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奉化市溪口中学、尚田中学等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①沿阻绝()                 ②晓雾将

③蝉则千不穷()            ④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游褒禅山记(节选)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于其址 , 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而欲出者,曰:“不出,火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是时,予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注释:①浮图:梵语音译词,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慧褒:唐代高僧。②址:地基,基部,基址,这里指山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乂 , 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孜孜矻矻 , 死而后已.故禹过家门不入,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彼二圣一贤者,岂不知自安佚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夫天授人以贤圣才能,岂使自有余而已?诚欲以补其不足者也.耳目之于身也,耳司闻而目司见,听其是非,视其险易,然后身得安焉。圣贤者,时人之耳目也;时人者,圣贤之身也。且阳子之不贤,则将役于贤以奉其上矣:若果贤则固畏天命而闵人穷也恶得以自暇逸乎哉?

 (节选自韩愈《争臣论》⑨)

【注释】①闵:同“悯”,忧虑。②乂(yì):治理。③孜孜(zī)矻矻(kū):勤谨不已的样子。④突:烟囱。⑤黔:黑。⑥二圣:指夏禹和孔子。一贤:指墨翟。⑦佚:安乐,安逸。⑧阳子:即阳城,任谏官五年。⑨《争臣论》:争,读zhèng, 后作“诤”。争臣,是指向君主直言进谏的大臣。韩愈写此文对阳子进行讽喻。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