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试题来源:2014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郗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 , 既已狼噬梁、岐 , 又虎视淮阴矣。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之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客必能立勋。”元功既举 , 时人咸叹超之先觉 , 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郗超:人名。下文的“谢玄”“苻坚”,均为人名。②问晋鼎:指篡夺晋室政权。③梁、岐:地名。下文的“淮阴”,也为地名。④间:私自,偷着。⑤桓宣武:桓温东晋征西大将军。④履屐:这里指小事。⑦元功:大功。⑧举:成功,成就。⑨先觉:有预见。

    (1)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划线词。

    ①郗超与谢玄不

    善:

    1

    ②时人咸超之先觉

    叹:

    2

    【答案】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

    【答案】
    (3)郗超为什么赞同谢玄北讨?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答案】
    (4)从文中可以看出郗超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
    【考点】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8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柳宗元诗文联读

    〔甲〕溪 居①

    〔唐〕柳宗元

    久为簪组②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③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选自《柳宗元集》)

    〔注释〕 ①本诗是诗人贬官永州时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②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③榜(bàng):船桨。这里用作动词,划船。

    〔乙〕始得西山宴游记①

    〔唐〕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②,居是州,恒惴栗③。其隙也,则施施④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⑤榛莽,焚茅花,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⑥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祇⑦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然洼然,若堙⑨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楼⑩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选自《柳宗元集》,有改动)

    〔注释〕 ①本文是作者贬官永州时所作,为《永州八记》的第一篇。②僇(lù)人:当加刑罚或受过刑罚的人。泛指罪人。③惴栗:恐惧战栗。④施施:行走舒缓的样子。⑤斫(zhuó):击,砍。⑥箕踞:席地而坐,两脚伸直分开,如簸箕形。⑦衽(rèn):席子。⑧ (xiā):深邃的样子。⑨堙(dié):土堆,小丘。⑩培搂(pǒu lǒu):小土山。暗喻卑劣的小人。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