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大荒见葱茏

    路大荒是蒲松龄的同乡。他7岁入邻家私塾,拜在蒲松龄后裔蒲国政门下,后又转投名儒王东生。这两位老师都对蒲松龄存有极深的敬仰之心,蒲国政多讲《聊斋》渊源,王东生则藏有许多蒲松龄的手稿。少年路大荒浸润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不自觉间就奠定了他一生的追求方向。

    青年时期,路大荒便立志潜心于聊斋文集诗稿的搜集和研究工作。只要获悉哪里有聊斋文稿,他必定积极谋求。为了搜集到遗稿,他常常奔波于淄川城乡,远访章丘、济南,求亲问友,辗转反复。他节衣缩食,不惜重金购买蒲松龄手稿,因此家中拥有的蒲氏著作越来越多。这其中,以蒲松龄手抄的《祭文》最为珍贵。路大荒初见此书,不由欣喜若狂,立即将所有积蓄取出购买。后来他在文章中回忆道:“然在闻号令角声之中,资斧告罄之时,尚恋之一书,人间尚有我之痴耶乎?然能聊慰自痴,何顾后人之讪笑也!”一九三六年,由路大荒注释、编辑的《聊斋志异外书<磨难曲>》和《聊斋全集》(四册)先后在日本和国内出版,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1937年12月,济南、淄川相继沦陷。路大荒南下杭州学习航空技术,后又返乡参加了抗日游击队。日军得知路大荒藏有大量珍贵的蒲氏书稿,欲行抢夺。事先得到消息的路大荒背起手稿躲进了深山。日军一怒之下,放火烧掉了他家的房屋,并在淄川城四处张贴捉拿他的告示。路大荒辗转来到济南,隐居在大明湖边的秋柳园街。秋柳园街比邻曲水亭街,他安寄于此,乐在访书。1938年的一天,他在曲水亭街上的聚古斋书肆发现了一套《聊斋文集》(六册),大喜过望,但因囊中羞涩无力购买,只好设法将书借回家中,连夜在灯下抄录。治学拓荒,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正是这种几十年不改初衷的执着毅力,成就了路大荒“网罗三百载,集聊斋之大成”的美名。

    新中国成立了,先生欣喜万分。政府十分注重文物与文化遗产的整理、抢救和保护工作,这更加激发了路大荒的研究热情。1953年,山东省整理蒲松龄著作编辑委员会成立,路大荒担任副主任。他亲自带领研究人员,或深入淄川在乡间广泛征集蒲松龄的著作版本、手稿、佚文和遗物,修葺整理蒲氏故居;或远赴北京、上海、广州、沈阳等地,查询点滴资料,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1962年,在中外众多专家学者的多年支持下,一部更大规模的《蒲松龄集》终于问世。这本由中华书局出版的《蒲松龄集》,凝聚了路大荒的毕生心血,总共收集了聊斋文稿120余万字,奠定了路大荒“聊斋学”研究第一人的学术地位。学界认为,《蒲松龄集》是聊斋学的基石,在聊斋学发展史上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是承前启后的里程碑。喜爱蒲松龄小说的人,饰演聊斋剧目的人,还有“聊斋学”研究的后来者,都十分感念路大荒,正是由于他艰苦卓绝地收集、研究、整理蒲松龄的著作,读者得以捧卷饱赏,学者得以利用钻研。与此同时,路大荒把最心爱的《聊斋文集手稿》一并捐献给了国家,其后又出版了《蒲松龄年谱》和《聊斋俚曲选》等著作,在《东岳论坛》上发表了“聊斋遗文”12篇,实现了他的“聊斋学”人生。

    路大荒天资聪颖,悟性极高,在聊斋学以外的诸多领域也有很深造诣。如绘画,曾赢得张大千、黄宾虹、陈半丁等名家的赞许。尽管博学,但他始终清醒地知道,该深挖哪口井。他从不认为自己是天才,深知真正厚实博大的学问,必然要经过极大的努力才可获得。为此,他读书、治学、从艺从不敢懈怠,无论是默存自守,还是荣名加身,他都宠辱不惊,专心于学术。在他人生的最后五年,由于患有脑中风后遗症,身体活动受限,经常卧床,但仍然不忘“聊斋学”研究。他曾让孙女打开事先藏好的《蒲松龄集》,告诉她某页某段还有些必须修正的问题要记下来,并叮嘱她,此书以后如能再版,一定要把这些问题改过来。学问做到完全忘我的境界,令读书人叹服。

