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杭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少述足下:某到京师已数月,求一官以出既未得所欲,而一舟为火所燔 , 为生之具略尽,所不燔者人而已。人之多不适意,岂独我乎?然足下之亲爱我良厚,其亦欲知我所以处此之安否也,故及此耳。何时当递遍,以少释愁苦之心乎?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诸不一一,千万自爱!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有删改)

【乙】

    孙少述,一字正之,与王荆公交最厚,故荆公《别少述》诗云:“应须一曲千回首,西去论心有几人?”其相与如此。及荆公当国,数年不复相闻,人谓二公之交遂睽 , 然少述初不以为意也。及荆公再罢相归,过高沙,少述适在焉。往造之,少述出见,惟相劳苦 , 两公皆自忘其穷达逐留荆公,置酒共饭,剧谈经学,抵幕乃散。荆公曰:“退即解舟 , 无由再见。”少述曰:“如此,更不去奉谢矣。”然惘惘各有惜别之色。人然后知两公之未易测也。

【注】①某:我,谦称。这里是王安石自称。乙文王荆公即王安石。②燔(fán):焚烧。③睽:背离,不合。④惟相劳苦:只是相互慰问。⑤穷达:政治上的失意与显达。⑥剧:流畅,痛快。⑦解舟:退居江湖。⑧奉谢:奉,敬辞。奉谢,表示谢意。

(1)、下列对甲文中王安石处境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远离家乡 B、谋官不顺 C、财物受损 D、身体不适
(2)、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

(3)、参考词典解释,谈谈“亟”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虽往造之,少述出见,惟相劳苦,两公皆自忘其穷达。

《古代汉语词典》“亟”的义项:①急速,赶快。②危急。③通“极”,至。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遂留荆公,置酒共饭,剧谈经学,抵幕乃散。

(5)、王安石和孙少述的故事,在交友方面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两文简要分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秋枣儿红

    ①中秋前后,秋枣成熟了。

    ②家乡到处都栽满了枣树。这个季节里,大红的枣儿缀满枝头,处处是红艳的景象,时时都流溢着枣香。人站在村西的山上俯视,夕阳之下,村庄如云锦轻覆,煞是美丽;人行街头,举手即能摘下大颗的枣儿,放入口中咀嚼,脆生生,甜滋滋,齿颊生香。

    ③这个季节,总会让我想到自己的童年。那时候,我还小,一看到枣熟了,就会跑到后园中打枣。枣树是后邻家的,后邻家的枣枝伸到了我们家的后园里。我拿起一块石头,用力投向枣枝,枣子便哗啦啦地掉了一地。有时石头落到后邻家的院落里,便听到“哐当”一声,这一定是后邻家的泥瓦盆被打破了。后邻家的老婆婆就会吆喝一声:“别打了,盆破了,落枣后给你送一些。”

    ④几天以后,后邻家落枣了,果然就派她们家的孩子送来一大瓢。

    ⑤现在想来,那种淳朴、和睦的邻里之情,真是让人回味不已。

    ⑥秋枣成熟的时候,最忙碌的还是我的祖母。她几乎每天都会在我们家的那几棵枣树下守望,看枣儿是否被孩子们采摘,看枣儿会不会被风吹掉。一旦风起,她就赶紧跑到枣树下,将那些吹落的枣子拾起,放到锅上蒸熟,分给孩子们吃。蒸熟的枣子又软又甜,滑润绵软,别有一种风味。

    ⑦祖母这样的跑动,要一直到落枣结束,看着一堆堆的枣儿堆于家中。

    ⑧这时,祖母也会像后邻那样,拿起一只大瓢,盛满枣儿,一家一户地分送。她迈着颤巍巍的小脚,脸上堆满了得意的笑容,扭动的脚步似是一种季节的舞蹈。送完邻里,她还要送亲戚。这个时候,祖母会将枣儿盛到竹篮里,篮口覆上一块红布,极是认真、庄重。她要在中秋节前,将这时鲜的枣儿送到每一户亲戚家,让每一位亲人都吃上这大红的鲜枣。她要给自己的亲人送上一份节日的吉祥,一份季节的问候和祝福。

    ⑨所以后来每当我听到那支歌:“大红枣儿甜又香,送给咱亲人尝一尝……”我就会想到祖母,忆起祖母那颤巍巍的影像。

    ⑩如今想来,那个时候的祖母,心中一定充满了无限的幸福。她一定知道,甜美的果实是应当与大家一起分享的,而分享就是一种幸福。

    ⑪晒枣也是祖母极喜欢做的事情。收下的枣儿要想保存长久,必须晒干,而这总是要祖母去做的。祖母会找一张“箔幛”,将枣儿均匀地摊放在“箔幛”上,守着枣儿,守着太阳,一天天地将枣儿晒干。这个过程,祖母要不停地挑选,将不够饱满或生虫的枣儿挑出。我喜欢看祖母晒枣的过程,看这个过程中,祖母宁静而安然的情态。她总是那样地专注,专注的目光里,流淌着一种慈祥和满足,将经久的岁月沉淀为一种明练和淡然。

