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小说《偷书贼》一书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偷书贼
[澳]马克斯·苏萨克/著孙张静/译
内容提要:
1939年的德国。9岁的小女孩莉赛尔和弟弟被迫送往慕尼黑远郊的寄养家庭。 6岁的弟弟不幸死在了路途中。在冷清的葬礼后.莉赛尔意外得到她的第一本书《掘墓人手册》;
这将是14本给她带来无限安慰的书之一。在养父汉斯·休伯曼的帮助下,她学会了阅读。尽管生活艰苦,她却发现了一个比食物更难以抗拒的东西——书。她忍不住开始偷书。莉赛尔,这个被称为“偷书贼”的可怜女孩。在战乱的德国努力地生存着,并不可思议地帮助了周围同样承受苦难的人们。
这是个讲述书是如何振奋灵魂的令人难忘的故事。
全体犹太人都到达后,他们的脚步声震动了地面。他们瘦削憔悴的面容上的那双眼睛尤为显眼。还有尘土,他们都被尘土包围,在士兵的推搡下,他们的脚步踉踉跄跄——落在后面的囚犯妻被迫跑上几步才能赶上这支营养不良的队伍。
莉赛尔注视着这一切,她相信这些人是活着的人里面最可怜的灵魂。他们因为所受的非人折磨而拉长了憔悴的脸。他们一路受尽饥饿之苦。一些人只顾低头看着脚下的路.好避开固观者的目光;有些人哀求地看着赶来欣赏他们受辱的人们。这是他们死亡的前奏;还有人渴望着能有人.随便什么人,能走上前来抱住他们。
不管围观者是带着骄傲、鲁莽还是耻辱来看这场游街,都没有人走上前打断它。目前还没有。
有时,一个男人或女人——不,他们不是男人和女人,他们只是犹太人——会在人群中看到莉赛尔的脸。他们会回避她的目光。“偷书贼”只能无助地望着他们走远。她只能希望他们能够读懂她脸上深藏的怜悯,并且能意识到这是真切的悲伤,不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前进的队伍里。有个人的年纪比其他人都大。
他留着胡子,衣衫褴褛。
他的眼睛里流露出极度的痛苦。虽然他的身体轻飘飘的,但他的双腿还是承担不了这一点点重量。
有好几次,他都倒了下去。
他的半边脸贴在地面上。
每次都有一个士兵站在他身边。“站起来。”他冲着老人吼道.“站起来。”
老人跪着站起身,艰难地向前走去。
每次,他刚刚赶上队伍的尾巴.就会失去动力,再次摔倒在地。他后面还有很多人——足足有一卡车的人——威胁着要超过他,把他踏平。
他的手臂颤抖着想支撑起身体,那痛苦的样子惨不忍睹。他们又一次让开,然后他站起来,又走了几步。
只要再给他五分钟,他一定套掉进一条德国人的阴沟里死去。他们对此听之任之,眼看这一切即将发生。
这时,有一个人。
汉斯·休伯曼走过来。
一切在瞬间发生。
老人挣扎着前进时,那只紧握着莉赛尔的手松开了,她感到自己的手一下子打在屁股上。
爸爸走到小车旁,拿出来一样东西。他推开围观的人群,走到路中间。
那个犹太人站在他面前,准备接受另一番羞辱,可是他和旁人一样,看到汉斯·休伯曼像变魔术似的递过来一片面包。