    路大荒是中国文化熏陶出来的纯正的人文学者,他的身上闪烁着令我们亲近的精神气质和思想光芒。

(摘编自徐忠志《大荒见葱茏》、陈明超《“蒲学”研究第一人——路大荒》等)

【相关链接】爷爷青年时期,正值国内军阀混战。当时邓恩铭的叔父邓国瑾是淄川县长,他劝告爷爷说:“人生行为如黄河流水奔泻千里,决之东则东流,决之西则西流,若受制约可流入大海,希望你对事业有所抉择,好自为之。”爷爷深有感悟,从此潜心于聊斋文集诗稿的搜集研究中去。

(路应和《怀念我的爷爷路大荒》)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路大荒对聊斋作品的最初接触,始于幼年时期就教的两位老师,蒲国政多讲《聊斋》渊源,王东生则藏有许多蒲松龄的手稿。 B、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省非常重视蒲松龄著作的整理、抢救和保护工作,路大荒为此欣喜万分,并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工作之中。 C、《蒲松龄集》在中外众多专家学者多年的支持下得以问世,路大荒凭借此书确立了自己“聊斋学”研究第一人的学术地位。 D、路大荒在绘画领域也有很深造诣,无论是默存自守,还是荣名加身,他都宠辱不惊,因而赢得了张大干、黄宾虹、陈半丁等名家的赞许。
(2)、文章以“大荒见葱茏”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路大荒为什么能成就“网罗三百载,集聊斋之大成”的美名?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目。

我的父亲罗家伦

    父亲是浙江绍兴人,出生于江西南昌一个读书家庭。1915年,父亲考进复旦公学中学部,国学功底很深。1917年夏天,父亲投考北京大学。那一年,蔡元培先生到北大上任。

    1919年1月1日,父亲和北大高年级学生出版了《新潮》杂志,总编辑是傅斯年,父亲任编辑,两人写了很多关于妇女解放、婚姻自由等文章,《新潮》杂志在当时成为继《新青年》之后,倡导新文化运动第二种有影响的刊物。蔡元培、李大钊、胡适等人都给予父亲他们极大支持。蔡元培批准由北大经费中每月拨3000元给《新潮》,《新潮》的编辑部,就是李大钊北大图书馆的办公室。

    1919年4月,中国在巴黎和会失利的消息传到北大,父亲和一些同学商定5月7日联合市民游行抗议。5月3日,蔡元培校长得知北洋政府同意对山东问题做出退让,立即通知了父亲、段锡朋、傅斯年等人。当天深夜,大家决议改在5月4日去天安门集合游行。父亲与江绍原、张廷济一道,被各校代表推举为总代表。5月4日那天上午,父亲站在一个长桌旁边,写好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宣言只有180字,却写得大气磅礴,极富号召力。5月26日,父亲在《每周评论》第23期发表了题为《五四运动的精神》的短文,第一次提出了“五四运动”概念。从此,“五四事件”被定格为“五四运动”。

    1920年秋,父亲和四个北大应届毕业生得到蔡校长的推荐和企业家穆藕初基金的资助,出国留学。在美、英、德、法等国深造了六年,父亲回国。1928年,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的蔡元培,让父亲任清华大学校长,那一年父亲只有31岁。

    10月12日新学年开学时,校园中除了新校长外,新生中首次出现了十五名女生;原有的五十五名教授中,三十七位(包括外籍人士在内)遭到解聘,却进来了二十多位新的教授;有些系和课程被取消,中国课门数增多;本国和外籍教职员之间待遇及居住条件的差别得到改正;权力大过于教授的职员地位和人数也重新调整。

    父亲说:“罗致良好教师,是大学校长第一个责任。”父亲为清华求才的苦心,从毛子水根据何基鸿(清华法学教授)转述的一个小故事中可见一斑:“志希从北平到南开去请蒋廷黻先生。蒋先生本不愿离开南开的。蒋先生不答应,志希便坐着不走。熬了一夜,蒋先生终于答应了。”