    ⑫晒干的枣儿大部分要卖掉,换来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用以度日。但祖母总是会保留一些的,待到冬日,室外积雪盈门,室内全家人围在热乎乎的炕头上。此时,祖母就会捧出一大捧枣儿,让大家围而食之。这个冬日就变得异常温暖,其乐融融。彼情彼景,日久之后,就凝铸成了一种对家乡永久的思念。

    ⑬我思念家乡,思念那满村的红艳,那早晨的炊烟和炊烟下生息的亲人。

阅读小说,完成下列小题。

闭着眼睛的男孩

毛小懋

       ①走进青眉山小学的第二天,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很简单:我喜欢……

       ②第三天早晨,我就知道了有的孩子喜欢篱笆上的牵牛花和枣树林里的知了,有的孩子喜欢在秋天的岭上追野兔子,有的孩子喜欢把毛毛虫放进女同学的文具盒里,有的孩子喜欢沉默,曾经一连九天一句话也不说。

       ③还有一个孩子,叫聂国柱,他的作文让我吃了一惊:A我喜欢闭着眼睛,尤其是爸爸打我的时候。奶奶说,闭着眼睛,巴掌打在身上就不疼了,心里就不难过了。打完了,睁开眼睛,就能把刚才的事忘了,就像没有挨过打一样。

       ④下课后,我把聂国柱叫进了办公室。他是坐在教室角落里的一个男孩,四肢很细,脑袋很大,像谷穗一样沉甸甸地低垂着。我翻开他的作文簿,问:“你爸爸经常打你,是真的吗?”聂国柱重重地点了点头。“他为什么打你?”聂国柱咬着嘴唇,迟疑地说:“他是一个酒鬼,每天都喝酒,喝了酒就要打人。”

       ⑤我是新来的老师,颇急于在孩子们心中树立威信。我觉得现在是一个机会,于是站起来说:“走,带我去你家,我跟你爸爸谈谈。”说着我牵起了聂国柱的手。不料,聂国柱轻轻地挣脱了我的掌握,低着头说:“不管用的,我爸爸不会听你的,”顿了顿,他补充了一句:“去年陈老师也跟我爸爸谈过,一点用都没有。”我尴尬地愣住了。陈老师是我的前任,她是一个能说会道的人,她甚至说服了不善言谈的我,来青眉山小学为她代一年的课。

       ⑥聂国柱接着说:“我爸爸喝醉酒就管不住自己了,一定要打人,家里只有奶奶和我,他不能打奶奶,只能打我了。”我不知道说什么,只能安慰他:“过几天,我一定给你想一个办法。”聂国柱点点头,慢慢地退出了办公室。

       ⑦我给在县医院养病的陈老师打了一个电话。陈老师说,跟聂国柱的爸爸是不能讲道理的,越蛮横才越有效果。于是,我想出一个办法,晚上把聂国柱留在了我的宿舍里。当天晚上,聂爸爸很着急,问遍了全村。他当然问不出结果,因为班上所有的孩子都在帮聂国柱。第二天,聂国柱继续上课,晚上继续住在我的宿舍里。

       ⑧聂爸爸心急如焚,酒都顾不上喝了。第三天晚上,他在村口的打麦场里放声大哭,边哭边打自己的耳光,说一定是自己的巴掌打走了儿子。班上的孩子发现了,飞跑来告诉了我。我急忙带着聂国柱去打麦场。聂国柱也哭出声来,扑在了爸爸的怀里。

       ⑨事情就是这么简单而神奇,从此聂爸爸再也不打聂国柱了。

       ⑩年底的最后一堂作文课,我让孩子们练习写人物。聂国柱写的是《我的奶奶》:“我的奶奶头发很白,眼睛很大,但是她总是闭着眼睛,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因为她是一个盲人。奶奶曾经告诉我,受欺负的时候,只要闭上眼睛,心里就不会难过了。我试过很多次,其实一点也不灵,但是受欺负的时候,我还是会闭上眼睛。因为,奶奶是世界上最疼我的人,闭上眼睛我就能看见奶奶看见的世界,我就知道我和奶奶在一起了……”

       ⑪我站在讲台上。把聂国柱的作文读给孩子们听。孩子们都羡慕地扭头去看聂国柱。B聂国柱躲在角落里,激动得手指都在颤抖,两只大眼睛羞怯地盯着课本。

       ⑫读完一半,我抬头朝聂国柱微笑,却看见他慢慢地闭上了眼睛,眼角似乎掉下了一颗闪亮的泪滴。

(选自《新小读者》,有删减)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