犹太人刚接过面包就倒在地上,他双膝跪地,抱着爸爸的小腿,把脸埋在中间,感谢爸爸。
莉赛尔注视着眼前这一幕。
她的眼里满含泪水,她看到老人又向前滑了一点,把爸爸向后推,伏在爸爸的脚踝边哭起来。
其他犹太人从他们身边走过,看着这桩不可思议的小事,他们鱼贯而行,如同一片人湖,
一个士兵走过来,发现了这起罪行。他审视了跪着的老人和爸爸一番,又把日光投向围观的人群,然后稍加思索,就从腰间抽出鞭子,开始鞭打,鞭子落在他的背上、头上,还有腿上。“你这头肮脏的猪!”鲜血从他耳边滴下来。
接着,轮到了爸爸。
又有一只手握紧了莉赛尔的手。她惊恐地朝旁边看去,鲁迫·斯丹纳(莉赛尔的伙伴)紧张地咽着唾沫,目瞪口呆地看着汉斯·休伯曼被当众鞭打。鞭子的那声音让莉赛尔头晕目眩,她估计爸爸身上肯定被打得皮开肉绽了。他被打了四鞭子,随后倒在地上。
那个犹太老人最后一次爬起来,继续向前走。他飞快地回头看了一眼,朝独自跪在那里的人最后投去悲哀的一瞥。因为挨了四鞭,那人的背还在火辣辣的痛,他的膝盖也跪疼了。不过,这个老人套带着尊严死去,或至少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死去。
(节选自《偷书贼》第七章P265~267.略有删改)
致中国读者的信
亲爱的中国读者。
谢谢您阅读了这本《偷书贼》
我小时候常听故事。我的爸爸妈妈经常在厨房里,把他们小时候的故事告诉我的哥哥、两个姐姐和我,我听了非常着迷,坐在椅子上动都不动。他们提到整个城市被大大笼罩,炸弹掉在他们家附近,还有童年时期建立的坚强友谊,连战火、时间都无法摧毁的坚强友谊
其中有个故事,一直留在我心里……
我妈妈小时候住在慕尼黑近郊。她说她六岁的时候,有一天听见大街上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
她跑到外面一看,发现有一群犹太人正被押解到附近的达豪集中营。队伍的最后是一位精疲力竭的老人,他已经快跟不上队伍的脚步了。有个男孩子看到老人的惨状后,飞奔回家拿了一片面包给这位老人。老人感激地跪下来亲吻这位少年的脚踝。结果有个士兵发现了,走过来抢走了老人手上的面包,并用力鞭打了老人。随后士兵转身追赶那个男孩,把男孩也打了一顿。在同一时间里,伟大的人性尊严与残酷的人类暴力并存。我认为这恰好可以阐释人性的本质。
听了这些故事之后,我一直想把它们写成一本小书。结果就是《偷书贼》的诞生。而《偷书贼》这本书对我的意义,远远超过我当初的想象。对我来讲,《偷书贼》就是我生命的全部。不管别人怎么看这本书,不管评价是好是坏,我内心明白,这是我最好的一次创作。身为作者。当然会为自己“最好的一次创作”深感满意。
再次感谢您,并致以诚挚的祝福!
马克斯·苏萨克
2007年7月27日
(1)、致中国读者的信,放在《偷书贼》(孙张静/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版)正文之前。你认为作者写这封信有哪些用意?