    父亲选拔人才,也不拘泥于分数。除了对钱钟书的破格录取外,还有报考清华历史系的吴晗,他的数学考了0分,但中文和英文竟是两个满分。父亲大笔一挥,将吴晗也破格录取。

    1929年4月,父亲和教授会代表冯友兰联袂出席清华大学董事会议,坚持立场,对抗由外交部高级官员把持的董事会,在校中发动废除董事会的舆论。父亲以壮士断腕的精神,三次向教育部提出辞呈,表示不挠的决心。当局终于在6月下令取消基金会,改由教育部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管辖。

    父亲在清华时最大的贡献之一,是使原隶属于外交部的“清华学校”,升格为“国立清华大学”。1930年,处于复杂政治形势下的父亲被迫辞职。在不到两年时间里,父亲对清华所做的成绩,依旧被肯定。当年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导师陈寅恪先生说:“志希在清华,把清华正式地成为一座国立大学,功德是很高的。”

    1932年8月,父亲就任中央大学校长。他到任之初,广揽名师,优化学科,兴建校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他的主持下,中央大学迎来了建校史上辉煌鼎盛的黄金时代。他又力排众议,将中央大学西迁重庆,中央大学在当时是全国高校中院系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所大学。1941年夏,筋疲力尽的父亲辞去中央大学校长的职务。

    1969年12月25日,父亲离开了他热爱的这个世界。我抚着他柔软尚温的手,生离死别,像是梦幻,却又无情地逼真!父亲安葬在台北近郊山旁的阳明山第一公墓,四周丛林环绕,放眼远望观音山和淡水河,云边深处,便是隔海的大陆故乡。

(摘编自罗久芳《我的父亲罗家伦》,有删改)

【相关链接】1罗家伦(1897~1969),字志希,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1950年赴中国台湾,任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考试院副院长、总统府国策顾问、中央评议委员。 (百度百科)2罗家伦延揽了一大批学有专长的著名教授,如蒋廷黻、张奚若、萧公权、冯友兰、朱自清、张子高、翁文灏、华罗庚等等,多达数十人。这些人的到校,大大强化了教授阵容。

(摘自赵映林《罗家伦于清华大学的开拓之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清华的“终身校长”梅贻琦

    1931年底,梅贻琦临危受命,出任清华校长。自罗家伦1930年离职后,因为长时期没有合适人选,清华校长不断易人,国民党政府只好令“留美学生监督”梅贻琦出山。对这一任命,梅贻琦虽感荣幸、快慰,却担心不能胜任,便一再请辞,终未获准,遂赴任。他当时的心理在就职演说中有极为诚恳的表白:“(我)又享受过清华留学的利益,则为清华服务,乃应尽的义务,所以只得勉力去做。但求能够用尽自己的心力,为清华谋求相当发展,将来可告无罪于清华足矣。”他借此提出一句关于大学教育的经典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不拘一格揽人才,被“三破格”的华罗庚即是典型一例。

    梅贻琦做人外圆而内方,人称“寡言君子”。他虽是校长,却不大权独揽,只要有教授提出有利于清华发展的建议,他就会颔首微笑:“吾从众。”工作中遇到问题,他也总是先问旁人:“你看怎么办好?”得到回答后,如果他同意,便说:“我看就这么办吧!”如不同意,则说我看还是怎样怎样办为好,或说我看如果那样办会如何如何,或者说“我看我们再考虑考虑”,而从无疾言厉色。不仅如此,为了清华的发展,他还创立了被外界称为“教授治校”的校务委员会制度。校务委员会委员由教授会选举,在梅贻琦领导下,学校的主要决策由校务委员会共同做出。这种集体领导的民主制度,极大地发挥了教授的作用,使校长、教授、学生同心同力一起推动学校的发展。

