了:“我,我不是来吃年糕的,我从来都不吃这个东西!”

天晓得,实际上我是多么爱吃糯米做的糕点呀!

我小心地观察着他的工作,我看见他把一个个小树根一样的东西用稻草包起来,埋到泥土里去,于是我也动起手来,帮他培土。

我们这样工作了一会儿,他突然问:“你知道这是什么?”

我傻住了,我怎么会知道他埋的是什么呢?“这是菊花种,现在把它埋在土里,明年春天它就会抽芽发枝,到了秋天它就会开花!”他从大胡子下面呜呜地说。

“要一年呀?那我就看不到啰!”我叹了一口气说。

他笑了,笑起来声音也那么响,简直又使我发起抖来。

第二天,我清早起来,打开木板窗,我看到了什么呀!

一幅像神话里传说那样美丽的风景:像镜子般明亮的湖,青翠的小山耸立在湖岸后面,一群银白色的鹤在湖面上飞翔,它们的影子映在水中像一些小小的仙女。阳光斜照在山前,满山的梅花树开得如雾如烟。山顶上耸立着几根巨大的石柱,呀,它们正是父亲所说的“神笔”,在阳光下,它们是那样挺拔、壮丽,高高的尖顶直指着蓝天。我羡慕地注视着它们,想着:这是些巨人的笔啊!如果它真能神异地为人类所使用的话,那掌握它的人,必须是有伟大思想的人,他所写出来的文字,一定要是看了能使人聪明、幸福、快乐的文字!

伯父是一个画家,他在磨墨,正准备绘画呢。他告诉我那座山叫南照山。

我好奇地走到他身后去,看见他坐下来,面对一幅白纸,提笔凝思,然后开始在纸上画起一些弯弯曲曲的东西,又画上许多圈圈、点点,最后,他在圈圈上加上一些小须,于是提起笔来,在纸角上写了一首诗。

等他把画钉在墙上,我就看到,这是一枝精神奕奕的梅花,又生动、又好看。

我赞叹着说:“真好看,大概你是得着那支‘神笔’了吧?”

伯父从长胡子底下微笑着说:“你懂得什么?我从十二岁在杭州扇子店里当学徒,替老板画扇子,画了整整五年才当上了伙计,这功夫是苦学苦练得来的。”

伯父的话感动了我,我说:“原来你也当过学徒,那你看,我也能学吗?”

伯父满脸皱纹里藏着狡猾的微笑,他拿起一张纸来:“画吧,试试看。”

我接过他的笔,坐下来,呆呆地望着他的画,突然,南照山上那些盛开着的梅花树都到我的记忆中来了,我就大胆地画起来……

伯父像狮子一样的脑袋俯在我身后,注意着我的动作,看我画完,他说:“不坏,第一次能画到这样,算是很不容易的了。”

“我也要写一首诗在上面!”我说。

“写吧,试试看。”

我一面想,一面一句一句地写下来:

“昨天我从杭州来,南照山上梅花开,

千枝万朵寒风里,战胜风雪迎春回。”

伯父的浓眉毛皱起来了:“这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是啊。”我坦白地说。

伯父凝神望着那张被我涂得乱七八糟的纸,他还是皱着眉头,他的眼光有时落到我的脸上,每次都使我打个寒噤

他摸了摸长胡子,忽然问:“你想不想留在这里跟我学画?”

“我从来也没有想过这个,我只想进学校读书!”我吓得快要哭了,推脱着说。

“等你学得差不多了,我送你进艺术专门学校去!”伯父说。我怀疑地望着他,他说要送我进学校,我当然愿意,我打量着他的脸,他虽然看起来又严厉又可怕,但是却看不出有什么恶意。他看我犹疑不决,就说:“傻瓜,你不相信吗?我是你亲伯父呀!”

我全身一震,想起杭州的四伯父来,我在他家两个月,每天被他当杂工使唤,连看一张报纸也被干涉,难道我还情愿回到他那里去吗?比起他来,面前这位老人就一点不可怕了。

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我抽抽咽咽地哭着,一面却勇敢地说:“好,我留下来,跟你学画!”

(选自《我们小时候》)

阅读

____

①暑假的一天,我扭伤了脚。看着肿胀的脚,忧心忡忡(chōng),爱人不在家,康复的日子,恐怕要靠外卖和泡面活命吧?

②天光渐暗。打篮球的儿子回来了,我以为他会惊慌失措、黯然神伤。没想到在尖叫、唏嘘(xī xū)之后,了解到我没有伤筋动骨时,他迅速恢复了平静:“妈妈,晚饭想吃什么?我去做!”看他眉梢扬起,语气里竟有几分雀跃,我心里生出小小的伤感:看来,我并不重要。

③我被背到厨房,安置在椅子上。看儿子假装娴熟地切西红柿,差点切到手指,手势欢畅地打鸡蛋,蛋壳在碗里,蛋黄落在地上……一番胆战心惊后,我又被背到餐桌前。说实话,类似于汤面条的面糊味道很棒,我吃得津津有味。饭后,还有一盆温度适中的热水,等着安抚我肿得胖乎乎的脚。

④整整两周,我要看电视,遥控器会被送到手边;要上卫生间,有人殷勤搀扶……我欣慰地感慨:“还是生病好啊,有人疼有人爱的!”孩子纠正说:“不生病也有人爱呀!只不过,我的爱被你的爱挡住了去路!”

⑤我万分委屈:“我的爱是山大王吗?是会劫道还是会下绊马索?”他直言:“比这个还要厉害!在超市你挑选的都是我爱吃的东西,你的收藏夹里都是我爱听的音乐,书柜里摆的都是我喜欢的书。但妈妈喜欢什么,是我很长时间都无法探知的奥秘。”我怔怔地看着他:十多年来,我视孩子如生命,早已忘记还有一个自己,我花光所有的力气,唯恐给得不够多。今天被孩子一句话否定,我心里有说不出的茫然。

⑥孩子诚恳地看着我的眼睛:“妈妈的爱,像紫藤萝瀑布,重重叠叠,密密匝匝(zā),开到不留缝隙。妈妈没有看见,我也有鲜花、阳光和新鲜的空气,急切地想送给你,想听到你惊喜的尖叫,想得到你赞赏的拥抱。你总说你不老不病,无须我照顾。可你看这些天,我煮面会糊(hú)锅,泡茶会烫到手,炒菜不知道该放多少油盐。假如我的爱一直得不到实习的机会,单单等到爸爸妈妈老了、病了,我才被十二道金牌急急宣过来,肯定会手足无措,节节败退。”

⑦孩子说:“我长大一点儿,妈妈就要向后撤退一点儿。我的爱,也需要一条宽广的跑道。”

⑧那天,我们谈了很久。我明白了,深爱孩子,要懂得撤退。即使父母的爱是紫藤萝瀑布,也要让孩子的爱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