(2)、阅读《致中国读者的信》。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最符合作者本意的一项( )

A、作者是用客观公正的态度来评价自己这部小说的。 B、《偷书贼》这本书对作者与读者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作者当初的想象。 C、作者十分在乎别人对《偷书赋》这本书的评价。 D、作者认为《偷书贼》是他生命的全部。是自己最好的一次创作。
(3)、《致中国读者的信》写道:“在同一时刻里,伟大的人性尊严与残酷的人类暴力并存。”小说中莉赛尔、汉斯·休伯曼和纳粹士兵的行为充分印证了这一点。请概括小说节选内容的相关情节,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伟大的人性尊贵

    残酷的人类暴力

莉赛尔真切怜悯那些犹太人,并希望他们能读懂她的悲伤。

 

(4)、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她的眼里满含泪水,她看到老人又向前滑了一点,把爸爸向后推。伏在爸爸的脚踝边哭起来。(“满含”一词足见莉赛尔情感的强烈,请分析她满含泪水的原因。)

②其他犹太人从他们身边走过,看着这桩不可思议的小事。(其他犹太人为什么会觉得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小事?)

(5)、汉斯·休伯曼给犹太老人递面包。并不能改变老人的命运,可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6)、下面是两位文学爱好者阅读《偷书贼》节选内容和《致中国读者的信》后的对话。请根据语境,将对话补充完整。

同学甲:小说创作的灵感往往来自现实生活。读了《致中国读者的信》,我发现选文情节就是在信中故事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很多内容是虚构的。

同学乙:没错,这样的加工是小说创作的重要手段,往往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情节更曲折生动,主题更鲜明深刻。就拿《偷书贼》节选内容来说吧,

(7)、《偷书贼》讲述了“一个文字喂养人类灵魂的故事”(封面语)。节选内容表现了汉斯·休伯曼父女的善良品质。那么,他们的善良和文字的力量是否存在关联呢?请联系以下其它章节的节选内容,表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内容一】莉赛尔首先庆幸的是爸爸发现了那本书(《掘墓人手册》)。其次,她为汉斯.休伯曼在她的教育中所起的作用而感到无比骄傲,她写道,但不久我就了解到,文字和写作曾经拯救过他(汉斯.休伯曼)的生命。

【内容二】

    纳粹头目决定要用文字来统治世界。……德国成为一片被“思想” 统治的土地.

    但是.最优秀的撷取文字的人是那些懂得文字的真正力量的人。有一个瘦瘦小小的女孩(指莉赛尔)就是这样的人.她被誉为那个地方最优秀的撷取文字的人,因为她知道如果没有文字,一个人是何等脆弱

 (节选自《偷书贼》第八章P301~302,有删改)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玉米饼里加了糖
        ①那一年我上高一,住校。由于家里生活拮据,我不得不每月回家取干粮。月末这天,我心事重重地回到家。后天班里要组织郊游,要求每人自带食品,同学们都很期盼这次活动,大家商量着要在郊外吃一顿大餐,所谓的大餐,就是大家每人带一点儿好吃的,然后集中起来享用。可我带什么呢?我每月的生活费只有三十元,没有一分钱是多余的,买一个面包都要二、三元,如果买些吃的,半个月的生活费就没有了。去还是不去,这让我顿时陷入了两难。
         ②母亲觉察到了我的情绪,问我有啥事,我便将郊游的事告诉了她。母亲沉思了一会儿,告诉我说她有办法,然后就转身出门了。半个小时后,母亲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包糖,对我说:“儿子,妈给你烙几个糖玉米饼带着,很好吃的。”母亲本来很兴奋,可看我没有反应,再没说什么,埋头烙饼……
         ③第二天,我去和王老师请假,说身体不舒服了,不去郊游了。可王老师本来同意,谁知隔一天却变了,要我必须去。我只好硬着头皮,拿着母亲给我做的糖玉米饼和同学们出发了。这一路上,我的心始终_____着,母亲给我烙的几个糖玉米饼越想越拿不出手。
        ④转眼间到了吃饭的时间,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的东西,我_____地走到了一棵树下,默默地吃起母亲给我做的糖玉米饼。就在这时,王老师带着几个同学悄悄地来到我的身后,冷不丁地伸手抢走了我的所有玉米饼, 并大声地说:“同学们,程刚偷偷在这里吃好的,该不该罚……”同学们大声地回应着。
         ⑤王老师把饼分给了大家,不一会儿就被大伙吃光了。突然,好几个同学向我走来,问我这个饼子是在哪儿买的。此刻,那种自卑又一次冲击着我的心房,我的脸就像在发烧,真的坚持不住了,直接对大家说:“大家不要安慰我了,这只是我妈给我做的粗粮饼。我家里穷,买不起好东西和大家一起分享。”说完,我的泪便掉了出来,同学们都愣在了那里。
         ⑥王老师走了过来,对我说:“程刚,老师真心地告诉你:第一,这个饼真的很好吃,大家好多是城里的,真的没吃过这么香的玉米饼。第二,你不应该哭,而是应该骄傲地笑。昨晚你母亲来过了,拿着两个面包和两根火腿肠,你去义务劳动了,她把东西交给了我,说你明天拿着粗粮和大伙出去不好。你母亲为了买这点儿东西,舍不得钱坐车,走了3个小时……不管你认为这几个加糖的玉米饼能不能拿得出手,我都认为这是今天这里最好吃的东西。饼里加了糖,这是你最甜的人生,因为在你成长的路上,有一位智慧的母亲,更有一位为了生活在努力改变的母亲,这是其他同学都体会不到的,也享受不到的。你所享受的这份爱,是独有的。”
        ⑦我有些惊讶地看着王老师,泪水突然止都止不住。在这些真诚的话语里,我看到了卑微的力量,也看到了珍贵的贫穷……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我为什么没有翅膀