    梅贻琦治校既能博采众议,又对自己认定的事固执不移。他在主张学术独立、自由教育的同时,审时度势,极力推行通才教育。他认为在抗战的特殊背景下,大学重心“应在通而不在专”,以满足社会、国家的需要为宗旨。显然,他的这一办学方针与国民政府颁布的《抗战建国纲领》相悖,但他一意坚持只唯实,不唯上。他还强调对学生操行的培养,要求教授在指导学生读书、做学问时,“必须指导学生如何做人”。

    “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梅贻琦用这八个字概述他与清华的血缘之亲,表达他对清华的挚爱。身为校长的他,对清华的一草一木寄有深情。1949年后他在美负责管理“清华基金”。叶公超每到纽约都去看他,劝他回台,把清华的这笔钱用到台湾。他每次都说:“我一定来,不过我对清华的钱,总要想出更好的用法来我才回去。”他不愿把这笔钱拿到台湾盖大楼以装潢门面,他想用在科学研究上。台湾有人骂他“守财奴”,他也不在乎。1955年,他终于找到“更好的用法”。到台后,他把这笔款子用于筹建“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晚年的梅贻琦患病住院,住院期间,他的病桌旁始终有只手提包,他去世后,夫人韩咏华打开包一看,竟是“清华基金”的历年账目,一笔一笔,清清楚楚,令在场者无不动容.

    梅贻琦爱庐,亦爱庐内的同仁、朋友和学生。闻一多被害,悲愤之余,他一面妥善安排闻一多的后事,一面与当局交涉追查凶手,向报界发表谈话,揭露特务的罪行。为防止类似惨案的发生,他立即将潘光旦夫妇、费孝通一家和张奚若安排到美驻昆明领事馆避险。吴晗思想活跃,当局曾令清华解聘吴晗,他先拒绝,然后悄悄通知吴晗离去。国难当头,学生运动迭起。梅贻琦理解、同情学生的爱国热情,以超人的冷静维持稳定局面。学生进城游行,他派卡车把学生接回。当局要逮捕、开除学生,他想方设法给以保护。有学生被捕,他费尽周折去保释。学生们也很体谅梅贻琦,每要闹学潮时,总先贴出拥戴梅校长的大标语。

    正是凭借梅贻琦的智慧、务实精神和果断的态度,在那非常的岁月,清华不但保存了元气,还从颇有名气而无学术地位的留美预备学校跻身于世界名校之列。

(摘编自张昌华《梅贻琦:清华的名片》,有改动)

相关链接:①1931年,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自此后一直到他在台湾去世,一直服务于清华,因此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他与叶企孙、潘光旦、陈寅恪共同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百度百科)②对于学校时局,则以为应追蔡孑民先生兼容并包之态度,以克尽学术自由之使命。昔日之所谓新旧,今日之所谓左右,其在学校,应均予以自由探讨之机会,情况正同。此昔日北大之所以为北大;而将来清华之为清华,正应于此注意也。(梅贻琦语)③梅贻琦这个名字始终与清华大学联系在一起,原因不仅在于他是历任清华大学校长中任职最久的一位,更因为他是为形成清华校风贡献最卓著的人之一。清华著名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自梁启超演说中的引用之辞,而真正能够将之充分发挥者则是梅贻琦。(《生斯长斯,吾爱吾庐——记清华前校长梅贻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吴孟超:“医学是一门以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

李秀婷/李珺

    50多年前,吴孟超选择进军肝胆外科时,国内这一学科还是一片空白。如今,他已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尽管已是九旬高龄,他仍坚守手术台,每周都要安排一两台手术。2013年,他甚至为自己的女儿做了肝癌细胞切除手术。他说,“即使有一天,倒在手术室里,也将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

    向肝脏外科进军连闯“禁区”

    肝脏血管密集,纵横交错,手术中极易引发大出血。50多年前,肝脏手术在国内被视为生命禁区。我国是肝癌高发国家,肝癌患者占了世界患者数量的一半左右,而当时肝癌手术的成功率却是零。

    从同济大学医学院毕业以后,吴孟超在老师、著名外科学家裘法祖的建议下,选择了当时在我国还是一片空白的肝胆外科,接连闯过了肝脏手术的多个禁区。

    1959年4月,吴孟超小组制成了中国第一具能满足科研需要的肝脏腐蚀标本,中国医生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肝脏内的血管分布;他创立“五叶四段”新理论,提出肝脏解剖在外科临床上分为“五叶四段”最为实用;为解决肝脏手术临床的出血难题,他尝试了“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常温下无血切肝法”的实验,并取得了成功。

