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河南省郑州轻工业学院附属学校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与世界工厂的变迁
18世纪60年代 | 19世纪末 | 20世纪中期(二战以后) | 20世纪末 | |
工业革命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世界工厂 | 英国 | 美国 | 日本 | |
特点 |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贸易中心 |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 | 制造中心 | 分散化 |
——摘自孙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
材料二: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抛弃了英国模式,转向重工业发展……凭借其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以及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了新的“世界工”
——周斌、李水风《中国:做真正意又上的“世界工厂”》
材料三:中国商品充斥于世界各个角落,以至于有“离开中国,世界就无法生活”的说法……但是中国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品牌、市场网络、管理诀窍还在欧美日等跨国公司手中,这就出现了“中国发展,外国赚钱”的局面,利润流向国外。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中国的制造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摘自陶金钰《当代中国世界工厂问题研究》
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某校评选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之星活动的投票
发明之星 | 哈格里夫斯 | 瓦特 | ★★ |
发明机器 | 珍妮机 | 改进蒸汽机 | 蒸汽机车 |
评选理由 | 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 ① | ② |
材料三
材料四 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欧洲连续爆发了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丝织工人起义、 1836年至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以及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这表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发展到为争取政治权利把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斗争。同时,这也表明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和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要实现社会主义只有依靠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的力量。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发展既迫切地要求革命理论的指导,又为革命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