袁省梅

    ①小迪从妈妈手里挣脱时,是到了妈妈公司的楼里。

    ②这里是一个很大的房间,左边摆了十几台缝纫机,嗡嗡嗡的机器声沉闷、滞重。机器前的人都低着头,手上扯一只蓝色的衣袖,或者是一片宽大的衣襟。右边是布料,红红蓝蓝的堆了很多。布料边是缝好的衣服,胡乱地堆在地上。小迪妈妈是这家服装加工厂的裁剪师,工作台就在布料和衣服中间。妈妈把小迪从幼儿园接回来,就让他在这里玩,直到她下班回出租屋。

    ③小迪三岁时,妈妈把小迪从老家接到小城,让小迪上城里的幼儿园。妈妈说:“咋说城里的幼儿园也要比农村的强。”小迪却不乐意。妈妈不知道,从幼儿园到这里,从这里再到出租屋,对小迪来说,不过是【批注:“不过是”,简简单单,轻描淡写,可是大人的见识里,哪里看得见孩子的心?】从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小迪能高兴吗?

    ④没人理会小迪高兴还是不高兴。这个房间里的人都很忙。

    ⑤小迪就自己玩。小迪真是聪明啊,能找到好多好玩的。【批注:明明是一句赞美的话,我却感觉到了心酸和疼痛。】

    ⑥小迪爬到布料的最上面,把布料当滑梯从上面蹦跳着往下滑。滑累了,他就坐在一大堆的碎布头里,把碎布头当树叶、当彩纸抛撒在自己头上;或者在碎布头里挖个坑,把自己藏在里面喊妈妈找。妈妈顾不上,听他叫得烦了,就抬眼看他一下。有时,妈妈手头的活儿刚好能放一下,就过来陪他玩一会儿。这时,小迪最开心。他扑在妈妈的怀里,趴在妈妈的背上,咯咯咯咯笑个不停。还有那个小阳台,小迪也喜欢去。小迪的冲锋枪喷水枪小火车小汽车,还有气球皮球彩球,都在阳台上放着。

    ⑦小迪今天不高兴,一进门,就跑到了阳台上,抓起他的冲锋枪,黑着眉眼,对着妈妈嗒嗒地扫射,嚷:“妈妈说话不算数!”

    ⑧前几天,妈妈说小迪生日时,带小迪去公园玩。小迪去过一次公园,是妈妈刚把他接到城里时。小迪说:“我要坐转椅。”妈妈说好。小迪说:“我要玩碰碰车。”妈妈说好。今天是小迪的生日,妈妈却说厂子里的活儿催得紧。妈妈说:“改天去。”等妈妈骑着车子驮着他到了公司楼前,把他抱下来,他就蹲在地上不起来,眼泪一颗一颗砸在地上。妈妈扯着他的手,叫他快上楼。小迪拧着身子,被妈妈硬是拖着上来了。一上来,妈妈手里就抓起了电剪刀,嗖嗖地裁剪,不理小迪了。

    ⑨小迪看妈妈不理他,悻悻地丢下枪,嘟着嘴,踢一脚气球,踢一脚皮球。看着气球皮球被他踢得嘣嘣嘣乱跳乱滚,他又开心了,咯咯咯咯地笑。玩了一会儿,他跑到妈妈身边,向妈妈要饼干吃。妈妈手里抓着电剪刀,眼睛盯着台子上的布,叫他自己去包里拿。妈妈提醒他洗手。小迪看着妈妈,他想妈妈要是看他一下,他就会去洗手,可妈妈一下也没看他。小迪就没有去洗手。他从包里摸出一把饼干,嗵地躺在一堆衣服上,掰着饼干往嘴里扔。

    ⑩“咦,小迪放学了?”