    1960年3月1日,他在常温下主刀完成了中国第一例成功的肝脏手术,闯入了“禁区”;1963年,他成功地实施了中肝叶切除术,突破了“禁区中的禁区”;1975年,他成功地切除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重达18公斤的特大肝海绵状血管瘤,并发明了捆扎治疗血管瘤的新方法,使外科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成功率达到100%。

    “光靠开刀解决不了肝癌的问题,基础研究非常重要。”作为外科医生的吴孟超分外注重基础研究,力排众议,扩大了实验室规模,组建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胆外科专科研究所。正是这种远见卓识,使他“实现了从一名外科医生向一位科学大家的跃升”。

    从医60多年来,吴孟超为14000多名肝胆癌症患者做过肝脏手术,从未放下过手中的手术刀。他在实践基础上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肝脏外科关键理论和技术,建立了中国肝脏外科的学科体系,为国内外培养了超过1000名肝胆外科人才。

    吴孟超平时态度温和,但一站在手术台上自然就会流露出一种威严,握紧手术刀的双手有力又坚定。他动情地说:“我现在90多岁了,攻克肝癌,在我这辈子大概还实现不了,所以我需要培养更多人才,把这个平台铺好,让以后的人继续往前走。”

    对待肿瘤“快、准、狠”对待病人“慢、拙、仁”

    吴孟超的同事、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曾说,“吴氏刀法”对待肿瘤“快、准、狠”,对病人则是“慢、拙、仁”。吴孟超在病人中的口碑极好,除了精湛的手术技术,还因为他对待病人总是如春风般温暖。

    “你是哪里人,家里有几口人?”面对千里迢迢前来求医的病人,他总是会先跟病人聊聊家常,让病人消除紧张的情绪。冬天的时候,他会先把手捂热,再去触碰病人的腹部做检查;他还坚持在确保诊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给病人用便宜的药,减少重复检查。

    护士程月娥说,吴老问诊很仔细,往往看一个病人要问上半个多小时。由他负责过的病人,总会被吴老不经意的小细节所感动:检查时顺手拉上屏风,检查完后顺手掖好被角,并弯腰将鞋子摆放好。

    2005年,吴孟超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参评时,上级派人来考核,他原定的手术需取消。但吴孟超却坚持不能推迟手术,只因病人是一位穷苦的病重农民,来上海住院的钱都是村里一点一点地凑起来的,“多住一天院,对他们都是负担。”

    吴老有20字“养生口诀”——心态平衡,脑子常用,手脚常动,管住嘴巴,定期体检。他保持平和心态,平淡面对各种殊荣和各种烦恼,一心投入医学研究中,把每天查房、定期门诊和为患者做手术看做是身体锻炼。

    “我觉得医生是一个很好的职业,可以指导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做得好的话,能够得到病人的尊重,那是其他职业很难体会到的一种感觉。”吴孟超说得很实在。在他的影响下,三个子女也都学医。

    “医学是一门以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吴孟超白眉微动,慈祥地笑着说。

(2015年12月17日《南方日报》)

相关链接:①吴孟超,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22年出生于福建省闽清县,马来西亚归侨,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擅长肝胆疾病的各种外科手术治疗,尤其是肝癌、肝血管瘤等疾病。2011年5月,中国将17606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百度百科”词条“吴孟超”)②60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吴孟超”颁奖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千秋一寸心,红楼无限情

2012年5月31日凌晨,95岁高龄的红学家周汝昌先生逝世。或许一生的喧嚣太多了,他选择安静地离开。“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安安静静地走。”他留下这样遗愿。

