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荣成市第三十五中学等六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歌曲是一个时代的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二:“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材料三:“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

材料四:“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的总司令是谁?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什么?中共中央提出了什么战略使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3)、根据材料三回答哪一年什么历史事件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4)、材料四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在哪次会议提出的?这次会议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什么?

举一反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民生困苦。中国人民有没有能力把生产恢复起来,这是一个严峻考验。新中国虽然得到苏联和东欧等国的承认和支持,但美国拒绝承认。中国人民能否冲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国家,这是又一个严峻考验。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二: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工作队深入发动群众,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让他们自觉地行动起来。……广大农民与地主阶级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迫使地主阶级在群众威力面前屈服低头,树立了农民群众在农村中的政治优势。……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以及耕畜、农具等,分给那些无地少地的农民,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