    ⑪是老板。小迪倏地站了起来,抓着饼干的手藏到了身后,叫了声“叔叔”。

    ⑫老板在小迪头上摸了摸,说:“可不能淘气,这么多机器。”

    ⑬小迪点点头,悄悄把饼干塞在衣兜里,从妈妈的工作台上抓起一把小剪刀,对老板说:“叔叔我不淘气,我帮妈妈剪线头。”说着,就蹲在衣服堆边,拎起一件衣服,找寻线头,找到了,就噌地剪掉,是又小心又认真的样子。老板笑笑,走了。

    ⑭小迪剪着线头,听见楼下小孩子玩游戏的声音。小迪说:“他们在玩捉迷藏。”小迪说:“我也玩过捉迷藏。”小迪说:“我们老师带我们玩的呢。”小迪说着,就扔下剪刀,跑到阳台上,趴在窗户上看。楼下的草地上果然有几个小孩在玩耍。楼房太高了,小迪看不清楚。窗户前的桐树上飞来的喜鹊,小迪倒看得分明。小迪看着喜鹊,伸出手“一,二,三”地数。还没等他数完,树上所有的喜鹊就呼啦啦全飞走了。小迪看着越飞越远的喜鹊,看着自己的胳膊,说:“我为什么没有翅膀呢?”

    ⑮小迪哇地哭了起来。

    ⑯小迪的哭声很响亮。

    ⑰小迪响亮的哭声在工作间里一点也听不到。或许也能听见,可谁有时间听一个孩子在哭还是在笑呢?

    ⑱突然,小迪伸开双臂,咯咯地笑着喊:“妈妈,你看我长翅膀了……”

(选自《2016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有改动)

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神奇柴达木,祖国聚宝盆

    ①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位于青海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北部,主要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是一个被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等山脉环抱的封闭盆地。

②“柴达木”在蒙古语中有“辽阔”之意,它的面积非常大,有多大呢?它占地约25.1万平方公里,比中国3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积都大,柴达木盆地的海拔在2670—3200米之间,高出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1200—2000米以上,堪称世界上最罕见的高原“天盆”。柴达木盆地属高原大陆性气候,以干旱为主要特点,年降水量自东南部的200毫米递减到西北部的15毫米,年均相对温度为30—40%,最小可低于5%。柴达木盆地年平均日照3000小时以上,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7000兆焦/平方米,远远超出其他地区。

    ③柴达木盆地内大大小小的盐湖有100多个。位于柴达木盆地腹部的察尔汗盐湖,储盐量就有250亿吨。盐湖表面有一层厚而坚硬的盐盖,盐盖最厚处达15米。铁路通过察尔汗盐湖地段的32千米长的路基就铺在盐盖上。路面损坏了,养路工人就用盐坑的卤水来修补。在柴达木,不少房子是用盐块砌的,甚至飞机场也是用盐块铺设的。除了盐,柴达木还富含煤炭、石油、锂、锶、石棉、石灰岩等矿藏储量居全国首位,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接续地,矿产资源丰富,且各类矿藏具有储量大、品位高、类型全,分布集中、资源组合好等特点。因此,柴达木盆地享有“聚宝盆”的美誉。

    ④柴达木盆地西连新疆通中亚,南接西藏达南亚,自古以来就是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基于资源优势而形成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为柴达木对接“一带一路”经济带产业合作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可以说,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对外开放重要节点,柴达木具有明显的产业优势,顺风顺水,正当其时。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冰雪北海

张恨水

①北平的雪,是冬季一种壮观景象。没有到过北方的南方人,不会想象到它的伟大。大概有两个月到三个月,整个北平城市,都笼罩在一片白光下。登高一望,觉得这是个( )的城市。自然,北方的雪,在北方任何一个城市,都是堆积不化的,没有什么可看的。只有北平这个地方,有高大的宫殿,有整齐的街巷,有伟大的城圈,有三海几片湖水,有公园、太庙、天坛几片柏林,有红色的宫墙,有五彩的牌坊,在积雪满眼,白日行天之时,对这些建筑,更让人觉得( )。

②要赏鉴令人动心的景致,莫如北海。湖面让厚冰冻结着,变成了一面数百亩的大圆镜。北岸的楼阁树林,全是玉洗的。尤其是五龙亭五座带桥的亭子,和小西天那一幢八角宫殿,更映现得( )。若由北岸看南岸,更有趣。琼岛高拥,真是一座琼岛。山上的老柏树,被雪反映成了黑色。黑树林子里那些亭阁上面是白的,下面是阴暗的,活像是水墨画。北海塔涂上了银漆;有一丛丛的黑点绕着飞,是乌鸦在雪。岛下那半圆形的长栏,夹着那一个红漆栏杆、雕梁画栋的漪澜堂。又是素绢上画了一个古装美人,颜色是格外鲜明。