进入红学研究,多少是个偶然。那是1947年,在燕京大学读书的周汝昌收到兄长周祜昌寄至燕园的信函说,他看到胡适新近一篇谈《红楼梦》的文章,其中有敦诚与敦敏皆系曹雪芹生前挚友的新论说,嘱咐周汝昌帮忙查证。周汝昌遍查燕京大学图书馆,果然在敦敏诗集中发现了一首《咏芹诗》。周汝昌将这一发现撰写成文,发表在1947年12月5日《天津国民日报》上。没想到几天后,胡适就托人转交了一封给周汝昌的信,肯定这位在校大学生的研究。胡适此时已是学界“大拿”,又是“新红学”的开创者,他的来信让周汝昌“欣幸无已”。1948年,正埋头撰写《红楼梦新证》的周汝昌特意跑到胡适家中拜访。令周汝昌激动的是,胡适竟将珍藏多年的孤本《甲戍本石头记》慷慨地借给他翻阅。正因为这一段渊源,周汝昌常常被看做是胡适“红学”研究的关门弟子。

1953年,《红楼梦新证》出版。这部40多万字的“红学”研究著作引起轩然大波,因为在当时很少有人敢将《红楼梦》拔到那么高的地位——周汝昌将《红楼梦》与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但丁的《神曲》等世界名著相提并论,并大加赞赏。周汝昌把胡适、顾颉刚、俞平伯的“曹、贾互证”方法最大限度地、最完整地发挥出来。由于崇尚实证,他的每一个论点的提出都以充分丰富的文献资料为基础。又因为崇奉实录,他把全部实证工作都作为论证实录的手段。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乃至后来的“曹学”,其基本的方法论就是以历史上的曹家与小说中的贾府双向互证,在以历史材料推证小说本事的同时,又以小说情节反推历史,史学与文学合而为一。正是从《红楼梦新证》开始,“红学”实证研究开始体系化、专门化,后来它被称作“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此年周汝昌35岁,因为这部书,他得以调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做编辑,成了学界“红人”。也由于这部书,他在后来的政治运动中变成了“资产阶级胡适派唯心主义”的“烦琐考证”的典型代表,被关进“牛棚”下放。由于周恩来的特殊关照,1970年9月重返北京。

周汝昌将“红学”构建为四大范畴,即曹学、版本学、脂学、探佚学。其晚年在探佚学发力颇多,在他数十部“红学”著作中,曾先后提出一系列探佚成果,观点令人耳目一新,但也招致不少异议。如他提出林黛玉系“沉湖而死”;“金玉奇缘”说的不是贾宝玉和薛宝钗,而是贾宝玉与史湘云等等。

1982年,周汝昌发表了《什么是红学》一文,在把人们呼吁的文学批评方法描述为“十六字真言”之后,干脆把文学性研究剔出“红学”的范围,他说:“红学显然是关于《红楼梦》的学问,然而我说研究《红楼梦》的学问却不一定都是红学,不能用一般研究小说的方式、方法、眼光、态度来研究《红楼梦》。如果研究《红楼梦》同研究《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以及《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小说全然一样,那就无需红学这门学问了。”在把文学性研究剔出“红学”之外的同时,他也把自己剔出了主流“红学”的研究队伍。此后,他被喻为红学界的独行侠。他关于“红学”之界定、对红学史的回顾、对曹雪芹画像的考证等等,一次次地掀起了“红学”研究的争议。

从30岁开始,周汝昌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红学”,是红学界当然的王者。他被誉为“红学泰斗”,也被批作“闭门造车”,可谓毁誉参半。他六十余年间所走过的治红学之路,因偶然而生,又历经政治对学术氛围和学术方向的多次影响,终至晚年,既得到肯定、赞誉,身上罩着光环,亦受到讥嘲与攻击。

说不尽的《红楼梦》,道不尽的人与事。周汝昌梦在其中近七十年。梦未醒,人已去,花落水流红,谁解其中味?还是让老人家安安静静地走吧。

相关链接

周汝昌,幼少时即醉心欧楷笔法,20岁后又致力于唐人写经,深研《兰亭》后,得右军真脉,其“横逸飞动、作草如真”的周体法书,在众多书家中神采焕然。周汝昌少年时期便热衷于古典诗词的创作,进入南开中学后,即研习宋词。燕大读书时,与顾随、张伯驹、钱钟书等都有唱和,其诗词功底颇得各位先生赏识。

