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年广东省东莞市中堂六校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战争结束时,德、意、日战败国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国内经济百废待举;英、法等战胜国“赢得了战争,输尽了财富”,实力大为削弱……(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岳麓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Ⅱ)》
(1)材料表明近代欧洲处于怎样的国际地位?据材料分析欧洲居此地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促使欧洲人产生“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这一意识的因素有哪些?为实现这一梦想,欧洲人有何重大举措?
中国梦就是富强梦,实现国家富强是世界各国的愿望。近代历史上,中、英、日各国为实现国家富强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英国成为强大的工业国。为满足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的需求,英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加强殖民掠夺。19世纪末,英国的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成了“日不落帝国”。
材料二: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1895年4月日本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由此跻身世界列强行列。
材料三:
材料
一个庄园的图解
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工业革命期间的纺织工厂车间
——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