③五龙亭中间一座亭子,四面装上玻璃窗户,雪光冰光反射进来,那种柔和悦目的光线,也是别处寻找不到的景观。亭子正中,茶社生好了熊熊红火的铁炉,这里并没有一点寒气。游客脱下了臃肿的大衣,摘下罩额的暖帽,身子先轻松了。靠玻璃窗下,要一碟羊膏,来二两白干,再吃几个这里的名产肉末夹烧饼。周身都暖和了,高兴渡海一游,也不必长途跋涉东岸那片老槐雪林,可以坐冰床。冰床是个无轮的平头车子,滑木代了车轮,撑冰床的人,拿了一根短竹竿,站在床后稍一撑,冰床嗤溜一声,向前飞奔了去。人坐在冰床上,风呼呼地由耳鬓吹过去。这玩艺比汽车还快,却又没有一点汽车的响声。这里也有更高兴的游人,却是踏着冰湖走了过去。我们若在稍远的地方,看看那滑冰的人,像在一张很大的白纸上,飞动了许多黑点,那活是电影上一个远镜头。

④走过这整个北海,在琼岛前面,又有一弯湖冰。北国的青年,男女成群结队的,在冰面上溜冰。男子是单薄的西装,女子穿了细条儿的旗袍,各人肩上,搭了一条围脖,风飘飘的吹了多长,他们在冰上歪斜驰骋,做出各种姿势,忘了是在冰点以下的温度过活了。在北海公园门口,你可以看到穿戴整齐的摩登男女,各人肩上像搭梢马裤子似的,挂了一双有冰刀的皮鞋,这是上海香港摩登世界所没有的。

(选自《张恨水散文集》)

阅读

科学①

[英国]托马斯·赫胥黎②

首先我要感谢你们以仁慈及欣赏的态度来接受我的演讲题——科学,我用它来祝贺你们身体健康,而且当我听到这个题目是这种会议所提议的时候,我更感谢不尽,因为近几年来我发现一个日趋强大的倾向,有些被戏称生于未有科学的时代的人,都视科学为一股入侵的势力,并认为如果科学大行其道的话,将会把所有的其他行业逐出宇宙。我想一定有很多人把我们这个时代新兴的科学视为由现代化思想之海中冒起的海怪,其目的是要毁灭掉艺术。所以呢,有这么一位希腊神话中杀死海怪的英雄 , 要借着作家的笔或编辑的文章,来发泄其不满,并随时想杀掉这只科学的海龙。诸位先生啊! 我倒希望这位英雄能把海龙想得好一点。(听众大笑)第一点,为他自身的安全起见,因为海龙的头很硬,颚很利,而过去它都能显示出征服挡住其路的东西的能力;第二点,为了公正起见,就我所知,我可以向你们保证,这种动物如果你不去理它,它非常的温和。(笑声四起)至于它对艺术这位小姐又怎样呢?它会表示出它最温柔的尊敬,对她一无所求,除了看她快乐地成家,然后每年生下一大群我们四处都可看到的可爱的孩子。(欢呼声四起)

我们姑且把比喻暂置一旁,我实在无法理解,一个具有人类知识的人,怎么会认为科学的成长足以威胁艺术的发展?据我所知,科学与艺术是自然这面奖章的正反面,一者用感情来表达事物的永恒秩序,另一者则是以思想来表达事物的永恒秩序。如果有一天,当人们不再爱,也不再恨;当苦难不再引起同情,伟大的业绩不再激动人心;当野百合花不再比所罗门王的光荣事迹更美;当面对白雪皑皑的高山和深不可测的山谷,敬畏之情完全消失,到那时,科学也许真的会独占整个世界。但是,这倒不是科学这个怪物吞没了艺术,而是因为人类的一半天性已死亡,人类已失去了这份他们自古代至现在拥有的品性

(选自《名家经典散文精选》,有改动)