百读红楼百动心,哪知春夜尚寒侵。

每从细笔惊新悟,重向高山愧旧琴。

只有英雄能大勇,恨无才子效微忱。

寻常言语终何济,不把真书换万金。

——周汝昌诗一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

    曾有一种说法,21世纪可能还会出现个钱钟书,王世襄是出不了了。

    2009年11月28日,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王世襄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王世襄的离世,意味着中国又一位标志性的文化老人陨落。

    王世襄生于1914年。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是朝中大官,母亲是书香门第,他年轻时就在燕京大学读书。王世襄虽然出身豪门,拥有很好的教育背景,对书画、陶瓷这些也都是通的,他更关注的却是社会底层的文娱活动,捉獾、养鸽、驯鹰、养狗等等。他的很多对于这些方面的研究。就不被许多人看成是学问。

    王世襄是杂家也是通家。他的许多学问最初都起源于乐趣。王世襄生前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如连玩都玩不好,还可能把工作干好吗?”他被称为“京城第一大玩家”。少年的“王家二少爷”养狗、玩葫芦、养鸣虫,在北京城可以算得上是小有名气。他玩过一只白鹰,是鹰中绝品,当时叫价一百块钱,而一袋洋面粉才两块五。王世襄头一次托人借钱,买走了这只白鹰。

    王世襄从小的心思都不在学业上,他对自己的判断是:“我自幼及壮,从小学到大学,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但启功先生却不认同这种说法,他曾说,王世襄先生的“玩物”是“研物”,许多被人看作是玩的东西,在王世襄眼里都是艰苦的学问。王世襄曾说:人生价值不在据有事物,而在观察赏析,有所发现,使之上升成为知识,有助文化研究与发展。

    即使“雕虫小技”,王世襄都“玩”出了道道,他曾经出版过《中国金鱼文化》、《竹刻艺术》、《北京鸽哨》等等。他收藏的东西除了家具这样的大家伙,还包括蛐蛐罐、鸽哨这样的小玩意儿,同样都非常精深而成一领域之专家。2000年,王世襄将自己一生所写的大部分文章交由三联书店以《锦灰堆》为名出版,书中涉及家具、漆具、竹刻、工艺、则例、书画、雕塑、乐舞、忆往、游艺、饮食、杂稿等十二类。

    王世襄于l940年曾应梁思成之邀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国难频仍的年代,他们在荒野中寻找中华文明的久远证据,将历史传统重又缝合。l945年8月,日本投降。经当时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和梁思成推荐,王世襄被派遣回北平清查战乱损失的文物。当时,许多日本和德国的文物贩子与收藏家在中国收买文物,伺机盗运出境。王世襄宴请了四五十位知名的古玩商,请他们提供线索。他得知沦陷时期河南某地出土的青铜器多数被德国人杨宁史买去,于是通过其父友人找到宋子文详陈原委,终于没收了杨宁史的青铜器240件,其中包括价值连城的“宴乐渔猎攻战铜壶”、“商饕餮纹大钺”等。

    文革时期,王世襄跑到国家文物局,请求文物局的内行红卫兵前来抄家,就此保住了大批文物。

    王世襄毕生为国家追回国宝,收藏了那么多宝贝,却在晚年都拍卖回流到了社会。王世襄最终选择了“散尽”,这些宝贝也有了更多前世今生。

    王世襄自称“书呆子”,在反右已经开始的情况下,他还热情地邀约黄苗子、郁风以及漫画家张光宇来自己的四合院“芳嘉园”住。小院越来越热闹,成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京城文化圈里一个不可多得的雅集场所。但由于人越来越多,王世襄便缩回一间漏雨的小屋,将数十件形态、大小各异的明清家具塞满狭小的空间。两个明代的柜子被王世襄拼在一起,他和老伴袁荃猷睡在里面,以至黄苗子专门为这张特殊的“大床”写了一副对联——“移门好就橱当榻,仰屋常愁雨湿书”,横批——“斯是漏室”。

    有一件物什是王世襄始终珍藏的,那就是他与夫人袁荃猷买菜用了多年的提筐。2003年,妻子去世,王世襄在怀念亡妻的诗中,深情地回忆与妻“提筐双弯梁,并行各挈一”的情景。他还说,到将来自己辞世之后,请人把这个提筐放在两个墓穴之间,能与妻子“生死永相匹”。