〔注释〕①本篇演说发表于1883年伦敦皇家学会(全称为伦敦皇家自然知识促进学会)年会宴上。②托马斯·赫胥黎(1825—1895):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合作者及其学说的传播者。

【成长之路,童真永葆】朝花已凋,夕拾依旧美好。阅读下面两则文本,完成相关问题。

【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的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选自鲁迅《朝花夕拾》)

【乙】花园(节选)

①在任何情形之下,那座小花园是我们家最亮的地方。

②每当家像一个概念一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它的颜色是深沉的。

③祖父年轻时建造的几进,是灰青色与褐色的。我自小养育于这种安定与寂寞里。报春花开放在这种背景前是好的。它不至被晒得那么多粉。

④曾祖留下的则几乎是黑色的,一种类似眼圈上的黑色,里面充满了影子。这些影子足以使供在神龛前的花消失。晚间点上灯,我们常觉那些布灰布漆的大柱子一直伸拔到无穷高处。神堂屋里总挂一只鸟笼,我相信即是现在也挂一只的。那只青裆子(一种鸟)永远眯着眼假寐。只有巳时将尽,它唱一会儿,洗个澡,抖下一团小雾,再伸展到廊内片刻的夕阳光影里。

⑤我的脸上若有从童年带来的红色,它的来源是那座花园。

⑥“巴根草,绿茵茵,唱个唱,把狗听。”每个小孩子都这么唱过吧。有时什么也不做,我躺着,用手指绕住它的根,用一种不露锋芒的力量拉,听顽强的根胡一处一处断。这种声音只有拔草的人自己才能听得见。当然我嘴里是含着一根草了。草根的甜味和它的似有若无的水红色是一种自然的巧合。

⑦莫碰臭芝麻,沾惹一身,嗐,难闻得很。沾上身了,不要用手指去拈,用刷子刷。这种籽儿有带钩儿的毛,讨嫌死了。至今我不能忘记它:因为我急于要捉住那个“都溜”(一种蝉,叫的最好听),我举着我的网,蹑手蹑脚,抄近路过去,循它的声音找着时,拍,得了。可是回去,我一身都是那种臭玩意。想想我捉过多少“都溜”!

⑧蟋蟀已经变成大人玩意了。但是大人的兴趣在斗,而我们对于捉蟋蟀的兴趣恐怕要更大些。我看过一本秋虫谱,上面除了苏东坡和米南宫,还有许多济颠和尚说的话,都神乎其神的不大好懂。捉到一个蟋蟀,我不能看出它颈子上的细毛是瓦青还是朱砂,它的牙是米牙还是菜牙,但我仍然是那么欢喜。听,哪里?这儿,是的,这儿了!用草掏,手扒,水灌,嚯,蹦出来了。顾不得螺螺藤拉了手,扑,追着扑。有时正在外面玩得很好,忽然想起我的蟋蟀还没喂呢,于是赶紧回家。我每吃一个梨,一段藕,吃石榴吃菱,都要分给它一点。正吃着晚饭,我的蟋蟀叫了。我会举着筷子听半天,听完了对父亲笑笑,得意极了。一捉蟋蟀,那就整个园子都得翻个身。我最怕翻出那种软软的鼻涕虫。可是堂弟有的是办法,撒一点盐,立刻它就化成一摊水了。

⑨好些年看不到土蜂了。这种蠢头蠢脑的家伙,我觉得它也在花朵上把屁股撅来撅去的,有点不配,因此常常愚弄它。土蜂是在泥地上掘洞当作窠的。看它从洞里把个有绒毛的小脑袋钻出来(那神气像个东张西望的近视眼),嗡,飞出去了,我便用一点点湿泥把那个洞封好,在原来的旁边给它重掘一个,等着,一会儿,它拖着肚子回来了,找呀找,找到我掘的那个洞,钻进去,看看,不对,于是在四近大找一气。我会看着它那副急样笑个半天。或者,干脆看它进了洞,用一根树枝塞起来,看它从别处开了洞再出来。好容易,可重见天日了,它老先生于是坐在新大门旁边休息,吹吹风。神情中似乎是生了一点气,因为到这时已一声不响了。

(选自汪曾祺《人间草木》,有改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