(编选自《马未都忆王世襄: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汤道耕(艾芜)出生在一个乡村教师家庭,祖父给他取名叫做“道耕”,是希望他能够“耕读传家”。

    汤道耕的祖上来自湖北,迁徙的路艰辛而漫长,凭的是“人生贵自强,自强则白手可成家,他乡可发迹。勿畏难而诿命,何患事不成耶”的豪气,积得一份家业,这种人生贵自强,白手成家的豪气在后辈的血液中暗暗传承,直到汤道耕这里,光着脚,墨水瓶挂在颈子上,再次印证了祖先独自闯荡天下的勇气和韧劲。

    1925年的暑期,汤道耕从四川省师范学校肆业。他踏上成都望江楼下有些摇晃的木船,沿着府南河顺水而下,悄悄走出了亲人们的视线,开始了三十年背井离乡的生活。在路上,群山的优美与静寂,山民的淳朴与穷困,盗马贼的凶悍和灵巧,边地少数民族的独特风俗,缅甸的异域情调……他来到,看见和说出。

    从四川到云南,道耕看到太多兵匪造成的祸乱对穷苦人家正常生活的骚乱。道耕为了安全夹杂在商队中,像那个时代和那个土地上的一只眼睛,来到,看到,并注定了后来用自己的笔说出那些无人知晓的山里人家的苦难与悲怆。

    赤脚流浪,墨水瓶挂在脖子上,一步一步,汤道耕走成了著名作家艾芜。

    艾芜在丁玲的介绍下加入了左联。在“左翼作家联盟”这个词组中,别人看中的是“左翼”,而更能吸引道耕的却是“作家”,他希望从这个组织里的作家那里能够学习到文艺写作知识,也结识一些写作上的朋友。

    真正有时间在上海的亭子间坐下来以后,艾芜开始用笔温习自己当年的漂泊史,这使他在这个喧嚣嘈杂的大都市中找到难得的宁静。1933年冬,他完成了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南行记》,其中《三峡中》讲述的是一些典型的社会底层游民的生活,故事中的环境就是一个典型的“江湖”。读书流浪人的艾芜,加上小时候熟悉的读物,包括他的笔名,父亲所入的游民组织哥老会都对他产生潜在影响。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作者对游民生活不由自主地有着一种同情。他的叙述已经带有真实和幻想相混合的色彩,同时这种想象还受到左翼革命思想的制约。

    艾芜的中篇小说《春天》得到茅盾等人的好评,这篇小说从社会的政治经济层面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饱含着艾芜对家人、故乡的深情。这种流行于左翼文坛的文学范式后被称为“社会剖析小说”,影响深远。

    1961年,艾芜被安排到云南去体验生活。一路的参观给艾芜带来写作的激情,他似乎再次找到了原来创作《南行记》的感觉,迫不及待的写作“南行记续篇”。这无疑满足了《南行记》读者对“续”的好奇,也再次给艾芜带来荣誉。

    1981年2月,艾芜受邀进行了生命中的最后一次南行。云南的一路上,回忆着自己的经历,倾听着别人的遭遇,震憾于死亡一样的沉默,血的控诉,更加让艾芜感到人世之沧桑凄凉。9月起第三次南行的写作陆续发表,合集叫《南行记新篇》。

(选自王毅《艾芜传》,有删改)

【相关链接】①艾芜(1904-1992),原名汤道耕,艾芜是笔名,他开始写作时,因受胡适“人要爱大我(社会)也要爱小我(自己)”的主张的影响,取名“爱吾”,后慢慢衍变为“艾芜”。(选自“百度百科”)

②艾芜的文章想象大胆,情调浪漫的色彩形成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而艾芜的性格却是认真刻苦、一丝不苟,他被称为“墨水瓶挂在脖子上写作的作家”。(选自2007年8月1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艾芜和沙汀的友谊》,有删改)

③三次南行,对于艾芜的写作乃于他的一生都意义重大。南行,似乎成了艾芜一生的一条主要线索,成了艾芜写作的一个原点,他一次次地回到这里。(选自黄岳年《南行百年说艾芜》,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